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旧机直接补”?这波家电下乡,割的又是谁的韭菜?
都说金九银十是消费旺季,这不,家电以旧换新“国补”政策一出台,立马在上海、江苏等地掀起了一股抢购热潮。你看那江苏的陈女士,一大早7点多就冲到京东下单,生怕晚了一秒就抢不到便宜冰箱似的!这热闹劲儿,不知道的还以为是超市鸡蛋打折了呢!
“真香定律”背后,是精打细算还是冲动消费?
不得不说,这“国补”政策一出,还真有点“真香”的味道。本来嘛,谁的钱都不是大风刮来的,能省一点是一点。尤其像冰箱、洗衣机这种大家电,动辄几千上万,要是能赶上补贴,确实能省下不少钱。
但是,咱们也不能被这眼前的“优惠”冲昏了头脑。买东西,最怕的就是冲动消费。商家搞促销活动,目的就是为了提高销量,咱们可不能让他们牵着鼻子走。买东西之前,先问问自己,这东西真的需要吗?家里那台旧的还能不能再坚持几年?别到时候,新家电买回家,旧家电还没坏,白白浪费了钱,还占地方!
一级能效就一定是“真香”?
这“国补”政策还有一个有意思的现象,那就是大家都盯着一级能效的家电买。数据显示,江苏地区“国补”首日,京东平台一级能效家电的销售额占比高达90%!看来,大家对节能环保的意识是越来越强了。
不过,小编在这里也要提醒一句:一级能效固然好,但也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有些一级能效的家电,虽然省电,但是价格也更贵。如果使用频率不高,那点省下来的电费,还不够弥补高出的购机成本呢!
“国补”狂欢,谁是最终赢家?
“国补”政策的初衷,是为了促进消费,拉动经济增长,这一点毋庸置疑。但是,这场狂欢过后,谁才是最终的赢家呢?是消费者,是商家,还是国家?
这个问题,值得我们深思。
那么最后小编想问:面对这波“国补”热潮,你是选择理性消费,还是果断出手?对此,你怎么看?
本文致力于传播正能量,不涉及任何违规内容,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协商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