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2013年这场胜利在望的“收官”之战,各个企业一直积极进行调整与布局,包括新技术和新产品的研发、二三级市场的深耕、经销商渠道的完善等一系列内功的修炼,与此同时,一系列国家及行业利好政策等外部因素,也积极引导中央空调行业稳步上升。
绿色节能吹东风
除了节能补贴这种利好政策直接作用于中央空调行业之外,国家及各地方政府出台的一系列节能减排、绿色建筑、节能改造等方面的政策也间接拉动了中央空调的快速回暖。其中,为确保完成2013年节能减排目标,发改委公布12条措施。其中之一,落实《绿色建筑行动方案》,实施绿色建筑行动,督促各地制定绿色建筑行动实施方案,明确目标任务,全年新建绿色建筑5000万平方米以上;推进绿色生态城区创建。完成北方采暖地区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和节能改造1.5亿平方米、夏热冬冷地区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1200万平方米。加强大型公共建筑用能管理,扩大能耗动态监测平台建设范围。开展第三批重点城市公共建筑节能改造等。
东莞市建筑节能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已经正式印发实施。2015年12月31日之前,东莞市政府每年将拿出1000万元,对建筑节能设置专项资金进行奖励。
安徽省政府办公厅近日下发《绿色建筑行动实施方案》。“十二五”期间,安徽省将新建绿色建筑1000万平方米以上,创建100个绿色建筑示范项目和10个绿色生态示范城区。
可以说,全国各地政府类似的政策和资金支持还有很多,在此就不一一列举,这些绿色建筑及节能改造政策与资金的对持,为2013年中央空调市场分离出很大一块市场蛋糕。对此,行业各品牌积极调整战略、革新技术、发力环保节能产品,不断强化和增加新的“战斗武器”。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住建部近日发布的《“十二五”绿色建筑发展规划》提出,从2014年起,政府投资的党政机关、学校、医院、博物馆、科技馆、体育馆等建筑,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及省会城市建设的保障性住房,以及单体建筑面积超过两万平方米的机场、车站、宾馆、饭店、商场、写字楼等大型公共建筑,要率先执行绿色建筑标准。依据规划,2015年起,直辖市及东部沿海省市城镇的新建房地产项目力争50%以上达到绿色建筑标准。这一政策的发布,对于接下来2014年行发展的趋势,已然奠定了良好基础。
长期驱动力——节能改造
此外,节能改造还使行业催生了一种新的行业投资运行模式——EMC,即投资者自掏腰包帮耗能企业设计节能方案,垫资技改,节能费用由投资者与企业分成。
同时,随着节能降耗工作力度的加大,国家、地方政府都从税收、补贴资金等方面对EMC模式给予大力支持,如厦门市正组织企业申报2013年合同能源管理财政奖励项目,出台《厦门市合同能源管理项目财政奖励资金管理实施细则》,为进一步推进合同能源管理,厦门市经发局、厦门市财政局此前联合修订合同能源管理项目扶持标准。根据新标准,对获得中央财政支持的项目,适当提高市级财政配套奖励标准;对未获中央财政支持但达到一定条件的项目,厦门市级财政也将给予每个项目最高300万元的奖励。
新技术新动力
房地产指方向
除了以上提到的绿色建筑、节能改造等政策外,房地产市场对于中央空调行业发展也可谓是一张晴雨表。
在此,我们不得不提到近期落幕的十八大三中全会。尽管十八届三中全会对“房地产调控长效机制”、“房地产业未来发展方向”等房地产圈内热议的话题只字未提,但是,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所提出的金融改革、税收改革、农村建设用地的可流转、可抵押,乃至于放开社会资本特许经营参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等内容,依然为房地产业未来的发展指出了新方向。
《决定》指出,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在符合规划和用途管制前提下,允许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出让、租赁、入股,实行与国有土地同等入市、同权同价。缩小征地范围,规范征地程序,完善对被征地农民合理、规范、多元保障机制。扩大国有土地有偿使用范围,减少非公益性用地划拨。建立兼顾国家、集体、个人的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机制,合理提高个人收益。完善土地租赁、转让、抵押二级市场。
专家指出,开发商应该从建设用地流转中得到一定的机会,去找好自己住宅地产、商业地产、工业地产、文化地产等定位。事实上,农村建设用地和城市建设用地同权同价,也为房地产业增加了新选择。未来房地产开发商可以在规划允许的前提下,进入上述领域发展,将农业建设用地开发成为产业园、仓储基地甚至诸如农家乐之类的其他类型的经营性设施。
这样的信号弹,不仅给了开发商对于接下来房地产市场的抬头复苏有了信心,对于配套设施中央空调企业而言,则会因此释放出更多的增长空间,特别是已与多家地产商签订战略合作的企业,则完全可以借此站在竞争战略高地。
中西部开发仍是沃土
近年来,中央政府实施了相应的产业政策、投资倾斜政策、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等多种措施,旨在通过加快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以缩小我国经济发展差距,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在一系列利好政策的拉动下,中西部地区的基础产业和房地产迎来较快增长,中央空调作为基础建设的配套设备,其需求也随之扩大。在政策指引下,各个中央空调企业加速中西部战略转移升级,开始投入更多精力和财力进驻该市场,不管是办事处的设置还是生产基地的建立,都显示出企业对这片蓝海给予的期望。
而在近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促进西部发展和扶贫工作座谈会上再一次强调西部大开发的重要性。
李克强说,我国经济结构不合理突出表现在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而发展最大的回旋余地在中西部。西部大开发在区域协调发展总体格局中具有优先位置,是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也是促进社会公正的必然要求,要实行差别化的经济政策。重点基础设施建设更多地向西部倾斜,加快构建完整的铁路、公路骨架网络,推进重大水利工程建设。要积极引导产业转移和培育特色优势产业,在继续实行现有优惠政策基础上研究制定新的措施,支持西部承接劳动密集型、环境友好型产业转移,支持水、光、风等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以及优势能源矿产资源就地加工转化。促进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有机结合、相辅相成。要强化科技和人才支撑,完善激励机制,鼓励人才留在西部,使他们的创业创新能量得到更好地发挥。发挥区位优势,扩大向西开放,拓展交流合作发展空间。
从此次会议强调的内容可以看出,中西部经济的发展依然蕴藏着巨大的潜力,一方面是政策资金的倾斜,另一方面则是市场本身还处于待开发的状态。在大政策的引导下,中西部地区的基础产业和房地产依然有着足够的上升空间,这将为中央空调行业的发展提供极为肥沃的土壤。
理性看待政策刺激
武汉市建筑设计院副总工程师兼机电设计院院长陈焰华强调,企业不能形成对政策的依赖,要利用政策出台的机会,把已有的短板补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