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胎是国家自2015年为了促进人口均衡发展而制定的基本国策,随着二胎政策的实施,紧随其后的就是一系列关于二胎准生证以及生育津贴的问题需要解决,对于工作中的女性来说,产假的申请也成为了迫在眉睫的事情,所以无论是在准备生育二胎还是在生二胎的途中,都有必要对这些政策进行解读,一方面是为了避免准备不足导致生育二胎途中出现问题,另一方面也可以避免自身的权益受到损失。
在经历了迅速从高生育率到低生育率的转变之后,我国人口的主要矛盾已经不再是增长过快,而是人口红利消失、临近超低生育率水平、人口老龄化、出生性别比失调等问题。国内20多位顶尖人口学者历经两年的研究指出,我国的人口政策亟待转向,尤其是生育政策应该调整。
开放二胎是提升人口素质和过渡人口老龄化的重要举措,通过增加新生儿的数量来弥补新生代人群的空缺,特别是对于实施独生子女政策条件的地区来说,开放二胎不仅能促进经济的发展,也有利于家庭的和谐。
从计划生育到独生子女家庭政策,再到如今的二胎政策,这背后体现着国内人口结构的变化,一方面自然老龄化有关,另一方面随着社会的压力增大,年轻人的生育需求也逐渐下滑,所以实行二胎政策有着三大原因:
出生率不断下滑:在实行了独生子女政策后,国内的新生儿数量逐渐的下滑,到了2013年,中国的新生儿出生率已经下降到了12。1‰,这已经比美国还低了。
劳动力数量收缩:在出生率下滑之后,国内的适龄劳动力就会越来越少。这对于经济的发展是个很大的阻碍,而且会快速的推高薪酬。这就会让众多的企业将工厂迁到用工成本更为低廉的国家,进而对经济发展造成打击。
人口老龄化:出生率的下降,就表示年轻人越来越少,这就推高了老龄化的比例。进而使劳动力规模缩减,并且会增加医疗保障的成本,使得赡养老人成为了年轻人的一大负担。
开放二胎政策之后,就能够缓解老龄化的问题,有效解决因为老龄化所带来的矛盾,而且还能改善出生性别失衡所带来的问题。
对于想要二胎的家庭来说,也要满足一定的条件才能生育,同时在生育前也应当充分考虑自身的条件,当自身患有疾病或超过优生优育的年龄时就要谨慎考虑,同时对于经济条件较差的家庭来说也不建议生育二胎,而国家政策对于生育二胎的要求主要分为以下几点:
其他特殊情况的生育,在不突破人口与计划生育指标的前提下,由省计划生育行政部门制定具体办法,报省人民政府批准后执行。
为了鼓励生育,2023年开始实行二胎补贴政策。补贴分为生育医疗费用报销、生育津贴、中央和地方政府补贴、营养费用和一次性补贴。产假津贴是国家对企业支付产假的补贴。这些补贴一般由当局支付到公司帐户,然后从帐户支付给个人。由于每个地区的消费水平和当地的生育政策不同,生育激励也会有所不同。
对于有出生证明的二胎家庭,产假为98天,包括所有假期。一次意外分娩要额外增加30天,多胞胎每增加一个孩子就要额外增加15天。
具体发放金额根据女职工上年度平均实收工资确定。产假津贴计算公式:用人单位平均月薪/30*天产假。(注:产假津贴和产假工资不能同时发放,请以高者为准)。
如果平均月工资不到60%的本市职工月平均工资的前一年,应当计算为60%的本市职工月平均工资的前一年,如果平均月工资超过3次,应当按照3倍计算的平均月工资在上一年本市职工;如果前一年的平均月薪是不确定的,按本市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计算。
根据现行生育保险政策,符合计划生育政策规定的女职工,在分娩或实施计划生育手术时,只要用人单位已为其参加生育保险且连续不间断正常足额缴纳生育保险费满10个月,就可以报销生孩子的费用。也就是说,不管你是生第几个,只要符合计划生育政策,有准生证的,费用都可以报销,报销标准都一样。
领取二胎待遇分两种情况:
具有生育证生育二胎,因头胎没有报销,产假为98天,生育津贴(即产假工资)计发基数为职工所在用人单位上年度职工月平均缴费工资。
报销所需材料:个人医疗保险编号,《居民身份证》、《结婚证》、《生育证》、《出生医学证明》(包括两个孩子的)以上5个证件的原件及复印件,诊断书,住院现金收据,出院治疗明细单及出院记录。
凡是符合政策允许生育二胎的,可享受生育保险待遇。在领取二胎待遇时,有两种情况需分别处理。一种是之前已有生育二胎的计划,没有办理《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那男职工就不享受15天的护理津贴;女职工一胎和二胎待遇一致,即可领取98天的基础产假工资(难产、剖宫产在98天的基础上增加15天)和生育医疗费。
之前已办理独生子女手续,领取了一胎生育保险待遇,这种情况在领取二胎待遇时,需男职工退回15天的护理津贴;女职工在正常享受二胎待遇的同时,扣回60天产假的生育津贴,即只能领取38天产假的生育津贴。
如果夫妻决定生育二胎,在报销第一胎时,请在生育第一胎的诊断书上填写“不办理《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计划生二胎”,并签上你或你妻子的名字即可,可以照常报销98天的生育津贴。如果办理《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的,再生育第二胎时只能享受38天的生育津贴,第一胎多享受的60天独生子女奖励在报销二胎时扣减。
女职工在产假期间的工资照发。按本规定享受的产前假和哺乳假的工资按本人原工资的百分之八十发给。单位增加工资时,女职工按规定享受的产前假、产假、哺乳假,应作出勤对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