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以“两个维护”的政治自觉,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切实按照党中央和省市委决策部署,自觉在防疫抗疫一线当先锋、作表率,涌现出了一批冲锋在前、坚守一线、担当作为、勇于奉献的先进典型。为进一步弘扬先进、激发斗志,市委组织部3月22日发文通报表扬全市第三批39个战“疫”先锋团队和103名战“疫”先锋个人。今日刊发第三批战“疫”先锋个人中的25名个人先进事迹,希望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主动对标先进,发扬连续作战精神,不畏艰难、迎难而上,进一步凝聚起众志成城、共克时艰的强大合力,坚决打赢这场疫情防控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
◆洪幼芬(海曙区古林镇张家潭村党委书记):
针对村情复杂,疫情防控管理难度较大的情况,该同志对全村住宅、企业、公寓楼、菜场等进行网格划分管理,要求村班子成员带队,24小时轮流值班,有效做到村不漏户,户不漏人。积极开展村规上企业和规下及个私企业进行复工复产工作,组织企业、公寓楼人员进行核酸检测,努力为企业复工复产提供更多便利条件。为抗击新冠病毒,她积极向市慈善总会捐款2万元,并组织全体党员进行捐款活动。
◆徐元军(海曙区横街镇林村党支部书记):
从与村长两个人轮流值班,到在全村设置卡点、确保24小时值守;从开展“清零行动”排摸人员信息,到境外人员反向输入防控;从挨家挨户做工作保障第一批企业顺利复工,到积极与镇党委沟通力促大规模复工复产……在疫情面前,该同志行动果决,始终紧跟上级防控部署,团结全村党员群众,构筑起林村的防疫屏障。
◆李缇虹(海曙区江厦街道新街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
面对社区主任动手术、副书记被隔离的情况,该同志作为社区“领头雁”,扛起从排查到宣传、从数据排摸到物资统筹、从人员安排到挨家挨户走访、从接触可疑对象到保障居家隔离人员生活,她身兼数职,每天工作超过15个小时,嗓子讲到嘶哑,始终坚守一线,带领社工和党员群众,守牢了社区10个卡口,展现了一名基层书记应有的责任担当。
◆陈志鸿(海曙区发改局产业发展科科长):
◆程格(海曙区医保局基金监管和信息管理科<医药价格和招标采购科>科长):
为贯彻落实疫情防控期间购药人员信息登记排查工作,该同志利用医保系统开展数据分析,逐家研判药店动态情况,制定检查方案,与市场监管等部门共同开展实地检查。2月9日,发热、咳嗽药品全面停售,为织密防疫网,他将全局干部职工分成6组,一周内实地走访了辖区222家医保定点零售药店,对执行不规范、落实不到位的药店开展现场督查整改。
◆李海定(市第九医院医疗健康集团庄桥院区主任):
◆方国忠(市公安局江北分局情指联勤中心主任):
◆周惠兆(江北区庄桥街道河西社区党委书记):
◆余国平(江北区洪塘街道下沈村党支部书记):
面对疫情防控和企业复工两手抓的重任,该同志闻令而动,统筹抓好周边大型企业复工复产和外来人口防控一本帐,因地制宜独创“房东承包制”,形成一条“7位村干部管300多房东,300多房东管3000多租户”的复工防疫闭环。同时,带领村两委班子全力当好“房东”,对村级物业——下沈物流园内13家租用厂房的企业,安排专人定时加强防疫监督和环境消杀,筑牢疫情防控“防火墙”,获得企业、村民、外来人员三方点赞。
◆吴杰(宁波中策动力机电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
战“疫”号角一吹响,该同志雷厉风行抓防控,做实做细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准备,确保企业2月10日实现首批复工复产。针对防护物资紧缺情况,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积极在日本、阿联酋等国采购急需医疗物资,2月2日第一批可满足一线医用条件的高等级防护服到位并无偿捐赠给政府。截至目前,已累计捐赠五批抗疫物资,为一线防疫提供医用防护服2253件、防护口罩近14万只、红外线测温仪35套,为全市疫情防控作出了积极贡献。
◆张少垒(镇海区人民医院医疗集团ICU护士长,武汉天佑医院隔离七病区护理大组长):
主动请缨前往武汉驰援。2020年1月28日抵达武汉天佑医院,担任护理组长的他专捡脏活累活干,为帮助病人恢复肺功能,他用吸管和手套做成简易呼吸锻炼器。他关爱患者,苦口婆心劝患者吃饭的视频登上“美丽浙江”抖音号,获点赞3万多。因工作出色,他被任命为新开病区的护理负责人,并在一线写下了入党申请书,用自身行动诠释了对党的忠诚。
◆吴民丽(镇海区招宝山街道后大街社区党委书记):
◆葛俊杰(镇海区人社局人才开发科<专业技术人员管理科>科长,镇海“河南复工专班”小分队负责人):
◆金燕(镇海区庄市街道党工委书记,宁波市大学科技园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常务副主任<兼>):
为了准确掌握疫情数据,该同志提出“双线互动排摸法”,利用线上自主申报、线下走访核实双途径开展工作,巧力、苦力一起用,街道上下共排摸超20万人次,收集各类有效数据5万余条。坚持管控服务两不误,通过“一人一表”“网格跟进服务”等及时跟进处置措施,有效确保了疫情信息的全面掌控,街道上下社会面平稳有序。
◆梅海平(镇海区骆驼街道党工委书记):
疫情防控阻击战打响以来,该同志统筹下沉干部、基层干部、党员志愿者、热心群众等力量,设立101个卡口实行24小时值守,完成12.5万人“清零”任务、1.3万名重点区域人员核查排摸工作。他积极打造企业复工工作市级试点,设立“企业复工一站式服务点”,目前辖区685家工业企业和1262家商贸企业已全部复工复产,复工率达100%。
◆丁慈英(北仑区霞浦街道物流社区党委书记):
主动当好辖区内205家企业、近5000名职工的“防疫红管家”,开展地毯式排摸,募集口罩、温度计支援抗疫一线,整合13个集装箱免费出运发往武汉的物资用品。企业陆续复工后,她自编“企业防疫顺口溜”,牵头成立了由社工、综合执法队员、网格员等党员组成的“人亚先锋巡逻队”,同时搭设“集卡司机大数据”平台,帮助分散在全国各地的3000余名“集卡人”平稳有序返工。
◆赵永德(北仑区春晓街道慈岙村上横党支部书记):
面对村情复杂、人手不足等工作压力,该同志带队挨家挨户走遍278户居民、17户村民、40户流动人员,组织志愿者进行排查、宣传、消毒。前不久,他在小区门口设卡执勤时发生意外,导致胸椎骨折住院,卧病在床的他仍心牵一线,每天通过手机查看、转发上级下达的文件和指示。他表示,虽然自己上不了前线,但手机就是他新的一线。
◆陈军浩(北仑区红领之家社会服务中心党支部书记):
在这次疫情阻击战中,他带领“红领之家”1000多名党员志愿者,临时成立15个“红领跑腿”服务队,提供物资配送、疫情宣传、资源对接、暗访住宅封闭情况、协助“黑榜”小区提升防控能力等多方面服务,不仅补足了隔离居民生活的“最后50米”,也为疫情防控贡献力量。
◆胡贤芳(北仑区卫生健康局基层卫生与卫监疾控科科长):
◆吴勇(海尔施生物医药股份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
◆俞万钧(鄞州人民医院医共体党委书记、副院长):
◆徐波平(鄞州区下应街道海创社区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