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工商业及其他专变用户门槛进一步降低,由2019年的年网购电量标准“超过500万千瓦时”,降至超过100万千瓦时。
二、市场规模2020年四川省内市场化交易电量预计达到1000亿千瓦时左右,相比2019年省内市场化直接交易872.57亿千瓦时,预计增长14.6%,也会高于全社会用电量增长比例(2019年,四川全社会用电量2635.8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17%)。解读:市场化交易电量占比的进一步提高,体现出政府对于市场化改革的决心,也希望更多的用户能够享受到电改带来的红利。
三、交易方式1、年度交易年度交易分4周开展,前3周分时段交叉开展自主双边交易及平台集中交易,第4周开展年度合同电量转让交易,发用双方自主选择参与方式。在年度交易中,平台集中采用“复式竞价撮合”方式,同时组织发用双方全年丰平枯均衡电量结构(丰平枯电量比例为5:2:5)和全年12月分月电量的平台集中交易(可申报参与某一月交易,也可申报参与多月交易)。解读:相比于去年先双边后集中的方式,新的分时段交叉开展方式的效果还未可知,也许可以给发用双方更多的选择空间。
其中水电消纳示范为2020新增品种,补充背景介绍:四川近年来大力推动水电消纳示范区建设,目前已有雅安、乐山、攀枝花、甘孜、阿坝、凉山六大水电消纳示范区,通过用电优惠引入大数据、多晶硅、新型电池、电制氢等绿色高载能产业,变富余水电为转型动能。
2020的变化之一是零售侧签约电价模式的调整:售电公司与零售用户按照“基准+浮动”的方式约定交易量价。在限价方面,相比去年的零售侧不限价,今年的基准电价设置价格上限,浮动电价设置与批发市场各品种月度交易相同的上下限。解读:这也是为了确保电改红利传导到终端客户,以及避免市场中一些恶意虚高套利的行为。整理各品种情况如下表:
六、偏差考核2020年,售电公司总偏差考核费用最少20%原则上由其代理的用电偏差超过用电侧偏差考核阈值的零售用户共同分担。小益解读:让用户承担部分偏差考核,一来是为了提高用户的电力需求侧管理意识,让用户同售电公司一起在市场中“同甘共苦”;二是这样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也能减少用户虚报电量结构,随意用电的行为。关于用电侧偏差考核阈值,根据之前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为±3%,比19年更为严厉,具体范围还需参考正式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