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新能源车,就一定能享受车辆购置税减免吗?
车辆购置税是对在我国境内购置规定车辆的单位和个人征收的一种税,是由车辆购置附加费演变过来的。作为消费者,在拥有新车时,无论是购买、进口、自产还是受赠、获奖等,都是需要缴纳这项税款的。而且“车”既包括汽车,还包括摩托车、电车、挂车和农用运输车。
买车后60天内应向车辆登记地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缴纳购置税。按照2019年7月施行的最新版车辆购置税法,汽车购置税征收汽车售价的10%,增值税税率为13%,即缴税金额=车辆售价/(1+13%)*10%。比如,车主花40万裸车价格购买一辆新车时,车主应该缴纳的汽车购置税为:40*1.13*10%=4.52(万)。
我国车辆购置税实行一次性征收,也就是车辆如果再转手卖掉就不再缴纳这项税了。不过,买二手车时,如果遇到免税、减税车辆因转让、改变用途等原因,可能就不再属于免税、减税范围,需要车主在办理车辆转移登记或者变更登记前缴纳车辆购置税。计税价格以免税、减税车辆初次办理纳税申报时确定的计税价格为基准,每满一年扣减10%。
需要明确的是,车辆购置税的税率并非一成不变,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比如,政策调整、市场需求和环保要求等。
前面已经提到车辆购置税是国家调控车辆市场的重要手段,国家会根据需要对有些类型的车辆实施购置税减免。而被列入工信部、税务总局发布的《免征车辆购置税的新能源汽车车型目录》中的纯电动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含增程式)、燃料电车汽车等新能源车辆就是其中一类。也就是说,除了燃料电池之外,只要能够“插电”的车型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享受购置税减免政策。截至目前,工信部已经公布了72批免征车辆购置税的新能源汽车车型目录。
美国构建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体系,与中国展开竞争
近些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呈现出高速发展态势。中国企业的迅猛发展和在某些核心技术上的领先优势,已经引起了美国政府和产业界深深的敌视。美国总统拜登自上任以来一直将建立本土电动汽车供应链设定为美国绿色工业战略的支柱之一,并将其与美国的脱碳进程和减排目标紧密相连。
2022年8月《通胀削减法案》(IRA)签署通过,作为美国有史以来对清洁能源和气候行动的最大一笔投资,延续了拜登政府对于恢复和打造本土电动汽车供应链的关切。其中最一个最重要的内容就是,新购置电动车将最多可获7500美元/辆的税收抵免,但法案同时对抵免额度附加了最终组装地、关键矿物产地、电池组件产地等要求。
同时强调,电动汽车的税收优惠将主要应用于在美国国内生产的车辆上。这意味着,汽车制造商想要享受税收减免,生产线就必须位于美国境内。
这些新规与2022年美国通过的《两党基础设施法案》《芯片和科学法案》《通胀削减法案》相结合,共同构成了美国推动本土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政策组合,意在保护美国本土新能源汽车的生产和研发,限制对国外产品和技术的依赖,尤其是中国。
此外,2022年,美国政府和各州还对购买本土新能源汽车出台了不同程度的优惠政策。美国政府先给出7500美元的补贴,州政府在此基础上再给予2000至10000美元不等的补贴,加州的补贴甚至达到了18000美元。
未来4年,我国新能源车购置税优惠幅度有多大?
我国自2014年9月开始实施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辆购置税政策,该政策与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等优惠政策协同,为快速培育新能源汽车消费市场,带动产业发展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今年6月工信部发布《关于延续和优化新能源汽车车辆购置税减免政策的公告》,提出对购置日期在2024年1月1日至12月31日期间的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辆购置税,其中,每辆新能源车用车免税额不超过3万元;对购置日期在2026年1月1日至2027年12月31日期间的新能源汽车减半征收车辆购置税,其中,每辆新能源乘用车减税额不超过1.5万元。
也就是说,2024年购置税优惠政策将延续,并且还要延续到2027年12月31日,未来4年购买新能源车仍然会有购置税优惠。不过,这4年的优惠幅度有所不同。
根据现行购置税计算公式,缴税金额=车辆售价/(1+13%)*10%,可以算出2024-2025年期间,只要开票价低于33.9万元的车型,都可以享受免征购置税优惠;2026-2027年期间,只要开票价低于16.95万元的车型才可以享受免税政策。同时方案也明确了,换电汽车如果购车时减免了电池的价格,就按不含动力电池的不含税价作为车辆购置税计税价格。
在最高免税额的限制方面,2024年-2025年新能源汽车将继续免征购置税,每台车免税额不超过3万元;2026年-2027年购置税减半政策,每台车减税不超过1.5万元,而超出免税和减税额度的部分,需要消费者自行承担缴税义务。
6年来首次大范围修改,10%的车型可能不达标
工信部装备一司指出,近年来随着新能源汽车产销规模快速扩大,动力电池系统能量密度、纯电动乘用车续驶里程、商用车单位载质量能量消耗量等技术水平明显提升。为适应产业发展实际,引导企业继续提升产品质量和性能,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亟需调整和优化技术要求。
综合考虑技术进步和未来发展等情况,《公告》提高了整车能耗、续驶里程、动力电池系统能量密度等现有技术指标要求。燃料电池汽车方面,结合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工作进展,优化了燃料电池汽车纯氢续驶里程、系统额定功率、系统额定功率与驱动电机额定功率之比等指标要求,补充了燃料电池启动温度、燃料电池电堆额定功率密度、系统额定功率密度等指标要求。
同时,为引导行业企业持续提升新能源汽车产品耐低温性能,《公告》新增低温里程衰减技术指标要求,对按照GB/T18386.1《电动汽车能量消耗量和续驶里程试验方法第1部分:轻型汽车》中“附录A”进行检测的纯电动乘用车和N1类纯电动货车,低温里程衰减率不超过35%的,电池系统能量密度可放宽至95Wh/kg,纯电动乘用车续驶里程要求可放宽至120km。
不难看出,本次《公告》主要针对车型提出了一定的技术标准,提高行业内的水平,淘汰一些低端入门车型,同时对换电车型进行了一定的标准保障。
工信部指出,新能源汽车成本较传统汽车还有一定差距,通过消费端减免税政策支持,保持技术条件要求基本稳定,有助于引导企业预期,稳定和扩大新能源汽车消费。从2023年上半年情况看,约90%以上的车型能够符合新的要求。
新标准对哪些车型有影响?对买车影响大吗?
市场有观点认为,该政策符合行业此前的预期,但短期内对新能源汽车销量不会有太明显的提振。政策可能会出现结构性影响,30万元以上车型获益受限,200km以下小型车会受到一定影响。
从6月发布的《关于延续和优化新能源汽车车辆购置税减免政策的公告》来看,理想L7、理想L9、蔚来ES8、蔚来ET7等定位较高的新势力车型,以及奔驰EQS、宝马XM、保时捷Taycan、奥迪RSe-tronGT等豪华品牌新能源车型,将在2024-2025年缴纳不同程度的购置税;而2026-2027年期间,诸如比亚迪汉EV、唐DM-i等高级别车型预计也将缴纳一定的购置税。
对于不符合新要求的车型,《公告》提到,2024年1月1日至2024年5月31日为过渡期。也就是说,2024年1月1日至5月31日,在此期间购买不符合技术要求的车型,仍然可以享受购置税减免政策。
对于想要买新能源汽车的消费者来说,如果想买的车型恰好是这个10%,可以在明年5月底之前抓紧入手。当然,预计在新政完全实施前,相信车企也会通过改款等方式对车型进行调整。而在2024-2025年期间,如果选择购买价格超过33.9万元的车型,最终的花费差额不会太大,按照自己的真实需求去选购。毕竟,随着政策的逐渐收窄,部分终端的售价预计也将有所放开,切莫冲动消费,防止厂家“背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