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家电网报道]据多名家电业内人士透漏,家电下乡政策虽已于1月31日结束(部分省市已结束逾半年),但企业的履约保证金以及垫付的补贴款项仍未到位。而且,一轮针对“家电下乡违规造假”的大清查正在安徽、江西、湖南、浙江等多地展开,一批经销商受到罚款、刑拘等处罚。
清查力度大增
综合信息显示,安徽省财政厅自3月起,在安徽全省范围内开展家电下乡政策执行情况大检查,对于检查中发现的骗补行为进行严肃查处;3月-5月,湖南省多地开展家电下乡违规造假清查,其中沅陵县纪委共查出违规资金300余万元,涉及家电下乡经销商50余家;4月底,江西省全面开启民生资金督查工作,重点检查2011年至2012年卫生专项资金、家电下乡补贴资金等民生资金的管理使用情况,群众反映强烈、案件线索清楚的可追溯至2011年以前……
家电下乡违规造假清查一直伴随政策执行的始终,但据了解,在政策后期以及结束后,多地对“骗补”等行为的调查部门改为纪委或检察机关,家电经销商如不能按时交纳罚款,或者认证的骗补数额较大,将被直接拘留,而罚款的力度也显著加大。
纪委是否有权清查
据坂田电气总经理潘克庆介绍,在他近期拜访的几个江苏、浙江籍经销商伙伴中,有人几十万元的补贴款还没有拿到,有人因“骗补”已经被罚款几十万元,而更有人已经“取保候审”。
江西省安远县一名经销商在微博上称,家电下乡的检查部门变成了县委纪律检查委员会,“一来就戴高帽子,不老实交罚款就带走拘留”。
在财政部2008年下发的《<家电下乡补贴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中,“监督检查”章节明确规定,对补贴资金的监管应由地方财政部门负责,也可委托审计部门或社会审计机构进行财务审计和检查。
经销商怨声载道
据了解,家电下乡有几种不同的补贴方式,其中有一个方式是网点代垫资金,再由财政部门集中下拨给网点,目的是减少财政部门工作量,减缓地方财政压力,提高农民购买积极性。该经销商表示,这种方式加大了网点的工作量,在购买旺季,由于人手不够,经销商往往要要几个月后才能录单,这时候,标识卡太多,也就不再进行详细整理,但是在清查时,这种行为就会被认定为“骗补”行为。
保证金8月前返还
除了补贴款之外,保证金也未发放——不过,保证金的发放已经有了最终期限:据财政部、工信部、商务部方面消息,将于2013年7月31日前通知工商银行北京分行退还家电下乡履约保证金。(记者/王德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