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成都市工商局对成都市电器市场销售的部分电炊具商品质量进行了质量监测,结果差强人意,6批次商品不合格,平均抽样合格率46%。其中,5批次产品涉及输出功率超负偏差,占不合格产品总数的71.4%。随着小家电越来越多地融入生活,很多消费者在享受小家电带来的便利的同时,也被其不完善的产品质量和服务所困扰。
杂牌充斥市场
质量短板待补
“小家电不耐用,质量好的用一两年,不好的不到一个月就坏了。”采访中,不少消费者这样向记者表示。这并不是消费者挑剔,或是使用不当造成的,从各地有关部门的检测中不难看出,小家电的抽检合格率的确不高。
据了解,今年一季度,成都市工商局对部分电炊具商品进行了质量监测。结果显示,6批次商品不合格,爱德保温式电子自动电饭锅、新飞电磁炉、三角电饭锅登上黑榜。监测主要针对标志和说明、对触及带电部件的防护、输入功率和电流、工作温度下的泄漏电流和电气强度、耐潮湿、泄漏电流和电气强度、稳定性和机械危险、机械强度、结构、内部布线,电源连接和外部软线,接地措施,螺钉和连接,电气间隙、爬电距离和固体绝缘,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等16个项目进行了检验。监测结果显示,不合格电灶具项目主要有:输入功率和电流、电源连接和外部软线、接地措施,能效等级、能效限定值。据了解,工商部门已责令经销企业停止销售不合格电灶具商品,立即进行整改,经整改复查合格后方可上市销售。
记者走访了家电销售和维修市场发现,小家电的价格从几十元到几百元不等,一些杂牌小家电以其便宜的价格占据了部分市场份额。这样的小家电虽然价格便宜,但是遇到维修问题,所需的花费甚至高于产品本身。没有贴铭牌或者标志标注不全的产品,这对消费者购物使用容易产生误导,严重的甚至会导致误用。
缺少强制性标准
质量投诉无依据
据了解,在产品标准方面,有关部门近些年的确出台了不少关于小家电的标准,但由于缺乏强制性,致使企业在执行上大打折扣。比如净水器先后出台了两项制造标准,但均不是强制性标准,给企业留出了相当大的余地。我国能效标志制度已经实施了6年,大家电的节能工作早已展开,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而小家电的节能工作才刚刚开始,时至今日,被纳入能效标志管理范围的小家电还仅有电磁炉、电饭锅、微波炉、豆浆机等几个产品。
另据了解,工信部今年计划对35项家电标准进行制定和修订,其中就包括多项小家电标准。比如储水快热组合式电热水器、电动按摩床、电灭蚊拍、电热卷发器、家用电烤箱、家用干衣机等产品标准。
消费者投诉热点:
维修难?售后服务难省心
售后服务价格贵,或是根本没有,也是当下小家电让消费者发愁的事。售后服务缺失导致小家电成为了一次性用品,造成了很大的浪费。据了解,近期,成都市场上的小家电成为消费者投诉的热点之一,而消费者投诉较多的一个问题就是售后服务缺失。中国消费者协会公布的统计数据也显示,2010年收到小家电投诉14113件,比2009年增长了10%,售后服务同样是热点。
另外,有些小家电企业倒是设有维修点,但维修点少、维修价格贵。比如某知名品牌在北京设立的维修点只有5家,且不提供上门服务。这对消费者来说,要送修实在是太不方便了。记者曾体验了一回送修电磁炉,花300多元买的电磁炉,维修费要120元。维修人员解释说,因为现在的电器都采用集成电路,任何地方坏了都要换一块新的集成电路,所以价格高。而业内人士告诉记者,由于小家电生产企业普遍将售后外包给社会上的维修点,而这些维修点的维修质量良莠不齐,不排除在维修时报高价、猛“斩”消费者。更有甚者,一些维修点在维修时故意不一次修好,留个“病根”,以待多次维修收取更多的维修费。
●记者手记
如何选购小家电?
时下,小家电产品种类繁多,如何选购、使用小家电,对普通消费者来说,知之甚少。下面记者介绍一些选购、使用小家电的常识。
一、选购小家电应注重其实用性,属于“画蛇添足”型小家电不宜选用,如“电冰箱保护器”,“电视延寿器”等等,这些均属于配用型小家电,它会降低大家电的可靠性,副作用颇大,使用配用型小家电利少弊多。
二、应注重小家电安全性。时下,小家电的安全性普遍较差,选购时,应注意其电源线须为双层绝缘,线芯径≥0.75mm2,此外,包装应严整、标记应正规,抗震性佳等等。
使用小家电应注意以下三方面问题:
一、不要放在潮湿处,在潮湿处,小家电的抗电、绝缘等安全指标下降易造成漏电伤人。放在干燥处也应注意完善保护接地装置。
二、梅雨天,雷雨天不宜使用,此时也会降低小家电的安全可靠性,故雨天时最好拔去小家电的插头。
三、小家电不宜受到震动。一般来说、小家电“骨质”脆弱,受震后易造成内部短路,使产品受损,一般来说,小家电应置平稳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