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纷繁,人需要在精神上有一块干净的自留地,音响爱好能让人变得简单和纯净。在音响爱好中,有苦恼、有狂喜、有甜蜜、有安详,有时候能洗去一天的疲惫,忘掉日常中的憎恨、嫉妒、乖戾、焦躁,获得理想的自我。同时,由于音响的特殊,形成了一个发烧圈,爱好了音响,就意味着将进入一个朋友圈,一个只有单纯的音响话题的朋友圈,没有斗争,没有尔虞我诈,没有勾心斗角,没有利益关系,只有单纯的人与人。有音响的生活,总是格外的和谐美好。
看点
01
音响是什么?
1、音响是一种机器,用来播放音乐的机器,主要包括CD机、功放机、音箱三大硬件和线材、机架、脚钉等配件,当然还需要有一些软件,主要是唱片。虽然音响器材的外观造型可以为家居的美观增添光彩,但它主要用途是用来欣赏音乐的,较高级的音响器材体现人的音乐品味和欣赏要求。
2、音响是一种消费。人们辛苦工作,努力赚钱,就是用来消费的,在消费中获得对自己的肯定。不同的消费趋向,体现了一个人不同的生活品位。选择在音响方面消费,显然是一种较高的品位。他可以在音响中得到音乐,还可以在音响中得到对自己劳动成果的满足。
02
听音响需要什么?
1
条件一:耳朵
发烧是一种围绕声音展开的行为,所以耳朵就是条件,若没有耳朵或耳朵听不到声音,则免谈发烧。
听得到声音的耳朵又有数种情况,有一些是专门不听音乐的,这些也免谈发烧,因发烧的声音一般指音乐,因不听音乐者何来发烧。大多数的耳朵还是喜欢接受音乐的关怀的,当中有一些更注重音乐的旋律,有一些同时还注重追求音乐声音的品质,越高品质的声音越能使它感受到喜悦,这就是有品味的耳朵了,也就是发烧耳朵。
一对发烧耳朵,应该是左右听力敏感度十分接近的,一般正常健康人就是这样的。
一对发烧耳朵,应该是可以听到20dB甚至更低的声音,应该可以听到20~20000Hz之间的声音,当然,我们还可以通过皮肤触觉感受到更高和更低的声音。
一对发烧耳朵,能够敏感于声音的强弱细微变化和泛音成分,清楚知道声音的温暖、亲切、生动、热情。当然有些因身体条件或年龄的原因不能那么敏锐了,却能够用经验和修养弥补的,其发烧喜悦也可以不低。
然则,耳朵是诸多发烧条件中次要的条件。若制造一台“机器耳朵”,什么都可以听到并分析出来,但它不知道乐趣;次之,普遍规律是女人耳朵敏感于男人,但女人却少于发烧的。
只要耳朵愿意接受美好声音并从中获得乐趣的,哪怕它不那么灵敏,却也就可以发烧了。
2
3
条件三:空间
发烧行为是通过一套音响器材听音乐,这音响器材就需要有摆放的地方和发挥的空间,确实很需要音乐并追求声音品质的,而实在没有空间的,就只能使用耳机系统了,那是一种特别的发烧。其余的,小至桌面HIFI,大至豪华体系,都需要一个合适的空间。
在客厅也是不错的,那会更加宽敞,只是一般情况声音效果会妥协掉一些,那些把家里客厅装修成听音房间的,可视为已献身于发烧事业者也。其余者,一般音箱不能远离后墙、左右墙体不对称、总体高频成份偏多、还有音箱中间的电视,等等,这些条件都会影响到声音的完美度,但它至少要比电视机里面的声音好得多,而更重要的是,当你的音响歌唱起来,全家就都浸在了音乐之中,你的生活就只剩下了快乐的阳光。
4
条件四:钱!
钱的魔力真是巨大,它可以让你干成很多事,还可以让你什么都干不成,只剩下钱钱之间的计算。但是至少,你可以用你的一部分钱买一套音响器材。
故老相传,声音的品质是用钱堆砌起来的,至今依然是正理。但有太多的例子,有人堆砌了很多钱了,却不能换来好声音,这是为什么?这说明还有另一样东西同样重要,就是方法。
现在的音响技术真是进步啊,想想上世纪末时期,不论国货洋货,发出不健全的声音的器材屡屡会被碰见,而今,似乎越是低价的器材它的声音越是全面!这不是误导,做出全面的声音的技术现在已经普及了、不神秘了,正如我们现在的温饱已经不是问题一样,而技术精英们致力的是那些百尺竿头上的事情了。
而且,音响的二手市场无比繁荣,几乎要什么有什么,很大部分还是品相极新的,一般都在半价左右。单从“钱”这个条件看去,现在的发烧门槛很低。笔者的办公室,一套只值2000元的斯巴克微型音响,所有同事都称赞好听,虽动态能量不足,却不妨碍我欣赏所有门类的音乐。
然则钱仍然是一个重要条件,有些家庭一年都积不了50000元的,那就从简易的微型组合接受音乐的好处吧。
我认为,一个三口之家一年可以有10万元的收入的话,就可以买音响了,低至数千元的投入就可以买到很发烧的一套搭配了。
5
条件五:生活状态
本来可以用“品味”,但好象隐藏着“不发烧就没有品味”之嫌,不妥。但发烧确实可以提高一点点品味,这是可以大概确定的。可是总有那么一些人,以低俗为趣味,是拒绝品味,或找不到品味的。这些人纵使拥有了音响器材,却难免不能称其为发烧。
有一种状态叫做“焦头烂额”,大多存在于表面看去的“荣”者和“富”者,他们无时不在忙乱,思想上或似乎总是大事要事,或因空无一事而忙乱,失却沉着和安祥,这是无法成为音乐好处的光顾者的。
不能总是在舞台上风光驰骋的,懂得在后台寻一双温暖的眼睛一处安静的所在,可以舒展身心可以存放原我,则每次登台就又能游刃有余并每有进取。这就是好的生活状态。当然这只是针对那些很想特别有为的人而论,对于一般有为的人,或是工作生活安好有规律的大众人,好状态唾手可得,只是不要对生活和社会太心怀不平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