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家电质量问题背后:贴标乱标准缺失无人买单
当下,在全国,小家电厂商的信誉已经遭到前所未有的拷问。近日,山东检验检疫局披露信息显示,今年以来,该局共发现1322批不合格进口产品,这些不合格产品主要为消费品。与此同时,湖南省工商行政管理局也在近期通报了2016年三季度流通领域商品质量抽查检验情况,从长沙、怀化、郴州、岳阳、湘西自治州5个地区的41家经销单位抽检了84组家用电器商品样品,不合格27组。
小家电问题在2016年集中爆发,究竟谁来买单?行业标准空白谁来填补?近日,《证券日报》记者对小家电行业乱象进行了调查。
不合格进口消费品
谁来买单?
根据山东检验检疫局调查,山东口岸进口飞利浦品牌小家电不合格较集中。山东检验检疫局对飞利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进行了约谈,要求该公司就不合格情况进行分析,对进口产品采取可行性措施,确保符合我国技术标准的强制性要求,并主动向检验检疫部门提交整改计划和整改措施,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记者就此事致电飞利浦(中国)方面,不过对方并未作出回应。
今年以来,进口消费品被有关部门抽检的不合格率在急速上升。
同时,进口渠道的多样性和复杂性给部分海外不法制造商留有机会,他们通过将假冒伪劣产品销往中国而赚取大量利润。“政策贸易渠道正在整改之中,不过目前跨国维权的责任主体难以辨认,同时代购等现象繁荣,渠道商多以中小企业和个人为主,所以进口的家电产品质量往往较难得到保障”,业内人士如此表示。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因为产品缺陷而召回的国际家电品牌不在少数,但它们在处理召回问题时却很多避开了中国市场。实际,我国关于缺陷进口消费品的法规一直在完善之中。去年,国家质检总局公布的《消费品召回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明确生产企业是缺陷消费品的召回主体,应当承担消费者因消费品被召回支出的必要费用,违规将由省级质检部门按照《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有关规定处理,并将包括儿童用品、电子电器产品在内的一般消费品都纳入召回管理范畴。
销量急速上升背后:
问题集中爆发
近年来,随着大家电利润的空间加速萎缩,小家电市场反而成为众厂商争抢的香饽饽。在各大零售商的数据中,今年3C、小家电、彩电销售额增长幅度最大。不过,除了众家电巨头的进入,在中国的小家电市场,也充斥着众多中小厂商,频频出现贴标、以次充好、恶性竞争等问题。
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局近期对北京市场中的在售电风扇展开质量抽检,结果显示,有六款产品被认定为不合格产品,其中还包含了骆驼等国民老品牌。而湖南省工商行政管理局通报的2016年三季度流通领域商品质量抽查检验情况显示,从长沙、怀化、郴州、岳阳、湘西自治州5个地区的41家经销单位抽检了84组家用电器商品样品,不合格27组,不合格样品涉及哥尔、亚都、小熊等众多品牌。
“迷你洗衣机、消毒器等已成为小家电市场的主力军,占市场份额在60%以上,而这些产品大多涉及婴幼儿产品。而小家电贴牌现象严重,有的甚至冒充大品牌厂商产品,让小家电市场难以整顿”,一位小家电供应商向记者透露。
中国电子商会副秘书长陆刃波认为,家电行业竞争越发惨烈,各大厂商为了更好地宣传,提高销量,推出概念五花八门,营销方式更是屡出“奇招”。不过随着原材料等价格上涨,厂商更多地是将成本转嫁给消费者。
而对于家电厂商而言,质量把控和对合作方的选择,成为一道考题。
有家电企业负责人透露:“面对同行激烈竞争,部分家电厂商为了缓解产量压力,降低成本,委托广东、江浙等地区的小企业进行贴牌生产,让质量问题不能得到有效监控。”
编辑:王明月
关键词:小家电行业;质量抽查;质量抽检;贴标
随着我国家电产业迈向智能化,小家电维修行业不仅需要解决售后硬件维修难题,软件维护也必须提上日程。知名家电行业观察家梁振鹏表示,目前整体小家电行业的智能化程度还不高,但智能化趋势不可避免。
2015-02-0309:39:00
随着家电比拼向高端化转移,小家电也掀起了一股高端化浪潮。如果说前两年高端小家电大多还是厂商标新立异、重在吸引消费者眼球的话,那么,现在几千上万元的小家电则已经进入消费者的选择范畴。
2013-12-0509:10:53
近日,北京市工商局最新一期对市场销售的小家电进行质量检查,却发现在抽检的多种小家电中,竟有54种存在各种隐患的不合格小家电。如何进一步规范小家电市场的良性发展环境,提高国内小家电行业的竞争力,是行业领导者值得深思的问题,国内小家电步入正轨走规范化生产的道路,也将是曲折而光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