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悉,这是烟台推动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重大成果,是烟台打造“核电之城”的重要里程碑,是16个重点产业链之一的清洁能源产业链的重点落地项目。
▲由国家电投集团投资建设的海阳核电
▲海阳核电一期工程1、2号机组
烟台发展核电有什么优势
烟台地处山东半岛东北部,南邻黄海,北濒渤海,海岸线长1038公里、海域面积2.6万平方公里,为陆域面积的两倍之多。优质的海岸线资源为烟台大力发展核能提供了便利条件。
作为环渤海经济圈、胶东经济圈内重要节点城市,烟台已于2017年入选国家第三批低碳城市试点,成为全国87个试点城市之一。目前,国内核能企业还在烟台规划了海阳核电、国家级先进能源示范区、华龙一号工程、国和一号工程等4大核电项目,总装机超3200万千瓦,相当于1.5个三峡,总投资达5300多亿元。
海阳核电项目负责人介绍,海阳核电项目8台机组未来全部建成后,年发电约816.8亿千瓦时,可满足山东省13%的用电量,相当于每年节约原煤3420万吨,减排二氧化碳6400万吨、二氧化硫20.8万吨、氮氧化物18万吨,相当于种植阔叶林约17.6万公顷。
中电核总部正式落户烟台,后续将怎么做?
烟台市政协副主席、市发展改革委主任、清洁能源产业链链长王松杰曾在公开场合表示,国电投核能总部的落户,将进一步擦亮烟台核电产业品牌,带动国内外清洁能源产业特别是核电产业资产、人才、研发、创新等资源向我市聚集,形成产业乘数效应。
下步,市发展改革委将服务企业做好后续的税务落户、引才优惠政策落地、办公楼宇建设等工作,帮助其尽早运营、做大做强。同时,围绕清洁能源产业链,持续加大“双招双引”力度,不断引进一批总部型、头部企业,助力烟台高质量发展。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