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冰箱制造行业价值链的最前端,设计开发能力是企业发展的根本。公司从设立之初便牢牢抓住设计研发环节,不断提升研发实力和产品标准。通过多年的经营,公司培养建立起一支经验丰富、技术力量较为雄厚的专业研发团队。以公司高层管理人员为核心,形成了机动灵活的内部研发管理体制,决策效率高,缩短了新产品从研发立项到实现量产的周期,为公司不断创新提供了保障。
同时,公司经过多年的发展,在冰箱研发生产领域取得了一定的技术优势,公司在核心产品研发过程中取得了包括“集成式散热系统及冰箱”、“一种对流化霜结构及冰箱”、“一种风冷循环单蒸发器系统及冰箱”、“嵌入式冰箱”等在内的290项专利权,其中发明专利12项,实用新型专利178项,外观设计专利100项。上述专利技术的取得构成了公司的技术创新优势,为公司持续进行新产品研发,提升产品品质奠定技术基础。
二、制造优势
公司注重关键生产设备的布局和投入,在生产实践过程中不断针对生产线进行技术提升和创新,取得了相应的自主知识产权和技术专利。公司生产厂房面积约12.4万平方米,拥有年产能超100万台的三条高自动化生产线。先后引进国外先进核心生产、检测设备,可以满足不同系列的高档、中档、普通型对开门、多门等超大超宽冰箱的生产和质量要求。公司重视生产设备的投入与生产过程的技术创新,提高了公司的生产效率。
同时,公司ODM模式下客户数量众多,不同客户对产品功能、结构、尺寸、外观需求各不相同,订单差异性较大,造成所需要生产的产品种类繁多。公司通过长期实践探索,建立了特有的柔性化生产管理体系,既可以保障订单量较大的单一型号产品的批量化生产,又可以保障单条生产线上多类产品的“混合式”生产,实现了小批量、多批次、多型号并线生产。这种生产管理体系机动灵活,可以快速响应客户的差异化需求,保证了公司产品在多样化、差异化的前提下持续提升生产效率。
三、团队优势
公司在产品研发、生产制造、品质管控三个方面都具有专门人才,公司高管均在冰箱行业企业有多年的从业经历,经验丰富。自2011年成立以来,公司核心管理团队和关键技术人员未发生过重大改变,团队的骨干人员平均拥有15年以上的本行业从业经验,对行业市场需求趋势把握准确。公司始终充分重视技术研发团队的建设,集合了一批产品开发经验丰富,研发创新能力突出的优秀人才。公司高管团队整体素质较高,在各类人才的选拔、培养和任用上注重公平原则,在公司内部形成了稳定、高效且团结的工作氛围。
四、定位及产品优势
公司定位于大冰箱的ODM模式,聚焦于大冰箱的研发与制造。公司在ODM生产过程中接触了不同客户的产品标准,同时始终以高标准进行产品生产,保证了公司的产品质量。目前,公司可以同时服务传统厂商品牌客户、互联网品牌客户,并凭借嵌入式冰箱产品实现对厨电品牌客户的拓展。
公司在发展过程中始终瞄准市场发展趋势,进行前瞻性研发,研发了家用大冰箱和家用嵌入式冰箱,符合市场和消费者对大冰箱和全屋定制嵌入式冰箱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现阶段,公司已具备三个箱体宽度、四个箱体深度、二个门体厚度的产品平台、组合七个产品结构类型打造了四十二款基准型产品,形成数百个产品型号,产品种类较为丰富,能够针对不同客户的不同需求提供综合解决方案,产品品质取得客户的广泛认可,具有较强的产品优势。
五、客户资源优势
公司深耕冰箱ODM制造多年,对冰箱行业现状及未来需求具备深入理解,凭借深厚的技术积累和优良的产品品质,公司与行业内多个龙头企业如美的集团、小米集团、美菱集团、云米科技、伊莱克斯、海信集团、太古集团、中粮集团等多家国内外知名品牌商均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公司已经拥有稳定的客户群,公司产品已在冰箱市场上树立起了较好的声誉。
另一方面,大型品牌商通常具备严格的外部采购管理体系,对于产品交付期及交付质量均有较为严格的要求,进入其采购系统的供应商面临的审核种类多、标准高且周期长。这种审核体制为公司带来以下优势:客户严格的采购准入体系促使公司的技术创新水平和产品质量控制保持在行业前列;一旦通过供应链体系考核,通常会维持稳定的合作,不会轻易更换供应商,能为公司提供长期稳定的产品订单。
六、质量控制优势
通过多年的行业应用研究及经验积累,公司针对行业特点建立了严苛的质量管理企业体系及标准,供应商准入严格并按照流程进行考核,制定了涵盖采购、进货检验、小试、生产、品控和出厂检验等经营全流程的质量控制程序,实施全面质量管理,确保产品质量高标准高品质。凭借严格完善的质量控制制度,公司通过了GB/T19001-2016/ISO9001:2015、GB/T24001-2016/ISO14001:2015和GB/T45001-2020/ISO45001:2018三大管理体系认证,公司产品通过了CCC和RoHS等国内外检测认证。
(一)经营风险
1、客户集中度较高且第一大客户收入占比较高的风险
2、原材料价格变动风险
公司营业成本中原材料占比较大,原材料价格主要受宏观经济、市场供求关系等因素影响而变动,若未来因宏观经济变化等因素导致原材料采购价格大幅上涨,则公司的主营业务成本会随之上升,影响公司的利润水平。
3、业绩下滑风险
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分别为160,236.64万元、204,804.84万元、190,353.06万元和105,108.22万元,净利润分别为452.06万元、8,278.60万元、10,272.30万元和5,616.51万元。报告期内,公司经营业绩总体呈增长趋势,但原材料价格上涨及宏观经济形势变动等因素给公司的经营业绩带来一定不利影响。若未来原材料价格不断上涨或行业供求关系出现不利变化,公司的经营业绩可能会受到不利影响。
4、出口汇率变动的风险
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收入中,境外销售收入占比分别为14.79%、17.40%、18.42%和19.40%,逐年提高。公司产品销往韩国、德国、美国等海外国家和地区,结算币种以美元为主,各期汇兑损益(损失为正,收益为负)分别为362.23万元、331.98万元、-729.83万元和-395.23万元。若后续汇率大幅波动,可能对公司造成较大汇兑损失,从而对公司的海外业务和经营业绩带来不利影响。
(二)财务风险
1、应收账款、应收款项融资和应收票据金额较大的风险
报告期内,公司应收账款、应收款项融资和应收票据账面价值总计分别为56,164.22万元、68,702.07万元、82,049.11万元和80,268.87万元,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34.80%、33.15%、42.57%和75.28%。报告期内,公司应收账款、应收款项融资和应收票据金额占比较大,主要系下游客户结构及行业共性所致。随着销售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公司应收账款、应收款项融资和应收票据余额可能继续呈现较高的趋势,若未来客户资信情况或与公司合作关系发生恶化,将可能导致应收账款、应收款项融资或应收票据不能按期收回甚至无法收回的情况,进而会对公司盈利能力和资金运营状况造成重大不利影响。
2、短期债务偿还风险
报告期各期末,公司流动比率分别为0.85倍、1.03倍、1.11倍和1.16倍,速动比率分别为0.72倍、0.90倍、0.96倍和1.02倍,合并资产负债率分别为79.13%、68.27%、62.68%和59.75%,流动比率、速动比率较同行业上市公司的平均水平偏低,资产负债率较同行业上市公司的平均水平偏高。目前,公司经营状况良好,间接融资渠道通畅,亦无不良信用记录。但是不排除未来公司经营出现波动,特别是公司资金出现短期困难时,公司将面临一定的短期偿债风险。
3、税收优惠政策变动的风险
公司于2014年10月21日被安徽省科学技术厅、安徽省财政厅、安徽省国家税务局、安徽省地方税务局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2020年10月30日通过高新技术企业重新认定,证书编号:GR202034002998,有效期为三年。公司在2020年度、2021年度、2022年度享受高新技术企业15%的优惠企业所得税税率。2023年度公司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优惠已到期,正在申请高新技术企业重新认定,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实施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有关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7年第24号),企业的高新技术企业资格期满当年,在通过重新认定前,其企业所得税暂按15%的税率预缴,公司2023年1-6月暂按15%税率计算。
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实施小微企业普惠性税收减免政策的通知》(财税(2019)13号),对小型微利企业年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100万元的部分,减按25%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按20%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对年应纳税所得额超过100万元但不超过300万元的部分,减按50%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按20%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子公司合肥三电2020年度适用20%的所得税优惠税率。
(三)法律及内控风险
1、未全员缴纳社会保险、住房公积金的风险
2、劳动用工风险
报告期内,发行人部分非关键性业务环节采用劳务外包形式,包括包装、零部件装配等辅助性业务环节外包给劳务公司。如果劳务外包作业出现质量问题,而使得公司产品交付质量未达到公司客户要求,或者劳务公司不能按照合同要求安排作业,或者作业过程中出现安全事故或劳务纠纷,则可能对公司生产经营带来不利影响。
3、经营规模扩大带来的管理风险
报告期各期,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分别为160,236.64万元、204,804.84万元、190,353.06万元和105,108.22万元。募集资金到账后,公司资产及业务规模均将进一步扩大,将对公司管理层经营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若公司在组织架构、人力资源及财务管理等方面不能适应规模迅速增长的需要,管理能力未能有效提高,可能将会引起相应的管理风险,并可能对公司的盈利能力产生不利影响。
(四)技术风险
1、核心技术人才流失的风险
核心技术人才是公司生存和发展的关键,随着未来公司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公司需要更多的专业技术人才保持产品和技术创新。如果公司未来不能为员工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有效的竞争、激励、约束机制和晋升渠道、则可能导致公司难以进一步吸引和保留核心技术人才,从而削弱公司的技术竞争优势,对公司的经营业绩带来不利影响。
2、核心技术泄密的风险
(五)募集资金运用的风险
1、募集资金投资项目不确定性风险
此外,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建设和运营初期,固定资产折旧、人工等成本及费用上升,将会给公司经营业绩带来一定影响。
(一)市场风险
1、ODM客户销售收入下降的风险
目前,冰箱生产行业主要经营模式为OBM、ODM及OEM模式,或者兼有多者。OEM经营模式即代工生产模式,在此种经营模式下,品牌商不直接生产产品,而是利用自己掌握的核心技术负责产品的设计和开发,同时控制下游的销售渠道,而具体的产品生产加工则委托其他厂家进行。ODM经营模式即由公司自主进行产品设计、生产制造,产品的结构、外观、工艺等方面均由公司自主设计开发,由客户选择下单后进行生产,而产品以客户的品牌进行销售。OBM经营模式即生产商创立自主品牌,并负责自主品牌产品的设计、生产、销售全流程。
目前公司采取ODM业务模式为美的集团、美菱集团等冰箱行业知名厂商生产大冰箱产品。我国冰箱行业发展较为成熟,品牌众多,公司的下游客户还会向其他供应商采购相同类型的产品,如果未来国内外经济形势发生变化、公司的ODM客户的经营状况出现不利变化、公司无法满足ODM客户提出的产品需求、或者下游客户亦进入ODM领域与公司开展直接竞争等重大不利因素出现,将会对公司的销售收入和盈利能力产生不利影响。
2、海外市场不确定性风险
报告期内,公司的境外销售主营业务收入分别为23,702.60万元、35,639.52万元、35,072.53万元和20,391.17万元,占各期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分别为14.79%、17.40%、18.42%和19.40%,收入规模和占比均呈现上涨的趋势。若公司海外市场受到所在国家或地区的经济、政治等外部不利因素的影响,公司的境外销售收入可能产生波动甚至下滑,进而对公司业绩产生不利影响。
(二)经营风险
1、宏观经济波动风险
三、其他风险
1、发行后即期回报被摊薄的风险
本次发行完成后,随着募集资金到位,公司总股本和净资产将有较大幅度的增长。由于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的实施需要一定的周期,如果公司未来业务规模和净利润未能产生相应幅度的增长,预计短期内公司每股收益、净资产收益率可能有一定幅度的下降,从而存在净资产收益率下降与即期回报被摊薄的风险。
2、发行失败的风险
本次发行的发行结果将受到证券市场整体情况、发行人经营业绩、投资者对本次发行方案的认可程度等多种内外部因素影响。若存在投资者认购不足的情形,发行人将面临发行失败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