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首次!中国GDP突破100万亿元!人均收入十年翻一番!

导读:1月18日,2020年中国经济年报揭晓!全年国内生产总值1015986亿元,历史上首次破100万亿!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2.3%。

1月18日,中国经济年报揭晓!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初步核算,全年国内生产总值101598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2.3%。

一图速读2020中国经济年报:

1、初步核算,2020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101598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2.3%;

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下降6.8%,二季度增长3.2%,三季度增长4.9%,四季度增长6.5%。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77754亿元,比上年增长3.0%;第二产业增加值384255亿元,增长2.6%;第三产业增加值553977亿元,增长2.1%。

2、全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189元,比2010年翻一番,比上年名义增长4.7%,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2.1%,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

3、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186万人,明显高于900万人以上的预期目标,完成全年目标的131.8%;

4、2020年年均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6%,低于6%左右的预期目标;

5、全年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1210元,比上年名义下降1.6%,扣除价格因素实际下降4.0%;

6、全年全国粮食总产量66949万吨,比上年增长0.9%,增产565万吨;

7、全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2.8%;

8、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91981亿元,比上年下降3.9%;

9、全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518907亿元,比上年增长2.9%;

10、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7.0%;

11、全年居民消费价格上涨2.5%,低于上年2.9%的涨幅,也低于3.5%左右的全年预期目标;

12、全年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比上年下降1.8%;

在当天中新社举行的国是论坛“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会”上,中国银行首席研究员宗良指出,全年2.3%的增长来之不易,也大超预期(此前IMF预测中国增长1.9%),如果折合成美元,去年中国GDP超过了15万亿美元,中国将成为近一二百年以来,经济总量达到美国70%以上的唯一的国家。

在结构上,宗良指出,去年经济的三大需求出现了此消彼长:投资、出口的增长抵消了消费的下滑,其中民间投资实现了转正,出口更是大超预期:即便中美贸易,也达到了8.8%的增速,而RCEP签署和中欧CAI谈判完成,也将进一步加紧中国与最大的两个贸易伙伴(东盟、欧盟)的经贸联系。

宗良认为,2020年的中国经济从不利开局到超预期收官,呈现出以下四个方面的亮点。

第一个方面,在疫情非常不利的环境下,中国实现了超预期的增长。从数据来看,四个季度的增速分别是-6.8%、3.2%、4.9%、6.5%,全年增长2.3%,这个数据十分来之不易,2020年全世界都面临着严峻的环境,中国可能是主要经济体里唯一能够实现正增长的国家。IMF预计中国全年增长1.9%左右,现在能达到2.3%的水平,大幅超出预期。

“今年中国经济如果折合成美元的话,在15万亿美元以上,美国经济总量在21万亿美元左右,中国是近一二百年的历史上经济总量能达到美国70%以上的唯一一个国家,取得这种成绩是非常不容易的。”

第二方面,三大需求之间虽然有波动,但是仍然实现平衡的增长。疫情在一季度对消费影响是非常大的,全年影响也是不小的,过去至少可以达到8%到10%的增长,但2020年全年比上年下降了3.9%,这是多年来唯一的一次消费下降的情况。

从投资角度来讲,房地产投资达到7%的投资,基础设施投资增长0.9%,制造业投资仍然是下降了2.2%,在这个过程中,1到10月份开始,民间投资开始逐步转正,这是一个非常突出的新趋势。

而出口呈现出超预期的状况,即便是中美贸易,也达到了8.8%的增速,“最近我去了山东调研,发现本来不是做医疗产品的企业,结果今年抓住具备制造医疗产品的条件,不仅发展了,还取得了比较大的业绩。中国是主要的经济体里面唯一的货物贸易正增长的经济体,这也是一个非常突出的指标。”

第四个方面,今年中国取得的另一个非常突出的成绩,就是RCEP签署和中欧CAI谈判完成。这是基于国际社会对多边机制的广泛的认可,而中国的第一大贸易伙伴是东盟,第二大贸易伙伴就是欧盟,签署这两个协议。将进一步加紧中国与最大的两个贸易伙伴(东盟、欧盟)的经贸联系。

1月18日,国新办举行2020年国民经济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在会上介绍,2020年国民经济稳定恢复,主要目标完成好于预期。

国民经济稳定恢复

主要目标完成好于预期

国家统计局称,2020年,面对严峻复杂的国内外环境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冲击,各地区各部门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经济运行稳定恢复,就业民生保障有力,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任务完成情况好于预期。

粮食产量再创新高

2020年末生猪存栏比上年末增逾三成

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1月18日在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2020年粮食产量再创新高,生猪生产持续较快恢复。全年全国粮食总产量66949万吨,比上年增长0.9%,增产565万吨。其中,全年猪牛羊禽肉产量7639万吨,比上年下降0.1%。猪肉产量4113万吨,下降3.3%。2020年末,生猪存栏、能繁殖母猪存栏比上年末分别增长31.0%、35.1%。

新能源汽车、集成电路全年产量

同比分别增长17.3%、16.2%

统计局称,全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2.8%。

分三大门类看,采矿业增加值增长0.5%,制造业增长3.4%,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2.0%。高技术制造业和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分别比上年增长7.1%、6.6%,增速分别比规模以上工业快4.3、3.8个百分点。

从产品产量看,工业机器人、新能源汽车、集成电路、微型计算机设备同比分别增长19.1%、17.3%、16.2%、12.7%。

服务业逐步恢复

现代服务业增势良好

全年全国服务业生产指数与上年持平。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金融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6.9%、7.0%,增速分别快于第三产业14.8、4.9个百分点。四季度,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7.7%,比三季度加快3.4个百分点。

市场销售较快恢复

消费升级类商品销售增速加快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91981亿元,比上年下降3.9%。四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4.6%,比三季度加快3.7个百分点。全年全国网上零售额117601亿元,比上年增长10.9%。

固定资产投资稳步回升

高技术产业和社会领域投资增长较快

全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518907亿元,比上年增长2.9%。分领域看,基础设施投资增长0.9%,制造业投资下降2.2%,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7.0%。

对外贸易实现正增长

贸易结构持续优化

全年货物进出口总额321557亿元,比上年增长1.9%。其中,出口179326亿元,增长4.0%;进口142231亿元,下降0.7%。进出口相抵,顺差为37096亿元。

就业形势总体稳定

城镇调查失业率回落至上年水平

统计局称,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186万人,明显高于900万人以上的预期目标,完成全年目标的131.8%。12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2%,与上年同期持平;其中25-59岁人口调查失业率为4.7%,与上年同期持平。2020年年均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6%,低于6%左右的预期目标。

物价稳!2020年CPI同比上涨2.5%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上涨2.5%,低于上年2.9%的涨幅,也低于3.5%左右的全年预期目标。其中,城市上涨2.3%,农村上涨3.0%。

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

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继续缩小

全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189元,比上年名义增长4.7%,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2.1%,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

全年目标任务是否完成?

国家统计局:持续恢复的基础和有利条件较多

宁吉喆表示,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的目标任务已经完成,并且完成的情况是好于预期的。“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胜利在望,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大成果。经过全国上下的共同努力,我国率先控制住疫情,率先复工复产,率先实现经济正增长。3月下旬,本土疫情传播基本阻断,4月中旬,规模以上企业开工率超过了90%。二季度GDP增长3.2%,由负转正。三季度增长4.9%,四季度增长6.5%,全年经济增长2.3%,预计将成为全球唯一实现经济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

二是决战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绝对贫困现象历史性消除。贫困地区农民居民收入较快增长,2020年贫困人口较多的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甘肃、宁夏、新疆七个省(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名义增速均高于全国农村居民增速0.2-1.7个百分点。

三是宏观调控成效显著。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已经实现,好于预期。

四是“六稳”“六保”落地显效。

五是改革开放创造发展奇迹。

六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伟大历史性成就。

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在回答记者提问时介绍,国内生产总值突破100万亿元大关,这意味着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又跃上一个新的大台阶,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标志性意义。

第一,标志着我国综合国力持续增强。202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了101.6万亿元人民币,历史上首次突破100万亿。按照目前测算的年平均汇率折算,202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4.7万亿美元左右,稳居世界第二,占世界经济的比重预计达到17%左右。

第二,标志着我国科技实力不断进步。重大科技成果过去一年持续涌现。“嫦娥五号”成功登月并采样返回,“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成功发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正式开放运行,“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正式开通,载人潜水艇“奋斗号”下潜突破万米,量子计算机“九章”成功研制。

第三,标志着我国经济实力显著提升,我国工农业生产能力明显增强。2020年,粮食总产量创历史新高,持续居世界第一位。220多种工业产品产量居世界第一位,制造业增加值预计连续11年居世界第一位。

第四,为我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奠定了坚实基础。我国人口规模居世界第一,中等收入群体也是世界最大,2020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接近40万亿元,最终消费支出超过55万亿元,资本形成总额接近45万亿元,助推我国超大市场规模的优势进一步发挥。

我国经济有基础有条件延续稳健复苏态势

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在回答记者提问时介绍,从2021年情况看,支撑经济稳定恢复的有利因素较多,我国经济有基础也有条件延续稳健复苏态势。虽然当前疫情防控“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压力仍然较大,但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而且正在显现。

一是物质基础雄厚。目前我国农业基础地位巩固,粮食总产量连续6年超过1.3万亿斤。工业主导作用增强,工业增加值超过30万亿元。基础设施日益完善,交通通信、能源水利保障作用增强。

二是产业体系完整。经过多年努力,我国已建成了世界上最为完整的产业体系,是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货物贸易总量居世界第一,是1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最大贸易伙伴。

三是市场空间广阔。我国14亿人口、4亿多中等收入群体、960万平方公里国土面积,拥有全球最具成长性的内需市场,超大规模市场的优势明显。

四是科技实力强大。我国科技创新日趋活跃,研发投入总量已达到世界第二,创新成果竞相涌现,已成为世界最大的国际专利申请国,高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

五是人力资源丰富。我国劳动力供给规模居世界前列,16-59岁的劳动年龄人口近9亿,技能人才达到2亿人,研发人员总量也居世界首位。

THE END
1.胡锦涛作十八大报告:2020年GDP与人均收入比均翻番11月8日,胡锦涛同志在十八大报告中提出,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要在十六大、十七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上努力实现新的要求: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重大进展,在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的基础上,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二0一0年翻一番;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文化http://www.cb.com.cn/index/show/sd/cv/cv135172361316/p/license/license/10004.html
2.2020年中国城乡居民人均收入较2010年翻一番中新社北京1月18日电 (记者 庞无忌 王庆凯)中国国家统计局18日公布的2020年中国经济“成绩单”显示,2020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189元(人民币,下同)。这一数据相较2010年的水平,翻了逾一番。 1月18日,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民众在商场内购物。中新社记者 刘文华 摄 https://www.chinanews.com/cj/2021/01-18/9390086.shtml
3.32189元!2020年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32189元!2020年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 新华视点微博消息,国家统计局18日发布数据,2020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2189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2.1%,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我国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标如期实现。 原标题:权威快报丨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https://www.cqcb.com/headline/2021-01-18/3593585_pc.html
4.2020年全国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来自谈经道股【2020年全国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国家统计局住户调查办公室主任方晓丹19日介绍,2020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2010年增加一倍。方晓丹说,2020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189元,比上年名义增长4.7%。扣除价格因素后,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2.1%,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宏观经济# 你2020年的收入比2010https://weibo.com/2152137972/JDWjXEu6a
5.32189元,2020年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财经上下游澎湃新闻32189元,2020年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 @新华视点 1月18日报道,国家统计局同日发布数据,2020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2189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2.1%,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我国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标如期实现。 (原题为《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0834215
6.胡锦涛:2020年实现GDP和人均收入翻一番政经频道据新华网报道,胡锦涛在报告中提出,要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基础上实现新要求: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重大进展,在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的基础上,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二0一0年翻一番;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https://china.caixin.com/2012-11-08/100457743.html
7.十八大热词5“收入翻番”2020年中国百姓收入翻一番十八大热词 5 “收入翻番” 2020年中国百姓收入翻一番分享 点赞 课件信息 选集 十八大热词 党的十八大报告展开了一张未来中国的全景图。在这张蓝图上,每一份理想如何变成现实?每一处细节如何动手实施?在十八大报告当中,一个个热词成了大家关注的焦点。读懂这些热词,领会国家战略,可以让我们明天迈出的每一个脚步http://xuexi.12371.cn/2012/11/28/VIDE1354068976491443.shtml
8.曹远征:2020年中国居民收入会比2010年翻一番,这意味着再造一个中国我们注意到了以下几项指标的变化:第一,居民收入的持续增长,报告也提到这一点,如果按照目前的增长速度,2020年中国居民收入会比2010年翻一番,这意味着再造一个中国,中国的市场容量不容小觑。第二,就是服务业的增长,到2020年预计服务业产值占GDP比重将超过55%。服务业不仅是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更重要的是它意味着https://m.yicai.com/news/5106547.html
9.收入翻一番需要增长多少?6月1日,《求是》发表重要文章《关于全面建成要完成收入翻一番目标,今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要达到1.8%。今年CPI同比均值约3%,意味着可支配收入名义增长4.8%,这个增速不低。这里面一部分源于GDP增长(劳动报酬),一部分来源于养老金、失业金、补贴等转移支付。2020年社保基金预算支出同比增长9.7%,即增加7274亿元,对应拉动居民可支配收入1.7个百分点。 https://xueqiu.com/5735129873/150576502
10.2020年中国GDP首超100万亿元人均收入10年翻一番2020年中国GDP首超100万亿元 人均收入10年翻一番 中新网1月18日电 据国家统计局网站消息,2020年,面对严峻复杂的国内外环境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冲击,各地区各部门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经济运行稳定恢复,就业民生保障有力,经济社会https://news.2500sz.com/doc/2021/01/18/676036.shtml
11.居民人均收入翻一番意味着什么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代表大会上,总书记在报告中提出“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这是一个引人注目的收入倍增计划,它有可能会改变中国乃至世界发展的格局。众所周知,建国以后中国共产党始终奉行“赶超发展策略”,通过实行工农业产品价格的剪刀差,以牺牲农业和农民利益为代价,争取早日跻身http://www.360doc.com/document/12/1114/11/10952382_247764996.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