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产业互联网领域的发展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和变化,这些趋势和变化不仅展示了技术的前沿进展,也反映了市场和行业的深刻变化。以下是对这些趋势的详细分析:
趋势一:与人工智能深度融合
智能产品与服务创新:人工智能推动产业互联网中的产品和服务向智能化方向发展。比如,智能家居、智能工业设备等智能产品不断涌现,这些产品可以通过互联网实现远程控制、自动化操作和智能联动,为用户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使用体验。在服务方面,基于人工智能的个性化推荐服务将更加精准,能够根据用户的需求和行为习惯,为其提供定制化的解决方案。
趋势二:数字技术驱动产业升级
大数据与精准营销:企业可以利用大数据技术对客户的行为、偏好、购买历史等数据进行深入分析,实现精准营销。通过精准的客户画像,企业能够更有针对性地推送产品和服务信息,提高营销效果和转化率,降低营销成本。同时,大数据还可以帮助企业优化产品设计、改进生产工艺,提升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趋势三:跨界融合加速
产业互联网与金融的融合:金融机构将更加深入地参与到产业互联网的发展中,为企业提供更加个性化、多样化的金融服务。例如,基于产业互联网平台上的交易数据和企业信用信息,金融机构可以为企业提供供应链金融、应收账款融资、小额贷款等金融产品,帮助企业解决融资难题,促进产业的发展。同时,产业互联网企业也可以通过与金融机构的合作,拓展自己的业务范围,提升自身的价值。
产业互联网与制造业的融合:制造业是产业互联网的重要应用领域,随着工业互联网的不断发展,制造业与产业互联网的融合将更加紧密。企业可以通过产业互联网平台实现设备的互联互通、生产过程的智能化监控和管理、产品的远程运维等,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提升产品质量。此外,制造业企业还可以通过产业互联网平台与上下游企业进行协同合作,优化供应链管理,提高整个产业链的竞争力。
趋势四:平台化与生态化发展
产业互联网平台的崛起:产业互联网平台将成为企业间协作和交流的重要载体,越来越多的企业将通过平台进行业务对接、资源共享和协同创新。大型企业可以通过搭建自己的产业互联网平台,整合产业链上下游资源,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中小企业则可以借助第三方产业互联网平台,降低信息化建设成本,拓展市场渠道,提高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能力。
生态系统的构建:产业互联网的发展将催生出更加完善的生态系统,包括平台运营商、技术提供商、服务提供商、金融机构、物流企业等多个主体。这些主体之间将形成紧密的合作关系,共同为企业提供全方位的服务,推动产业的发展。生态系统的构建将促进产业互联网的健康发展,提高整个产业的效率和竞争力。
趋势五:平台出海模式不断拓展
产能出海模式逐渐成熟:国内一些具备生产制造能力的企业,通过在海外建设生产基地或与当地企业合作建厂的方式,将产能输出到海外。汇通达的中汇达空调智能制造工厂就是一个典型例子,其生产的空调产品出口到多个海外市场。这种模式不仅能够降低生产成本,规避贸易壁垒,还能够更好地满足当地市场的需求,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同时,产业互联网企业可以为这些产能出海的企业提供数字化管理、供应链协同等服务,帮助企业提高生产和运营效率。
全球供应链布局加速:企业更加注重在全球范围内布局供应链,通过建立海外仓、物流配送中心等方式,缩短供应链长度,提高物流配送效率。例如,京东等企业在海外加强仓配建设,速卖通依托海外仓为消费者提供快速的物流服务和无忧退换货服务。这不仅能够提高企业的服务水平,增强客户满意度,还能够降低物流成本,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
供应链协同能力提升:产业互联网企业通过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加强与国内外供应商、物流企业、销售渠道等的协同合作,实现供应链的可视化、智能化管理。例如,通过实时监控供应链各环节的运行情况,及时调整生产计划、采购计划和物流配送计划,提高供应链的灵活性和响应速度。
第二期风控实操课
为了帮助各地方国企、供应链公司、金融科技公司、银行等各方做好全面风险管理,万联网将于12月上旬举行第二期《新形势下,国企供应链公司如何调整风控策略,支撑业务高质量发展》风控专题培训,联合3位专家老师——原世界500强集团首席风控官、原东煤交易总裁、原怡亚通/商贸通风控总监,通过深度剖析10大真实风险爆雷案例及若干小案例,并配套系列风控作战工具,通过答疑+研讨形式,手把手带你调整风控策略来支撑业务增长。
课上,国内资深产业互联网专家、原东煤交易总裁黄老师,将重点带我们回顾煤炭、钢铁30年周期的跌宕起伏,并结合近期江苏德龙破产事件,深度剖析为何头部供应链公司纷纷踩雷的原因,以及当前国企应对风险并保量增量的落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