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节能空调市场对促进节能减排、拉动国内消费、推动产业升级起到了重要作用。为进一步推广使用高效节能空调,国家发改委自6月1日起调整了节能空调补贴标准。2010年6月1日后,高效节能空调推广财政补贴标准为:额定制冷量≤4500瓦的空调,能效等级一级补贴200元,能效等级2级补贴150元。4500瓦<额定制冷量≤7500瓦的空调,能效一级补贴为250元,二级补贴为200元。
6月1日起,新的节能惠民补贴新政将开始实施。记者昨天从多家空调企业获悉,由于补贴政策的收窄以及成本压力加大,多家空调厂商陆续上调了定频空调的销售价格。根据财政部、发改委通知,对定频空调的补贴将延续至2011年5月31日,6月1日起3级以上节能空调将不再获补,全新国家能效标准的1、2级空调的销售补贴由原来的300元-850元/台下调至150元-250元/台,下调幅度最高达70%。
响应空调行业新门槛根据财政部、发改委发布的高效节能空调补贴政策调整的通知,与原补贴标准相比,新政策取消了原先二级能效产品的补贴,原一级能效产品在新的空调能效标准中降为二级,其补贴标准下降350元至450元,其中制
自2010年6月1日起,《房间空气调节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正式执行。新标准判断能效的方法为:整体式空调:能效比3.3w/w为1级,3.1w/w为2级2.9w/w为3级;分体式空调:额定制冷量≤4500W时,能效比3.6w/w为1级,3.4w/w为2级,3.2w/w为3级;4500W<额定制冷量≤7100W时,3.5w/w为1级,3.3w/w为2级,3.1w/w为3级;7100W<额定制冷量≤14000W时,3.4w/w为1级,3.2w/w为2级,3w/w为3级。
今日起,由国家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委联合发布的新《房间空气调节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强制性国家标准将正式实施。初步估算,该标准实施可年节电33亿千瓦时。新标准提高了房间空调器产品的能效准入门槛,与现行的标准相比,能效限定值提高了23%左右。其中,额定制冷量小于等于4500W的分体式房间空调器能效限定值为3.2
尽管进入了销售旺季,但随着新能效标准的实施以及欧元的相对贬值,空调业正面临着巨大的运营风险,传统空调库存寡头恐将遭受重创。笔者认为,要摆脱产业形势变动带来的运营风险,就必须按照市场和消费需求组织生产和运营,实现消费需求指导下的精准生产,只有这样才能降低整个产业的运营风险,提升企业的综合竞争力。
从目前来看,空调行业的发展面临着三大结构性挑战:一是新能效标准已正式实施,而行业却依然保有巨量库存;二是楼市低迷影响空调市场成交量;三是欧元快速贬值,出口压力急剧增大。统计数据显示,虽然新能效标准已经实施,但目前国内空调行业库存保有量依然在900万台以上,这无疑为空调行业的健康。
自2010年6月1日起,《消耗臭氧层管理条例》正式执行。为了保护臭氧层和生态环境,保障人体健康,国家制定此条例。国家逐步削减并最终淘汰作为制冷剂、发泡剂、灭火剂、溶剂、清洗剂、加工助剂、杀虫剂、气雾剂、膨胀剂等用途的消耗臭氧层物质。支持消耗臭氧层物质替代品和替代技术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推广应用。
中国的空调行业正面临一道至今未解的难题。根据国务院最新公布的《消耗臭氧层物质管理条例》(下称《条例》),6月1日起,中国将逐步削减并最终淘汰作为制冷剂、发泡剂、灭火剂等多种用途的消耗臭氧层物质。其矛头指向,正是目前被广泛应用的含氢氯氟烃(HCFC)。三年前,氟利昂作为制冷剂的时代在中国宣告终场,含氢氯氟烃被视为比较先进的替代品。但《条例》的颁布,意味着含氢氯氟烃也很快要被宣告“死刑”。但令中国空调企业头疼的是,一个完美的制冷剂替代技术尚未出现。实际上,受影响的不只是空调行业,也包括泡沫塑料等多个行业。中国保护臭氧层的“后氟利昂”之路,远远没有普遍想像中的那么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