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部首批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补贴6.3亿元下拨
央广网北京10月29日消息(记者季苏平)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财政部首批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补贴6.3亿元下拨。在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空调和计算机后,第二批享受补贴的产品名单正在研究中。
唐爱军:从回收渠道上来讲,确实有一部分资源不太愿意进入正规的渠道,像有些空调就不愿进入我们的渠道,现在空调回收的效果很不理想。
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含有大量的有毒物质,比如空调和冰箱里的氟利昂,必须通过正规的拆解程序才能确保有毒物质不外泄。预计到十二五末,我国年报废家电将达到1.6亿台。通过补贴扶持正规企业参与废旧家电拆解不仅有利于环境保护,也有利于资源的再生利用。唐爱军还透露,第二批享受补贴的产品名单正在研究中,小家电,手机等电子产品有望入围:
唐爱军:有部分的办公设备,一部分的家电设备,手机,铅酸蓄电池,甚至荧光灯这样的产品都在我们的研究之中,但是具体何时公布。这个政府有安排,我们现在说不准,但是怎么也要明年了吧!
家电"以旧换新"政策一度拉动了正规电子垃圾回收处理企业的发展,但随着政策的终止,回收处理的原料面临较大波动,解废旧家电处理企业生产状况极不稳定。
当前家电回收拆解业就面临一个尴尬的局面,这个局面用两句话总结,第一是吃不饱,第二是拆一台亏一台。吃不饱,回收拆解企业遇冷其实跟我国消费者的消费习惯是有关系的,对于消费者来说,都希望旧电器能够卖个好价钱,而回收的个人第三方企业比家电回收企业给的价格更高,而且他们往往就在小区门口蹲点,如果消费者需要卖的话就能够快速的上门回收比较便捷,最终这些旧电器将流入二手市场。相比之下回收企业是毫无优势。拆一台亏一台,一位从事电视生产的工作人员透露说,比如说回收一台20多寸的彩电,拆解后的价格只有40多元,但是现在市面上的收购价在70元左右,如果按照这个价位收购回来再拆借,不算拆借成本的话每台就要亏损30多元。
家电回收拆借企业面临困境的直接原因是,一度拉动企业发展的家电以旧换新政策终止、回收处理的原料也面临较大的波动。不过究其根本原因是因为目前我国的回收体系并不发达,跟日本、北美和欧洲相比,我国的回收体系还处在最低端的状态,靠走街串巷收电器这种模式来维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