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0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第五届中国互联网基础资源大会上发布《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发展报告(2024)》(以下简称《报告》)。《报告》基于“发展历程—政策环境—技术生态—应用探索”的分析框架,对生成式人工智能的产业发展、投融资、用户使用等情况进行研究分析,展现社会各界对新兴技术的探索实践,力图为政府部门、国内外行业机构、专家学者和广大人民群众了解我国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应用发展现状提供参考。
《报告》分析了当前我国生成式人工智能产业的区域发展优势。北京、上海、广东等地充分发挥在融资机会、专业人才和政策支持等方面的优势,推动当地生成式人工智能产业蓬勃发展,形成了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从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已备案信息》中的产品备案属地可以发现,截至2024年11月,北京、上海、广东三地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备案产品数量占比分别达到31.1%、27.2%和11.7%。
《报告》反映了当前我国生成式人工智能与各个产业融合发展的新态势。一是以“智能制造”赋能新型工业化。工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规模大、涉及面广、场景丰富,是人工智能融合应用的重要领域。在工业制造领域,生成式人工智能产品可以进行自动化数据分析,辅助企业进行生产决策,提升企业的智能化控制与决策能力。二是以“智慧农业”助力乡村振兴。在农业生产领域,生成式人工智能产品可以回答用户提出的农业知识问题,同时支持多模态交互,在育种、种植、养殖、遥感和气象等多个农业实践场景下得到应用,推动“智慧农业”向深向实应用。作为新质生产力在农业领域的应用拓展,人工智能正以其不可小觑的力量推动农业现代化和可持续发展。三是以“人工智能+”助力服务业提质增效。在“人工智能+千行百业”的发展浪潮下,科技企业成为服务业数智化的助推器。通过技术、平台开放,助力服务业“数智化”转型升级,通过技术和解决方案的开放助力行业降本增效,同时新技术也带来新的消费体验,让文旅消费、生活消费焕发出新活力。
《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发展报告(2024)》全文
当AI卷入综艺赛道,会激发何种想象?
深度伪造:AI“变脸”成隐私与财富的“掠夺者”
独家报告:透视全国170座城市300余个文旅元宇宙政策
重磅|两万字报告:从国家级到省级,150个元宇宙政策大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