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外观来看,fk2与同时期(甚至还早一些)的国产磁带播放机差不多,至少在主体设计上如出一辙,毕竟都是插磁带播放,万变不离其中,但稍微细致来看,两者又有巨大的差异。这个差异首先体现在整机的做工上,fk2的外壳用的是工程塑料,正反面分别配以蓝色和灰色,加上银色中框,其中正面蓝色的盖子还做出了透明效果,质感出色。如果是国产随身听,那一定是整机银色塑料覆盖,细腻程度比不上fk2。再者,fk2的按键布局在了正面外壳和中框上,分为两个操作区,而国产机器,肯定是全部集成在中框上。这个设计无所谓谁好谁坏,看个人使用习惯。
将fk2拿在手里,它的大小刚好够单手握持,属于那个时代设计上的极限尺寸。操作fk2,上手几乎没有难度,因为它的功能按键非常直观。从上往下看,在机器中框和正面外壳上,是常用的开仓键、几个播放操控键、音质音效调节键,都是按压式,按压后即时生效。机器左右中框上则是音量调节的滑轮按键和耳机孔,滑轮按键很常见,耳机孔是异形孔,索尼定制,通用性差,并且由此拓展出去后还会中转到一个线控控制器上,有点“多此一举”之嫌。
不过,说到这个线控控制器,这个设计其实见仁见智。要知道,在同时期,几乎所有播放器都会用这样的设计,包括现在很多手机耳机孔的线控,不管是不是3.5毫米的标准,都还保留着,已经见怪不怪。说简单一点,线控的存在,就是为了便捷操作音乐播放,实用且好用,而具体到fk2这个超大的线控,它不仅支持音乐播放切换,甚至能够独立收听收音机,“一线多用”,设计思路真的很跳跃。
但说到底,fk2毕竟是磁带播放机随身听,它第一个属性是磁带播放机。打开它的仓位,发现外壳的开合角度刚刚好,里面的磁带头和金属挡板都看得一清二楚,单独按下播放键,能看到它在转动。随手从抽屉里抽出几盘老旧磁带,放一盘进去,合盖、按键播放,一番操作流畅自如,几乎是习惯反应。随后就是磁带头转动的声音,耳机里传来音乐声场,过程可谓充满仪式感。听得出来,fk2的音质,默认和开启效果,差异巨大,立体声和高保真感觉突出,不愧是专业播放器。
至于说到fk2的第二个属性随身听,这就是指它的便携性设计了,主要体现在机器背面。fk2的后盖有卡扣和电池仓,卡扣好理解,扣好一个配件,能将机器整体再别进一个固定位置,方便随身携带和使用,至于电池仓,则是专门续航的作用。fk2用的是普通干电池,电池没电时扣开舱盖,换装新的电池即可,相对比较方便。对了,fk2支持使用可充电的电池,配上专用座充,能够达到像锂电池一样的作用,但适配性会更好。
可以看到,这款索尼磁带机随身听fk2属于典型的老产品,如果不是机器外壳上经典的walkman标志和索尼的金字招牌,估计很多人都会误认为它是寨厂的古董。翻看和使用fk2,功能正常,尤其是那一副配套耳机,线材和接口崭新,多少令人感到意外。虽然现在,磁带机已经不是主流,但偶尔拿出这类老机器,发现它还能运行发声,就预示着那一个时代的记忆,它还是新鲜的,还存在着正在怀旧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