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导智能专题研究:锂电设备核心供应商,受益全球龙头集中扩产

1.1.行业大洗牌,2020年设备头部效应显著,先导一马当先

锂电设备行业自2015年开始,经历3年的高速发展期,在2018年进入行业洗牌期,ROE和净利润增速开始下行,2019-2020年行业业绩增长整体疲弱。(我们选取百利科技、金银河、科恒股份、先导智能、星云股份、赢合科技、杭可科技作为锂电设备行业板块。)

利润增速:2020年净利润增速平均为-137.6%,中位数为15.8%,相对于2016-2018年高速增长进一步回落。

ROE及ROIC:2020行业加权ROE平均值同比2019有稍微上升,平均值从-3.27%升至-2.19%中位数从5.42%下降至5.04%,但相对于2019年降幅有所收窄。而衡量企业盈利能力的ROIC也有所回落,中位数从5.67%下滑至4.58%。

我们选择ROE及预收款两项指标来观察行业分化情况。首先是ROE,该指标相对而言更能够反应企业的综合经营能力。先导2020的ROE较2019年略有下降,两年平均ROE为18.72%,百利科技由负转正,星云股份在2020取得ROE同向上升,而其余公司ROE水平均有较为明显的下滑。

其次为预收款,衡量公司新接订单情况,一定程度上反映订单流向。先导的项目预收款在2018年位列行业首位,占比样本总体预收款的比例为44.71%。

先导智能在2018-2019年行业洗牌期充分证明了其行业龙头地位;公司在毛利率、净利率、收入增速、净利润增速等方面在2020年全面优于行业平均水平。

2020年,锂电设备板块扣非净利占全部净利比例从2019年的55.49%上升至78.65%。

然而先导智能净利润绝大部分来自于主营业务。2017-2020扣非净利润占其净利润总额的比例分别为94.76%、112.42%、100.20%以及90.16%。连续四年均保持高位。

2021年第一季度,公司新签订单为38.49亿元(不含税),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公司锂电智能装备业务随着“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的提出,未来或将加速发展且中长期成长空间较大。此外公司3C智能装备、光伏智能装备业务、燃料电池装备等非锂电业务或将保持较快增长,平台型公司的特征越发明显。

锂电设备商业模式决定,设备厂需要为电池厂阶段性的垫资,因而此前现金流普遍较差。设备公司要想做大,必须要具备一定的资金实力及现金造血能力,这是拿单能力的前提和基础。

对比先导和行业整体水平,公司的资金实力在2020年表现得尤为明显:其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在2020年末接近13.53亿元,远高于行业平均增速。

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在2020年末达到22.18亿元,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1.2.先导本轮上涨主要受益于行业贝塔与龙头溢价

我们对先导上市以来股价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复盘,复盘分为两个维度,第一维度是公司订单及业绩,第二个是行业政策及动态。

2019年之前,公司股价的上涨往往伴随着业绩预期的上调,下跌伴随着业绩的下调,例如2017年H1,先导签订银隆订单,市场当时对公司2018年业绩从6.88亿一度上调至12亿元;而2018Q2-Q3公司出现预收款、存货等前瞻指标恶化以及LG丢单等问题,市场下调对其2019年盈利预测。

进入2019年以来,公司层面的信息以与头部客户签订供货协议以及资本运作(可交债、可转债)为主,市场对其一致盈利预测基本上未出现上调。

根据Choice的统计,市场对于先导2019年盈利的一致预期经历了明显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2017年,正如我们上文分析,伴随收购泰坦以及签订银隆订单,2017年市场对于先导的未来盈利预期一度多次上调;第二个阶段:2018-2019年,市场对锂电设备行业及先导智能的研究深入,盈利预测回归理性与实际;

以PE(TTM)为口径,我们可以看到2020Q3的这轮上涨主要系先导的估值水平提升,也就是说本轮上涨,从公司角度,更多的是市场基于先导本身龙头地位及新增国际化订单的认可,而给予的龙头溢价。

板块表现对于电动车政策以及海外汽车巨头的电动车推进进度敏感度很高。从行业信息维度复盘先导智能股价,我们可以看到主要的几轮下跌(2017Q4-2018年初、2018Q2-Q3、2019Q2、2020Q1)均伴随着补贴政策退坡力度超预期、双积分政策不达预期等;而几轮上涨均伴随着大量的政策面利好以及海外主流车企(特斯拉、大众、宝马、戴姆勒等)的电动车进程超预期,以及宁德时代、大众汽车电池产能扩产等。2020Q1以来,受益于补贴政策的延续以及下游需求旺盛导致的扩产,本轮上涨主要受益于行业贝塔与龙头溢价。

2.行业空间分析

2.1.国内电动车双积分托底长期发展

我国电动车销量持续增加,2020年新能源汽车销量达136.7万辆,同比增加13.38%。2021年继续维持高增长,1-4月各月同比增长率分别为274.6%、680.8%、239.3%、188.9%。

国家双积分政策及中长期发展规划托底电动车销量:

经我们测算,在新能源乘用车达标值及负燃料积分的双重制约下,2021-2023年电动车销量将分别达到228、305、369万辆,对于乘用车市场的渗透度将分别达到9.50%、12.20%、14.76%;

工信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征求意见稿)发布,电动车到2025年新车销量占比达到20%左右,电动趋势明朗。

2.2.主流汽车集团电动化趋势不可逆

欧洲碳排要求趋严+特斯拉鲶鱼效应的影响下,大众、宝马、戴姆勒、雷诺等主流车厂均积极电动化,大众、宝马、戴姆勒等均推出专用于电动(纯电/混动)的汽车平台;

车企共同启动电动化发展大潮,按照大众、宝马、戴姆勒、丰田、现代等企业的电动车规划,我们预计到2025年全球电动车需求将达到1647万辆,对当年汽车市场渗透度达到17.33%。较大的电动车需求,将有望带动合计接近820GWH的锂电池需求,其中纯电动需求约为760GWH,混动需求为57GWH左右,目前产能相较于2025年需求仍有较大缺口。

2.3.电池产商开展新一轮扩产潮,海外电池厂扩产贡献主要增量

1.CATL

CATL逐年于宁德、四川等地新增厂区,新增产能亦逐步增长,2021、2022年预计将分别新增60GWH和97GWH,届时2022年总产能可达241GWH。

位于德国的图林根规划产能达45GWH,未来将成为主要厂区,目前预计其产能于2022年将达35GWH。

2.LG

LG工厂主要位于南京,产线数量合计94条,总产能高达83.5GWH,近海内外总计190GWH的一半,其生产的圆柱型电池将供应特斯拉。软包电池于南京和波兰在2020年新建工厂,主要为调试,但其将占据总产能的大部分(42GWH和78GWH)。按照LG新能源计划,到2021年末前,其将电池年产量从2020年的120GWh增加到156GWh,提高30%.

3.三星SDI

三星在全球拥有四大动力电池基地,分别是韩国蔚山、中国西安、美国密歇根州和匈牙利,当前产能16GWh,规划2020-2021年产能扩充至30-40GWh。2021年,三星SDI主要将在中国西安和匈牙利进行招标,分别规划投资97.15和88.44亿人民币用于生产动力方形电池,将占据海内外大部分的生产量,其中匈牙利2021年产能将达25GWH,西安二期预计更高。同比之下位于韩国巍山和中国西安一期工厂的2021年产能仅3GWH。

4.SKI

SKI于中国盐城的工厂总计规划生产27GWH,将于2021、2022、2023年分别达到10、18、27GWH,占据超国内外总产能的三分之一;美国佐治亚州2023年也将达到20GWH,该公司表示佐治亚州一家工厂已经建造完成90%,并在今年上半年进行调试生产。SKI2023年总产能将达74GWH,和2019年的8KWH相比产能将大幅增加,逐年增加10.5、10、26.5、19GWH。

5.Northvolt

Northvolt主要厂区位于瑞典斯莱夫特奥,其2020年产能为4GWH,规划产能40GWH,在2021和2022年分别达到12GWH和22GWH。其位于德国萨克森州新建的工厂规划产能24GWH,预计2022年生产2GWH,并在2023年开始给大众供货。预计该公司在2022年总产能将达24GWH。

6.其他

电池厂装机量高度集中,除了上述公司外,我们选择装机量前30的电池厂进行产能扩产计划汇总。

根据待招标量,2021年各厂商产能合计将达337.4GWH,较上年新增73.2GWH。亿纬锂能和中航锂电带招标量为11GWH,预计2021年产能将分别达30.8GWH和24GWH;国轩高科和孚能科技将扩产8GWH,预计2021年产能将达到26GWH和21GWH。

扩产主体:

1)产能利用率较高的龙头公司,产能到2020、2021年紧张,例如宁德时代、比亚迪。

2)获得巨头长期订单的厂商,例如亿纬锂能、欣旺达、联动天翼等。

3)布局新能源行业的财团,例如捷威(复星)、万向等;

4)车厂自建电池厂,例如时代上汽等。

2.4.中长期动力电池展望:高端产能仍有较大产能缺口

中长期来看,动力电池在高端产能领域仍有较大产能缺口;

国内市场,计算求得2025年产能需求约为403GWH,到2020年底我国TOP10产能约为243.8GWH;

以合资车口径计算全球产能需求,约为700GWH,而CATL、LGC、松下以及三星SDI2019年底产能约为182GWH。

2.5.方形叠片电池和大圆柱发展趋势,贡献新增设备需求

从目前装机数据来看,方形电池仍为主流,根据GGII数据,我国电池方形占比由2017年的57.50%上升到2020年的80.80%。

近三年的国内动力电池市场的集中度进一步提升,国内TOP3占比持续升高,由2017年的51.2%上升到2020年的83.1%,排名在前列的宁德时代、国轩高科等都是以方形电池为主,方形占比增加的主要原因是这些厂商出货量与市占率不断提高,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方形电池的发展,我们预计随着市占率的不断提升,方形电池的占比逐年增加。

受益于特斯拉的modle3等车型的销售增加,其采用的4680圆柱电池出货量提升,使LG以及松下等在国内的动力电池出货量提升,圆柱电池的占比逐渐升高,2020年占比为13.28%,同比增加6.6pct。我们预计未来几年,在特斯拉出货的带动下,圆柱电池的占比有望继续提升。

方形电池和大圆柱电池的发展趋势,有望贡献新的设备需求。

2.6.市场空间展望:锂电设备市场持续增长

市场此前非常关心电池厂单位GWH投资额这一数据。我们通过分析CATL的报表数据得到该公司较为准确的单位投资数据。我们的计算方法为:公司单位GWH投资额等于其累计投资额(即为机器设备投资原值)与其产能的比值,这一指标衡量是以前年度的累计情况;如果看当年新增产能的单位投资额,就用当年新增投资额与其当年新增产能比值来计算。结果显示:公司单位GWH投资额(累计)在2015-2020年分别为5.12、5.65、4.41、3.56、2.57亿元,意味着每年的新增产能单位投资额是下降的;单位GWH投资额(新增)在2015-2020年分别为5.12、5.92、3.41、2.00、1.98、1.80亿元。

海外电池厂扩产的单位设备投资额可能较国内偏高。例如,我们用Northvolt计算得到的单位GWH投资额约为2.3亿元人民币。这可能与海外自动化程度高、用到的自动化配套投入多。

根据我们的测算,2021-2022年国内外动力锂电池扩产可以带动370、484.8亿元投资额,同比增长32%、31%。

2.7.电池厂设备折旧速度普遍偏高,技术进步驱动设备淘汰

设备实际折旧率高不仅是CATL才有的现象,LGC、松下、三星SDI的设备折旧率普遍达到18%-23%之间,实际折旧年限均为设计折旧年限范围的下限。

由于新能源汽车技术加速迭代,动力电池产线设备的技术要求发生较大变化部分基于早期技术开发的动力电池生产设备难以适应新产品生产,其经济寿命低于原有折旧年限。

3.行业竞争格局:基于波特五力模型的分析

3.1.潜在竞争者:进入难度高,客户+技术+资金形成三重壁垒

在现有锂电池生产技术体系之下,锂电设备的进步更多地表现为效率提升而非工艺上的颠覆性突破。在没有颠覆性技术的情况下,新进入者进入锂电设备行业难度较大,其将面临至少三方面的竞争壁垒:

第一,下游扩产集中于大型厂商,将引致对应供应商市占率提升。锂电设备市场中,主板上市的龙头公司的客户大多为下游大型电池厂商,而新三板上市公司的客户以小型厂商为主。由于行业现金流和成本等因素,下游新增产能正在向大型电池厂集中。

第三,锂电设备业务将步入整线业务时代,或者说整合时代。从技术层面来看,锂电设备的核心技术在于前段涂布机和中段卷绕机技术。这两项技术难度很高,控制环节多,是影响客户产品安全性和生产效率的关键因素。目前行业龙头赢合科技和先导智能分别从前端和中段突破,掌握了核心技术。

3.2.行业内部竞争者:龙头市场份额大幅提升,借力收购整合增长迅速

行业内部竞争的趋势为明显的头部集中效应,龙头市场份额大幅提升,而业务单一的小体量锂电设备厂商会面临市场份额萎缩或者倒闭等问题;

以先导智能为例,先导智能作为CATL的核心供应商,其通过CATL实现的收入不断提升。我们估算得到,先导在CATL资本开支中的比例从2015年的12.99%提升至2019E的21.88%,但这一过程对于其他锂电设备公司而言,意味着竞争的加剧及淘汰。

我们统计先导锂电设备的国内市占率,该数值从2017年的8.72%上升至2019年的27.40%,市占率大幅提升。

行业内的兼并收购逐渐成为常态,龙头公司通过整合其他细分设备领域的优质公司进行设备产业链的延伸。典型的案例包括先导2017年收购泰坦新动力、打通后段设备,赢合2017年收购雅康、打通前中段设备,科恒收购誉辰自动化、诚捷智能,从而从涂布机向卷绕机及后段设备延伸。

龙头通过外延并购+内生研发,不断挤占非核心设备公司的市场份额。然而,我们认为由核心设备向非核心设备延伸相对容易,但由非核心设备向核心设备延伸难度很大,近年来上市公司收购失败案例较多。这是因为行业在核心设备领域的企业较为成熟,竞争格局走向固化。

3.3.供应商与客户议价能力:客户议价能力有上限,供应商议价空间不大

客户议价能力有所提高,主要表现在账期的拉长、预收账款比例减少。从应收账款周转天数的比较中,我们发现部分三板公司应收账款账期长达300-400天,可能意味着下游回款较困难。主要是扩产电池厂商数量减少,下游集中度提高对于中游企业利润空间可能会有所挤压。

但我们认为客户议价能力存在上限,不会大幅度降低设备价格。这是因为:

1)设备效率的提升本身就会降低单位投资额,比单纯压价幅度更大;

2)过分压价会导致设备供应商选择较差的零配件,从全生命周期生产成本来看是不经济的。

我们认为供应商的议价空间不大。对于上游众多的零配件厂商而言,优质客户数量也在大大减少。设备行业对上游公司的回款账期也明显拉长。于上游零配件厂商在供应商的选择上必然会向龙头收敛,而零配件供应商的数量大、集中度分散,因而议价能力不会很强。

3.4.潜在替代市场:软包替代方形不会影响前段设备,对中段设备影响可能低于预期

潜在替代市场主要来自于软包对于方形/圆柱的替代。市场对于软包替代方形/圆柱对于设备领域可能造成的冲击一直比较担心。我们认为对于中段尤其是卷绕设备的影响没那么大,对前段设备没有实质性影响,对后段设备有积极影响。

首先,软包可能会使用一部分叠片设备。软包电池的电芯的结构是隔膜呈现层叠状态,一层一层将正极、负极隔开,相对于方形、圆柱的电芯更加扁平。市场担心是软包使用叠片设备较多,甚至会取代卷绕机。但实际上软包电芯同样可以用卷绕机生产,CATL的软包电池使用的是卷绕工艺。叠片机的加工效率目前来看仍然非常低。以蜂巢能源举例,公司已完成0.45s/pcs/单工位叠片(即为0.45秒每片)速度验证机与样机的开发制作,假设软包电池极片在15~30片,可以算得一分钟为4.5~9PPM左右,这和铝壳、圆柱的效率差距非常大。

其次在封装环节,软包电池与其他电池有关键区别。软包高在设备数量不一样,软包需要折边、烫边,这些步骤需要换盘、需要更多机械手。软包电池当外形尺寸设计好后,就需要开具相应的模具,使铝塑膜成型,这一过程称为冲坑,用成型模具在加热的情况下,在铝塑膜上冲出一个能装入卷芯的坑。

第二步将铝塑膜对折,将卷芯覆盖,进行顶封和侧封。这里用的是热封而非其他电池所常用的焊接,令铝塑膜的PP层熔化然后黏结。在顶封时,极耳必须借助极耳胶与铝塑膜的PP层熔化粘结。因而在封装环节,原先所需要的大量焊接设备需换为贴胶机、顶侧封机、折边机、烫边机,由于步骤更多又需要更多的机械手与托盘等。

4.先导智能公司分析:技术、管理、客户与资金四大维度的核心竞争力

4.1.主营业务特征:本部营收利润维持正增长

公司是全球新能源装备的龙头企业,涵盖锂电池装备、光伏装备、3C检测装备、智能仓储物流系统、汽车智能产线等业务。其中锂电设备占营收比逐步下降到了55.27%,源于公司布局平台化,多业务共进。

2021年公司一季报发布,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20,704.10万元,较上年同期同比增长39.32%;实现净利润20,078.87万元,较上年同期同比增长112.97%。这主要得益于自2020年三季度开始,公司订单快速增长,公司整体发展再上一个台阶,报告期确认收入和盈利相应增加。

公司毛利率整体维持稳定。我们统计单季度毛利率,公司毛利率基本上维持在40%左右。2020年综合毛利率34.32%,同比下滑5.01pct,低于预期。我们认为,主要因有,①2019年至2020年上半年锂电设备行业处于调整期,新接订单毛利率承压;②子公司泰坦历史订单毛利率低且大部分在2020年确认收入。2021Q1毛利率开始回升,达40.21%。

公司2020年净利率为13.10%,2020Q4单季度盈利能力处于较低水平,净利率为7.49%,同比-1.39pct。2021Q1实现净利率为16.63%,同比+5.75pct,环比+9.15pct,盈利能力开始显著恢复向上。随着未来优质客户的收入确认占比加大,研发投入从前瞻投入期到平稳期,毛利率、净利率有望持续上行。

公司发展不过分依赖泰坦,仍以本部为主、与泰坦协同发展。泰坦自从2017年被收购进上市公司体内后,归母净利润2016-2018年分别达到了0.55、1.22、3.95亿元,连续大幅高速增长;2019-2020年有所下降归母净利润为2.61、-0.78亿元。泰坦2018年业绩具有一定偶然性占本部利润的比例从2016年的18.90%提升到了2018年的62.5%,主要系受到银隆订单泰坦份额较大的影响;2019泰坦收入、利润分别占整体的32.62%、76.99%;2020占比分别为11.09%,-9.22%。

4.2.核心竞争优势:技术全球领先,内部管理卓越,客户结构优异,资金实力雄厚

4.2.1.研发持续投入,精耕高端技术

公司以全面服务客户需求为研发导向,打造灵活完备的研发体系。2018-2020年,公司研发支出占营收比例为7.29%、11.36%、9.18%。

公司研发人员数量占比非常高,2017-2020年分别占比23.35%、28.11%、36.09%、34.04%。公司对研发投入和技术人才的高度重视,为未来长足发展作出铺垫。

公司研发人员占比明显高于国内其他锂电设备领先公司,且本科及以上学历员工数量占比达到了37.05%,大幅领先同行。

公司在自动张力控制、卷绕技术、自动纠偏技术等领域彰显全球领先优势。

4.2.2.股权结构集中,股票激励制度到位,内部管理卓越

公司实际控制人为董亊长王燕清,通过拉萨欣导创业投资、上海元攀、无锡先导电容器设备厂三个主体共持有先导智能34.19%的股份。董亊长王燕清为技术出身,全面负责公司经营管理的重要亊项。由于公司的实际控制人控股相对集中,公司的决策效率较高,有利于公司长期稳健经营。

公司先后有两次股权激励,主要覆盖公司高管、核心技术员工及其他核心员工,第一次激励方案设置了2019-2021年的利润目标,第二次激励方案对收入增速及ROE设置考核目标,不仅重视发展速度,也重视发展质量;

公司具备卓越而高效的内部管理体系,扣除研发费用的管理费用率持续下降,到2019Q3仅为5.72%,明显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4.2.3.客户结构优异、资金实力雄厚

公司具备成套设备研发生产能力,主要产品包括锂电池卷绕机、焊接卷绕一体机、极片分切机、软包叠片机、软包注液机以及化成柜系统、分容柜系统等锂电池核心设备,同时推动电极涂布机等其他锂电池设备的发展,努力实现锂电池全流程设备的生产。

作为国内整线或分段整包解决方案提供商,公司通过技术内生+外延两种发展模式,已经基本实现前、中、后段锂电设备的全覆盖,随着下游客户对设备一致性要求逐步提升,维修成本下降,不同厂商设备之间衔接问题日趋改善,预计公司可以进一步提升现有客户黏性、加快开发新客户。

锂电池厂商对设备供应商的粘度极大,为保证产品质量一致性,不会轻易更换设备供应商。目前公司最主要的业务为锂电池制造设备,是国内极少数能同时给松下、索尼、三星、宁德时代、LG、特斯拉、比亚迪、亿纬锂能、中航锂电等高端客户提供产品的企业。在未来锂电扩产的前景下,龙头客户资源将保证公司未来的持续盈利能力。

公司积极开拓海外业务,具备国际化视野。公司开发的自动卷绕机等锂电池核心设备和锂电池整线设备在性能上已能满足国内外主流客户的需求,销售价格相比国外同类产品有明显优势。目前公司所产设备已远销欧洲、美国和日韩等地,表明公司产品已具备良好的国际竞争力。公司目前已在欧洲、欧洲等地设立分/子公司,未来公司将进一步加强海外市场的开拓工作。

锂电设备行业的收款及收入确定方式决定了其需要阶段性为下游电池厂客户垫资;在这种情况下,设备公司的资金实力至关重要。横向对比来看,先导无论是在手货币资金以及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明显高于行业(仅低于以消费锂电客户为主的杭可科技,消费锂电一般回款较好);与此同时,先导上市以来灵活运用了可转债、可交债等融资方式。

4.3.横向财务分析:杠杆率先升后降,应收账款计提最为审慎,盈利能力有望恢复

4.3.1.杠杆率先升后降,资产质量好转

我们统计了主要锂电设备的资产负债率(由于该行业预收款较多,我们使用剔除预收款后的资产负债率),发现先导资产负债率在2016-2020这一区间先上升后下降,整体还维持在行业偏低水平。负债率的提升与公司短期/长期借款金额提升以及应付额提升较快有关。

公司资产质量在2019年有所改善,表现为应收账款及票据总额环比未出现此前的连续大幅上升,应收款项占总收入比例低于行业平均水平。公司2019年度陆续收回银隆(格力智能)的大幅应收票据,则资产质量有望好转。

公司短期偿债能力好转,与之相比行业平均水平持续下降。2017-2020流动比率分别为1.36、1.45、1.81、1.48,,先升后降,由低于行业平均水平到与行业平均水平接近,速动比率分别为0.67、0.92、1.29、1.06。

4.3.2.应收账款坏账计提谨慎,风险可控

公司在对于应收账款坏账计提上可以说是相当谨慎的。我们发现先导对于1-2年、2-3年应收账款坏账计提原则,比例分别高达20%、50%,远高于赢合、璞泰来,并且3年以上应收账款坏账计提比例为100%,高于璞泰来。

公司应收项占营收比例在2020Q2达到了最高。2020年三季报开始,应收账款改善较为明显,占营收比例逐步回落至历史平均水平,2020年维持平稳。

公司应收款账龄有所降低,整体呈现下降趋势,计提比例2020年达到了10.81%,整体风险可控。

4.3.3.大客户依赖性小、费用率控制得当

从公司生产供应链来看,公司生产的原材料主要为通用标准件、互换性强,禁运等风险较小,保障生产线的连续性;2017-2020年前五大供应商占比约

22.8%/14.79%/11.87%/11.19%,对单一供应商的依赖度较低,客观上保证了公司生产成本不会因过分依赖客户而失去控制。

先导加权净资产收益率居行业前列,2020受净利率下降影响有所下滑。杜邦分析发现,公司权益乘数和资产周转率基本维持稳定,销售净利率从16.34%下降到了13.10%。

公司三费费用率低于行业平均水平,2020年为18.39%,低于行业的21.06%。

5.前瞻发展战略:平台式业务布局

5.1.公司成立八大事业部,平台化发展战略起航

公司2014-2015年大规模投入锂电设备以来,非锂电业务占比迅速下降,但自2020年二季度开始有所上升,到2020年底非锂电业务占比达到44.7%;公司布局平台化,多业务共进的战略已初显成效。

公司高瞻远瞩,2017年底以来逐步拓展3C智能设备等非锂电领域,到2019年正式成立八大事业部,分别为光伏设备及电容器、3C智能装备、汽车智能产线、激光加工装备、燃料电池、智能物流、先导MES等;

公司远期发展愿景:每个事业部形成一定收入量级,实现基于公司自动化软硬件技术的平台化扩张。

5.2.3C智能装备:以机器视觉检测为主

3C智能检测设备主要产品为消费类电子总装、OLED显示屏检测、3D玻璃检测、柔性线路板检测以及其他高精度组装行业提供3D视觉测量、智能检测、精密组装等设备及整线自动化集成解决方案;

公司在该领域的主要竞争对手包括天准科技、海康威视等;

机器视觉下游包括3C、汽车、家电行业等等,根据GGII数据显示,预计我国机器视觉行业到2023年达到了155.6亿左右;

5.3.激光加工:市场空间广阔,目前通用领域竞争激烈,专用领域门槛较高

公司激光加工设备以3C、面板、半导体及光伏领域的应用为主,更多的是定制而非通用激光加工设备,具备较强的技术与客户门槛;

公司在该领域的主要竞争对手包括大族激光、华工科技以及海外激光设备公司;

激光设备及激光器市场空间广阔,根据2020中国激光产业发展报告预测,激光行业到2020年整体规模初步预估为645亿元,增速较前期相比有所下降但规模依然有保持。

THE END
1.荣耀登榜!长虹入选“四川省产业技术基础公共服务平台”计量绵阳市近日,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公布了2024年四川省产业技术基础公共服务平台的认定结果。经长虹检测校准中心组织申报,绵阳市审核推荐,再由省经信厅展开专家评审、现场核验以及公示等一系列相关程序后,长虹控股集团旗下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被认定为2024年四川省产业技术基础公共服务平台。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J2LL94P055616ZQ.html
2.四川智能家居招聘网2025年四川智能家居招聘信息猎聘2025年四川智能家居招聘信息,海量高薪猎头职位等你来选,了解四川智能家居岗位要求、薪资待遇等真实招聘信息,找高薪职位,上猎聘!https://www.liepin.com/city-sichuan/zpzhinenjiaji/
3.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官方网站,提供智慧家庭智能家电全套解决方案,长虹彩电、空调、热水器、厨卫、手机、日电小家电、新能源、美菱冰箱、美菱洗衣机等最新最全产品信息查询及购买,会员权益,优惠活动,购买渠道选择、网上报装报修、售后服务等一站式体验https://cn.changhong.com/
4.智能家居行业分析报告12篇(全文)他们的玩法是以生产销售白电获取硬件利润为主, 他们的优势在于家电制造技术和成熟的供应链, 抓住传统家电向智能家电转型这个契机, 对他们而言十分重要。他们的劣势在于缺少白电之外的智能家居模块支撑, 包括灯光、环境、安防、应用系统, 因为仅靠相互独立的家电无法支撑起一个完整的智能家居生态系统。https://www.99xueshu.com/w/ikey41we5vfs.html
5.2023年中国家电行业全景图谱中国家电行业上游主要参与者包括原材料供应商、零部件供应商和技术供应商,原材料供应商代表性企业有钢铁企业宝钢、塑料产品供应商巴斯夫等,零部件供应商有三花智控、美乐柯等,技术供应商包括华为等;中游家电行业代表性企业有美的、格力、海信、海尔、苏泊尔、创维、科沃斯等;下游销售渠道主要包括淘宝、京东等电商平台,也http://m.xincailiao.com/news/app_detail.aspx?id=620900
6.卡萨帝(Casarte)12公斤纤诺热泵式烘干机智能家电干衣机奢品卡萨帝(Casarte) 12公斤 纤诺 热泵式烘干机 智能家电 干衣机奢品护理 晶钻紫 CGY 12FP3U1 纤诺如初 尊享奢护;微蒸空气洗除菌除螨;智能烘干衣干即停 苏宁发货&供应商售后 厂家安装 满98元免基础运费 7天无理由退货(安装后不支持) 服务 30天价保 商品签收前以及签收后30天内支持价保,买贵就赔 配送延时https://m.suning.com/product/0000000000/000000012360930836.html
7.公告点题5月20日这些公告有看头点题:公司是全球化的智能电表及智能配用电产品供应商,多年海外营销网络构建海外市场竞争的护城河。随着国网“泛在电力物联网”战略的推动以及第二批智能电表轮换即将开始,智能电表招标量有望持续回升,叠加公司深度布局海外市场,公司业绩增长动力强劲。员工持股计划有助于实现公司、股东和员工利益的一致性,促进各方共同关注https://www.yicai.com/news/100195282.html
8.2022年7月14日热点前瞻:装配式建筑迎政策利好多省相继提出目标新大陆(000997)作为本届数字峰会可信数字身份各项应用解决方案的供应商。 拓尔思(300229)是国内优秀的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及数据服务提供商。 政策利好频出关注充电桩产业链的投资机会 许继电气(000400)以电力设备为主的企业,核心产品覆盖电力系统各个环节。 http://m.eastmoney.com/blog/article/1205911449
9.智能家居家庭影院批发厂家供应产品> 智能家居家庭影院 联系方式在线联系 智能家居家庭影院 产品标签|智能家居智能家居厂家智能家居品牌 下一个> 智慧城市、智慧社区、楼宇住宅、可视对讲管理,以及安防监控、消防、安全预警、电梯、门窗、灯光、家用电器、厨卫电器、家具、遮阳等家居类控制。智能门禁、智能监控、智能灯光、智能家电、智能新风环卫、http://yongmikeji.cn.china.cn/supply/3863798136.html
10.AIGCPaaS2.0Matter新能源等引爆业内热议2023TUYA开发者大会还举行了主题为“解锁物联质变-新兴技术如何引领企业智能化变革”的圆桌对话。圆桌由Dylan Sutton主持,来自芯片、软件、解决方案头部供应商Silicon Labs芯科科技、云计算的引领者和开创者亚马逊云科技、全球顶级企业谷歌,分享了众多前沿观点和实战干货。 https://www.tuya.com/cn/news-details/Kcpz61ca49xyc
11.通信基础知识同时,plc技术是家居自动化的生力军,通过遍布各个房间的墙上插座将智能家电联网,提前享用数字化家庭的舒适和便利。利用plc技术进行远程自动读出水、电、气表数据,可以用一张收费单解决用户生活的所有收费项目,节省大量人力、物力,也极大地方便了用户。 当然,这一技术在国内实现突破还面临着一定的问题,因为我国的低压电网http://www.360doc.com/content/06/0909/01/10901_202686.shtml
12.智东西早报:GTIC2018今日上海开幕微软推WindowsAI平台据媒体报道,腾讯宣布与四川长虹达成战略合作,提供腾讯叮当AI助手解决方案给长虹的智能电视产品。同日,长虹正式发布新一代智能电视CHIQ-Q5R。此次合作是腾讯叮当在家电行业中首次落地。作为腾讯发力AI科技领域的核心产品之一,腾讯叮当AI助手已在智能车联、智能音箱、智能穿戴、机器人等多个领域落地布局。 https://zhidx.com/p/111541.html
13.四川滕洋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欢迎来到四川滕洋智能科技有 限公 司官方网站 !滕洋智能为您提供一站式服务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17308130000(张先生) 0813-6682866(前台) 成为长虹电器合格供应商 2018年4月 2018年12月 2019年1月 2019年11月 2020年12月 2021年1月 2021年2月 同西门子工业软件有限公司达成合作伙伴 http://www.sctyai.com/
14.春节消费新趋势:从量到质的转变界面新闻消费升级趋势明显,健康、时尚等成为主要选择。从品类来看,2018年春节期间,年俗商品、绿色食品、珠宝首饰、应季服装、智能家电、数码产品等销售保持较快增长,有机食品、金银珠宝及数码产品销售尤其火爆。绿色低碳的消费理念深入人心,品质化、个性化、定制化消费成为新时尚: https://www.jiemian.com/article/1949557.html
15.海康机器人当选新宝电器“潜力供应商”,共创家电智能化未来[罗戈导读]新宝电器携手智能设备提供商海康机器人,打造家电智能化示范工厂,引入潜伏、叉取机器人,打通了从原料入库,到产线供取料及成品出入库的全流程。 新宝电器携手智能设备提供商海康机器人,打造家电智能化示范工厂,引入潜伏、叉取机器人,打通了从原料入库,到产线供取料及成品出入库的全流程。在第三届供应商大http://www.logclub.com/articleInfo/MzA2MjU=
16.是智能控制器解决方案供应商,主营业务涉及家用电器电动工具汽公司是智能控制器解决方案供应商,主营业务涉及家用电器、电动工具、汽车电子、智能化产品、 数智能源等领域智能控制器及终端解决方案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智能化产品厂商平台服务;以及相控阵 T/R 芯片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技术服务。智能控制器解决方案部分。公司主要以家https://xueqiu.com/1791867268/285214299
17.疾控工作动态周报(2023年第41期)在校园食品安全责任链条上,我们可以看到很多相关主体:学校、教育部门、食堂承包者、食品供应商、市场监管部门等。必须对其分清职责,环环相扣,压实责任,才能把“四个最严”要求落实落细落到位。 新修订的食品安全法第五十七条明确规定了学校、托幼机构等集中用餐单位及其主管部门食品安全责任,并确定了相https://www.yascdc.com/Article/View?id=13260
18.比亚迪动力系统智能电器传统部件供应商体系专题研究报告过去以外资、合资为主的主机厂,国产供应商很难进入其供应链体系,随着国产新能源汽车的放量,电池率先放量并走出国门,其他零部件也将迎来同样的机会。类似特斯拉供应链成就了拓普集团等的国产供应商,比亚迪的快速放量,也会成就更多的国产供应商,形成家电、手机等行业占领全国并走向世界成功案例。https://www.yoojia.com/ask/17-117425218494858444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