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乐手心里都有关于乐器质量的“地图炮”:比如美国>欧洲>墨西哥、日本>韩国>中国、印度尼西亚……这些真的有道理吗?即便是真的一把美国产的FenderAmericanStandardStratocaster是墨西哥、日本、中国产的Stratocaster价格的两到三倍,这又是合理的吗?
如果在国外网站上搜索“ChineseGuitar”,最著名的旗舰产品就是“Chibson”了。据打假的吉他业界人士透露,这些都是中国家具制造厂转业或业余做的一些产品。可以说是粗制滥造的典型。不入流的家具厂的副业,往往是昧着良心做一些烂琴,等到这个牌子臭了,再换个公司名字,几个股东排列组合一下,又生产新的烂琴......而就是这样的产品,也不乏一茬茬的入门级用户。
不过很有趣的是,即便如此,还有很多老外给Chibson洗地,说它非常好用。
我们今天要说的,不是这些家具厂的乐器,而是一些信得过的国产乐器。如外国品牌、中国制造的产品,比如Fender、Epiphone、Squire等等。以及中国制造的中国品牌,比如Eastman、法丽达、SX等等。
Epiphone早在1873年就成立了,1957年被Gibson收购。在1957年至1970年间,Epiphone的吉他在卡拉马祖市Gibson工厂隔壁的厂里生产。那时Epiphone的价格和Gibson差不多,也是Gibson同级别的产品。经历十来年的美产之后,Epiphone选择在日本生产,显然是顾忌到Epiphone对Gibson高端吉他的影响,而选择了人力成本、土地成本更低的日本,并由日本本地吉他公司Aria负责。Epiphone算是从一线品牌自降身份,到入门/进阶阶段了。
二手价格基本是五千元左右
1983年开始,韩国的Epiphone生产线在Samick工厂投产。据维基百科Epiphone词条所说,韩国产品线上的木材,由桃花芯木变为了那都木,拼装吉他的胶从天然树脂变成了人造树脂。也是从1980年代开始,大部分吉他(Fender和Gibson)的漆面由1960、70年代的硝基漆变成了聚酯漆。好处是环保了不少,并且很耐造,不过1960年代吉他的那种自然做旧就很难出现了。
到了2004年,青岛开始生产Epiphone,也就是当时的EE编号。2008年以后,所有Epiphone都在中国青岛生产。
我们就从下面几个方面来讨论——
二手价格会受到很多因素影响,不如看看这半个世纪以来Epiphone定价之道。
我们找到了一份1966年的Epiphone产品图录。对比1968年Gibson的价格,竟然Epiphone的Emperor型号比Gibson的LesPaulCustom还要贵了300多刀(Epiphone官网介绍称:那时Gibson最贵的Hollowbody吉他Byrdland比EpiphoneEmperor要便宜)。
上图这张1976年的日产Epiphone产品名录中,即使是相对工艺复杂的Hollowbody的贝斯,也要比十年前名录里最便宜的zenith便宜50刀(且不算上通货膨胀)。
20世纪、21世纪之交,一把EpiphoneLesPaulStandard的价格在300刀左右。
现在EpiphoneLesPaulStandard也是三百五十刀左右。算上通货膨胀,国产Epiphone和韩产Epiphone的定价完全一样。
大概可以看出,中国、韩国、日本产Epiphone,定位相似,定价也相似。不过由于时代差异、经济发展、通货膨胀……国产韩产和日产没有可比性。于是韩产和国产就成了全世界喜欢Gibson的穷琴友们关于性价比的终极讨论。
大家都知道一片地里的草莓,有的甜有的酸,有的大有的小。那么怎么才能卖出价钱呢?把小的、不好看的、颜色浅的扔了,把那些美貌甘甜的草莓塞进礼盒。这个在吉他厂里就是所谓的:品控。
一把吉他是由好几十个部分组装出来的,两把琴之间的差异终究是存在的:无论机械化操作是多么严谨,品丝打磨、琴颈调整还是需要人工进行;更不要提每个拾音器的线圈磁铁、乃至于电线电容了。琴厂的质检员通常会扣下不合格的产品,来保证你拿到的每一把琴的状态都八九不离十。所以即便是Chibson,可能也会出现声音十分动听的异类。
Martin是世界上最著名的的箱琴品牌之一。但大家都知道,Martin的D28系列箱琴,15000块以上的价格,都够买二手车了。
但想要入手Martin就像是买了一张彩票,可能是天籁,也可能就是1000块Yamaha的音色。现身说法:我就碰过音色如同漏风一般的MartinD28。
同样是箱琴双杰之一的Taylor,就有着惊人的品控。哪怕是GsMini这样三四千块的旅行琴,有一个算一个地好听,充满了“Taylor味儿”。
因为个体差异之大,有人在琴行一把一把挑选同一个型号和价位的吉他,也是情有可原的。我听过音色干净如同主动拾音器一样厚重的GibsonLesPaulCustom,也弹过亮如Telecaster一样的琴。
除了Epiphone,这些年在中国生产的吉他越来越多,比如Fender(ModernPlayer系列都是有法丽达的惠州全丰工厂代工的)和它的儿子Squire,Gretsch的儿子Electromatic,悠久的老牌子Guild、复古嬉皮波西米亚的力作Danelectro,以复刻历史上著名型号为主的Eastwood……这也证明中国产的吉他还是有自己的长处的,不然这些厂家想必早就转移到了人工、材料成本更为低廉的印度尼西亚、墨西哥等国。
代工众多电吉他、木吉他的法丽达工厂,同样也生产了诸多获得国际荣誉的型号,比如D62,获得了英国吉他杂志《GUitarist》的五颗星最高评价。
我在十来家国外论坛、以及油管搜索ChineseKoreanEpiphone,压倒性的观点都是“EquallyGood”,“BothSmokin”等等平分秋色的评级。视频博主们也奉上了试音视频。中国产的SquireClassicVibe系列、Danelectro、Electromatic也都赢得了世界人民的尊重。
江湖上为什么有韩产Epiphone好于国产的说法?很大原因是,当年韩产Epiphone在中国市场的价格更高,对于迷信价格的人来说,会感觉韩产的质量也略高一筹。虽然在当时,韩产Epiphone和现在国产的价格基本相当,但进口到中国后,鉴于当年的关税和我国人民的经济状况,价格还是相对高上去了。2003年左右,一把韩产LesPaul几乎要五六千块,是不是……有点贵?
爵士吉他巨匠JoePass在他的某个教学影片里说:“我讨厌调弦,他们跟我说在厂子里吉他就是调好的”(“Ihatetuning,theysaidtheyweretunedinfactory”)。当然Joe是在开玩笑。
每把琴都需要你自己动手调,而且不仅仅是音准。一把两千来块的吉他也需要了解你的演奏习惯,弦距高低,爱速弹还是爱推弦,弹琴劲大还是小。如果还觉得不够,你可以换一对拾音器,电路、电容……
如果是Fender类琴,你可以从类似Warmoth这些配件的供应商那里,定制一把你自己的琴,选择自己的木材、拾音器、品丝……花的钱不一定会比Fender贵哦。
明白自己需要什么。弹金属还是弹小清新,买一把Epiphone永远出不来SRV的动静儿,可是买把ClassicVibe复古款,有戏。
最好能在琴行里一把一把地试,别怕人家说你事多。毕竟挑一把舒服的、对路子的琴真的很重要。
把琴买回家,换下那些你看着不顺眼的零件。
放弃迷信一切关于品牌的传闻,相信一分钱一分货。3000块的琴和10000块的琴差距是很明显的。
但是,10000块的琴和100000块的琴,差别听起来可能真的没有那~~~么大,但看起来可能差别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