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随着2024年度家电“以旧换新”国补政策进入尾声,以及2025年度家电“以旧换新”政策各地开启新一轮的启动。
有行业舆论和消息称,2025年家电“以旧换新”国补政策,众多家电经销商的参与资格和门槛将会降低,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乡镇经销商,特别是个体户的商家们参与其中,获得“国补”资格,从而活跃一线市场和带动消费。
事实上,应该要看到,从家电“国补”政策今年8月加码实施至今,各个省市的商务部门一直在降低门槛(不会取消门槛),扩大参与家电“以旧换新”国补资格的商家参与数量和质量。家电圈获悉,与9月初相比,多地参与“国补”政策的商家数量,已经呈现了2倍、3倍以上的增长。
目前,家电“国补”政策的实施,属于中央出钱,地方负责制定政策细则落地实施,监管钱的流向。哪些商家能参与,具体的审批资格权在各地商务部门手中。他们基于最为基础的税收、财务,以及中央财政资金的管理等原则,肯定会设置硬门槛和细则要素。所以,不可能出现“所有经销商都能参与”家电国补政策的局面。
对于中央财政补贴来说,一直以来的原则肯定是“资金安全监管与精准刺激市场”全面拉通。所以,政策逻辑和实施细则,对于参与家电“国补”资格的商家,必须要有健全的财务管理体系,以及健康稳定的税收机制,才能保证中央补贴资金安全、精准地刺激市场、补贴用户。避免在这一过程中,很多弱小商家借机“骗补”和“套补”。
所以,2025年家电以旧换新国家补贴,商家申请门槛会降低,更多有实力的商家只要申请就能参与。但一大批投机者,或者缺乏实力的商家,只能想办法“强身健体”。这个原则和底线不能变。
商务部全国家电以旧换新数据平台显示,截至12月6日24时,2963.8万名消费者购买8大类家电产品4585万台,带动销售2019.7亿元,其中一级能效产品销售额占比超过90%。其中,全国家电以旧换新销售额突破1000亿元用了79天,从1000亿元到2000亿元仅用40天,更新消费潜力加速释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