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的集团和格力电器,净利润差距20%,市值差距一倍,合理吗? 发布于 20230622 23:59  格力 和美的一直是我心目中数一数二的好公司,但是在看了格力和美的资料以后,让... 

至于这两家每年计提了多少销售返利,根据这个计提的数据,结合营业收入的走势,判断是否存在通过销售返利操纵业绩的倾向,这个就很难统计了。虽然现金流量表给出了每年支付的销售费用,但是这个不一定是支付的本年的,而且销售返利金额都是剩余未兑现的,所以,这个数据很难较为准确的预计,有兴趣的可以自己统计试试。

2、净利润

注:三费指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

3、主营业务分析

(1)空调业务

(2)消费电器

主要包括洗衣机、冰箱、厨卫家电以及其它小家电。

2022年整个家电行业仍处于下行的趋势,像空调、洗衣机、冰箱、厨卫家电、生活电器这些大类都是负增长,仅仅某些新兴细分市场的增长比较快,洗碗机增长7.6%,集成灶增长2.8%,扫地机器人增长1.2%(这个主要是技术没有新的突破),洗地机增长75.3%(但是品牌众多,目前有150多个品牌),空气炸锅增长58.1%。

(3)家电行业销售渠道

(4)机器人及自动化

另外,从工业机器人密度(平均每万名工人所拥有的工业机器人数量)看,韩国机器人密度已经达到1000,是全球首位。中国机器人密度目前还只有322,目前处于全球第五,还有很大的市场空间。

美的虽然同处于家电行业,也面临和格力一样的处境,但是美的组织的效率更高,销售方式也更灵活,可以在存量市场里面实现一定的增长。而且通过并购开辟出新的增长业务,具备更多的可能性。

二、盈利能力对比

1、净利率

美的净利率一直都低于格力,最高的时期净利率差距达到7.45%。最近10年美的平均净利率8.69%,格力平均净利率12.55%。这个数据受限于格力采取不同的收入确认方式,2020年之前的对比都不太准确。不过2020-2022这3年,净利率的差距应该是比较准确的。

美的和格力净利率的差距,实际近3年毛利率只相差1.6%,最大的差距还是费用率。如果不计算研发费用,格力近3年平均费用率7.74%,计入研发费用,费用率11.13%。同样,美的不计研发费用,近3年平均费用率10.43%,计入研发费用,费用率14%。两者在费用率的差距达到2.7%,这个可能和格力产品专注在空调,而美的的产品覆盖家电差不多所有品类,需要支出更多销售费用有关。

2、净资产收益率

如果从平均数来说,格力的净资产收益率更高,但是波动也非常大。美的波动小,相对更加平稳。最近3年,这两家企业的净资产收益比较接近,相对来看,美的净资产收益率更高。

我们知道净资产收益率的三个因素,净利率、总资产周转率、权益乘数。格力在净利率、权益乘数都超出美的,但是总资产周转率只有美的68%的水平。所以即便格力在另外2个因素上更好,净资产收益率也仅仅和美的持平。

三、研发投入

在研发投入的披露上面,美的比格力更详细,格力的数据时而披露,时而不披露,要到处去拼凑,美的从2014年开始就披露的比较详细了。格力直到2017年才开始披露,一些2016年的数据也是从2017年财报的同比变动中看到的,然后到了2021年又突然不披露了,感觉在财报披露这方面好任性啊。不知道是管理问题,还是有什么机密不便于披露。

我统计了可以查到数据的年份,从2016-2022年,美的研发投入是逐年增长,一直维持在营业收入的3.6%左右,而格力在2018年之后开始下滑,然后就一直维持在同一个水平,基本上没有增长过。

从研发人员的数量看,美的维持良性的增长,格力在近3年研发人员数量逐年下降。

而且格力硕士和博士占研发人员的比重只有35.95%,美的硕士和博士占研发人员的比重达到40.56%。

需要引起重视的是,格力2022年研发人员数量大幅下降,格力硕士减少12.84%,博士减少8.82%,本科减少-3.46%,高学历人才减少的比重更大。按年龄来看,格力30岁以下的研发人员减少了17.3%。

格力在以往年份虽然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重稍微高于美的,但是最近几年显然没有加大研发投入,而且高学历研发人才也出现一定的流失。不知道是空调这个业务没有太多可以研发的地方,还是什么原因,格力最近几年没有太多重视研发,和掌握核心科技的格力形象,不是很匹配。

四、成功的关键

格力和美的应该算是家电行业经营方面差异比较大的企业,格力专注在家电行业市场空间最大的空调领域,美的则通过投资,不断扩大经营范围。

1、格力电器

严格来说,空调制造不存在较强的技术壁垒,行业技术非常成熟,已经很多年没有出现革命性变更,产品的功能特点也相差不大。如果要进入这个行业,拥有一定的技术和资金就可以,像小米本来做手机的,也进入了空调行业,而且还占据了一定的地位。因此,空调行业要形成竞争优势,一个是品牌,这是空调制造企业保持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另一个是形成规模经济效应,拥有更低的成本。

(1)品牌:格力一直以来采用集中化战略,专注于空调的生产和经营,对于品牌的宣传是不遗余力,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像最开始的“好空调,格力造”,到“掌握核心科技”,相信大部分人都听过。在国内,如果不考虑价格因素,相信绝大部分人买家用空调,都会选择格力,相信格力的品质和技术。

当然过程中,一直处于行业第二的美的空调,也不甘示弱,提出广为人知的“一晚低至一度电”的口号,也打响了品牌,但是没有格力那么深入人心,后面也被董小姐公开说这种宣传属于偷换概念。

所以,品牌应该是格力在空调行业保持领先的首要竞争优势。

(2)规模效应:格力第二个成功的关键,就是规模效应,但是没有那么显著。空调的营业成本包括原材料、人工成本、制造费用,其中95%的成本都是原材料成本。规模效应要形成竞争力,就必须要让单个产品分摊的成本更少。

通过大量采购,和供应商议价,降低采购成本,这是格力第一个手段,这个和美的采取的策略基本上是一样的,在这方面格力、美的这种寡头可以比绝大部分空调企业拥有更低的采购成本。像格力2008年299.5亿的原材料成本,即便议价的时候价格降低1%,就有3亿的成本优势。第二个手段,就是通过独特的格力营销模式——区域销售公司营销模式,把经销商和格力深度绑定,鼓励经销商淡季拿货,给予更多销售返利,让格力的空调可以一年四季放开生产。

最终的结果就是格力单台空调的成本比美的更低,以2008年为例(主要是格力也就这一次在招股书里面披露了数据,而且正好美的也有这个数据),格力销售1985.93万台空调,营业成本312.04亿,美的销售1550万台空调,营业成本248.04亿。计算下来,格力单台空调的营业成本1571.25元,美的单台空调的营业成本1600.26元,相差29.01元,相当于格力成本比美的低1.8%。由于找不到其余空调企业的数据,所以没有办法对比,但是格力比行业第二的美的成本都低,应该比其余企业的成本优势更大。

2、美的集团

美的一直以来采取的都是多元化经营战略,所以不会像格力一样把企业定位在某个领域。提到美的,基本上都会认为它是一家非常优秀的家电品牌。对于消费者选择家电来说,空调、洗衣机、冰箱这些大件,在消费能力足够的情况下,绝大部分消费者都会优先选择大品牌。但是其余小家电,消费者的忠诚度就没那么高了,基本上这个品牌见过,而且价格合适,就可以吸引消费者了,所以美的的品牌加上成本优势,就可以让美的在绝大部分家电里面占据数一数二的市场份额。

所以,美的也拥有和格力一样的品牌、规模效应这些竞争优势。但是,美的成功的关键,除了这两个以外,还有两个形成竞争优势的关键点,也不得不提。

(1)投资并购和整合能力

美的其实最开始是做风扇起家的,后面通过收购国营企业的空调生产线进入空调领域,一路发展到现在拥有白色家电绝大部分产品、机器人业务,可以发现大部分都不是美的自己发展起来的,基本上都是通过投资并购以后进行整合,然后发展起来的,但美的的并购也不是盲目进行的。

比较让人知晓的投资,包括万东医疗、小天鹅、荣事达、科陆电子、威灵控股、合康新能、菱王电梯。东芝白电、意大利中央空调企业Clivet、全球机器人四大家之一的库卡集团和以色列运动控制和自动化解决方案公司Servotronix、泰国日立压缩机公司,现在还准备收购瑞典知名高端品牌伊莱克斯。

通过收购,第一个可以获得销售渠道,美的很多海外销售渠道就是这样打开的。另一个就是获得技术和市场,避开行业壁垒的影响。

家用空调:除了收购国营企业的空调生产线以往,2004年出让股份和东芝开利合资,东芝开利派人进入美的空调质量、技术、制造部门,提升美的空调的研发和产品质量。

中央空调:2004年,美的收购重庆通用,进入中央空调领域。

冰箱、洗衣机:通过收购荣事达,获得“荣事达”生产线和品牌使用权,然后美的冰箱就实现了规模的快速增长。2008年收购小天鹅,美的就进入了洗衣机行业,不仅是技术,还成功发展了美的自己的洗衣机品牌。

其余小家电和核心零部件:电饭煲、吸尘器、净水器、微波炉、洗碗机、空调压缩机、微波炉磁控管、洗衣机电机等等,都是美的通过收购实现的。

国际品牌收购:以色列Servotronix(高创),做运动控制和自动化解决方案。库卡集团,机器人企业。意大利中央空调企业Clivet、东芝白电、

新能源、楼宇事业、医疗等:合康新能、菱王电梯、万东医疗

美的虽然投资很多,但基本上都是比较成功的,而且都是围绕白色家电这个核心。除了收购各种家电以往,还把家电的核心零部件企业也收购了。这样美的进入一个行业的时候,不仅通过收购减少了一个竞争对手,还获得了销售渠道,也掌控了核心的供应链。

至于美的收购的一些与家电无关的企业,像新能源、电梯、机器人,也都是美的基于企业定位的转变来做的。以前的定位是家电企业,现在美的是一家覆盖智能家居、工业技术、楼宇科技、机器人与自动化和其他创新业务的全球化科技集团。

(2)T+3业务模式

将传统的以产定销模式改为以销定产,以消费者需求为导向来驱动企业的生产经营。

要实现这种模式,首先就是营销渠道的变革,让渠道扁平化,这样企业才能掌握用户端的需求。像格力独创的经销模式,是无法玩得转的。其次就是零部件的标准化,尽量减少零部件数量,因此也要求美的研发过程中的标准化,尽量让一个部件能够在不同产品之间使用。另外就是供应商的管控,这个对于供应商的压力很大,只能提前备料,不然就无法满足美的供应的需求。

这种模式最大的好处就是提升了经营效率,企业内部运转更有效率。

其实,仅仅看存货天数还没办法这么直观感受,我们再看下存货分类。格力营业成本只有美的54%,但是存货里面原材料库存,美的居然比格力还低10多亿,如果同比例换算,美的原材料库存应该达到175亿,而现在平均水平只有84亿。(不知道格力备这么多原材料库存是为了卖给其余企业,还是为了自己生产)

其实,从这些数据都可以看出,格力业绩的恶化主要集中在最近3年,主要的原因包括三个,一个是独创的营销模式,一个就是集权式管理,还有一个是集中化战略,但这些雷是以前埋下的。当然在以前来说,这应该是格力成功的利器,现在却成为格力前进路上的绊脚石了。

和经销商深度绑定,导致在家电行业销售渠道逐步转向线上时,格力没办法跟着转变,而且随着空调行业下滑,格力又很难灵活降价来消化库存,导致库存大幅上升。

即便格力账上现金很多,可以模仿美的去进行收购,实现多元化经营。但是集权式管理,既得利益者多,让格力很难做出正确的投资决定。

集中化战略让格力在空调行业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同时格力品牌也已经打上空调的标签,这个光环太大,导致格力其余家电产品比较难被消费者认可。但是如果格力能够一直专注空调领域,加大研发投入,可能会研发出新一代革命性的空调技术,可以碾压其余竞争对手的空调产品,但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格力好像没有这方面的打算。

五、估值分析

考虑到美的新业务刚开始发展,未来3年的增长率按8%。而且美的未来增长业务的消费群体主要是企业,费用率应该会有所下降,相应的净利润率会有一定提升,按目前水平提升0.5%计算,则净利率为9.17%。

三年后,美的营业收入4355亿,净利润399.5亿,折现率取7%,则合理估值为9342亿。即便按这个打5折,目前美的依旧是低估的。

格力目前最主要的事情应该是销售渠道的改革,如果能够改革成功,市场占有率和利润应该都会上一个新的台阶,但是这个里面既得利益者太多,估计近几年都很难。另外格力除了打上了空调的标签,还打上了董小姐的标签,这对于企业来说,不算什么好事。所以,格力最近几年的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增长不会有太多突破,除非房地产或者某些政策可以刺激空调行业的需求,像限制空调使用年限,或者家电下乡,补贴农村家电产品。

至于格力的增长,要么是除了空调以外产品的营业收入增长,要么是逐步改革渠道带来的增长,按未来三年增长率4%计算,净利率在格力严格控制费用,不增加研发投入的情况下,应该也会有提升,按现有水平提升0.5%,则净利率为12.68%。

三年后,格力营业收入2139亿,净利润271.2亿,折现率取7%,则合理估值为6389亿。对比现在的市值,应该算是非常低估。

THE END
1.温馨提示最高2000元!快来这些地方“塌便宜”!今年商务部等4部门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家电以旧换新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要统筹使用中央与地方资金,对个人消费者购买二级及以上能效或水效标准的冰箱、洗衣机、电视、空调、电脑、热水器、家用灶具、吸油烟机8类家电产品给予以旧换新补贴,补贴标准为产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4NDI4NDc5MA==&mid=2651809360&idx=5&sn=1f52b7eac022e72abb26ac6e61e1e5aa&chksm=850804aa1ab6ed826ec774880441d087a3880f1e2c7e5768469dd0b74e8d0a143793af69cbee&scene=27
2.60项补贴!金山门店清单来了…近期,上海在出台落实国家家电补贴和上海家电家居补贴政策后,持续加力消费品以旧换新,充分考虑本地化消费特色和民生需求,将52项家电、家装、家具、家纺、适老化改造等产品纳入补贴范围,让消费者真正享受到政策的福利,感受到便捷、多元的购物体验。补贴活动持续至今年12月31日,消费者最高可享受60项品类的家电家居补贴优https://www.shobserver.com/sgh/detail?id=1474755
3.空调申请报告范文14篇(全文)药剂科住院药房因房屋结构问题,加之天气过于炎热,人员(护士)进出频繁,空调配置不够,药房室内温度持续在30°C~33°C之间,不符合药品质量管理要求,现申请增加空调配置。 太阳能制冷空调中国专利申请概况 第3篇 关键词:太阳能,制冷,专利申请 利用太阳能主要有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干燥器、太阳能采暖、太阳能温室、太阳https://www.99xueshu.com/w/filebwftq7fw.html
4.空调专栏慧聪家电网【家电印象·2023】空调产能大扩张 厨房空调不再冷门,提供多重解决方案 家用空调1月排产数据发布,内销高增57.5%,市场有反转? 夏季做饭像蒸桑拿?厨房空调带来清凉! 空调 《出口房间空调器能效碳效等级》行业标准有望于年内发布 为了确保行业行稳致远,助力中国空调企业在国际舞台熠熠生辉,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与中国https://www.homea.hczyw.com/list/kt.html
5.东芝中央空调的优缺点,东芝中央空调的系列[摘要]在很多家电市场中,我们经常会看到东芝这个品牌,东芝是日本口碑较好的家电品牌,但是在国内的销量并不高。在选择空调的时候,我们越来越关注中央空调的情况,因为相比于普通的空调,中央空调会更舒适,也更加方便。今天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东芝中央空调的优 https://zhishi.fang.com/jiaju/qg_292953.html
6.家用东芝中央空调家用东芝中央空调哪款好?看实拍,买好货东芝(TOSHIBA)家用中央空调风管机2匹新一级能效全直流变频一拖一包安装 跃界 以旧换新补贴 京东价 : 100%好评度 买家印象: 安装成功(4)安装服务好(4)安装师傅棒(4)功能合理(2)使用舒适(2)外观漂亮(2)清洁能力强(2)保护工作(1)美观大方(1)设计合理(1) https://yp.jd.com/737246df216037af2a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