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业务:公司的核心业务是智能家电、通用设备制造、ICT综合服务以及特种业务。
主要产品:2024年半年报显示,公司主要产品为IT产品(34.47%)、空调(16.65%)、电视(14.01%)、压缩机(10.73%)、冰箱、中间产品、洗衣机、厨卫产品、网络通讯终端、运输、加工、特种业务、其他、房地产和其他业务等。
概念题材:公司涉及的概念包括:智能电视、成渝特区、云游戏等。
历史收益:历史5年综合收益率为52.13%,其中股息收益率为3.72%,业绩增长带来的收益率为-42.20%,估值提升带来的收益率为89.64%。
2.最新业绩
收入增长:公司2024年二季度营业总收入同比16.65%,环比16.30%;净利润同比-7.92%,环比-11.75%。
利润归因:净利润下降,与营业总收入增幅相差24.57%。其中毛利率由11.84%减小至9.70%,使净利润少增长140.00%;资产减值损失/营业总收入由0.29%增大至0.51%,使净利润少增长14.14%;销售费用率由4.24%减小至3.59%,使净利润多增长43.00%。
3.市场交易
换手率:公司最新换手率为0.50%,百分位为25.58%;黑色家电行业平均换手率为8.32%,百分位为0.50%。
股东户数:最新股东户数为38.47万户,较2000年12月31日公布的最高点71.24万户变动了-46.00%。
北上资金:公司最新北上资金A股流通股本占比为1.73%,处于86.22%的分位点;黑色家电行业北上资金持仓占比为1.26%,历史分位点为19.53%。
机构调研:公司近3个月接受机构调研1次。
4.市场估值
市盈率(TTM):公司最新市盈率为53.76,低于历史上31.49%的交易日;黑色家电行业平均市盈率为24.00,历史分位点为33.49%。
市净率(MRQ):公司最新市净率为2.86,低于历史上11.98%的交易日;黑色家电行业平均市净率为2.14,历史分位点为74.60%。
市销率(TTM):公司最新市销率为0.40,低于历史上50.65%的交易日;黑色家电行业平均市销率为0.71,历史分位点为65.40%。
5.业绩预测
前瞻预测:公司2024年三季报收入前瞻值为11.74%,2024年半年报实际收入增长率为10.24%。
机构预测:2024年机构预测归母净利润最大值为8.75亿,同比27.24%;中值为8.75亿,同比27.24%;最小值为8.75亿,同比27.24%。
6.大事件
信息披露
公司预计于2024年10月26日发布2024年三季报
二、结论
三、业务分析
1.核心业务
公司的核心业务是智能家电、通用设备制造、ICT综合服务以及特种业务。
2.产品分析
IT产品
应用场景:公司通过ICT综合服务业务,提供泛ICT线上线下新流通生态服务、ICT基础设施及服务、上云与云上数字智能服务。
收入规模:2024年半年报显示,IT产品业务收入为177.23亿,占营业总收入比例为34.47%,同比变动为16.31%。
空调
应用场景:公司空调业务聚焦Q7D“全无尘·自由风”挂机、Q7V“巨能省”柜机,满足用户健康、舒适、节能需求,提升品牌形象。
收入规模:2024年半年报显示,空调业务收入为85.64亿,占营业总收入比例为16.65%,同比变动为21.34%。
电视
应用场景:公司电视业务以AI人工智能和创新硬件为主线,推进关键技术攻关和技术创新,打造“长虹壁画+电视、长虹观赛电视”两个产品标签。
收入规模:2024年半年报显示,电视业务收入为72.05亿,占营业总收入比例为14.01%,同比变动为19.19%。
压缩机
收入规模:2024年半年报显示,压缩机业务收入为55.17亿,占营业总收入比例为10.73%,同比变动为11.25%。
冰箱
应用场景:公司冰箱业务坚持“价值导向、全面提效”的经营思路,推动公司产品向智能化、高端化转型升级。
收入规模:2024年半年报显示,冰箱业务收入为50.55亿,占营业总收入比例为9.83%,同比变动为13.19%。
中间产品
应用场景:公司中间产品业务包括以电子制造(EMS)为代表的零部件及配件精益制造等业务,提供前端器件的制造、配套加工等。
收入规模:2024年半年报显示,中间产品业务收入为21.71亿,占营业总收入比例为4.22%,同比变动为-36.66%。
洗衣机
应用场景:公司洗衣机业务秉承“价值导向、全面提效”的经营思路,坚持差异化竞争战略,优化与调整产品结构。
收入规模:2024年半年报显示,洗衣机业务收入为7.98亿,占营业总收入比例为1.55%,同比变动为35.89%。
厨卫产品
应用场景:公司厨卫及小家电业务聚焦核心业务,推进产品技术更新迭代,推动新品成功上市,提升品牌影响力。
收入规模:2024年半年报显示,厨卫产品业务收入为7.54亿,占营业总收入比例为1.47%,同比变动为-12.07%。
网络通讯终端
应用场景:公司网络通讯终端业务主要立足于传统媒体终端产品的研发、生产与销售,加大创新产品开发,如路由器、融合网关等。
收入规模:2024年半年报显示,网络通讯终端业务收入为7.45亿,占营业总收入比例为1.45%,同比变动为-17.68%。
运输
应用场景:公司运输业务主要提供干线运输、仓储、装卸、区域配送、多式联运、国际货代、物流信息咨询等服务。
加工
特种业务
应用场景:公司特种业务主要为特种电源业务及其他特种业务,运用蓄电池系统优势技术,拓展产品功能,拓宽应用领域。
收入规模:2024年半年报显示,特种业务业务收入为6.28亿,占营业总收入比例为1.22%,同比变动为-23.03%。
房地产
应用场景:公司房地产业务定位于自有土地资源的开发,打造高品质、高性价比楼盘,为本集团贡献现金流和利润。
收入规模:2024年半年报显示,房地产业务收入为4.89亿,占营业总收入比例为0.95%,同比变动为120.32%。
3.概念分析
智能电视
成渝特区
纳入原因:公司的办公地址为四川省绵阳市高新区绵兴东路35号,公司是一家具有全球竞争力的消费电子系统供应商和内容服务提供商.公司已经实现了从单纯的家电制造商向标准制定商、内容提供商的转变,形成了集数字电视、空调、冰箱、IT、通讯、数码、网络、电源、商用系统电子、小家电等产业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多元化、综合型跨国企业集团。
云游戏
4.市场分析
公司业务所处的市场环境复杂多变,家电行业面临国内需求下滑风险,而海外市场则因补库存周期和新兴市场需求增加而有所回升。ICT综合服务行业随着数字化转型的推进保持增长趋势。特种业务面临行业调整压力,但有向多电化、全电化发展的机遇。
5.竞争分析
公司在智能家电领域面临来自国内外品牌的竞争,但在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方面具有优势。在ICT服务领域,公司通过数字化、智能化核心能力赋能自身及伙伴价值提升,与国内外IT企业竞争。特种业务方面,公司在高压储能、起动和应急场景方面有技术优势。
6.风险与挑战
公司面临的风险包括国内行业需求下滑、贸易摩擦及地缘政治风险、大宗原材料和核心配件价格波动、汇率波动等。公司通过优化产品结构、技术创新、精益生产等措施应对这些挑战。
7.未来展望
公司将继续推进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加强品牌宣传和销售渠道拓展,提升服务质量,同时积极应对市场变化和风险挑战,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8.总结(SWOT分析)
优势分析:公司拥有强大的技术创新能力、完善的产品结构、全球化的市场布局和品牌影响力。
劣势分析:公司在原材料价格波动和汇率风险管理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
机会分析:数字化转型、新兴市场需求增长、政策支持和技术进步为公司提供了发展机遇。
威胁分析:市场竞争加剧、宏观经济波动、供应链风险等可能对公司构成威胁。
四、财务分析
1.总体评价
公司评分
全市场评分:在全市场评分为2.1,在沪深京5234家公司中排名第2851位,处于后46%的位置。公司的现金流最出色,为4.1;盈利能力、成长能力评分比较低,需要注意。
行业内评分:公司在黑色家电行业内评分为3.2,在行业12家公司中排名第5位,处于前33%的位置。公司的企业规模最出色,为4.4;现金流也比较出色;成长能力、偿债能力评分比较低,需要注意。
财务健康度:公司财务健康状态评级为:亚健康。公司健康评分为71.8,在沪深京市场中排名2636,处于后50%的位置;在黑色家电行业内排名8,处于后42%的位置。
2023年2022年2021年
全市场评分2.11.92.1
全市场排名2851/52343205/49972486/4593
行业内评分3.22.53.5
行业内排名5/126/114/11
健康评级p5p6p6
健康评分71.888.891.5
公司对比
2.历史收益分析
收益区间:从2018-08-07到2024-04-30,综合收益率为52.13%。
因子变动:股票价格从2.74到5.48,摊薄ROE从2.44%到4.87%,市净率从0.88到1.79。
收益归因:分红不投资收益率为51.17%,其中股息收益率为3.72%,股票价值收益率为47.45%:-42.20%来自业绩增长,89.64%来自估值提升。
3.长期历史增长
收入增长
近5年营业总收入从833.85亿增长至974.56亿,增长了16.87%,年化复合变动率3.17%。
历史5年数据显示,公司的营业总收入呈波动趋势,历年同比变动为:6.49%、6.37%、5.49%、-7.18%、5.38%。
近5年人均营业总收入从148.09万变为209.55万。
利润增长
近5年归母净利润从3.23亿增长至6.88亿,增长了112.80%,年化复合变动率16.30%。
近3年数据显示,公司的归母净利润呈增长趋势,平均同比变动为177.46%。
近5年人均归母净利润从5739.48变为1.48万。
利润率
近5年毛利率从12.47%变为11.54%。
历史5年数据显示,公司的毛利率呈波动趋势,历年数据为:11.51%、10.21%、9.97%、11.62%、11.54%。
近5年归母净利率从0.39%变为0.71%。
近3年数据显示,公司的归母净利率呈增长趋势,平均数据为0.50%。
ROE
近5年加权ROE从2.35%变为5.13%。
近3年数据显示,公司的加权ROE呈增长趋势,平均数据为3.60%。
营业周期
近5年净营业周期从59.29天变为56.72天。
历史5年数据显示,公司的净营业周期呈波动趋势,历年数据为:59.78、55.51、46.95、54.64、56.72。
现金流
近5年收现比从99.72%变为105.90%。
历史5年数据显示,公司的收现比呈波动趋势,历年数据为:106.45%、104.25%、104.27%、103.11%、105.90%。
近5年净现比从669.66%变为158.78%。
历史5年数据显示,公司的净现比呈波动趋势,历年数据为:468.27%、590.34%、694.10%、290.51%、158.78%。
4.中期利润增长
最近年度
增长介绍:2023年年报营业总收入为974.56亿,同比5.38%;净利润为17.98亿,同比58.51%。
净利润增幅高于营业总收入增幅,高53.13%。其中信用减值损失/营业总收入由0.74%减小至0.45%,使净利润多增长25.35%;公允价值变动收益/营业总收入由0.00%增大至0.28%,使净利润多增长23.78%;资产减值损失/营业总收入由0.40%增大至0.61%,使净利润少增长17.61%。
最近报告期
增长介绍:2024年半年报营业总收入为514.19亿,同比10.24%;净利润为8.30亿,同比20.05%。
净利润增幅高于营业总收入增幅,高9.82%。其中研发费用率由2.40%减小至2.09%,使净利润多增长23.06%;销售费用率由4.18%减小至3.95%,使净利润多增长17.29%;毛利率由11.04%减小至10.21%,使净利润少增长61.77%。
5.近期单季度增长
收入单季度:2024年二季度营业总收入为276.48亿,同比16.65%,环比16.30%。
利润单季度:2024年二季度净利润为3.89亿,同比-7.92%,环比-11.75%。
毛利率单季度:2024年二季度毛利率为9.70%,同比-18.08%。
五、交易分析
1.主要股东
2.股东户数
最新公布的股东户数为38.47万户,较2000年12月31日公布的最高点71.24万户变动了-46.00%。
3.机构持股
最新公布的机构流通股占比为27.25%;2010年06月30日公布的最高,为40.52%。
4.北上资金
最新公布的北上资金占比为1.73%处于86.22%的分位点;2024年01月24日公布的最高,为4.79%。
5.换手率
公司最新换手率为0.50%,百分位为25.58%。
黑色家电行业平均换手率为8.32%,百分位为0.50%。
6.涨跌幅
公司最新价格为8.92,当日涨跌幅9.99%。
今年累计涨跌幅为70.26%,上市后累计涨跌幅为25665.15%。
7.股份限制
公司总股本为46.16亿股,A股流通股本为46.15亿股,占比99.97%。
六、估值分析
1总市值
公司总市值为411.77亿,流通市值为411.65亿。
黑色家电行业平均总市值为124.46亿,平均流通市值为119.02亿。
2市盈率(TTM)
公司最新市盈率为53.76,低于历史上31.49%的交易日。
黑色家电行业平均市盈率为24.00,历史分位点为33.49%。
3市净率(MRQ)
公司最新市净率为2.86,低于历史上11.98%的交易日。
黑色家电行业平均市净率为2.14,历史分位点为74.60%。
4市销率(TTM)
公司最新市销率为0.40,低于历史上50.65%的交易日。
黑色家电行业平均市销率为0.71,历史分位点为65.40%。
七、未来评估
1.前瞻指标
公司2024年三季报收入前瞻值为11.74%,2024年半年报实际收入增长率为10.24%。
2.机构预测
2024年机构预测归母净利润最大值为8.75亿,同比27.24%;中值为8.75亿,同比27.24%;最小值为8.75亿,同比27.24%。
八、异常检测
利润总额/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公司利润总额为20.39亿与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32.01亿的比值为63.70%。
长期资本支出合理性:公司长期资本支出合理性指标为78.80%,长期资本支出与实际资产增长不符,建议核对公司现金流量表及资产负债表核对支出合理性。
商誉:公司存在1.42亿商誉。
商誉变动:公司商誉减少961.91万,同比减少6.35%。
资产减值损失占比:公司资产减值损失占比为29.14%,较去年的24.39%增加了4.75%。公司资产减值损失占比变动较大,建议详细研究资产减值损失及营业利润变化情况。
信用减值损失占比:公司信用减值损失占比为2.76%,较去年的5.44%减少了2.69%。公司信用减值损失占比变动较大,建议核查信用减值损失与应收票据及应收账款科目的变动。
受限资产比率:公司今年受限资产比率为33.75%,较去年的38.04%减少了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