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的合肥,阳光灿烂明媚,一片暖意融融。
正值岁末年尾各项工作十分繁忙之际,12月1日,省委书记张宝顺在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孙金龙,省委常委、省委秘书长詹夏来等陪同下,深入合肥市肥东县、长丰县,慰问农村困难群众,看望基层党员干部,调研农业农村经济发展。
省委副秘书长、办公厅主任闵光辉,省委副秘书长、政研室主任任泽峰,省农委主任张华建,省委办公厅副厅级秘书郑东涛,省公安厅副厅长、警卫局局长陶海;市委副书记、市长吴存荣,市委常委、秘书长安列,副市长江洪等陪同。
最是情深岁寒时
眼下已进入冬季,农村困难群众生活得怎样,有哪些急需帮助解决的困难?张宝顺对此十分关切。
张宝顺首先来到肥东县元疃镇元疃居委会,看望了五保户程有良老两口。一进门,张宝顺就紧紧握着老程的手,拉起了家常:“老人家多大年纪了?”“身体怎么样?”“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了吗?”……“幸亏有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上回得了胆结石,做手术加上住院用的钱几乎都报销了,自己只掏了400元左右。”程有良连声说,现在吃得好穿得好,还领了五保金,生活没有问题。张宝顺听后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他还细细察看了老人的门前屋后,看到门前种了蔬菜,屋后养了鸡和猪,生活得挺顺心,张宝顺对老人说,“要注意保重身体,祝你们健康长寿。”
接着,张宝顺又来到困难群众方大珍家。82岁的方大珍,老伴早年去世,大儿子身有残疾,年近60岁,照顾老人的生活起居,生活较为困难。张宝顺详细了解了老人的健康状况和家中生活情况。肥东县有关负责人汇报,老人已被纳入农村低保,政府还替老人缴纳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在县里实施的“扶贫助残百头小牛进农户”工程中,还为老人送来了一头牛,给家中带来了相应的经济收入。听到这些,张宝顺放心地点点头,并亲手送上慰问金。
得知省委书记来看望大家,附近的乡亲们自发赶来。张宝顺同大家亲切攀谈起来。一位老大爷抢着告诉他,“我现在有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了,每个月都有固定收入,就像有退休金一样!”孙金龙说,“近年来,根据省委省政府的部署,我们先后在农村实施了农村低保、农村五保供养、新农合、农村公路村村通和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等民生工程,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较好的改善。”张宝顺高兴地对大家说,“现在,路修通了,条件变好了,大家的生活也好了起来,相信以后还会过得越来越好!”省委书记的一番话语,令在场群众深受感动,“我们有信心!”“感谢党和政府!”
下午,张宝顺又赶往长丰县双墩镇,看望困难群众董朝文一家。当得知董朝文的妻子患病多年,两个孩子都在上学时,张宝顺关切地问,“孩子们上学怎么样?”“医疗费能报销多少?”“家里还有什么困难?”……他语重心长地嘱咐镇村干部,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现在总体上农村经济发展起来了,农民富起来了,但还有一些农民遇到了这样那样的困难,我们一定要多想办法,帮他们解决生活上的燃眉之急,多为他们做实事。像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对于农民来说很重要,特别是对一些因病致贫和患有重病的农民,他们自身无法负担医疗费用,就需要新农合来保障,我们一定要落实到位。一席话,令董朝文的老母亲心中感到很温暖。她连声说,“感谢党的关怀!”临行前,张宝顺再次叮嘱村干部,要积极探索符合当地实际的发展路子,不断壮大集体经济,这样才能更好地兴办公益事业,为困难群众办更多实事。孙金龙接着说,“省委张书记一直关心群众的生产生活,现在又给我们指出了新路子,大家一定要努力壮大集体经济,不辜负省委省政府的关怀和期望。”
老有所养、老有所乐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也是民生工程的生动体现。总投资784万元的长丰县双墩中心敬老院,是合肥市“515”民生工程项目之一,一期工程新建4幢老年公寓和食堂,可容纳288个床位。在这里,张宝顺走进老人们的住处,摸摸被褥看看是不是暖和;下到厨房,揭开锅盖看看老人伙食好不好;来到健身广场,同正在锻炼的老人们聊聊生活怎么样。“在这里住得好、吃得好,身体也好,党和政府对我们真好。”听到老人们生活得称心如意,张宝顺高兴地对敬老院负责人说,是你们把党和政府的关怀带到老人中间,党和政府感谢你们。同时,希望你们继续发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把老人照顾好。随着我们经济的发展,要把所有愿意集中供养的老人,都照顾好,让他们更好地安度晚年。
龙头带动富四方
位于肥东县元疃镇的丰宝生态农业示范园,是一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目前,年产各类珍稀食用菌500多万袋,产值近亿元,成为安徽省最大的食用菌生产基地之一。通过“公司+组织+农户”的形式,到2011年可带动5000户农民共同致富。示范园里,一排排温室大棚整齐排列,一丛丛新鲜蘑菇长势喜人,农民们穿梭其中忙碌着。张宝顺走进种植大棚,与农户促膝交谈,“这个大棚有多少面积?”“一个大棚一共有多少菌棒?”……当了解到农民承包一个大棚一年纯收入可达1.5万元时,张宝顺微笑点头。
他还来到排队等待卖蘑菇的种植户中间,仔细询问蘑菇的价格和行情。看到刚刚采摘的新鲜蘑菇,正在包装运往超市、商场,张宝顺对企业负责人说,食用菌是深受广大群众喜爱的食品,这个产业很有前景,希望你们把规模做大,与农户形成长期稳定的合作,带动更多的农户共同发展、共同致富。
在肥东县经济开发区,张宝顺来到和诚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该公司拥有规模化、标准化养殖小区5座,年肉鸡饲养能力3500万只,带动养殖户2万多户,户均增收15000元,提供5000多个就业岗位。在这里,张宝顺察看了肉鸡屠宰生产线,仔细了解企业的发展规划。听了企业负责人关于工资水平与养殖规模关系的分析之后,他深有感触地说,我们就是要依托这样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不断提升农业发展水平。张宝顺勉励企业,要坚持以工业理念引领农业产业化的发展,进一步创新理念、加快发展,瞄准市场做大做强。
下午,张宝顺赶赴位于长丰县的合肥伊利乳业有限公司。该公司今年有望实现产值13亿元,纳税8000万元。在这里张宝顺考察了全自动化液态奶、冰淇淋乳制品生产线和自动仓储系统,对企业的标准化、科学化、集约化生产模式给予了充分肯定。他十分关心企业对当地就业和农民致富的带动情况。企业负责人汇报,现在用工2000多人,大部分都是当地农民;而且项目投产后,还带动了周边农民饲养奶牛、种植牧草,又增加了他们的收入。听到这些,张宝顺非常高兴。他说,你们很好地发挥了龙头作用,在进一步做大做强做响品牌的基础上,既带动了当地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又带动了农民增收。
合肥立华畜禽有限公司,坚持走“公司+农户+合作社+市场”的发展路子。目前,加盟农户发展到2500多户,遍布长丰县10多个乡镇和肥东县部分乡镇,年出栏优质鸡3000万只以上,带动农民增收近6000万元。在公司的药库窗口前,张宝顺与前来咨询养殖技术的农民许邦敏亲切交流。许邦敏高兴地说,自己养鸡已经有6年了,现在一年就可以养7万多只鸡,能赚八九万块钱。在公司的农户结算窗口,张宝顺为农民陶余东仔细算了一笔账,“你现在种十几亩地,饲养一个大棚的鸡,一年可赚近2万块钱。如果你扩大养鸡规模,饲养三个大棚的鸡,就可以赚将近6万块钱。再把土地流转给种植大户搞规模经营,还可以增加一份收入。”对公司的运营模式,张宝顺称赞说,你们一头连着农户,一头连着市场,这样很好,希望你们继续坚持,进一步扩大市场,实现更大发展,更好地带动农民增收。
服务三农暖民心
调研中,张宝顺十分关心农村服务体系建设。这不仅是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更是为农民群众服务的民心工程。
为民服务全程代理是基层组织和党员干部联系服务群众的重要载体。肥东县元疃镇为民服务全程代理中心设置了计划生育、户口、医保、新农保等86项为民服务项目,有专职工作人员5名,节假日不休息,负责为群众办理各种证件和提供政策咨询。同时,该中心还在全镇10个村(居)都设立了代理室,明确专人为代理员,帮助群众办理上述事务。张宝顺来到这里,详细了解计划生育、合作医疗、家电下乡等代理窗口的工作情况,仔细察看中心为群众提供的便民卡。得知自2008年3月设立以来,中心已为群众办理各类代理件5793件,办结率近100%,张宝顺对他们便民、利民、高效的服务,予以充分肯定。见到塘西村党支部书记王正军正在办事,张宝顺上前与他亲切交谈。王支书告诉他,自己政策熟,人头也熟,帮村民跑腿办事更方便一些,这样就能让群众既省心、又省事、还省时。对此,张宝顺点头赞许。他勉励大家,你们直接面对群众、联系群众、服务群众,许多事情很琐碎,但很重要。希望再接再厉,尽心尽力把工作做好,让人民群众满意,让党和政府放心。
在肥期间,张宝顺一行进企业、入农户,访民生、问冷暖,话三农、听建议……亲切问候、浓浓深情,给奋力崛起、跨越赶超中的合肥人民以巨大鼓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