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新闻联播》主要内容有:1、习近平致电祝贺通伦当选老挝国家主席李克强致电祝贺潘坎当选老挝政府总理;2、李克强会见出席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1年年会的境外代表并对话交流。
1、习近平致电祝贺通伦当选老挝国家主席李克强致电祝贺潘坎当选老挝政府总理
3月23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致电老挝人民革命党中央总书记通伦,祝贺他当选老挝国家主席。
习近平在贺电中指出,中老是山水相连的友好邻邦,建交60年来,两党两国关系乘风破浪、历久弥坚。近年来,中老传统友好实现新发展,战略互信取得新提升,务实合作迈出新步伐,双边关系进入构建命运共同体新时代。去年以来,我们携手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生动诠释了中老命运共同体精神,巩固深化了兄弟般友好情谊。
习近平强调,当今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老关系处于承前启后关键时期。我高度重视中老关系发展,愿同通伦总书记、国家主席一道努力,进一步巩固和拓展中老全面战略合作,增进两国人民福祉和友谊,推动中老命运共同体建设不断迈上新高度。
同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致电祝贺潘坎当选老挝政府总理,表示愿与潘坎总理共同努力,不断充实全面战略合作内涵,推动构建中老命运共同体事业不断取得新进展。
2、【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两区”建设双轮驱动北京打造高水平开放平台
北京市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利用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和中国(北京)自由贸易试验区“两区”政策叠加优势,以首善标准打造高水平开放平台。
在2020年的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全球服务贸易峰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将支持北京打造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加大先行先试力度,探索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经验;设立以科技创新、服务业开放、数字经济为主要特征的自由贸易试验区。北京市落实总书记指示,去年年底成立了“两区”工作领导小组,提出“十四五”能否开好局,“两区”建设是关键。就在上周,北京市还开展了“两区”建设大调研。
在产业维度,北京市聚焦金融、航空服务、数字经济、专业服务等9个重点领域,用制度创新推动贸易、投资和人才流动自由化便利化,营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
为吸引更多的外资金融机构,北京配备了“服务管家”,一对一专人服务。就在昨天(3月22日)下午,巴基斯坦哈比银行北京分行正式开业,这是北京市2018年开始在金融开放试点以来第58家落地开业的外资金融机构。今年1月,4家重磅金融机构在京落地,3家“全国首家”,1家“全国唯一”。为应对金融业务的发展创新可能引发的新型金融纠纷,北京金融法院于上周正式成立。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北京的发展要着眼于可持续,在转变动力、创新模式、提升水平上下功夫,发挥科技和人才优势,努力打造发展新高地。
作为北京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科技创新助力“两区”建设。今年1月,北京发布我国首个自主可控、区块链软硬件技术体系“长安链”打造的冷链溯源技术在疫情防控中发挥重大作用,也让京津冀三地的海关形成数据打通的“单一窗口”,跨境贸易便利化大幅提升。
去年,北京服务业占GDP比重达83.9%,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近30个百分点。“两区”建设的引领带动作用进一步凸显,更多的服务业优质资源向北京聚集。同时,北京也以“两区”优势打造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高水平开放平台。京津冀金融风险监测平台落地,京津跨自贸区通办服务启动,国内首个跨省级的综保区正在加速建设。
3、李克强会见出席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1年年会的境外代表并对话交流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22日晚在人民大会堂以视频方式会见出席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1年年会的境外代表并对话交流。来自世界五百强企业的负责人、国际知名学术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和主要国际组织代表等参加。
宝马、桥水投资、宏利金融、苹果、保诚、戴姆勒、巴黎经济学院等机构负责人和学者分别提问,李克强一一作答。
李克强表示,去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冲击,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经过艰苦努力,中国经济实现了正增长。我们今年设定6%以上的预期目标,不仅考虑到当前经济增长是恢复性的,世界经济复苏还有不确定性,也是考虑同明后年的目标平稳衔接。6%以上并不低了,也是开了口子的,实际运行中可能会更高一些。我们不是在定计划,是引导预期,注重巩固经济基本盘,在保持平稳增长的同时更要努力提质增效,实现高质量发展,这就需要有比较充分的就业、持续增长的居民收入、不断改善的生态环境,促进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劳动生产率持续提升。今年城镇新增劳动力约1400万人,就业压力仍然很大,要保证1100万人以上就业。平衡好稳增长、保就业、增收入、稳物价之间的关系,更不会以高耗能、高污染来换取经济增长。我们还要努力提高市场主体的活跃度和效益,持续推动城镇化进程,释放巨大的内需潜力,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李克强指出,开放是中国发展的必由之路。中国将进一步扩大开放,通过同各国的双向、多向开放来实现双赢、多赢、共赢。
与会外方代表高度评价中国发展成就,表示中国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将带来新机遇,愿继续深耕中国市场,更好实现互利共赢。
4、国家卫生健康委通报最新疫情
国家卫生健康委今天(3月23日)通报,3月22日0—24时,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9例,均为境外输入病例。新增接受医学观察的无症状感染者14例。截至3月22日24时,现有确诊病例158例。
5、“十三五”期间我国新发现8个亿吨级油田
记者今天(3月23日)从自然资源部了解到,“十三五”期间,我国新发现8个亿吨级油田、5个千亿方天然气田、5个千亿方页岩气田、311个大中型矿产地,锰、锂、石墨等战略性新兴矿产储量较大幅度增长。
6、2021年中国家电及消费电子博览会开幕
今天(3月23日),2021年中国家电及消费电子博览会在上海开幕。本次博览会吸引近千家国内外企业参展,共设“智能厨卫”“美健个护”等六大展区,展示行业最新成果,倡导智慧互联生活方式。
7、“深化山东与港澳台合作推进会”在济南举办
“深化山东与港澳台合作推进会”今天(3月23日)在济南举办。活动以“新格局、新机遇、新发展”为主题,近千名嘉宾就山东与港澳台地区的发展优势和机遇共享进行了深入探讨。会上,41个外资项目现场签约,总额近350亿元。
8、多名中国专家在联合国人权会议阐述中国人权主张和成就
在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第46届会议举行期间,来自中国人权研究会的多位专家就中国人权立场主张和近年来中国人权发展成就做大会发言。
来自中国社科院的王宇表示,美国自身人权状况频出,却经常以“人权捍卫者”自居,对他国指手画脚,不断借用人权问题干涉别国内政,这是对人权的最大亵渎和讽刺。
来自中国新疆大学的祖力亚提·司马义表示,文化权是国际公认的基本人权。新疆大力保护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保障各民族使用自己语言文字的权利,不断满足新疆各族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各族人民文化权的保障和实现取得显著成效。
中国藏学研究中心的格桑卓玛表示,西藏绝对贫困问题已基本消除,这一前所未有的成就主要得益于两方面原因:一是中国中央政府对西藏持续的政策扶持、资金投入和对口援藏省市及中央企业的帮助;二是西藏实施精准的扶贫措施。
9、匈牙利外长批评欧盟对华制裁
匈牙利外长西亚尔托22日在社交媒体上召开发布会表示,在新冠疫情肆虐的情况下,国际合作至关重要。欧盟以所谓新疆人权问题为借口对中国有关个人和实体实施单边制裁,不仅毫无意义,而且有害。在欧盟,有人试图转移民众对疫情应对不力以及疫苗采购计划失败的注意力。
10、全球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超1亿2299万
根据世卫组织最新统计数据,全球累计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达到122992844例,累计死亡病例2711071例。
据美国《华盛顿邮报》22日报道,近期美国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数再次呈现上升趋势。据统计,上一周有27个州的单日平均新增确诊病例数增长了至少5%。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警告称,美国疫情目前正处在一个“岔路口”,如果防疫不力,新疫情高峰将不可避免。
11、俄罗斯副外长:欧盟制裁是干涉内政表现
俄罗斯副外长格鲁什科22日表示,欧盟对俄制裁只会导致俄欧关系更加恶化,是干涉俄内政的表现。欧盟的这种行为只会使俄欧关系朝危险的方向发展,使俄欧之间开展任何形式的合作都成为问题。
此外,俄罗斯驻英国大使安德烈·克林21日表示,在政治领域,俄英关系几乎接近死亡。此前,英国公布的一份战略评估报告称莫斯科是“严重的直接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