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三方支付牌照存量江湖博弈中,又一家物流巨头拿下了稀有的牌照。
7月10日,根据央行最新发布的行政许可信息显示,广西恒大万通支付有限公司(下称“恒大万通支付”)已获批更名为中通支付有限公司(下称“中通支付”),主要出资人由上海湛迪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变更为上海启匠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由自然人赖建昌通过上海中通数科商务服务有限公司进行实际控制。
而这也意味着经历了大半年的股权变更流程之后,国内物流巨头中通快速获得了第三方支付的资质。
“此次中通快递拿下第三方支付牌照,对集团生态体系布局是一大有力加持,是中通快递完善金融版图的重要一步。未来快递的竞争一定是生态链的竞争,其实就是资源集聚的竞争。”上海一位物流业资深观察人士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
而在业内人士看来,物流企业将支付牌照收入囊中,可以帮助中通快递有效节约通道成本,每年至少可省下千万元级别的通道费用,因为快递行业本身就有大量向C端用户收款的需求。同时,也有助于中通快递通过自己的支付平台进行交易结算业务,解决因规模扩张而带来的交易信息不对称、信用体系不完善、支付结算体系风险较大等痛点,促进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三流合一,降低物流整体运营成本。
7月12日,受此利好消息影响,中通快速港股股价上午大涨超5%,达到207.6港元/股。
中通支付通道“圆梦”
根据天眼查公布的最新工商信息显示,启匠信息为中通数科全资子公司,中通数科和物流企业中通快递在股权关系上虽无直接关联,但其法定代表人、实际控制人、执行董事赖建昌为中通快递副总裁。
而中通支付牌照并非新发,是一家老牌照机构。7月11日,《华夏时报》记者梳理公开资料发现,恒大万通支付原名“集付通支付有限公司”,成立于2008年,并于2012年6月28日获得人民银行颁发的第四批《支付业务许可证》,是广西首批获得支付牌照的企业之一,2016年被恒大收购。资质方面,万通支付获准开展互联网支付、预付卡发行与受理(广西、广东、云南)等业务。
两个月后,万通支付部分股权被质押给启匠信息。随后,2023年2月,万通支付申请获得中通钱包APP、中通收银APP、中通收银助手APP等软件著作权,以及ztopay.com.cn等域名。
该负责人受访时坦言,在快递行业,现金流、信息流是每个快递企业都想走的方向,而支付业务牵扯到资金往来和数据交换。形成全流程的闭环,对中通等快递企业意义重大。中通快递布局支付领域,除了可为自身节约成本外,增加支付牌照后,也可在原有业务基础上拓展更多增值业务空间。
“中通支付的上线,其一可压缩或直接摆脱三方高昂的通道成本;其二有利于向用户、网点提供更加安全、便捷的服务;其三也可借力优惠补贴及有针对性的行业细分领域解决方案等,持续培养用户的使用习惯及粘性,打造新的增长可能。”该负责人表示。
物流巨头加速布局生态链
不过与其他物流巨头相比,自2008年起,中通快递相继拿下融资担保、供应链管理、商业保理等牌照,2019年1月,由中通快递全资控股的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中通小额贷款有限公司正式成立;2022年1月,中通数科注册成立,中通(北京)商城有限公司于同年8月成立,后更名为中通生活(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此番拿下支付牌照,中通快递的金融版图又进一步扩展。
“通过收购支付牌照,中通快递集团可完成涵盖用户、物流企业、货运司机、商户等全覆盖、全场景、全流程的支付闭环,而这或将加速改变快递物流业的金融生态。同时,在支付业务持牌经营的监管环境下,物流企业拿下支付牌照,也有利于规避潜在的合规风险。”上海一家第三方支付机构负责人张明(化名)告诉《华夏时报》记者。
中通快递目前已陆续形成中通快运、中通国际、中通云仓、中通冷链、中通金融、兔喜超市等板块共同构建的生态布局,拥有支付牌照后,中通快递在商业场景的布局、渗透无疑更具可行性。
而多位第三方物流人士表示,对快递巨头们而言,支付牌照的布局是“大势所趋”,是集团实现战略差异化破局的有力武器。不仅可节约通道成本,也能更好地为旗下生态体系赋能,打造信息流、资金流等闭环及数据沉淀。只有发挥支付价值,链接消费者、商户和企业,提升支付服务运行效率,提供以支付为基础的数字化经营解决方案,才能更好地赋能合作伙伴,共建生态。
以中通快递为例,其已经拥有庞大的加盟体系,在用户和网络规模上,涉及面较广,利用支付系统为杠杆,也可撬动巨大的利益链条,集团有60余万“中通人”,区县覆盖率99%,自2016年来,中通快递的业务规模连续六年稳居世界第一。
7月11日,上海一家头部券商物流行业分析师刘婷受访时也表示,中通快递正以专业的第三方支付机构为基础,计划打造以“中通支付”为核心的支付生态体系。除了赋能自有生态体系内的业务场景,比如兔喜社区生活服务、中通物流、中通云商、快递收单等业务板块,打造全覆盖、全场景、全流程的支付闭环,中通快递更在尝试“走出圈”,拓展更多互联网支付便民应用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