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研究2025年关键词:建材补贴收并购出海家装新浪财经

装修建材板块24年表现如何?2024年在地产持续弱景气的大环境下,叠加保交付政策推动下的竣工端工程需求逐渐减少,即便头部企业在成本管控、渠道管理、服务保障、品牌形象等方面优势突出,但依然难以独善其身,前三季度装修建材板块收入同比-2.89%,归母净利润同比-16.64%。

2024年装修建材板块共出现2次大行情,分别发生于5月、10-11月,均为由地产政策催化下的政策行情,无基本面或其它预期催化,整体表现不及房地产板块。1-11月板块股价同比-2.94%,市盈率同比+11.53%(TTM),市场对板块未来预期有所改善,信心有所恢复。

消费建材企业如何展现卓越之姿?Step1单一产品竞争成为细分市场头部完成原始积累;Step2体系竞争突破天花板,由单一品类单一渠道的点状经营,向多品类多渠道的矩阵经营转变;Step3服务竞争筑造强壁垒,由制造商/渠道商向服务商转变。

2025年:挑战与机遇并存,机会留给有准备的企业

展望25年,首先,明年家装补贴有望持续;其次,家装补贴政策在持续优化,明年政策更值得期待;第三,家装补贴基本没有透支明年需求;第四,家装补贴利好头部企业;第五,建材品类需求弹性最大:建材整体零售市场体量1409亿高于家具1363亿(2023年),将建材品类纳入补贴范围是有意义的。本次四川、广州、厦门等地已尝试将建材纳入补贴范围。浙江、青海等地均开展了对居民家装合同的补贴覆盖,建材涵盖其中。若建材品类补贴能全国范围推广,低基数下相较汽车、家电、家具品类有望成为需求弹性最大的品种。

2)兼并收购是企业实现跨越式成长的重要途径:2025年低行业景气度预期为具备资金实力且在原有赛道遇到发展天花板的企业创造了收并购契机。

3)不出海,就出局:消费建材企业的出海较晚,但当下时机已然成熟,消费建材企业出海与其说是面对国内产能“过剩”的无奈之举,不如看作是成长为卓越企业的必经之路,而这个机会已然到来。

风险提示:政策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出海风险、兼并收购风险。

正文

一、2024年前三季度装修建材板块回顾

1.1业绩表现

成长性和盈利能力受到挑战

从成长性来看,在地产持续弱景气的大环境下,叠加保交付政策推动下的竣工端工程需求逐渐减少,即便头部企业在成本管控、渠道管理、服务保障、品牌形象等方面优势突出,但依然难以独善其身,装修建材企业12024前三季度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双双下滑:营业收入1152亿元,同比-2.89%;归母净利润76亿元,同比-16.64%。收入端继2022年后再次同比出现下滑,利润端在原材料价格同比基本持平下出现双位数下滑,且下滑幅度大于收入降幅,预计主要跟竞争加剧有关。

从绝对值来看,装修建材企业24年前三季度收入体量与21年同期相当,利润则远不及21年。但同样要意识到,24年前三季度商品房销售面积、房屋新开工面积、房屋竣工面积仅为21年同期的54%、37%、72%,行业的集中度得到了显著提升。预计当下已处于行业过剩产能出清的中后期,市场份额重新分配的过程伴随着激烈的价格竞争,当竞争格局基本稳定时利润率有望企稳回升。

从盈利能力来看,2024年前三季度样本企业毛利率24.76%,同比-1.09pct,净利率6.67%,同比-1.11pct(不考虑减值损失的净利率8.10%,同比-1.18pct)。我们认为利润率的下滑主要由下游需求不足情境下行业竞争加剧引起。拉长至5年来看,当前样本企业盈利能力仅高于22年(20-24年前三季度毛利率分别为31.89%、25.93%、24.07%、25.85%、24.76%;不考虑减值损失的净利率分别为12.84%、10.41%、8.02%、9.28%、8.10%)。但从变化趋势上来看,毛利率有趋稳的迹象。

期间费用方面,样本企业2024年前三季度销售、管理、研发及财务费用率分别为7.53%、5.08%、3.01%、0.62%,同比+0.52pct、+0.16pct、+0.09pct、+0.05pct。期间费用率16.24%,同比+0.82pct。尽管各企业为了应对严峻的外部环境加强了内部管控、力争提高经营效率,但收入的下滑和面对激烈的竞争不得不更大力度支持市场开拓仍拉高了期间费用率。

营运能力稳中有升

24年前三季度,装修建材企业总资产周转率0.48次,同比下滑0.03次。回顾过去5年整体呈下降态势,原因在于19-21年房地产行业景气度较高,地产链条上的建材企业收入随之快速增长,高预期下纷纷制定较为激进的3年目标,并通过定增、转债、借款等方式补充资金投建新产能。随着2022年地产行业进入下行期,需求萎缩,新产能未能有效贡献收入,导致企业资产周转率持续走低。

存货管理方面,24年前三季度,装修建材企业存货周转率3.25次,同比增长0.04次。虽仍不及2021年同期,但也为近5年次新高。事实上,2021年的高存货周转率更像是需求旺盛下的时代红利,而23-24年行业下行期连续2年实现正增长且超过20年同期水平则更体现出企业的苦练内功并有所成效。

同应收账款及票据周转率走势类似,24年前三季度装修建材企业应付账款及票据周转率2.05次,同比虽略有下滑,但近3年整体呈改善态势。应付账款及票据周转率一定程度上代表装修建材企业对上游供应商的议价能力,或者说供应商对公司能否履约的信任程度。行业下行期,信任危机下,建材企业占用上游资金的能力被显著削弱。

资本结构合理,偿债能力有所下滑

24年前三季度装修建材企业资产负债率46.69%,同比+0.38pct。回顾过去5年,资产负债率整体呈上升态势,这表明装修建材企业具有较强的扩张意愿。这既是企业对行业未来充满信心的表现,同时也表明了企业做大做强的决心并未因行业波动而动摇。同时,当下装修建材企业资产负债率仍不到50%,一方面无需担心行业下行期企业因杠杆过高债务压力过重经营思路受局限,如无力开拓新渠道、研发新产品等;另一方面也为潜在的收并购机会留足了财务空间。

1.2估值表现

复盘装修建材板块2024年的估值表现,可大致分为4个阶段:

阶段一(1月-4月):房地产政策延续2023的宽松基调。1月住建部、金监总局提出地级及以上城市需建立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2月5年期LPR由4.2%下调至3.95%;3月国常会提出要进一步优化房地产政策,持续抓好保交楼、保民生、保稳定工作。即便如此,市场仍担心今年房屋新开工、竣工承压致无论是工程端还是零售端对建材的需求都将继续萎缩。低预期下,装修建材板块估值处于震荡状态。

阶段三(5月-9月):地产宏观数据迟迟未现拐点使资本市场开始逐渐失去耐心,叠加大量建材企业在需求萎缩下经营压力持续增大,业绩开始充满不确定性。双重作用影响下装修建材板块估值开始走弱,且幅度大于地产板块(原因在于市场在年初对今年装修建材企业的业绩仍有期待,认为其可通过自身α对冲行业下滑,但事实证明企业经营压力比预期的还要大)。

阶段四(9月-11月):9月房地产政策宽松升级(政治局会议提出要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再一次点燃市场热情,地产板块估值修复幅度远超5月。与上一轮类似,装修建材板块估值随之修复,虽仍不及地产板块,但同样修复幅度远超5月。

回顾2024年前11个月,装修建材板块共出现2次大行情,分别发生于5月、10-11月,均为由地产政策催化下的政策行情,无基本面或其它预期催化,整体表现不及房地产板块。

二、消费建材企业的成长路径

24年11月25日,宣伟(SHW.N)市值突破1000亿美元,成为全球首家千亿美元市值的消费建材企业。道琼斯指数公司今年11月1日发布公告,称宣伟将取代陶氏纳入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本次指数调整是为了确保材料行业具有更高的代表性。

宣伟的股价表现不仅在建材行业遥遥领先,即便在众多美股中也可称为优秀。当下在所有美股中(不含OTC),宣伟以1000亿美元市值排名131/5633(2024年11月29日)。2000年1月3日至2024年11月29日,宣伟涨幅约8863%,同期道琼斯工业指数、纳斯达克指数、标普500涨幅为295%、365%、315%。就市值与收益率综合来看,宣伟足以称得上美股综合表现最好的标的之一。

这让我们意识到,即便是最为传统、被认为不具备强技术壁垒、没有稀缺资源属性的消费建材行业,依然可以跑出令世界瞩目的卓越企业。那么,如何才能成就卓越?中国的消费建材企业又走到了哪一步?

我们将具有“消费”属性的基辅材(在建筑物装修环节无法独立发挥作用,但又必不可少的基础材料或者说辅助材料,如卷材、涂料、砂粉、管材、板材、五金件等)称之为消费建材。消费建材企业被分入SW二级装修建材板块。事实上,所谓“消费”属性是指在零售市场具备一定的品牌力,因此,严格意义上只有具备一定体量零售业务的基辅材企业才能称之为消费建材企业。

2.1Step1:单一产品竞争完成原始积累

企业在初创阶段体量小、能力单一、抗风险能力差,往往倾向于选择深耕单一品类、单一市场。将核心单品做到一定规模,是企业后续多元发展的基础,因为这类业务不仅会为企业积累扩张资本(包括但不限于资金、工厂、渠道、专利),同时也在未来持续提供稳定且可观的现金流。

宣伟始建于1866年,全球总部位于俄亥俄州克利夫兰。作为一家具有150多年发展历史的老牌涂料企业,宣伟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数次经济危机、全球新冠疫情等各种挑战,依然充满活力。固然创新是其经久不衰的法宝,但敢于创新、能够创新则得益于公司持续聚焦核心产品和核心市场。公司目前最核心的产品和市场依然是建筑涂料和北美洲。卓越企业在单一品类上可以做到极致,宣伟在建筑涂料美国市场市占率高达50%左右,全球市占率超过10%。

聚焦国内的消费建材上市企业,也都由单一品类单一渠道起家,在房地产行业黄金二十年大背景下,逐渐完成原始积累,发展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细分行业头部企业,顺利完成了成长为卓越企业的第一步。这其中又以北新建材的石膏板业务表现最为优异,国内市占率近70%,全球市占率近20%,在产业链条中具备了较强的话语权,具体表现为更高的利润率和更好的现金流(增加应付,减少应收)。

这个阶段消费建材企业多依赖直营工程业务。回头看固然深度绑定地产企业的“集采”模式催生了大量应收票据及账款并进一步产生坏账,且这种负面影响持续至今。但不可否认的是,相较于工程经销及零售模式,“集采”提高了企业接单效率,从而奠定规模优势并从激烈的竞争中突出重围,在行业中占据一席之地。

以三棵树为例,产品销量快速增长下规模优势逐渐显现,有助于企业在行业下行期抢占市场份额。2016年三棵树工程墙面漆收入仅约8.9亿元时立邦收入已达28.7亿元;2022年三棵树以42.7亿元正式实现对立邦38.0亿元的反超,升至首位。

2.2Step2:体系竞争突破天花板

由单一品类单一渠道的点状经营,向多品类多渠道的矩阵经营是企业迈向卓越的第二步。我们仍以宣伟为例,产品端,公司于建筑涂料领域自初始便重视研发,创多个行业首例,如发明了首个预拌涂料并配以首个可重复封装涂料罐、推出全球第一款水性涂料。后期持续推出不同功能不同色彩的涂料产品以及与建筑涂料关联度较高的木器漆、辅材等产品(收入计入消费者品牌集团);于工业涂料领域通过收并购和自研的方式先后涉足船舶、汽车等行业(收入计入高性能涂料集团)。

渠道端,公司对内深耕北美市场,一方面持续深耕优势渠道直营门店,截止2023年底,公司在美国设有4353家涂料直营店,实现了90%的美国消费者50英里内一家涂料店的布局;另一方面,公司通过收并购的方式以子品牌切入各大零售商城,形成多商城渠道覆盖。对外加大亚洲、欧洲、非洲等区域的开拓力度。目前,公司的业务已遍及全球120多个国家。

国内的消费建材企业在第一阶段完成原始积累市占率提升到一定程度后也相继开始沿相同原材料、相同施工主体、相同终端客户等路径延伸产业链,通过增加产品品类及开拓新渠道的方式突破原有市场空间。尽管各细分行业龙头在涉足新领域过程中可能会形成正面竞争,但当市场处于较为分散阶段即头部企业市占率较低时,外来者争夺的更多是小厂、白牌的市场份额。

从近5年变化来看,综合品类扩张和渠道开拓,东方雨虹的表现尤为出色,渠道端已逐步由工程直营占主导转变为工程直营、工程经销和零售经销三足鼎立,且后两者的占比仍在持续提升,带动公司现金流及盈利能力改善;产品端公司陆续推出砂粉、胶类、管类等产品且已初具规模。但相较于国外龙头建材企业的全球化及泛工业化,公司仍有较长的路要走。

2.3Step3:服务竞争筑造强壁垒

由制造商或者说渠道商,向服务商转变是企业迈向卓越的第三步。对宣伟而言,首先它是一家制造商,工厂遍布全球。对一家建材企业而言,既不掌握上游稀缺资源(如石油、矿山),也无天然垄断性质(如公用事业),又无极高的技术壁垒(如医药、芯片),因此这个阶段公司只能赚制造的钱。其次宣伟是一家渠道商,专注直营渠道。虽然直营会面临渠道网络搭建速度慢、资产重抗风险能力差等问题,但长期看不仅可以提升对终端市场的敏感度和控制力,同时也提高了渠道效率,这个阶段公司可以赚销售的钱。

从品牌力打造来看,各家消费建材企业深耕行业多年,在各自板块及领域树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品牌优势日趋突显,但这种品牌影响力目前更多集中于工程市场。工程市场的品牌影响力帮助企业更容易获取订单,但过去几年房地产行业集中度的快速提升,以及高周转模式下对品质的淡化,都使得消费建材企业的品牌力未得到充分发挥。这一现象在2022年之前尤为明显,随着地产行业落后产能逐步出清,消费建材企业的工程市场品牌溢价能力有望得到改善。

相较于工程市场,零售市场的品牌力价值则更容易体现:工程市场更为集中,话语权集中在客户,零售市场则更为分散;工程客户对“价格”更为在意,零售客户对“品质”更为重视;工程客户复购频繁,更为理性,零售客户低频消费,更为主观。

服务是企业塑造品牌的重要抓手,同时也是企业同客户拉进联系的主要途径。工程市场消费建材企业最初倾向于直接同客户对接,如上文所述可以赚商品+渠道+服务(前期参与设计,中期包施工,后期负责售后)的钱。但客户重视商务标轻视技术标的习惯(低毛利率),叠加施工服务周期长(占用现金流)使得直接提供服务的性价比不高,各企业多转向经销模式,通过赋能经销商(协助客户对接、产品设计、公司运营、员工培训等)的方式间接创造服务价值。

不同于工程市场,零售市场企业的服务赋能往往可以发挥更大的价值,原因在于基辅材客单值较低且多应用于隐蔽工程,消费者需要品牌背书的更为专业的配套服务且有能力支付溢价。产品与消费者的距离越近,越具备“消费”属性,伟星新材的“星管家”服务、兔宝宝的“易装”、“全屋定制”服务、东方雨虹的雨虹到家服务、三棵树的马上住服务等都极大增厚了企业的品牌价值。我们认为,只有当消费建材企业在零售市场依托服务具备了较强的品牌力,才是正式迈入第三阶段、成就卓越企业的开始。

三、2025年:挑战与机遇并存,机会留给有准备的企业

3.1“建材补贴”存在预期差

3.1.1四川是怎么做的?

使用范围:仅限省内使用。

折扣力度及补贴额度:每大类均有五种面额(20%-30%折扣力度):满2000元减600元,满3000元减900元,满5000元减1500元,满10000元减2000元,满20000元减4000元。

消费券使用规则:每个消费券发放日,消费者可同时在各发券平台参与领取,消费券领取后在平台规定日期内有效(第一轮有效期为线下72小时,线上48小时)。领取到的消费券若未能及时使用则失效作废。线上线下均可使用。

3.1.2湖北是怎么做的?

品类涵盖范围:1)厨卫类:净水器、智能门锁、智能马桶、智能晾衣架、智能卫浴、蒸烤箱、扫地机器人、电动剃须刀等23类厨卫产品;2)家装类:床架、床垫、沙发、桌子、椅子、衣柜、书柜、厨柜等全品类。

折扣力度及补贴额度:1)厨卫类:按支付价格的20%享受一次性立减补贴,单个消费者线上线下均可享受一次金额不超过2000元补贴,即每个消费者最多可享受4000元补贴;2)家装类:每位消费者单笔消费满5000元,给予一次性1000元定额立减补贴;满10000元,给予一次性2000元定额立减补贴。

消费券使用规则:补贴券有效期为7天,超出7天或在活动截止时仍未消费的补贴资格同时失效。线上线下均可使用。

3.1.3广州是怎么做的?

品类涵盖范围:1)智能家居类:扫地机器人、智能床(含智能床垫)、智能马桶(含智能马桶盖)、智能椅(含智能按摩椅、智能沙发)等;2)旧房装修和厨卫改造类:成品门窗、木质地板、卫浴洁具、涂料、瓷砖、石材、板材、吊顶(含龙骨)、卫浴洁具、家具(含床架、床垫、沙发、茶几、桌子、椅子、柜类)等;3)居家适老化改造类。

适用范围:线下仅限省内使用、线上可全国使用。

折扣力度及补贴额度:一级能效或水效产品补贴20%,其它标准产品补贴15%。单人单户至高补贴20000元。

消费券使用规则:线上线下均可使用。在总额度和有效期内可多次享受优惠。

3.1.4整体效果如何?

“以旧换新”进入实质性推进阶段后,“真金白银”的政府补贴给市场带来积极的影响,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消费者的需求,带动家居消费市场的回暖。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10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5396亿元,同比增长4.8%,增速比上月加快1.6pct。分品类看,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家具类、建筑及装潢材料类同比+39.2%、+7.4%、-5.8%。增速比上月分别加快18.7pct、7pct、0.8pct。

3.1.5为什么我们认为“建材补贴”存在预期差

首先,明年家装补贴有望持续。

其次,家装补贴政策在持续优化,明年政策更值得期待。考虑到家装领域“以旧换新”是首次出台,中央赋予地方充分的自主权去探索适合的开展路径。各地也在边落实边改进,边学习边优化,如厦门、湖北等地均在本轮活动期间对政策细则进行了优化。由于九成资金来自中央,不存在欠发达区域政府因财政压力较大无法大规模开展活动的情况,结合广州等地补贴政策执行效果较好,预计会带动其它区域加快研究更为合理的细则。

第三,家装补贴基本没有透支明年需求。本次“以旧换新”活动推出后,较大程度激发了汽车和家电品类的存量市场更新需求,但反过来也一定程度上透支了明年的需求。与上述两个品类略有不同,家装翻新难度大,补贴难以刺激存量市场,更多还是作用于增量市场,服务于短期内有装修需求的人群。

第四,家装补贴利好头部企业。客观来讲,政府对参与以旧换新活动的商家资质有要求,如在中国境内依法注册的独立法人企业,具备开具数电发票能力,接受第三方审计公司对其交易真实性审查,未被国家、省、市有关部门纳入严重失信主体名单等。头部企业长期规范经营,最容易第一批获得参加资格。主观来讲,头部企业综合实力强,市场敏感度高,更善于抓住机会参与到各地的补贴活动中去。

第五,建材品类需求弹性最大。由图31可知,本轮“以旧换新”补贴活动刺激下,家电因有成功经验且激发存量替换需求改善最为明显,其次为家具,建材表现不佳。市场担心“国补”对建材的拉动作用有限。

我们认为,首先虽然每一类建材每户客单值较低(普遍在1000元以下),但建材整体零售市场体量高于家具(2023年限额以上建筑及装潢材料类企业商品零售额1409亿,家具为1363亿),将建材品类纳入补贴范围是有意义的。其次,本次一些区域已尝试将建材纳入补贴范围,如四川、广州、厦门等地可在当地使用建材补贴;广州还在线上增加了建材品类,线上购买建材全国均可使用广州补贴。同时,浙江、青海等地均开展了对居民家装合同的补贴覆盖,建材涵盖其中。区域的成功经验有可能推广至全国。

展望2025年,补贴力度不变下汽车、家电补贴带来的边际增量预计有限;家居品类因未提前透支需求预计也会有不错表现;若建材品类补贴能全国范围推广,低基数下相较汽车、家电、家具品类有望成为需求弹性最大的品种。

3.2兼并收购实现跨越式成长

兼并收购是企业实现跨越式成长的重要途径,宣伟自20世纪初成为美国最大的涂料制造商后,依托充裕的在手现金和健康的现金流逐步加大收购力度,以完善其渠道和品类矩阵。

由宣伟的并购史我们有以下几点启示:首先,当企业在传统优势领域发展到一定阶段后,成长性会下降,此时通过收并购开拓新赛道的意愿会提升;其次,充沛的在手现金、健康的现金流和资产结构,是开展收并购的基础;最后,当行业景气度较低时,往往是龙头企业整合资源低价收购优质资产的好时机。

聚焦国内消费建材企业,近几年收并购行为显著增加。2025年低行业景气度预期为具备资金实力且在原有赛道遇到发展天花板的企业创造了收并购契机。

3.3不出海,就出局

全球化浪潮下,2023年中国占全球商品出口份额已显著提升至14.21%。中国制造业经过多年的打磨,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具备了强大的竞争力,形成了良好的口碑,这为准备出海的企业铺平了道路。相较于家电、轻工,甚至建材中的水泥、玻璃玻纤板块,消费建材企业的出海是较晚的。

原因在于无论是体量还是增速,中国都可以算作全世界范围内最优质的建材市场之一,集中精力深耕中国市场是每家消费建材企业的最优选择;其次,过去国内消费建材细分市场集中度较低,分散的市场加剧了竞争强度,各家无心开拓海外市场;最后,过去消费建材企业的综合竞争力不足以支撑远征海外。

但形势在2022年之后逐渐发生了变化,首先,我国基建/房地产行业进入下半程,对建材的需求开始趋于稳定;其次,过去几年头部企业凭借其自身α叠加近3年中小产能快速出清市占率快速提升,市场格局开始趋于稳定;最后,头部消费建材企业经过了国内激烈竞争的洗礼,无论是企业治理能力、产品制造能力,还是渠道管理能力都有长足进步,具备了与海外企业竞争的实力。我们认为,消费建材企业出海与其说是面对国内产能“过剩”的无奈之举,不如看作是成长为卓越企业的必经之路,而这个机会已然到来。

企业出海形式多样,最初我国更多依赖成本优势以代工的形式输出产品。随着产品的成熟,开始逐步在海外搭建渠道输出品牌产品,并为应对国内生产成本的上升以及可能发生的贸易摩擦加速布局海外工厂。

四、投资建议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认为具备以下1个或多个特点的企业在2025年有望有更好的表现:1)零售占比高的企业,有望受益于明年可能会推出的“建材补贴”;2)资产负债率低,现金流健康,在手资金充沛,不仅具备较强的兼并收购实力,同时具有较强的兼并收购意愿的企业;3)重视海外市场扩张,加速海外产能布局的企业。推荐:伟星新材,北新建材,兔宝宝,三棵树,东方雨虹。

五、风险提示

1)政策不及预期。一方面,尽管中央及各地政府出台各类政策确保房地产行业健康平稳发展,但考虑到居民当下购房意愿较低,未来房地产市场仍然面临下行风险,下游市场的收缩有可能会对建材的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另一方面,25年的以旧换新政策细则以及各地具体落地情况存在一定不确定性。

2)行业竞争加剧。一方面,随着行业转型升级加速,各细分市场龙头纷纷拓品类参与其它品类市场的争夺。此外,由于国内建材行业较大的市场空间,部分欧美大型企业同样参与竞争国内市场。原行业头部公司在市场拓展、产品竞争力及市场占有率保持上具有一定的风险。另一方面,市场需求萎缩大背景下,企业获取订单难度增加,行业竞争日趋激烈。

3)出海风险。建材企业无丰富的海外市场经营经验,可能会面临他国宏观环境动荡、法律纠纷、汇率波动、海运费波动等风险。

4)兼并收购风险。企业收并购后可能会出现收购和被收购企业间文化不相容、经营方式有偏差、产品/渠道无法产生协同效应等风险。

报告信息

证券研究报告:《2025年非金属建材行业消费建材板块年度策略报告:25年关键词:建材补贴、收并购、出海》

对外发布日期:2024年12月10日报告发布机构:西部证券研究发展中心

分析师信息

李华丰(S0800521070003)lihuafeng@research.xbmail.com.cn

万静远(S0800524100006)wanjingyuan@research.xbmail.com.cn

THE END
1.2024年天猫国补换新家享行业白皮书行业报告智库报告显示,2024年家电补贴换新政策力度加大,一级能耗产品补贴达到20%,二级能耗及以上或无能耗产品补贴15%。3000亿国债资金支持家电家装换新,为市场注入了强劲动力。政策的实施,不仅加快了家电产品的更新换代,也促进了居家环境的现代化升级。 在国补政策的带动下,2024年8至9月家电零售额显著提升。数据显示,2024年Q1、https://www.shangyexinzhi.com/article/23727450.html
2.2024国补最新消息:电视盒子15%政府家电补贴领用流程11月12日消息,购买电视盒子也能享受15%政府家电补贴了,其中参与活动的品牌为当贝电视盒子,此家电补贴全国可领可用,先到先得! 哪些电视盒子能享受15%政府家电补贴? 此次政府家电补贴活动覆盖了当贝所有盒子产品,包括旗舰级的当贝盒子H3系列、当贝MAX1、当贝Z1 Pro等。当贝盒子以其卓越性能和高性价而著称,它搭载高性https://news.znds.com/article/news/67134.html
3.媒体报道最新汽车行业政策资讯盖世汽车汽车行业政策媒体报道频道聚焦:汽车行业最新政策资讯内容,车补、购置税、双积分等政策资讯内容https://auto.gasgoo.com/policy/media-report/
4.2024年国补进入倒计时!想要购买家装建材的来自AUPU奥普2024年国补进入倒计时!想要购买家装建材的朋友们注意啦,先到先得,不要错过!我们知道大家对国家补贴的使用有很多疑问,京东采销特别为大家带来了国补冲刺小课堂,看懂这些国补要点,包你补贴领到位!现在更有国家补贴8折券,买#奥普浴霸#,上@京东 搜索#建材补贴#,下单更优惠,抓紧时间下单吧!#双12# https://weibo.com/1769926317/P42gZA6Nr
5.2024年10月家居行业情报:亏损上市回购扩能06 政策热点 以旧换新补贴一边爆火、一边防“骗补” 本月,多地县市区陆续发布关于家居家装板块的实施细则开始落实,加上国庆消费旺季,推动红星美凯龙、苏宁、京东、索菲亚等品牌都实现销售量、零售额、客流等关键数据大幅增长。但与此同时,家电“以旧换新”国补的首张罚单也在本月到来。 https://36kr.com/p/3021505853928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