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和完善以“资助育人,勤工助学”为核心的工作体系
——传媒学院勤工办2019年度工作总结
一、高度重视、明确职责,完善制度建设
为了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保障贫困学生努力学习、健康成长的精神,我院在学生资助工作中始终围绕“资助育人,勤工助学”的工作核心,坚持“以人为本,公平公正”的工作理念和原则,结合具体情况实事求是,从解决贫困生的实际问题出发,逐步建立起比较完善资助体系和切实可行的规章细则。我院深刻认识新时代做好学生资助工作的重要意义,把学生资助工作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确保资助工作的精准性、科学性和规范性,切实发挥学生资助育人功效。
(一)以资助为中心,完善工作制度
1、传媒学院勤工办构成与职责
为了更加科学、规范、公正地开展资助工作,我院秉持“培养能力、提高素质、立足校园、面向社会”的宗旨,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对包括岗位设置、岗位申请、上岗条件、用工程序、考核办法等在内的各项内容做了明确的规定,并且明确相应的职责范围。院勤工办下设四个部门,分别为秘书处、奖助部、新生事务部、外联部。目前院勤工办共有6名正式成员以及其他勤工助学岗位成员组成,在学院党委副书记宋海英书记、学工办主任宋智老师的指导下开展工作。在2016年对院勤工办的组织架构进行改组和创新后,院勤工办的构成与职责仍在不断完善的过程中,虽然规模不大,但可谓小而精致、各司其职、团结有序,确保学院勤工助学工作能够有序开展。
2、学生资助工作领导小组
3、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评议小组
(二)以勤助为联结,多方协作共进
二、规范管理、拓展渠道,健全资助体系
(一)着眼日常工作,注重宣传沟通
(二)规范认定机制,加强信息管理
1、学院贫困生认定机制
2、学院贫困生信息管理情况
(三)拓展资助渠道,强调交流关怀
三、以人为本、勤助育人,实现方式创新
(一)实践、学习结合,创新教育模式
(二)加强思想教育,育人成果显著
1、注重心理健康教育
2、提供职业生涯规划指导
除此之外,学院高度重视对贫困生群体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在2019年3月建立了考研保研交流群、公务员与事业单位交流群、传媒及大型企业交流群、出国出境交流群以及创业群。旨在打破年级的界限,为贫困生创造更多的交流机会,帮助其完善职业生涯规划,对其未来的发展提供指导和帮助。
3、热心公益与社会实践
学院同时也重视教育贫困生热心公益,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发扬奉献精神,感恩社会、回报社会。自2016年以来,学院组成“行之有声”暑期志愿服务团队,前往各个贫困地区支教。2019年暑假期间,“行之有声”志愿服务团队各分队前往江苏徐州、甘肃陇南、安徽马洼、云南曲靖、贵州瓦西等地支教,这其中不乏贫困生的参与,他们用自身行动回馈社会,奉献自己的力量,帮助有需要的人。
4、育人成果显著
同时,学院资助育人工作的开展取得了显著的成果。数年来,帮助了大量贫困生完成学业,走向社会,培养了大批的优秀人才,提高了学校的声誉。在2019年度,就有31名贫困生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5名贫困生获得保研资格;1名贫困生获得省级科研立项;在省级刊物上发表论文9篇;贫困生个人或团队获得各种赛事、组织等奖项61个。
四、积极合作、交流互动,服务校级工作
在做好本学院勤工助学工作的同时,我院勤工办也积极与校勤工办和其他学院勤工办进行各种交流互动,探讨工作方式、交流工作心得,互相学习,共同进步。在2018-2019年度“勤助之星”评选中,我院2017级网络与新媒体专业曹薇同学获评苏州大学“勤助之星”。同时,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传媒学院师生也拍摄了歌唱祖国,献礼新中国70周岁的视频作品。
五、总结经验、继续前行,共创美好未来
支撑材料
日期
名称
备注
2019年1月
2019年度学生资助绩效评价工作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寒假路费补助工作
2019年4月
江苏省普通高校学生资助绩效评价工作问卷调查
苏州大学勤工助学先进个人及集体评选
开展国家助学贷款还款救助工作
2019年5月
开展江苏省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预申请工作
开展2019届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获贷毕业生毕业信息确认工作
2019年6月
苏州大学“知恩至诚,资助育人”学生资助诚信教育主题系列活动
开展2019-2020学年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年度审核及认定工作
开展2019届毕业生求职补助工作
开展苏州大学2019-2020学年国家助学贷款申请工作
2019年9月
开展苏州大学2019年家庭经济困难新生入学“绿色通道”工作
2019年生源地助学贷款和国家助学贷款工作
开展“新生入学第一课”活动
开展建档立卡家庭经济困难本科生资助工作
苏州大学2019级全日制本科生资助工作
本科生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评审工作
2019-2020学年江苏省福彩爱心助学资助工作
开展2019级新生唐仲英德育奖学金申请工作
2019年10月
开展苏州大学2019-2020学年本科生学费减免及各项资助工作
国家助学金、黄乾亨助学金、周文轩助学金和高国伦助学金
苏州大学本科生评奖评优工作
学习优秀、创新创业、综合、专项奖学金等
2019年11月
贫困生座谈会
2019年12月
开展苏州大学2019-2019学年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寒假路费补助工作
序号
学号
学生姓名
性别
专业名称
奖学金名称
1
1643401040
王莹
女
广播电视学
国家励志奖学金
2
1643401158
付峻莹
3
1643401105
谭媛尹
4
1643401015
许姝
5
1643401012
王鈺琪
6
1643401176
张瑶
网络与新媒体
7
1643401095
王婷
8
1643401172
赵灵
9
1643401157
索士心
新闻学
10
1643401123
王加敏
11
1643401120
柏文慧
12
1743401133
张静
13
1743401152
周陈莹
14
1743401124
盛诗宇
15
1743401008
李想
男
16
1743401094
杨月
17
1743401024
曹薇
18
1743401143
冯倩倩
19
1743401006
鲍庆坤
20
1848402008
马克晴
播音与主持艺术
21
1848401144
程程
新闻传播学类
22
1848401119
孟冉
23
1848401002
周俊崧
24
1848401124
赵红娇
25
1848401052
陈心如
26
1848401126
高泽馨
27
1848401035
郑雾
28
1848401140
钟萱萱
29
1848401160
鲁南孜
30
1848401099
徐亚楠
31
1848401167
洪海平
专业
姓名
毕业年份
2019届
1643402025
马国元
班级
作者
论文名称
刊物名称及发表时期
级别
16广电
《基于“剩女”话语的媒介文化理论分析》
《视听》2019年第6期
省级
《“后真相”时代媒介公信力的重塑》
《新闻研究导刊》2019年第2期
《Vlog新闻的生产策略探析——以"两会Vlog"系列报道为例》
《新闻研究导刊》2019年第6期
《传播力研究》2019年第2期
16网新
《网络短视频对青少年发展的负效应及其原因探究——以抖音为例》
《新媒体研究》2019年第5期
国家级
《从蒙昧中挣脱——比较电影<死亡诗社>与<浪潮>》
《新媒体研究》2019年第13期
《呼唤理性舆论——以奔驰车失控事件为例》
《新闻研究导刊》2019年第8期
《重大议题报道中融媒创作的技术赋能分析——以全国两会报道为例》
《新媒体研究》2019年19期
项目名称
项目负责人
项目其他成员信息
申报类别
指导教师
项目类型
虚拟现实技术与公益传播融合发展可行性研究分析
2019年国家级、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
胡明宇
省级一般项目
获奖个人(团队)
年级专业
获奖名称
获奖级别
奖项
作品名称
指导老师
年份
刘娇娇、邵昱诚、刘晓洺、张静
第三届“国青杯”全国高校艺术设计作品大赛
一等奖
《一“麦”相承——探寻麦秸工艺》
王雁冰
2019年
张静、吕荃、陈演、侯佳怡
铜奖
《小康之家,UI有度》
优秀奖
《请签收好您的年轻好生活》
崔小春
蒙一凡
《拒绝》
蒙一凡、谭露露、韩宾
《还是薄的好》
章歆烨、周陈莹
《解决脱发尴尬的正确姿势》
王明巧、翟仲雪、苏静茹、侯佳怡、黎艳
《RIO微醺,RIO懂你》
《悦喝,悦瘦,悦美》
《这一次,别抛下他们》
张馨月
《小快克亲子卫生间》
入围奖
《康佳,让生活更便捷》
王月晴、盛诗宇、王倩慧、KAIWEITHORENSFUNG
《爱,让视界不一YOUNG》
田清清
《可不可以好好爱我一次》
《缓缓懂你》
朱慧恩、金香淑
入围类
《我在这!》
《都因为有你》
黎旺平、覃丽丽、张良、宋冰、邱帆帆
《一起看,更有爱!》
黎旺平、张良、覃丽丽、刘琳、黎艳
《“醉”佳恋人》
《是时候摘下你的帽子了》
《青年态度学说》
洪海平、房志轩、潘贵莹
《幸运》
曾嘉琪、姜丽宇、易安琪
入围奖、企业佳作奖
《精准用药》
《精准用药不苦恼,快克一剪刚刚好》
《别让眼镜遮住美》
《要爱不要ai》
《走钢丝的技巧》
易安琪、姜丽宇、曾嘉琪
《消失的30%》
黎旺平、冯基伟、赵学岭、覃丽丽、张良
2019ONESHOW中华青年创意奖
铜奖、终极提案
《sharethehealth》
黎旺平、冯基伟、覃丽丽、张良
《kindler进化论》
胡明宇、刘昱希
方永杰、姜景元、章歆烨、李梦杰、周陈莹
《我爱我的祖国》
32
曹薇、胡梦妮、尤心艺、钱昕
《酸中有甜,甜中有你》
王缘
33
《OnlyMoreFit》
34
时晓琴、黎艳、龚俊杰
《陌生之间,零距离》
35
省部级
二等奖
36
章歆烨、周陈莹、方永杰、李梦杰、姜景元
三等奖
《想笑别憋着》
37
38
《合乎心意》
39
《线入爱情》
40
《越吸乐有趣》
41
王子涵、张静、周紫涵
《你需要的时侯我就在!》
42
宋冰、朱慧恩、秦一澜
第二届中国(平望)运河青年文创挑战赛
《扑克牌》
43
周陈莹、章歆烨、郑中月婷
米宝(养成游戏)APP
刘昱希、胡明宇
44
汤秀慧、李想、王心恬、刘琳
《米里计划》
45
特等奖
《平望印象》
46
李乐辰、朱润熙、胡宸凌、周俊崧、郭子君
2019长三角原创短视频暨第七届江苏省网络短片大赛
《我和祖国正青春》
47
17级网新班
江苏省第十一届大学生知识竞赛(文科组)
48
张静、吕荃、陈演
《康佳,有AI有家》
49
秦一澜
苏州市首届同里红抖音短视频大赛
市级
《同里红,中国红》
50
苏州市第十八届新闻传播理论作品奖
《VR技术与公益传播融合发展趋势研究》
51
刘辉
17级广电班
苏州大学第九届大学生电影节摄影大赛单元
校级
《幸福一家》
52
18级网新班
苏州大学第九届大学生电影节抖音短视频大赛单元
1050586465(抖音号)
53
明丽群
18级广电班
2269531988(抖音号)
54
索士心、王天浩
16级新闻班
苏州大学第十九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
《大学生人文社科素养的渠道与需求探析——以苏州大学本科生为例》
徐蒙
55
16级网新班
《新媒体时代突发事件舆论失控的原因与对策探究——以奔驰车失控事件为例》
陈一
56
明丽群、宋延
苏州大学招生宣传片剧本设计大赛
《期待,遇见最美好的你》
57
“行之有声”志愿服务团队
江苏省2019年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团队
58
2019年度苏州大学“青年红色筑梦之旅”立项评选重点项目
夏凤军
59
2019年苏州大学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团队
60
“行之有声”志愿服务团队甘肃、江苏综合实践分队
2019年苏州大学暑期社会实践“青春心向党·建功新时代”视频博客(vlog)比赛
61
“行之有声”志愿服务团队贵州瓦溪分队
2019年苏州大学暑期社会实践“青春心向党·建功新时代”主题摄影比
(苏州大学“苏州安防”奖助学金协议书)
二、宿舍文化节
本次宿舍文化节由院学生会与院勤工办联合主办,共设立三个活动项目,旨在通过此次活动构建一个让同学们相互沟通、展现才华、放飞激情梦想的平台。活动旨在促进学生之间的互相帮助和合作,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创造美好舒适的生活环境,让同学们在生活中获得快乐,体会到大学生活的丰富多彩,增进舍员之间的感情和凝聚力,活跃校园文化气氛的同时提高当代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亦有效提高宿舍学习生活质量,丰富宿舍日常文化生活,进一步推动新一轮校“文明宿舍”、“十佳宿舍”的评选工作,更好地促进校园文明基础建设,形成良性循环。
三、传媒学院冬至“包饺子”活动
本次元旦“包饺子”活动由院学生会主办、勤工办协办,于2019年12月20日晚在独墅湖校区六食堂举行。本次活动利用已有的院勤工办qq群等平台发布活动电子海报与宣传图片进行大力宣传,并且组织了很多贫困生到活动现场进行场地布置、准备食材、包饺子等。除此之外,此次活动中贫困生也走上了舞台,向大家展示自己的才艺。这次活动旨在告别过去一年,迎接新的一年,对新年的人和事物怀抱感恩之心和美好期盼,充分显现了学院老师领导对贫困生的关怀,也让更多的学生感受到“家”的温暖。
四、“行之有声”——传媒学院暑期实践团队
2017年7月,传媒学院组建“行之有声”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教育贫困生饮水思源、回馈社会。2019年7月,传媒学院“行之有声”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开展“i辉印”逐梦计划,再次出发,奔赴安徽、云南、贵州、甘肃、江苏6地开展实践,实践活动被国家级、省市级报道约40余篇,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影响力。“行之有声团队”获“江苏省2019年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团队”、“2019年苏州大学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团队”称号。
五、职业生涯规划指导
学院高度重视对贫困生群体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在2019年3月建立了考研保研交流群、公务员与事业单位交流群、传媒及大型企业交流群、出国出境交流群以及创业群。旨在打破年级的界限,为贫困生创造更多的交流机会,帮助其完善职业生涯规划,对其未来的发展提供指导和帮助。
六、志愿者库提供志愿服务机会
一、参加“勤勉励学筑梦未来”勤助晚会
图为奖状(我院曹薇同学获勤助之星)
二、传媒学院师生歌唱祖国,献礼新中国70周岁!
(图为学生参与拍摄视频画面)
(十)2019年度学生勤工助学感想
勤工助学感想
传媒学院钱昕
光阴荏苒,白驹过隙,转眼间大一的生活已经过去了一大半。在这一年中,勤工工作丰富了我的生活,给我提供了一个新的平台,在这里,我收获颇多,能力也得到了锻炼。通过勤工助学,我获益匪浅。
传媒学院李佳华
勤工助学的过程强化了我自身的责任意识,能够让我体会到自立自强的真正内涵,帮助自己树立自信心,培养服务精神和责任意识。在团队中学会面对激烈的竞争,提高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培养危机意识。不仅能够帮助我们贫困学生完成学业,对大学生的工作能力、思想品德等方面更有着积极的意义。
(十一)2019年度部门成员思想汇报
思想汇报
传媒学院勤工助学办公室主任唐梓烨
转眼之间,加入传媒学院勤工助学办公室已经近两年了,回顾2019年度在勤工办的工作,我收获了许多专业学习以外的知和技能,锻炼了工作能力,丰富了工作经验,提高了思想觉悟,全面提升了自我,感到受益匪浅。自加入院勤工办以来,作为从干事到主任,我学习认真刻苦,工作兢兢业业,积极参加勤工助学、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活动,热心社会公益事业,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现对2019年度的工作做以下总结:
一、思想方面
这一年我在思想上积极进取,认真负责,能够端正工作态度,积极参加各类会议,认真执行和落实学校和学院的各类工作。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我也用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对自我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二、工作方面
这一年,我获评2019年度优秀分团校干部、2019年度传媒学院优秀共青团干部、2019年度苏州大学优秀共青团员、2018-2019学年苏州大学优秀学生干部,获得2018-2019学年苏州大学社会工作专项奖、综合奖、2018-2019学年苏州安防奖学金。
三、学习方面
以上是我的思想汇报,我深知自己还有很多不足和进步的空间,我会在日后的工作中继续努力,为勤工办贡献一份力量,为同学们服务。
传媒学院勤工助学秘书长肖云翔
这一年我在思想上积极进取,认真负责,能够端正工作态度,积极参加各类会议,积极学习查看学习发布的各项通知发文,认真执行和落实上级的各种指示精神。同时,也会带动身边的同学一起学习,不断完善自身。
积极完成好学校、学院赋予的各项任务,切实按照自身的工作职责来抓管理,认真对照自身职责,抓好各项建设。并且,事事做到亲力亲为,做到每一项工作都心中有数,避免出现工作的纰漏。学生工作复杂而琐碎,因此更加需要足够的细心才能做好。除了在院勤工办任职,我还是院团校的部长,利用职务的便利和特殊性,我积极将学生工作与团务工作相结合,做到优势互补,资源互通,为日常的工作减少了巨大的工作量,也使得工作效率大大提高。
三.学习方面
四、总结
勤工办的工作,对于统筹和组织的能力要求很高,在过去的一年里,我一边学习,一边努力做好勤工办的事务,但是依然存在着些许不足,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我将尽自己所能,做好每一件小事,用自己的点滴付出,做实每一个行动。同时,希望自己的所作所为,能够有所影响,带动更多的人。我会一直保持初心,脚踏实地,认真地完成每一件力所能及的事,积极探索各种改善工作质量的途径,争取将学院的勤工办工作保质保量地完成,推动勤工办工作的稳步运行。
传媒学院勤工助学办公室干事杜嘉琪
在思想方面
我们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作为一名立场坚定、思想进步的大学生,同时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我更应该主动学习党的先进思想。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我在勤工办的工作也以此为准则,做到全心全意为同学们服务,尽我所能帮助同学们。对我来说,这个平台给我带来的是能力的提升和锻炼,对同学们来说,我的工作或许会对他们的生活产生影响,切实关联到每一位同学的权益,所以我必须要认真对待每一份工作,切实了解每一位同学的需求,真正做到为同学们服务。
还要有奉献意识,把无私奉献作为人生的最大幸福。奉献是一件容易的事,也是一件困难的事情。说它容易,因为有时就是举手之劳,帮助身边的同学,人人都可以做到;说它困难,是因为它是一种觉悟,是一种境界,马克思曾经这样说过:“历史认为那些专为公众谋福利的人是伟大的,使大多数人得到幸福的人,他自己也是最幸福的人。”所以对于我来说,讲奉献要立足勤工办的本职岗位,以高标准、高质量的要求完成好学长学姐交代的工作任务,在行动上真正投身我为人人的境界,只有奉献集体奉献社会,才能最终实现我的价值,才能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成绩。
在工作方面
作为勤工助学办公室的小干事,日常工作中能够配合学长学姐极完成好学校、学院赋予的各项任务,切实按照自身的工作职责,以高要求的标准,检查每一项任务,以确保每一项工作不会出现纰漏。因为学生工作复杂而琐碎,因此更加需要足够的细心才能做好。除了在院勤工办任干事,我还是院团校的干事和班级团支书,利用职务的特殊性,我积极的在不同部门的学长学姐身上,学习到面对工作的高效率高质量处理方式,和如何做到工作和学习两头抓,认真负责的完成每一项工作的同时,又能保证学习成绩优异。
传媒学院团校组织部干事高垚
自2019年入学以来,我从对大学一无所知,到可以帮助学院完成一些事情。逐步体悟到了大学生活的丰富多彩与那一份不同于以往的责任。积极投身每一件事情是我一直秉持的态度,事无大小,都会给我带来不同的体验和锻炼。虽然只过了一个学期,但是我对过去的种种都有了一些体悟。
一、投身组织、服务师生
二、认真负责,学会观察
虽然仅仅加入勤工助学办公室仅半年,但是作为一名新成员,我的确学到了很多,也领悟了很多。我会将所有的成果内化于心,用在将来的学习和工作中,同时也谢谢各位老师和学长学姐的栽培与帮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