国家电投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构建品牌五力价值模型,指导品牌建设工作的高质量推进,并利用中国品牌日活动等重要契机,开展了富有成效的品牌建设实践,打造国和一号卓著品牌,助力我国能源转型发展和美丽中国建设。五力价值模型获中国质协中国企业品牌创新成果(品牌战略创新类)。
1.立足新型举国体制,创新驱动、锻造品质,厚植品牌竞争力
心怀国之大者。国家电投以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高度推进国和一号重大专项,组织国内700余家单位、3万余名科研人员,高质量开展国和一号研发,全力以赴示范工程建设,累计形成知识产权成果1.4万余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推动我国核电实现从二代到三代的整体跨越。挺膺自主创新。在重大专项研发成果基础上,国家电投持续创新,研发一体化小堆CAP200T、紧凑式多功能小堆和多用途同位素研究堆等先进核电核能新型号,打造战略科技力量,持续拓宽核能综合利用新跑道。赋能品质跃升。发挥设计龙头作用,构建设计4.0牵引的全产业链数字化协同体系,开发可视化、数字化的设计质量管理平台,以数字化赋能关键核心技术推动产业向中高端攀升,相继获得全国质量标杆、中质协质量技术一等奖、全国先进质量管理方法等奖项。
2.立足行业产业发展,融合协同、聚合众智,拓展品牌影响力
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通过国和一号重大专项实施,带动建成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三代核电自主创新体系和产业链体系。关键设备、关键软件、关键材料均实现了自主化国产化,示范工程设备国产化率超过90%。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按照抽丝剥茧、由表及里的工作方法布局国产化攻关,2023年底,实现国和系列工程项目全厂整机设备100%国产化能力,并全力打造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等不同区域产业集群。围绕党建促链构建四共模式。国和一号产业链构建硬核共克、政策共研、平台共建、党建共促的党组织联建共建四共模式,实施国和一号产业链思想、组织、政策、平台、人才、品牌文化赋能工程,发挥党建促链的引领优势、组织优势、人才优势。
3.立足企业精神传承,弘扬文化、选树先进,增强品牌凝聚力
彰显文化传承。从自主设计被誉为国之光荣的秦山核电站,到研发建设国和一号,重大专项技术责任单位上海核工院两次承担国家使命。上海核工院以从国之光荣到国和一号为主题组织文化活动和专题宣传,实现使命感召和精神传承,展示企业深厚的历史积淀。丰富人文底蕴。持续培育、选树、推广代表品牌文化的先进典型,以国和一号示范工程项目部为代表的一批集体和个人相继荣获全国工人先锋号、全国巾帼建功标兵、全国青年岗位能手等荣誉称号,以人见技见事、见精神、见品牌,丰富国和一号品牌的人文内涵和精神底蕴。展示人文风采。推动国和一号及劳模、工匠代表进驻上海工匠馆,积极搭建并拓展企业内部、省市、部委、全国等各层级交流展示平台,全方位展示员工能力和风采。
4.立足融媒体大平台,拓宽渠道、讲好故事,促进品牌传播力
5.立足企业社会责任,做优IP、做精科普,提升品牌亲和力
核能科普展新翼。国家电投坚持核能科普与科技创新同频共振,依托上海核工院创建全国核科普基地,组建核电科普(公益)志愿服务团队,出版《前方,核能》等科普图书,与中国福利会开展广泛合作,推动国和一号进社区、进学校,实现上海市核科普进校园区级全覆盖。项目公益筑桥梁。以核电项目建到哪里,公益志愿服务就延伸到哪里为目标,倾力打造国家电投映山红公益助学品牌,助力映山红花开遍地。IP擦亮新名片。2023年5月发布国和一号IP形象。一年以来已经开发完成1款主形象和5款衍生形象,以及7大类共24款国和一号文创产品,手办明盒正式对外发售,收获拥趸无数,架起了国和一号与世界沟通的又一座桥梁。
三、下一步考虑
未来,国家电投将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品牌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始终牢记国之大者,按照中央企业品牌建设工作会议精神和十四五总体规划部署要求,以深入实施品牌引领行动为契机和抓手,在新时代新征程中,以卓著品牌打造助推新质生产力发展和世界一流企业建设,不断增强核心功能、提高核心竞争力,为中国式现代化注入品牌力量,奏响中国创造中国质量中国品牌的时代强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