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3日,山东省商务厅正式发布《山东省促进汽车消费的若干政策》:山东将对在省内购置新车并上牌的消费者发放消费券,金额从2000-7000元不等。
作为典型的大宗消费品,汽车是扩大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角色。不过,今年国内汽车市场的行情并不乐观,特别是3月以来,新冠疫情在国内多点散发,各地防疫任务艰巨,对汽车生产及消费也造成了更大的影响。
根据乘联会此前发布的数据,今年4月全国乘用车零售104.2万辆,同比下降35.5%,环比下降34.0%。进入5月以来,情况有一定好转,但仍难言乐观,5月的上半个月,全国乘用车市场零售48.4万辆,环比上月同期增长27%,但同比仍下降21%。
在各地的努力之下,汽车消费有望止跌回升。
新一轮促销来了
更多地方发文促进汽车消费。
以最新发布文件的山东为例,这座东部沿海省份激活车市的措施便是,对购买新车的消费者一律发放消费券。具体而言,从政策发布之日起至6月30日,对在省内购置新能源乘用车(二手车除外)并上牌的个人消费者,按照购车金额每车发放3000-6000元消费券;对在省内购置燃油乘用车(二手车除外)并上牌的个人消费者,按照购车金额,每车发放2000-5000元消费券;对在省内报废旧车、购置新车(二手车除外)的个人消费者,在上述标准基础上,每辆车再增加1000元消费券。
实际上,不久之前,山东省辖内的青岛市刚刚表态,要为市民及来青人员发放消费券,可用于汽车、家电、零售等领域。不过,青岛市彼时只表示,将按照不同车型不同价位,给予3000-10000元的一次性补贴,但具体工作还在细化完善之中。山东省发文后,包括青岛市在内的各地便有了参照标准。
值得一提的是,消费券涉及的补贴资金最终由各市执行,但省级政府也会“出面”,山东省表示,将承担50%的补贴资金。除此之外,统筹促进汽车消费的山东省,还将单独安排5000万元做结果奖励,6月份汽车类零售额排名前三的市,每市奖励1000万元,其他实现正增长的市,每市奖励500万元。
相比较而言,广深地区的购车补贴数额较大。据悉,深圳各区购车补贴最高可达2万元,中山市的购车补贴最高可达1.2万元。而它们所在省份广东省的政策则是,在省内购买以旧换新推广车型范围内的新能源汽车,也可以获得每辆8000元的补贴。
除此之外,广东省及所辖部分城市还分别发布了汽车置换补贴政策。按照广东省的统一标准,报废旧车购买新能源汽车的可以获得补贴1万元,购买燃油车的补贴也可以达到5000元,同样地,转出旧车购买新能源汽车的补贴8000元,购买燃油车的补贴为3000元。
短期将提振汽车消费
政策对汽车消费市场的提振是显而易见的。
5月中旬,有深圳地区的经销商在接受央视财经采访时表示,补贴等一系列政策刺激了车市消费复苏,“五一”以来,每天到店人数较上月增长了接近一倍;某新能源汽车品牌深圳区域公司总经理也称,目前交付量环比3月份已有100%的增长,订单量则增长了200%以上。
行业数据也能体现车市的转变。乘联会数据显示,5月1日至15日,全国乘用车市场零售48.4万辆,同比下降21%,但环比上月同期增长了27%。随着全国更多地区加入政策“救市”的行列,5月份全国乘用车销量有望触底回升。
5月23日,江西新能源科技职业学院新能源汽车技术研究院院长张翔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我国早在2009年就开始尝试实施各种各样的汽车消费刺激政策,各地政府也有着比较丰富的经验,相比较而言,补贴这种直接奖励的方式简单、高效,能够带动汽车销量的增长。
不过,5月全国乘用车销量就触底回升,可能还是相对乐观的预计。在不少业内人士看来,地方性的汽车消费刺激政策效果有限。汽车流通领域人士、车fans创始人孙少军表示,短线的消费政策并不能吸引到长期观望的用户,只会提高短期刚需的成交率。
他分析,这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出,地方消费刺激政策已经打动不了长期观望用户,后续仍需强有力、多层次的汽车消费刺激政策。
乘联会方面也表示,目前各地政策对车市复苏有一定促进作用,但当前看刺激政策仅能支撑短期销量,终端的可持续性复苏仍需要更为强力的刺激政策。
另一方面,地方出台的刺激政策必然有地域限制,在购车流程上可能也相对繁琐,同样以山东省为例,汽车补贴对象为在省内购置乘用车并上牌的个人消费者,但二手车除外。
孙少军分析指出,地方性补贴,一般是本地经销商、一手新车且在本地上牌才有资格拿到补贴。“但不是本地商家就有补贴,因为很多地区的补贴不是市、区政府单方补贴,经销商也要承担部分补贴成本,比如有些地方‘五一’补贴是车辆开票价的5%,其中2%就是经销商出的。因此每次消费刺激的通知里才会鼓励商家报名,通过后才能核销。”
最新消息显示,5月23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进一步部署稳经济一揽子措施,努力推动经济回归正常轨道,确保运行在合理区间。在汽车方面,李克强指出,要促消费和有效投资,阶段性减征部分乘用车购置税60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