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非音响迷而言,音响线材的价格之高,可说匪夷所思,但音响迷却为著梦寐以求的美声而乐此不疲,散尽千金。试过许多身价非凡的顶级线材,像是Siltech、Transparent或MIT,个个有来头,款款皆非俗物,但总是感叹身价之高,非普通人所能想望。难道专业音响线材厂商,不能用自己的Know-How,想办法做出价格合理、性能超值的产品吗?其实还是有的,TcM推出的Focus系列,就是想用合宜的价格,打造可以想像的HiEnd。
找寻买得起的HiEnd
TcM也不是不懂得怎麽打金算盘,但是我所认识的TcM,不仅懂得设计与製造线材,同时也希望更多人能因为TcM,认识音乐与音响的美丽境界,即便TcM也有贵得不食人间烟火的「十週年纪念」系列,却也从未放弃製作中等价位的好线,Focus便是很好的例子。
用料精纯结构複杂
话题回到本次试听的主角Focus喇叭线,外观依旧维持TcM粗壮的样貌,外表採用亮丽的黄色线身,加上黑色隔离网之后,锋芒略敛,仍显架势十足。Focus喇叭线所使用的Y插,则是TcM开模製作的专用产品,市面无售,仔细观察可以注意到表面并没有镀金,而且颜色比一般黄铜颜色来得深,原来这是TcM订製的红铜Y插,纯度比一般市面上产品要高。一般厂製线,多半买现成的产品,或是国外知名品牌,不仅方便,而且货源充足,怎麽算都比自己开模製作来得便宜。同样的道理,TcM也不是不懂得算盘怎麽打,但为了调校出理想的音质音色,五金零件开模打造再怎麽贵,还是要做,一切皆为好声故。
从两端靠近Y插处观察,似乎看不出Focus内中有绞绕的痕迹,但实际上却是结构複杂。为了求取音乐频段的均衡,Focus选择了7N铜线,并以两种线径分开绞绕,正中央以线径较粗者为核心,周围採线径细者以多股绞绕,形成同轴结构,再填入避震材料,重重披覆绝缘隔离,也难怪线身这麽粗。不过Focus粗虽粗矣,线身仍有一定的柔软度,安装并不费力。从严选材料,到重重结构设计,都增加不少工序,也等于增加不少成本,可是Focus却没有顶级身价,你说,TcM做出Focus这样的产品,不是很可爱,很体贴音响迷吗?
有韵味的美声底子
Focus的用料与结构表过,究竟值不值得其身价,还得用耳朵验收。原厂说送来这裡的喇叭线已经煲足时数,可直接试听,我也乐得省去煲线等待之苦。几天聆听下来,Focus喇叭线的个性偏向柔顺娇甜,它不是一听就觉得解析力超凡的喇叭线,而是个性均衡的模范生。譬如夏川里美的「泪光闪闪」,国内不知有多少人翻唱过,但总比不上原唱的韵味,用上Focus喇叭线,夏川里美的歌声显得更为甜美,中高频泛开如丝绸般细腻的光泽,没有咄咄逼人的强烈对比,却是一派轻鬆、舒爽,轻轻柔柔地把夏川里美的歌声,给唱进心坎裡。
饱满圆润的中低频表现
虽然我说Focus喇叭线个性均衡,但还是略有所偏,但这一偏却是往好的方向走。在高低两段的比较下,Focus喇叭线在中低频到低频段的量感较为丰满,这麽一来,任何音乐的「下盘」就显得比较稳,自然显得耐听且顺耳。譬如Fone的「名琴复活录」(Fone2052S),中高频的能量感强烈,很多偏瘦或较小型的系统,经常未蒙其利,先受其害,小提琴拔高之处很容易高频狂飙,听来乾涩生硬。如果你的系统有这样的问题,Focus喇叭线显然是很好的选择,饱满圆润又浑厚的低频段,拿来听「名琴复活录」,丝毫不觉得录音有乾、涩、硬的问题,反而衬托出小提琴丰富的音色变化,有厚度的琴腔共鸣有形有体,饱满的音像浮现,听来饶富乐趣。
平价也要有好声
做线不难,做好线难,做昂贵线好声不难,做平价线好声却难,这是HiEnd音响线材的通则,但Focus喇叭线硬是要挑战「平价也要有好声」的难题。从材料、结构到做工,Focus都有超越价格的内涵。但难能可贵的是,Focus喇叭线在均衡的走向中,稍稍强化了中低频的量感与延伸,把音乐的基础打得稳固,任何音乐唱起来都能服服贴贴,柔嫩顺耳。对于追求好声,又希望用合理价买线的爱乐者,Focus显然是为他们而设计的最佳喇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