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药科大学是一所历史悠久、特色鲜明、学风优良、在药学界享有盛誉的教育部直属、国家“211工程”和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是我国首批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的高等学校之一。
学校致力于建设以“药学+X”为牵引、“新药科”和“大药学”为特征,医药、农药、兽药融合发展。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药学学科获评A+。在第五轮学科评估和全国专业学位水平评估中,龙头学科药学和中药学继续保持优势,均取得优异成绩。2023年,药理学与毒理学、化学、临床医学、生物与生物化学、材料科学、农业科学、神经科学与行为、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等8个学科领域的ESI排名进入全球前1%,其中药理学与毒理学排名全球前1%(万分之1.48),位列全球第18位、亚洲高校第1位。在2023USNews世界大学排行榜中,药理学与毒理学学科位列全球第7位。在世界大学排名中心(CWUR)学科排行中,学校药物化学学科位列全球第3位。在2022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中,学校药学、中药学学科分别排名国内第1位、第2位,均进入“中国顶尖学科”。
学校师资力量雄厚,荟萃了众多知名的药学专家。现有博士生导师380余人,硕士生导师近700人。现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德国科学院院士1人,国家级高层次人才16人次,国家级高层次青年人才43人次,在职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6人,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国家级教学名师、全国优秀教师2人,以及一大批国家级和省部级人才项目入选者。
“十二五”以来,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含技术发明类)二等奖5项、获省部级一等奖18项、1人获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奖、2人(团队)获全国创新争先奖、新增两院院士1人。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单位发表高水平研究论文300余篇。获批国家和省级平台基地22个,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2个、教育部创新团队2个、教育部工程中心3个,教育部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基地(“111”计划)4个。获批国家“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项目数居全国高校之首。
学校打造医药领域高端智库,建有“国家药物政策与医药产业经济研究中心”、“国家执业药师发展研究中心”、“药品监管研究基地”,与国家禁毒委员会办公室共建“禁毒关键技术联合实验室”,牵头承担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与南京市第一医院、南京市鼓楼医院密切合作,实现医药深度融合。建有2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和“协同创新联合研发基地”。“十三五”以来新建的中国药科大学杭州创新药物研究院、日照生物医药产业转化基地、重庆中国药科大学创新研究院、原创药物技术创新研究院、公共卫生与应急药学研究院等一批校地、校企创新平台正发挥积极作用。学校建设有研究生培养校级示范基地26家、院级基地125家。
2024年,中国药科大学面向全国招收硕士研究生,欢迎报考!
第一章招生计划
第一条我校2024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包括统考生和推免生两部分。“考试招生专业目录”公布的专业拟招生人数是不含拟录取推免硕士生人数的拟考试招生人数,待后期因正式招生计划下达或者实际录取推免硕士生情况再进行调整。
第二章报考条件
第二条报名参加202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二)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三)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我校规定的体检要求。
(四)考生学业水平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含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等应届本科毕业生)及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本科生。
考生在2024年入学前必须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或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国(境)外学历学位认证书》,否则录取资格无效。
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
3.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满2年(毕业后到录取当年入学前,下同)或2年以上的人员,以及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且符合下列条件的,按本科毕业同等学力身份报考,同时须按时提交相应证明材料:
(1)英语达到国家英语四级或四级以上水平(须附相应证书的彩色复印件);或进修过满2年(4个学期)的本科英语课程,成绩合格(须由所进修的高校教务处出具本科成绩证明原件)。
(2)进修过五门或五门以上与报考学科、专业相近的本科主干业务课课程,且成绩合格(须由所进修的高校教务处或成人高校成绩管理部门出具本科成绩证明原件)。
(3)报考时已获得的最高学历证书(复印件)及《教育部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原件)。本科结业者须提供本科高校出具的本科结业证明原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