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董秘接受采访言语闪烁,以沉默方式草草结束
2月17日,小家电巨头苏泊尔因产品陷入“质量门”宣布停牌。此前的16日,央视《焦点访谈》曝出苏泊尔不锈钢炊具锰含量超出国标近4倍,可引起帕金森病等危险疾病。消息一出,引起业内轩然大波。
然而,苏泊尔事件已非一日之事,沉默已经解决不了问题。业内知名人士认为:“其产品距离第一次被曝光出现问题已有半年之久,但苏泊尔至今未采取实质性行动,令人惊讶。长此以往,中国消费者可能要放弃苏泊尔,而苏泊尔一旦失去中国市场就等于失去了一切。”
事件曝光销售大幅下滑
16日,央视曝光苏泊尔81个规格炊具被认定不合格产品。哈尔滨市工商部门经检测,认定知名品牌苏泊尔的四大种类包括:汤锅、蒸锅、奶锅、水壶。钢锅锰含量高出国标近4倍,可致帕金森症。
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中,叶继德坚称苏泊尔产品没有问题:“我们的正式产品均在指标之内,此前公司公告已经强调多次。”
“事件对苏泊尔影响很大,去年以来他们在国内的销售业绩就在下滑。而受事件持续影响,业绩下滑趋势可能还会继续。
事件发生以来,销售至少损失20%-30%的利润。”熟悉苏泊尔知情人士透露。
家电行业观察家刘步尘认为:“中国厨具主流品牌苏泊尔连续曝出质量不合格,无疑对整个行业起了负面作用,对其他品牌也会受到影响。”
漏洞百出
苏泊尔为何不能自圆其说
《焦点访谈》的宗旨向来以事实说话。苏泊尔“质量门”事件被曝出之后,业内质疑声不断。纵观事件前后,空穴来风,未必无因。记者就事件发生,苏泊尔前后几次应对中的说法提出三点质疑。
质疑一:认识问题存分歧?
苏泊尔质量不合格主要由哈尔滨工商局道外分局首先发现。然而,媒体曝出之后,苏泊尔拒不承认。中国特钢协会不锈钢分会一位专家此前指出:“苏泊尔用的材料不符合于国家国标板材不锈钢标准,是不合格的。”
业内专家认为:“无论是‘不锈钢食具容器卫生’标准和‘不锈钢器皿’标准,苏泊尔的5种不锈钢产品使用不锈钢材料成分均不符合要求。无论什么样的标准,前后两个都要符合,至少拿出符合标准的报告,这些是硬性规定,苏泊尔对问题纠结点归结于‘认识问题存在分歧’,实在站不住脚。”
质疑二:意大利标准之说钻标准的空子?
苏泊尔表示,参照意大利标准对采用相同材质的产品进行了检测,产品符合意大利标准中关于锰析出量的要求。
质疑三:为何始终拿不出具体数据?
2009年1月,哈尔滨市工商部门查出苏泊尔样品37个全部材质不合格产品。苏泊尔以沉默对待。去年8月,工商部门再次抽检苏泊尔82个样品,其中56个规格的产品再次被认定为“不合格”。这一次苏泊尔公司开始公开的回应“产品合格”,并表示接受复查,然而却不了了之。
直到此次,当苏泊尔被质疑,查出多款产品存在锰含量超标、镍含量不达标等问题。苏泊尔立即在官网做出澄清,表示“经权威部门鉴定也是符合国家标准的”。
市场人士认为:“苏泊尔觉得冤枉,可以拿出数据报告等证据,以理服人。苏泊尔在反驳过程中,始终未拿出权威检测报告证明自己的清白。”
苏泊尔可能失去中国市场
近年来,小家电行业竞争激烈,苏泊尔业绩并不理想,“质量门”事件发生也让业内人猜测:这是不是苏泊尔不得已采取大幅降低成本提升业绩之法。然而随着苏泊尔质量隐患问题频繁被曝出,造成连续性影响,苏泊尔的业绩和股价不升反降,企业发展似乎已陷入恶性循环之中。
苏泊尔2011年半年报显示,其国内产品收入23亿,国外收入11亿。显然,国内市场对苏泊尔而言至关重要。家电行业分析师指出:“目前国内小家电更多在低端市场竞争,真正高端靠进口,主要在本土竞争。”
刘步尘告诉记者:“中国小家电市场在2005年和2006年迅速成长起来。由于利润高许多企业迅速进入小家电,行业快速膨胀之后盈利下降,整体成长缓慢,小家电企业日子明显没有前几年好过。这几年,小家电上市公司报表盈利状况并不算好。小家电行业竞争激烈,不排除有个别企业为取得相对较好利润,采取不正当做法。”
业内知名人士认为:“苏泊尔被报道之后带来的损失绝对比采用更好材料生产产品的损失更大,业绩下滑在预计之中。我们看到的是一个拒不改正的苏泊尔。SEB收购苏泊尔之后,苏泊尔反而发展减慢,出现危机事件增多,这是一个非常奇怪问题。苏泊尔品牌形象受到伤害,投资者未来不看好,资本市场表现下降,对于苏泊尔而言是全方位的损失。继续下去,可能中国消费者要放弃苏泊尔,而苏泊尔失去中国市场就等于失去了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