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标(GB550152021)强制要求建筑碳排放计算,自4月1日起实施科技与创新

2021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国标《建筑节能与可再生能源利用通用规范》(GB55015-2021),自2022年4月1日起实施。《规范》为强制性工程建设标准,强制要求对建筑碳排放进行计算。

规范要点1.全文强制,必须严格执行2.建筑节能与可再生能源通用规范覆盖面广,涉及新建建筑、既有建筑、可再生能源系统、施工调试验收与运行管理等内容3.建筑碳排放计算作为强制要求4.可再生能源利用要求细化5.新建建筑节能设计水平进一步提升。《通用规范》提高了居住建筑、公共建筑的热工性能限值要求,与大部分地区现行节能标准不同,平均设计能耗水平在现行节能设计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基础上分别降低30%和20%。

6.新增温和地区工业建筑节能设计指标要求。相比于《工业建筑节能设计统一标准》GB51245-2017,《通用规范》新增温和A区设置供暖空调系统的工业建筑节能设计指标,拓展工业标准适用范围,温和地区工业建筑严格执行。7.暖通空调系统效率和照明要求全面提升

意义和制定标准

《建筑节能与可再生能源利用通用规范》(以下简称《规范》)的推出,是为了执行国家有关节约能源、保护生态环境、应对气候变化的法律、法规,落实碳达峰、碳中和决策部署,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推动可再生能源利用,降低建筑碳排放,营造良好的建筑室内环境,满足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需要。

适用范围

从总则可以看到,本规范的适用范围是“新建、扩建和改建建筑以及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工程的建筑节能与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系统的设计、施工、验收及运行管理”,涉及新建建筑、既有建筑、可再生能源系统、施工调试验收与运行管理等方方面面的内容。

碳排放强度

2.0.1:新建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平均设计能耗水平进一步降低,在2016年执行的节能设计标准基础上降低30%和20%。其中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平均节能率应为75%,其他气候区平均节能率应为65%;公共建筑平均节能率为72%。

2.0.5:新建、扩建和改建建筑以及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均应进行建筑节能设计。建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建设方案和初步设计文件应包含建筑能耗、可再生能源利用及建筑碳排放分析报告。

关键指标

此次发布的节能规范可以说是集大成者,随着它的发布,受到影响的原有标准及规范达到20部。具体参数上,围护结构的限值基本与之前的公共建筑和住宅节能节能设计标准一致,不过也有很多指标提高了要求。

@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对比

建筑物碳排放计算标准

2019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批准《建筑碳排放计算标准》(GB/T51366-2019)为国家标准,明确了建筑碳排放计算标准,明确了建筑物排放的定义,计算边界,排放因子以及计算方法。

以下为《建筑碳排放计算标准》(GB/T51366-2019)主要内容:《建筑碳排放计算标准》(GB/T51366-2019)

1总则

1.0.1为贯彻国家有关应对气候变化和节能减排的方针政策,规范建筑碳排放计算方法,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制定本标准。

1.0.2本标准适用于新建、扩建和改建的民用建筑的运行、建造及拆除、建材生产及运输阶段的碳排放计算。

1.0.3建筑碳排放计算除应符合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术语和符号

2.1.1建筑碳排放buildingcarbonemission

建筑物在与其有关的建材生产及运输、建造及拆除、运行阶段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的总和,以二氧化碳当量表示。

2.1.2计算边界accountingboundary

2.1.3碳排放因子carbonemissionfactor

2.1.4建筑碳汇carbonsinkofbuildings

在划定的建筑物项目范围内,绿化、植被从空气中吸收并存储的二氧化碳量。

2.1.5全球变暖潜值globalwarmingpotential

2.2.1几何尺寸

A——建筑面积;

Ac——太阳集热器面积;

Ai——第i个房间照明面积;

Ap——光伏系统光伏面板净面积;

Aw——风机叶片迎风面积;

D——风机叶片直径;

Di——第i种建材平均运输距离。

2.2.2碳排放量

CCC——建筑拆除阶段单位建筑面积的碳排放量;

Cp——建筑绿地碳汇系统年减碳量;

CM——建筑运行阶段单位建筑面积碳排放量;

Cr——建筑使用制冷剂产生的碳排放量;

CJC——建材生产及运输阶段单位建筑面积的碳排放量;

CJZ——建筑建造阶段单位建筑面积的碳排放量;

Csc——建材生产阶段碳排放;

Cys——建材运输过程碳排放。

2.2.3能源供给、消耗量

Ee——年电梯能耗;

Ei——建筑第i类能源年消耗量;

Ecc——建筑拆除阶段能源用量;

Ecc,i——建筑拆除阶段第i种能源总用量;

Ecs——措施项目总能源用量;

Ei,j——j类系统的第i类能源消耗量;

Ejz——建筑建造阶段总能源用量;

Ejz,i——建筑建造阶段第i种能源总用量;

Ejj,i——第i个项目中,小型施工机具不列入机械台班消耗量,但其消耗的能源列入材料的部分能源用量;

Efx——分部分项工程总能源用量;

EFi——第i类能源的碳排放因子;

E1——照明系统年能耗;

Epv——光伏系统的年发电量;

Estandby——电梯待机时能耗;

ERi,j——j类系统消耗由可再生能源系统提供的第i类能源量;

Ewt——风力发电机组的年发电量;

Ew——生活热水系统年能源消耗;

I——光伏电池表面的年太阳辐射照度;

JT——太阳集热器采光面上的年平均太阳辐照量;

Mi——第i种主要建材的消耗量;

P——特定能量消耗;

Pi,j——第j日第i个房间照明功率密度值;

Pp——应急灯照明功率密度;

Qcc,i——第i个拆除项目的工程量;

Qr——生活热水年耗热量;

Qrp——生活热水小时平均耗热量;

Qs——太阳能系统提供的生活热水热量;

Qs,a——太阳能热水系统的年供能量;

Qfx,i——分部分项工程中第i个项目的工程量;

Qcs,i——措施项目中第i个项目的工程量;

qr——热水用水定额;

Rj——第i个项目第j种施工机械单位台班的能源用量;

Ti——第i种建材的运输方式下,单位重量运输距离的碳排放因子;

Ti,j——第i个项目单位工程量第j种施工机械台班消耗量;

TA-i,j——第i个措施项目单位工程量第j种施工机械台班消耗量;

TB-i,j——第i个拆除项目单位工程量第j种施工机械台班消耗量。

2.2.4计算系数

APD——年平均能量密度;

CR(z)——依据高度计算的粗糙系数;

EPF——根据典型气象年数据中逐时风速计算出的因子;

Fi——第i种主要建材的碳排放因子;

ffx,i——分部分项工程中第i个项目的能耗系数;

fcs,i——措施项目中第i个项目的能耗系数;

fcc,i——第i个拆除项目每计量单位的能耗系数;

GWPr——制冷剂r的全球变暖潜值;

KE——光伏电池的转换效率;

KS——光伏系统的损失效率;

m——用水计算单位数;

KWT——风力发电机组的转换效率;

ηr——生活热水输配效率;

ηw——生活热水系统热源年平均效率;

ηcd——基于总面积的集热器平均集热效率;

ηL——管路和储热装置的热损失率。

mr——制冷剂充注量;

T——年生活热水使用小时数;

ta——电梯年平均运行小时数;

tr——设计热水温度;

tl——设计冷水温度;

ts——电梯年平均待机小时数;

V——电梯速度;

V0——年可利用平均风速;

Vi——逐时风速;

W——电梯额定载重量;

y——建筑设计寿命;

ye——设备使用寿命;

ρ——空气密度;

ρr——热水密度。

2.2.6其他

KR——场地因子;

r——制冷剂类型;

z0——地表粗糙系数。

3基本规定

3.0.1建筑物碳排放计算应以单栋建筑或建筑群为计算对象。

3.0.2建筑碳排放计算方法可用于建筑设计阶段对碳排放量进行计算,或在建筑物建造后对碳排放量进行核算。

3.0.3建筑物碳排放计算应根据不同需求按阶段进行计算,并可将分段计算结果累计为建筑全生命期碳排放。

3.0.4碳排放计算应包含《IPCC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中列出的各类温室气体。

3.0.6建筑碳排放量应按本标准提供的方法和数据进行计算,宜采用基于本标准计算方法和数据开发的建筑碳排放计算软件计算。

4运行阶段碳排放计算

4.1一般规定

4.1.1建筑运行阶段碳排放计算范围应包括暖通空调、生活热水、照明及电梯、可再生能源、建筑碳汇系统在建筑运行期间的碳排放量。

4.1.2碳排放计算中采用的建筑设计寿命应与设计文件一致,当设计文件不能提供时,应按50年计算。

4.1.3建筑物碳排放的计算范围应为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范围内能源消耗产生的碳排放量和可再生能源及碳汇系统的减碳量。

4.1.4建筑运行阶段碳排放量应根据各系统不同类型能源消耗量和不同类型能源的碳排放因子确定,建筑运行阶段单位建筑面积的总碳排放量(CM)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式中:

CM——建筑运行阶段单位建筑面积碳排放量(kgCO2/m2);

Ei——建筑第i类能源年消耗量(单位/a);

EFi——第i类能源的碳排放因子,按本标准附录A取值;

Ei,j——j类系统的第i类能源消耗量(单位/a);

ERi,j——j类系统消耗由可再生能源系统提供的第i类能源量(单位/a);

i——建筑消耗终端能源类型,包括电力、燃气、石油、市政热力等;

j——建筑用能系统类型,包括供暖空调、照明、生活热水系统等;

Cp——建筑绿地碳汇系统年减碳量(kgCO2/a);

y——建筑设计寿命(a);

A——建筑面积(m2)。

4.2暖通空调系统

4.2.1暖通空调系统能耗应包括冷源能耗、热源能耗、输配系统及末端空气处理设备能耗。

4.2.2暖通空调系统能耗计算方法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采用月平均方法计算年累计冷负荷和累计热负荷;

4应反映建筑外围护结构热惰性对负荷的影响;

5负荷计算时应能够计算不少于10个建筑分区;

6应计算暖通空调系统间歇运行对负荷计算结果的影响;

7应考虑能源系统形式、效率、部分负荷特性对能耗的影响;

8计算结果应包括负荷计算结果、按能源类型输出系统能耗计算结果;

9建筑运行参数可参照本标准附录B的建筑物运行特征确定。

4.2.3建筑碳排放计算模型中建筑分区应考虑建筑物理分隔、建筑区域功能、为分区提供服务的暖通空调系统、区域内采光(通过外窗或天窗)情况。

4.2.4年供暖(供冷)负荷应包括围护结构的热损失和处理新风的热(冷)需求;处理新风的热(冷)需求应扣除从排风中回收的热量(冷量)。

4.2.6建筑碳排放计算气象参数的选取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建筑节能气象参数标准》JGJ/T346的规定。

4.2.7建筑碳排放计算应定义建筑围护结构,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及构造做法应与设计文件一致。

4.2.8建筑碳排放计算中应分别计算建筑累积冷负荷和累积热负荷。

4.2.9建筑碳排放计算中的累积冷热负荷应根据下列内容确定:

1通过围护结构传入的热量;

2透过透明围护结构进入的太阳辐射热量;

3人体散热量;

4照明散热量;

5设备、器具、管道及其他内部热源的散热量;

6食品或物料的散热量;

7渗透空气带入的热量;

8伴随各种散湿过程产生的潜热量。

4.2.10建筑碳排放计算时应计算气密性、风压和热压的作用、人员密度、新风量、热回收系统效率对通风负荷的影响。

4.2.11建筑累积冷负荷和热负荷应根据建筑物分区的空调系统计算,同一暖通空调系统服务的建筑物分区的冷负荷和热负荷应分别进行求和计算。

4.2.12根据建筑年供冷负荷和年供暖负荷计算暖通空调系统终端能耗时应根据下列影响因素分别进行计算:

1供冷供暖系统类型;

2冷源和热源的效率;

3泵与风机的能耗情况;

4末端类型;

5系统控制策略;

6系统运行内部冷热抵消等情况;

7暖通空调系统能量输送介质的影响;

8冷热回收措施。

4.2.13暖通空调系统中由于制冷剂使用而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应按下式计算:

Cr——建筑使用制冷剂产生的碳排放量(tC02e/a);

mr——设备的制冷剂充注量(kg/台);

ye——设备使用寿命(a);

GWPr——制冷剂r的全球变暖潜值。

4.2.15建筑冷热源的能耗计算应计入负载、输送过程和末端的冷热量损失等因素的影响。

4.2.16输送系统的能耗计算应计入水泵与风机的效率、运行时长、实际工作状态点的负载率、变频等因素的影响。

4.3.1建筑物生活热水年耗热量的计算应根据建筑物的实际运行情况,并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Qr——生活热水年耗热量(kwh/a);

Qrp——生活热水小时平均耗热量(kW/h);

T——年生活热水使用小时数(h);

m——用水计算单位数(人数或床位数,取其一);

qr——热水用水定额(L/人),按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节水设计标准》GB50555确定;

ρr——热水密度(kg/L);

tr——设计热水温度(℃);

tl——设计冷水温度(℃)。

4.3.2建筑生活热水系统能耗应按下式计算,且计算采用的生活热水系统的热源效率应与设计文件一致。

Ew——生活热水系统年能源消耗(kwh/a);

Qr——生活热水年耗热量(kWh/a);

Qs——太阳能系统提供的生活热水热量(kWh/a);

ηr——生活热水输配效率,包括热水系统的输配能耗、管道热损失、生活热水二次循环及储存的热损失(%);

ηw——生活热水系统热源年平均效率(%)。

4.4.1建筑碳排放计算采用的照明功率密度值应同设计文件一致。

4.4.2照明系统能耗计算应将自然采光、控制方式和使用习惯等因素影响计入。

4.4.3照明系统无光电自动控制系统时,其能耗计算可按下式计算:

E1——照明系统年能耗(kwh/a);

Pi,j——第j日第i个房间照明功率密度值(W/m2);

Ai——第i个房间照明面积(m2);

Pp——应急灯照明功率密度(W/m2);

4.4.4电梯系统能耗应按下式计算,且计算中采用的电梯速度、额定载重量、特定能量消耗等参数应与设计文件或产品铭牌一致。

Ee——年电梯能耗(kWh/a);

P——特定能量消耗(mWh/kgm);

ta——电梯年平均运行小时数(h);

V——电梯速度(m/s);

W——电梯额定载重量(kg);

Estandby——电梯待机时能耗(W);

ts——电梯年平均待机小时数(h)。

4.5.1可再生能源系统应包括太阳能生活热水系统、光伏系统、地源热泵系统和风力发电系统。

4.5.2太阳能热水系统提供能量可按下式计算:

Qs,a——太阳能热水系统的年供能量(kwh);

Ac——太阳集热器面积(m2);

JT——太阳集热器采光面上的年平均太阳辐照量(MJ/m2);

ηcd——基于总面积的集热器平均集热效率(%);

ηL——管路和储热装置的热损失率(%)。

4.5.3太阳能热水系统提供的能量不应计入生活热水的耗能量。

4.5.4地源热泵系统的节能量应计算在暖通空调系统能耗内。

4.5.5光伏系统的年发电量可按下式计算:

Epv——光伏系统的年发电量(kWh);

I——光伏电池表面的年太阳辐射照度(kwh/m2);

KE——光伏电池的转换效率(%);

KS——光伏系统的损失效率(%);

Ap——光伏系统光伏面板净面积(m2)。

4.5.6风力发电机组年发电量可按下列公式计算:

Ewt——风力发电机组的年发电量(kwh);

ρ——空气密度,取1.225kg/m3;

z0——地表粗糙系数;

V0——年可利用平均风速(m/s);

Aw——风机叶片迎风面积(m2);

D——风机叶片直径(m);

APD——年平均能量密度(W/m2);

Vi——逐时风速(m/s);

KWT——风力发电机组的转换效率。

5建造及拆除阶段碳排放计算

5.1.1建筑建造阶段的碳排放应包括完成各分部分项工程施工产生的碳排放和各项措施项目实施过程产生的碳排放。

5.1.2建筑拆除阶段的碳排放应包括人工拆除和使用小型机具机械拆除使用的机械设备消耗的各种能源动力产生的碳排放。

5.1.3建筑建造和拆除阶段的碳排放的计算边界应符合下列规定:

2建筑施工场地区域内的机械设备、小型机具、临时设施等使用过程中消耗的能源产生的碳排放应计入;

3现场搅拌的混凝土和砂浆、现场制作的构件和部品,其产生的碳排放应计入;

4建造阶段使用的办公用房、生活用房和材料库房等临时设施的施工和拆除可不计入。

5.2建筑建造

5.2.1建筑建造阶段的碳排放量应按下式计算:

CJZ——建筑建造阶段单位建筑面积的碳排放量(kgCO2/m2);

Ejz,i——建筑建造阶段第i种能源总用量(kWh或kg);

EFi——第i类能源的碳排放因子(kgCO2/kWh或kgCO2e/kg),按本标准附录A确定;

5.2.2建造阶段的能源总用量宜采用施工工序能耗估算法计算。

5.2.3施工工序能耗估算法的能源用量应按下式计算:

Ejz=Efx+Ecs(5.2.3)

Ejz——建筑建造阶段总能源用量(kwh或kg);

Efx——分部分项工程总能源用量(kwh或kg);

Ecs——措施项目总能源用量(kwh或kg)。

5.2.4分部分项工程能源用量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ffx,i——分部分项工程中第i个项目的能耗系数(kwh/工程量计量单位);

Ti,j——第i个项目单位工程量第j种施工机械台班消耗量(台班);

Rj——第i个项目第j种施工机械单位台班的能源用量(kwh/台班),按本标准附录C确定,当有经验数据时,可按经验数据确定;

Ejj,i——第i个项目中,小型施工机具不列入机械台班消耗量,但其消耗的能源列入材料的部分能源用量(kwh);

i——分部分项工程中项目序号;

j——施工机械序号。

5.2.5措施项目的能耗计算应符合下列规定:

1脚手架、模板及支架、垂直运输、建筑物超高等可计算工程量的措施项目,其能耗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fcs,i——措施项目中第i个项目的能耗系数(kwh/工程量计量单位);

TA-i,j——第i个措施项目单位工程量第j种施工机械台班消耗量(台班);

Rj——第i个项目第j种施工机械单位台班的能源用量(kwh/台班),按本标准附录C对应的机械类别确定;

i——措施项目序号;

2施工降排水应包括成井和使用两个阶段,其能源消耗应根据项目降排水专项方案计算。

3施工临时设施消耗的能源应根据施工企业编制的临时设施布置方案和工期计算确定。

5.3.1建筑拆除阶段的单位建筑面积的碳排放量应按下式计算:

CCC——建筑拆除阶段单位建筑面积的碳排放量(kgCO2/m2);

Ecc,i——建筑拆除阶段第i种能源总用量(kWh或kg);

EFi——第i类能源的碳排放因子(kgCO2/kWh),按本标准附录A确定;

5.3.2建筑物人工拆除和机械拆除阶段的能源用量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Ecc——建筑拆除阶段能源用量(kwh或kg);

fcc,i——第i个拆除项目每计量单位的能耗系数(kwh/工程量计量单位或kg/工程量计量单位);

TB-i,j——第i个拆除项目单位工程量第j种施工机械台班消耗量;

i——拆除工程中项目序号;

5.3.3建筑物爆破拆除、静力破损拆除及机械整体性拆除的能源用量应根据拆除专项方案确定。

5.3.4建筑物拆除后的垃圾外运产生的能源用量应按本标准第6.3节的规定计算。

6建材生产及运输阶段碳排放计算

6.1.1建材碳排放应包含建材生产阶段及运输阶段的碳排放,并应按现行国家标准《环境管理生命周期评价原则与框架》GB/T24040、《环境管理生命周期评价要求与指南》GB/T24044计算。6.1.2建材生产及运输阶段的碳排放应为建材生产阶段碳排放与建材运输阶段碳排放之和,并应按下式计算:

式中:CJC——建材生产及运输阶段单位建筑面积的碳排放量(kgCO2e/m2);Csc——建材生产阶段碳排放(kgCO2e);Cys——建材运输过程碳排放(kgCO2e);A——建筑面积(m2)。

6.1.3建材生产及运输阶段碳排放计算应包括建筑主体结构材料、建筑围护结构材料、建筑构件和部品等,纳入计算的主要建筑材料的确定应符合下列规定:1所选主要建筑材料的总重量不应低于建筑中所耗建材总重量的95%;2当符合本条第1款的规定时,重量比小于0.1%的建筑材料可不计算。

6.2.1建材生产阶段碳排放应按下式计算:

CSC——建材生产阶段碳排放(kgCO2e);

Fi——第i种主要建材的碳排放因子(kgCO2e/单位建材数量),按本标准附录D取值。

6.2.3建材生产阶段的碳排放因子(Fi)应包括下列内容:

1建筑材料生产涉及原材料的开采、生产过程的碳排放;

2建筑材料生产涉及能源的开采、生产过程的碳排放;

3建筑材料生产涉及原材料、能源的运输过程的碳排放;

4建筑材料生产过程的直接碳排放。

6.2.4建材生产阶段的碳排放因子宜选用经第三方审核的建材碳足迹数据。当无第三方提供时,缺省值可按本标准附录D执行。

6.2.5建材生产时,当使用低价值废料作为原料时,可忽略其上游过程的碳过程。当使用其他再生原料时,应按其所替代的初生原料的碳排放的50%计算;建筑建造和拆除阶段产生的可再生建筑废料,可按其可替代的初生原料的碳排放的50%计算,并应从建筑碳排放中扣除。

6.3.1建材运输阶段碳排放应按下式计算:

Cys——建材运输过程碳排放(kgCO2e);

Mi——第i种主要建材的消耗量(t);

Di一—第i种建材平均运输距离(km);

Ti———第i种建材的运输方式下,单位重量运输距离的碳排放因子[kgCO2e/(t·km)]。

6.3.2主要建材的运输距离宜优先采用实际的建材运输距离。当建材实际运输距离未知时,可按本标准附录E中的默认值取值。

6.3.3建材运输阶段的碳排放因子(Ti)应包含建材从生产地到施工现场的运输过程的直接碳排放和运输过程所耗能源的生产过程的碳排放。建材运输阶段的碳排放因子(Ti)可按本标准附录E的缺省值取值。

THE END
1.政府公告家电新闻家用电器新闻家电行情家电行业资讯关于2024年铁岭市家电以旧换新、家装厨卫“焕新”补贴活动停止的公告 中国家电网 2024-12-13 生态环境部公开征求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专项资金申报意见 中国家电网 2024-12-11 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标准委) 批准发布一批重要国家标准 中国家电网 2024-12-09 广州市商务局:支持电商企业做大做强,积极建设“跨境http://m.cheaa.com/n_list_b223_s15.html
2.中国质量认证中心107301 汽车安全带 汽车安全带(1104) 107302 汽车外部照明及光信号装置 汽车用外部照明及光信号装置(1109) 107303 汽车座椅及座椅头枕 汽车座椅及座椅头枕(1114) 107304 汽车后视镜 汽车视镜(1110) 107305 汽车安全玻璃 汽车安全玻璃 (1301) 107306 摩托车外部照明及光信号装置 摩托车用外部照明及光信号装置(1116)https://www.cqc.com.cn/www/chinese/c/2024-12-05/557033.shtml
3.电器电子产品有害物质限制使用(中国RoHS)信息报送情况(截至2024年根据《电器电子产品有害物质限制使用管理办法》(工业和信息化部等8部门2016年第32号令)、《电器电子产品有害物质限制使用合格评定制度实施安排》(市场监管总局2019年第23号公告)相关规定,2019年11月1日后出厂、进口的电冰箱、洗衣机、电视机等十二大类产品,须开展电器电子产品有害物质限制使用合格评定,并将结果报送电https://www.miit.gov.cn/xwfb/gxdt/sjdt/art/2024/art_f421341e247a4368a9eae19180d10b8a.html
4.研发管理02嵌入式硬件设计流程之完善工控机设计标准及规范产品相关国标、地标: 国家标准、地方标准查询链接 其他产品相关认证: MFI Carlife ELV BHMA 二、方案设计 硬件设计流程图如下: 常见电子产品,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渠道进行方案分析。 市场上有竞品的,直接购买使用、拆解看方案。 没有竞品的,寻找相关度比较大的方案,购买使用、拆解看方案。 https://blog.csdn.net/weixin_41114301/article/details/122908277
5.国家标准GB∕T38052.1为保障智能家电系统的安全所采取的行动 计划或方针 注: / — , 。 改写 GBT5271.82001定义 08.01.06 2.3.2 家用电器安全校验码 犮犺犲犮犽犻狀 犮狅犱犲 犵 , 、 、 、 。 由智能家电自主产生的访问特定编码 作为家电配属 查询 控制 故障报警等操作指令的凭证 2.3.3 签名 狊犻狀犪狋狌狉犲 犵 , ,https://max.book118.com/html/2019/1122/6121201152002124.shtm
6.高压包型号脚位查询大全(1300)注:各脚功能参数请查找高压包脚位参数大全(1-300) 机型国标型号脚位 HV-阳极 FV-聚焦极 SV-加速极 FX-第二高压 夏普C-1811DKhttps://www.520101.com/html/inlandtv/165145696.html
7.泰国TISI认证:如何确保家用电器符合安全与能效标准?tisi认证了确保家用电器符合泰国TISI(泰国工业标准协会)的安全与能效标准,制造商和进口商需要遵循一系列严格的规定和程序。以下是详细的步骤指南: 1. 确认适用标准 了解相关标准:首先确认您的产品属于强制性认证的产品范围,并研究适用于该类产品的具体泰国国家标准(如TIS)。例如,电动吸尘器需符合TIS 60335-1和TIS 60335-2-2https://www.163.com/dy/article/JIPUPHQL05562PNV.html
8.关于修订《家居家电行业管理规范》的公示通知所有商品名称带有“KN95”、“国标 KN95”,需在属性安全标准要求写明:GB 2626-2019 KN95,外包装有明确标识:GB 2626-2019 KN95,提供符合安全标准要求的质检报告。 商品名称带有“N95”字眼,必须为现有10家NIOSH组织认定的国内厂商,且拥有NIOSH认证证书,提供符合安全标准要求的质检报告;严禁出现虚构质检报告、虚假宣传医https://school.jinritemai.com/doudian/web/article/aJ4FFkm8tsZS
9.国标pe给水管规格表及壁厚PE给水管的国家标准[摘要]国标pe给水管规格表及壁厚,不仅像pe水管,很多装修建筑材料,家具家电都是有一定指标规格的。PE给水管的国家标准,PE材料的使用已经广泛运用到很多很多材料的制造当中,当然生产制造指标一定要符合国家标准。 环保靠大家,现在的社会都在推崇环保建设,环保生活,所以国家也出台很多对应环保要求的硬性规章制度,国标pe给水https://zhishi.fang.com/jiaju/qg_988641.html
10.暖通国标适老化家电新国标将于2022年3月实施,应对人口老龄化 适老家电国家标准主要是指GB/T40439-2021《用于老年人生活辅助的智能家电系统架构模型》和GB/T40443-2021《适用于老年人的家用电器通用技术要求》。 2021年9月12日 00 暖通国标 GB/T40397-2021户式新风除湿机国标8月发布,明年3月实施 https://www.shuishushi.com/guobiao/
11.建材网建材网作为中国建材家装行业门户网站,主要提供建材价格、建材行业市场分析、各科建筑材料知识、建材招商、中国建材资讯、建材五金行情报道、建材品牌选购、中国建材公司、中国新型建材材料等丰富内容信息,更多信息可登陆建材网(www.bmlink.com)查看http://bmlink.com/
12.国家标准GB/T177432021发布,2022年7月正式实施摘要: 2021年12月31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管理委员会发布了2021年第17号中国国家标准公告。本次公告中包含GB/T 17743-2021《电气照明和类似设备的无线电骚扰特性的限值和测量方法》推荐性国家标准,该标准将于2 2021年12月31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管理委员会发布了2021年第17号中国国家https://www.emc.wiki/portal.php?mod=view&aid=346
13.海尔CXW358颠覆传统烟机净烟模式,将侧吸和顶吸的优势合二为一,上下双进烟口分区协作,高效吸排逃窜的油烟。 大风压大风量 25m3/min大风量,1100Pa大风压,飓风大吸力,煎炒烹炸油烟瞬吸无踪。 3分钟延时关机 烹饪结束后,烟机进入柔速运转,持续工作3分钟,将剩下的油烟吸净。 https://www.haier.com/kitchen_appliances/xyyj/20230829_213661.shtml
14.长虹美菱官网长虹美菱旗下官方网站,长虹美菱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重要的电器制造商之一,覆盖了冰、洗、空、厨卫、小家电等全产品线,同时进入生鲜电商、生物医疗等新产业领域。https://www.meiling.com/
15.这种"万能插座"别再用啦!网上国网助您查电量排隐患!2010年6月1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开始强制执行新国标,明令禁止生产万用孔插座。 新国标要求:生产两极和三极插孔分开组合形式(俗称新五孔插座)的插座,这种插座的插头与插座的接触面积更大,接触更紧密,降低了触电隐患。 l新旧国标的不同之处 https://zhuanlan.zhihu.com/p/6313075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