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国化工学会“应星”青年论坛
第二轮通知
各有关单位:
科技强国,人才先行。青年科技人才已经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先导力量。中国化工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自成立以来,旨在为青年工作者提供一个更高效的“贯通式”交流平台,帮助学术界和产业界系统地面向世界科技前沿与国家重大需求开展基础研究、技术开发与工程应用,推动化工领域青年科技工作者全面参与科技强国建设,提升我国化工青年科技工作者在科技创新中的主体作用,引领青年科技人才心怀“国之大者”,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智慧和力量。
会议名称:2024年中国化工学会“应星”青年论坛
会议主题:逐梦化工青春创见应星未来
主办单位:中国化工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
承办单位:清华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中石化大连石油化工研究院
会议地点:大连国际会议中心
徐建鸿教授清华大学
姜晓滨教授大连理工大学
黄延强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一)报到日(8月2日全天)
1.报到、注册并领取会议资料
2.14:00-16:30召开青工委工作会议
3.18:30-21:00博士后和研究生论坛
特色论坛1-博士后分论坛
分论坛负责人: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赵亮教授
青年博士后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青年博士后人才是未来化工行业发展的源头活水和希望寄托。当前我国正处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正是青年博士后学者肩负起时代赋予的重任、以才报国的历史时刻。为促进化工、能源、环保、生物、人工智能等多学科交叉,激发青年博士后人才的创新思想,建立充满活力和思辨的学术交流平台,特设立博士后分论坛。论坛将以特邀优秀报告、沙龙交流等形式,促进青年学者共同学习成长。
特色论坛2-研究生分论坛
分论坛负责人:福州大学葛雪惠副教授
大连理工大学陈婉婷副教授
研究生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点发展方向,是实现我国科技创新的重要举措。研究生分论坛旨在提升大学生学术素养,为研究生提供高层次的学术交流平台,让更多的大学生及研究生开拓更广阔的视野,锻炼和提升综合创新能力,拓展学术视野,走向引领世界化工科技的前端。
(二)开幕式及主论坛(8月3日上午)
1.开幕式
2.主论坛大会报告
3.大会合影
(三)专题论坛及特色活动(8月3日下午/8月4日上午)
分论坛
1.化学反应工程
分论坛负责人:华东理工大学段学志教授
深入认识化学反应过程中的微观本质规律,构建从纳微尺度到宏观尺度以“三传一反”规律为核心的“化学反应工程”;研究新范式及其跨尺度理论体系,探究用于工业催化剂设计的介观动力学研究方法,实现在工业反应器尺度上对高端化学品的精准调控和连续化高效合成,解决化学工业发展中面临的关键挑战,为实现双碳目标以及绿色生态和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研讨新的发展方向。
主旨报告(更新中):
单位
姓名
武汉大学
定明月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黄延强
浙江工业大学
卢春山
北京化工大学
罗勇
中国石化上海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王振东
清华大学
王定胜
浙江大学
王亮
中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夏长久
华东理工大学
张晶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赵亮
2.分离与传递过程
分论坛负责人:华南理工大学魏嫣莹教授
针对化工分离过程及应用中的最新进展,聚焦分离与传递过程基本理论、先进分离材料及系统、超纯分离及高效富集、化工分离过程耦合、新型装备及应用、非传统化工分离过程等主题,融合化工、新材料、能源资源、环保、电子信息等领域,探讨化工分离与传递过程的未来发展趋势。
北京工业大学
安全福
白志山
鲍宗必
江南大学
董亮亮
李先锋
广东工业大学
李贤辉
江苏科技大学
施伟东
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
杨阳
华中科技大学
赵强
3.材料化工
分论坛负责人:南京工业大学孙林兵教授
程道建
复旦大学
李伟
华南理工大学
梁振兴
刘惠玉
马骧
江苏大学
潘建明
王勇
徐兆超
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
张大伟
4.生物化工
分论坛负责人:北京化工大学吕永琴教授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周雍进研究员
围绕生物化工技术及装备发展、创新技术前沿及行业应用,积极推动生物化工领域基础研究至工业化应用的协调发展。重点研讨蛋白质核酸与糖工程、酶工程及应用、细胞工程及应用、生物体系热力学与传递行为等方向协同创新发展问题及创新技术,探索和发现新形势下生物化工产业发展的新思路和新趋势。
南京工业大学
陈可泉
陈修来
戈钧
南京大学
黄小强
南京理工大学
金明杰
刘龙
天津大学
李炳志
大连理工大学
薛闯
郑高伟
周景文
张翀
张雷
5.精细化工
分论坛负责人:四川大学汪伟教授
深圳大学
陈小强
崔希利
杜健军
樊江莉
四川大学
黄鑫
巨晓洁
王凯
杨有军
张吉松
6.化工过程强化
分论坛负责人:北京化工大学罗勇教授
傅杰
蓝兴英
林坚
湖南大学
罗潇
李浩
郑州大学
李文鹏
王悦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杨宁
中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化工大学
张乐
朱文帅
7.能源化工
分论坛负责人:大连理工大学彭冲教授
围绕能源化工技术及装备发展、创新技术前沿及行业应用,积极推动能源化工领域基础研究至工业化应用的协调发展。重点研讨煤化工、石油化工、天然气化工、新能源技术、催化技术、净化技术、油田化学、节能与环保过程装备与控制的发展问题及创新技术,聚焦能源化工在电化学储能/催化、过程强化、碳中和、废弃物资源化高效利用等方面最新的科研成果和技术进展。促进能源化工领域学术交流和科研成果转化,提高能源化工领域学术研究和技术装备水平。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冯翔
侯军刚
哈尔滨工业大学
姜再兴
练成
福州大学
梁诗景
上海交通大学
潘云翔
潘伦
姚思宇
8.智能化工
分论坛负责人:清华大学王笑楠副教授
陈翔
廖祖维
广州国家实验室
廖矿标
重庆大学
申威峰
王彧斐
徐骥
袁志宏
香港科技大学(广州)
周腾
9.女青年科学家论坛
分论坛负责人:天津大学韩优教授
南开大学
陈瑶
刘瑞霞
李琳
广西大学/华东理工大学
王际童
谢锐
于畅
袁珮
本论坛除了常规的主旨、邀请和口头报告之外,今年还增设了女青年科学家成长论坛,特邀请本领域专家为女青年科技工作者的成长提供指导,欢迎女青年科技工作者报名参加!
点评专家(更新中):
何静
江莉龙
孙林兵
徐建鸿
徐晶
特色交流活动-化工类科技期刊青年编委招募对接会
(四)大会总结及闭幕式(8月4日下午)
1.主论坛大会报告
2.大会总结
3.闭幕式及颁奖
四、会议注册投稿与住宿
(一)会议注册:
(二)会议投稿
(三)注册费:
代表类型
提前缴费
(2024年6月30日前)
现场缴费
(2024年6月30日后)
普通代表
2500RMB
3000RMB
专业会员
2000RMB
学生会员
1200RMB
1500RMB
(四)交通路线(至大连国际会议中心,大连市中山区港浦路3号):
1.大连周水子机场:距离约15公里,乘车约30分钟。
2.大连站:距离约5.4公里,乘车约10分钟。
3.大连北站:距离约20公里,乘车约40分钟。
(五)酒店住宿:
注册缴费后可经由报名网站进行房间预定
住宿酒店#1:大连雅乐轩酒店(五星级)
房型及房价如下:
房型
房间余量
单价(元/间/晚)
大床房
70
500(单早)
600(双早)
双床房
80
住宿酒店#2:大连日航大酒店(五星级)
50
600(含早)
住宿酒店#3:大连良运大酒店(四星级)
480(含早)
陈卓(清华大学)010-62785524,chenz2022@tsinghua.edu.cn
陈婉婷(大连理工大学)0411-84986023,chenwanting@dlut.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