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鹏林,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赛西)安全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全国电子产品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588)秘书长、工信部锂离子电池及类似产品标准工作组秘书长,同时也是全国产品缺陷与安全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463)委员。一直从事电子产品安全和锂离子电池标准化和科研工作,是我国电视机、手机、笔记本电脑等电子产品安全国家标准的主要起草人。
采访中,何鹏林提到三方面,令记者印象尤其深刻。
一是他组织牵头制定的锂离子电池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50余项,涉及到的领域大到电力储能、小到蓝牙耳机,涵盖面非常广泛;二是给他留下深刻印象的由锂离子电池引发的安全事故,有些影响面之广前所未有,有些造成的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令人痛心;三是他平时在购买、使用、维修电子电器时对于安全的谨慎态度,需引起每一位消费者的重视及电子电器从业者的反思。
一部手机的爆炸
2007年6月19日,位于甘肃省酒泉市金塔县一电焊工人的摩托罗拉手机电池突然爆炸,导致其肋骨断裂并刺破心脏而死亡。
当时,何鹏林正在从事电子产品安全的标准化工作,由于在学校时曾经从事过锂离子电池的充放电电路设计研究,因此按照主管部门安排从事锂离子电池的安全标准化工作。
锂离子电池应用领域日渐广泛
锂离子电池主要应用于四个领域:一是传统便携式应用领域,包括手机、笔记本电脑、家电、玩具、小型电动工具等;二是小型动力领域,包括电动自行车、平衡车、滑板车、电动轮椅、无人机、电动冲浪板等;三是电动车辆领域,包括乘用车、商用车、工业车辆、低速车等;四是在储能领域,包括不间断电源(UPS)、电动助力转向系统(EPS)以及风力发电、光伏发电等电力储能领域。锂离子电池在这些领域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目前,中国已经形成了成熟的锂离子电池产业链,在材料、生产设备、检测设备、回收利用等方面基本实现了国产化。中国锂离子电池产业在全球,尤其是在高端产品领域,都取得了较高的市场占比优势。
锂离子电池安全问题日渐突出
如此广泛应用的产品,安全问题不容忽视。何鹏林表示:“锂离子电池最常见的安全问题是起火、爆炸,锂离子电池的安全问题本质上还是材料体系的问题。”锂离子电池由于正负极之间具有较高的电压,所以无法采用容易电解的无机电解液(酸碱盐),只能采用有机电解液。而有机电解液在高温、过充、短路等条件下会分解析出一氧化碳、氢气、烷烃等还原性气体,进而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引发起火爆炸。而目前三元材料的锂离子电池不仅会析出易燃易爆的还原性气体,自身还会析出氧气,更容易起火爆炸。
目前锂离子电池产业面临着的主要问题,何鹏林认为一是上游的材料储备主要依赖于进口,锂离子电池的关键原材料锂、钴、镍等价格波动较大,导致电池价格乃至整机、整车价格波动较大;二是锂离子电池的安全问题没有得到本质解决,电动自行车、电动汽车、储能电站等由锂离子电池引发的起火事故经常见诸报端。
除了前述2007年手机电池爆炸致人死亡的事故之外,还有四起事故给何鹏林留下了深刻印象:
一是2016年的三星Note7电池召回事件,影响面之广,前所未有;二是2017年5月1日北京市朝阳区蟹岛停车场发生电动客车连环起火事件,烧毁新能源汽车89辆,据外界估算,此次火灾烧毁的车辆总价值接近亿元;三是2021年4月16日北京南四环大红门储能电站发生火灾,调派15个消防站47辆消防车235名消防指战员到场处置,事故造成2名消防员牺牲、1名电站员工死亡;四是2021年9月20日北京通州电动自行车电池起火致5人死亡,车主获刑6年。
“之所以印象深刻,是因为这四起事故分别对应着锂离子电池的四个主要应用领域:手机、电动汽车、储能电站、电动自行车。可以说锂离子电池在大部分领域都可能发生安全事故。”何鹏林概括道。
发布标准制定规范制度护航
2008年3月,原信产部科技司批复成立“锂离子电池安全标准特别工作组”,专门负责锂离子电池的安全标准制修订工作。该工作组现已更名为“锂离子电池及类似产品标准工作组”。
我国首部锂离子电池安全强制性国家标准
锂离子有关规范相继发布
除发布标准之外,2015年9月6日,我国工信部还发布了《锂离子电池行业规范条件》,旨在加强锂离子电池行业管理,引导产业转型升级,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锂离子电池产业健康发展。该规范条件以企业自愿申报的形式,对锂离子电池生产实行公告制度,遏制新上单纯扩大产能、技术水平低的锂离子电池行业项目,避免行业“散、小、乱”发展趋势,淘汰技术水平低的行业项目。2018年、2021年工信部对该规范条件进行了修订。
2016年11月9日,工信部发布了《锂离子电池综合标准化技术体系》,该体系阐述了锂离子电池产业发展状况及锂离子电池产业链,阐明了锂离子电池标准化的总体思路和工作目标,完善了电池产品和制造与检测设备等5大类在内的综合标准化技术体系,明确了下一步锂离子电池标准制修订工作的工作重点。何鹏林表示,目前该体系的第二版已经完成修订,预计2023年底发布。
据悉,《锂离子电池行业规范条件》和《锂离子电池综合标准化技术体系》均由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提供技术支撑,何鹏林牵头组织起草、落实。
召回制度利于产品质量提升
何鹏林曾参与《消费品召回管理暂行规定》(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令第19号)的前期讨论,并担任全国产品缺陷与安全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463)的委员,参与起草GB/T39063-2020《消费品召回电子电器风险评估》、GB/T34400-2017《消费品召回生产者指南》等多项标准,还参与了产品召回与缺陷分析标准体系的论证。在召回实施过程中,也参与了多起手机、笔记本电脑、无人机、充电宝、电视机、适配器等电子电器产品的安全召回论证和技术支撑工作。
何鹏林强调:“安全标准是产品开展产品召回工作的重要技术依据,同时在召回工作过程中也可以发现安全标准的缺失和不足,反过来促进标准的更新和完善,进而提升产品的安全质量水平。所以说,产品召回也是标准化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电子电器产品始终要把安全放第一位
随着智能产品的增多,电子电器安全问题变得更加突出,何鹏林认为电子电器的发展有两个方向:一是多功能融合,比如插座融合了USB充电、无线网络控制等功能;二是锂离子电池的使用越来越多。这两个趋势都带来了新的安全问题。
针对多功能融合产品,需要同时满足多个标准的要求。比如智能插座既需要满足插座标准,又需要满足适配器等电子产品的安全标准。
何鹏林指出,电子电器整机企业,应该秉持把产品安全性放在第一位的原则,严格选择供应商,尤其是安全关键件供应商,提前应对多功能融合和使用电池带来的安全风险。电池制造企业,要把产品安全放在第一位,不能一味追求过高的能量密度而放松安全尺度。对于已经发布强标,或者已经纳入CCC认证的电池产品,要严格遵守《标准化法》和认证法规。对于将要制定强标的电池产品,要提前布局谋划,制定更加安全的设计方案,避免仓促应对。
2022年11月10日,工信部、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发布《关于做好锂离子电池产业链供应链协同稳定发展工作的通知》;2023年1月3日,工信部等六部门发布《关于推动能源电子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2023年8月22日,工信部等四部门发布《新产业标准化领航工程实施方案(2023─2035年)》。多个政策文件都提出要推动锂离子电池以及钠离子电池等新型电池产业高质量发展。
何鹏林认为:“目前锂离子电池的性能已经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新水平,但是其安全性还没有得到本质的解决,要继续提高锂离子电池的安全性就需要及时制定安全标准。”我国目前已经制定了针对便携式电子产品(手机、笔记本电脑等)、小型储能(UPS、EPS等)、电动汽车领域的3项锂离子电池强制性国家标准GB31241-2022、GB40165-2021、GB38031-2020,正在制定电动自行车、电力储能领域的锂离子电池强制性国家标准。此外,电动工具、家用电器、玩具等领域的锂离子电池强制性国家标准转化也正在立项中。
给消费者的建议
电子产品及锂离子电池涉及的产品类型和产品领域非常广泛,对于庞大的受众群体,何鹏林从三个层面提出建议:
第二,在使用环节。不管是电子产品,还是锂离子电池,正确使用是产品安全性得到保障的一个重要前提条件。如果消费者不按说明书使用,或者在不合理、不可预见的条件下使用、误用以及滥用,那么即便是产品满足安全标准,也依然会出现安全问题。
第三,在维修环节。近期发生的电动自行车起火事件多与消费者改装、更换电池有关。消费者购买非原装的手机电池自行更换,也可能会引发起火、爆炸。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如果不具备甄别能力和专业技能,不建议自行维修电子电器,更不建议自行更换电池。
采访中,何鹏林还表述了一个小细节:“可能是出于职业敏感,我平时在购买、使用、维修电子电器时对于安全性非常小心。不仅不购买杂牌充电宝,平时不使用时也尽量放在浴室柜里,生怕充电宝起火。”何鹏林生活中的一些小细节,恰恰说明我们需要重视起电子电器的安全问题。
下一步工作重点
从业以来,何鹏林一直在和电子电器安全问题赛跑,覆盖更广泛的产品领域、制定更完善的标准,把好电子电器安全的质量关。谈及接下来的工作规划,何鹏林表示主要有两方面:
一是作为全国电子产品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588)秘书长,接下来重点做好GB4943.1-2022《音视频、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设备第1部分:安全要求》及其配套标准制修订和实施工作,尤其是协助国家认监委做好电子产品CCC认证的支撑工作。
二是而作为工信部锂离子电池及类似产品标准工作组秘书长,在做好GB31241-2022《便携式电子产品用锂离子电池和电池组安全技术规范》的CCC认证实施的同时,还要提前布局谋划家用电器、电动工具、玩具等领域的锂离子电池强制性国家标准的制定工作,为将来可能实施的CCC认证提供技术依据。
安全既是门槛,也是底线。电池产业界一定要把好产品安全关,把安全放在第一位。不重视产品安全,不尊重消费者生命财产安全,迟早会被市场抛弃。守住安全底线,才能谋求发展。——何鹏林对锂离子电池行业的寄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