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有了前面的经验教训和超越自我的念头,这一次制作前的构思是非常缓慢和痛苦的,不同的线路、布局、元件选用、机械结构,要加强什么?避免什么?达到什么?无数的排列组合、想法交织在一起,化不掉、解不开。有时甚至到了夜不能寐的田地。在这期间更得到了不少胆友富有实际意义和无私的指教和帮助。心存感激啊!这次做和田茂前级,总体上的构思是:(1)用后期制做中较成熟的胆整流胆稳压、,CLC滤波,E型或C型铁芯电源变压器的电源线路。(2)在充分弄清各种元器件线材性能和对声音的影响下,有的放矢地选择品牌和取值。(3)本着“哪怕有微小的改进,也要去做”的原则,认真处理每一处细节。(4)根据前级系放大微弱信号这一特点,着重在减振、避振上下功夫。(5)采用合体式机箱、裸机方式。#p#分页标题#e#(6)最终的声音应是较平衡、工整、细致、大气,音乐感好的。
3.实做线路
更正:在负反馈回路串有3μ/400V电容,图中未画出.
图2整机线路图
4.布局
布局有许多观点和流派,但我尚未见过有一个统一而有科学依据的理论学说及系统试验数据来支撑它们。依在下之管见,应考虑四个方面:(1)信号放大回路和电源供给回路的走向泾渭分明、合理。(2)机械重心平衡,机械振动的影响较小。应尽可能地将受振动影响最大的弱信号放大管置于振动源的中性轴(或点)或较远处。(3)美观,操作和安装维修方便。按照以上原则,本机布局如图2。由图可见,这次的布局遵循以下具体原则。(1)信号放大回路远离电源部分。(2)信号放大回路和电源回路线路走向流畅,无往复、交叉。(3)机械重心在前、后方向基本平衡,放大部分远离振源。致于是否美观,恐怕会有诸多的见解,在这儿就不罗嗦了。
图3布局示意图
5.减震措施
6.元器件
这是DIY发烧友们感兴趣和争论最多的话题之一。对这个问题,个人管见是:不要过分迷信某一种或一类元件在声音上的效果,必须通过合理搭配,有的放矢的应用才能达到应有的效果。在本机制作上:(1)电源变压器用了一只折自英国旧仪器上的双C变压器。当时选它的意图一是它的电压很准确(如次级高压绕组的对称性很好),再者也想试一下这种从结构上介于E型和环型之间的变压器用在和田茂氏前级上的效果。(2)扼流圈为两只PARMEKO牌的油浸双C8H/30mmA扼流圈。(3)滤波电容Mallory和Sprague,在容量取值上做了反复的试验确定。(4)放大部分的电阻全用了IRC,电源部分全用了RJ五色环电阻。(5)耦合电容:Solen。(6)退耦用的电容也做了些试验。(7)音量电位器为Nobel2×250K。(8)机内信号线、电源线用Kimber8TC喇叭线线芯,一些次要部位使用一般工业用多芯铜线。灯丝线用QZ漆包线绞合。(9)RCA插座为CMC。电源插座、开关、保险管座、管座,选了一些被以往装机验证可靠耐用的品种。
7.焊机
全搭棚焊接,见下图。
图4内部局部照片
图5内部局部照片
图6内部照片
根据我的实践和观摩一些发烧友焊的前级,我觉得焊前级与后级应该有所区别:(1)应尽量减少和缩短连线,可能的话尽可能采用“点对点”焊接,这样可减少不必要干扰和音染。(2)接地宜采用“星型接地”方式,不宜采取长母线接地方式。此举可有效减少交流噪声。(3)严格注意两声道元件排布和接线长度、走向的一致性,它对左右声道的平衡和音像定位有至关重要的影响。(4)对易振动较重的元件固定应足够重视。以免引起有害的振动。(5)严格做好隔离屏蔽.
8.测试及校声
图7和田茂前级测试
这次前级制作分为两步,第一步先焊好电源部分,在其技术指标调试满意后再焊制放大部分。这样做的目地是避免电源和放大部分问题混在一起使调试校声复杂化。
电源部分调试
整机初步测试
放大部分焊好后先通电检测一下各工作电压,无异常后做了初步测试,测试用仪器(使用50KΩ电阻做假负载)(1)信号发生器:SAMPOFG1617(2)示波器:KIKUSUICOS5041(3)毫伏计:GWGVT-427(4)万用表:FLUKE15B数字式、MF14指针式。
校声过程
9.主观音质评价
校声结束后,邀请附近的发烧友们进行了主观音质评价。
表1主观音质评价质感或真实感★★★★☆丰满-干瘦★★★★控制力★★★★密度★★★★艳丽-平淡★★★解析力★★★★柔和-尖硬★★★★动态平衡★★★★细节★★★★☆无偏性★★★★☆整体平衡★★★★通透度★★★★力度感★★★★定位★★★☆速度感★★★★☆生动感★★★☆空间感★★★☆空气感★★★量感分布★★★☆结象★★★☆明亮-灰暗★★★★瞬态响应★★★★★坦白地讲,这一结果尚不能让我满意,如我心中的目标为100分的话,该结果仅能算60分。表明这台前级还有许多应改之处,也表明我的系统还有许多不足。
10.结束语
和田茂前级放大器是一款设计严谨、性能优异、声音较全面的机器,业余发烧友自制的成功率较高,个人推荐大家自制。本人此次拙作主要在稳压电源、减震和元件搭配上着手,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但艺无止境,音响艺术亦同其它艺术是一遗憾工程。回顾整个过程尚有许多不如人意之处--------比如高压变压器与灯丝变压器的分工、稳压电源的结构、元件搭配及稳压精度、放大线路的耦合及反馈回路串联电容的品牌试验、灯丝供电方式、残留噪音水平、声音的韵味和活力、机箱的结构及精致程度等等。进一步改进方案己在自我诊断及大伙的建议、帮助下逐渐形成,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能够向大家汇报。#p#分页标题#e#机器构思、制作过程得到了胆艺轩上各位同学的大力帮助和指导,在此深表谢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