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网综合报道】2024年10月22日至23日,“绿色国家电投商城行”融媒报道活动在河南省商城县顺利举行。记者们实地走访了商城多个帮扶项目,深入革命老区,了解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在乡村振兴和绿色发展中的创新举措。
河南省商城县位于大别山北麓,曾是国家级贫困县、大别山连片特困地区扶贫攻坚重点县,也是大别山精神的重要发源地。作为国家电投的定点帮扶县,商城在多层面的共同努力下,在脱贫攻坚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
据介绍,国家电投河南公司(以下简称“河南公司”)多次深入县乡村进行调研,规划并实施了一系列特色帮扶方案,投入引入资金2.3亿元,实施帮扶项目92个、覆盖乡村120个,培育扶持龙头企业、新型主体14家。公司本部与商城县、新桥村等联建共建,推动乡村治理工程15项,鼓励村民广泛参与,成果惠及2.9万人口、直接脱贫2650户9550人,促进了当地乡村经济的发展并改善了村民的生活质量。
新桥村光伏扶贫电站
新桥村位于商城县河凤桥乡北部,依山傍水,环境秀丽。在国家电投的接续努力下,昔日的“老大难”已经成为远近闻名的“新农村”。截至目前,国家电投河南公司共建成县政府分布式光伏、电商大厦综合供能等15个、42兆瓦新能源、综合智慧能源项目,共援建村级光伏扶贫电站154座、建设综合智慧能源项目4个,总容量12.56兆瓦,创立全省首个村级光伏电站运维商业模式,建成县域首套电站智慧运维系统,向村集体、贫困户兑现资金6200万元,直接帮扶贫困户1320户、6655人,创造了500多个就业岗位。商城县乡村振兴局副主任洪金先在接受采访时表示:“通过培训,国家电投还聘请了154位当地有一定劳动能力的脱贫户担任村级电站运维员,为他们提供就业机会。这些运维员负责电站的巡检、除草、清洗光伏板等日常维护工作,每年可获得稳定的收入,部分运维员的年收入甚至达到1万元以上。”
商城县乡村振兴局副主任洪金先介绍新桥村光伏扶贫电站情况
“预计今年可采摘销售丝瓜300万根,增加收入5万元左右,家庭生活幸福指数更是节节高升。”新桥村村民刘瑞华说道。年逾七旬的刘瑞华因家境困难无法外出打工,生活一度陷入困境。在国家电投的帮扶下,他学习并掌握了丝瓜络种植技术,开始依靠这一新产业改善生活。如今,不仅为村民提供专业的农业技术指导,使得每亩丝瓜络的经济效益从最初的3000元提升至4500元,更带动了周边100多户村民参与田间务工,实现“家门口就业”。
新桥村村民刘瑞华正在向记者们讲述丝瓜络的种植经验
鸭稻米、丝瓜络种植基地
此外,在旅游业方面,河南公司通过定点帮扶磨盘山村,结合“旅游+”模式,推动当地生态资源向经济效益的转化,联合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和当地政府,投入1500万元定点帮扶资金,共同打造了磨盘山村“百美村庄”。通过修建山路、翻修旧房、建设新房、直播带货、销售当地特产等方式,使磨盘山村焕发出勃勃生机。在教育方面,国家电投也为乡村振兴提供了重要支持。通过“育才引才”计划,河南公司联合人民大学、北师大培训650余名中小学校长、骨干教师,援建新桥村小学,资助了多名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