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4日,兰州市政府新闻办举行2023—2024年度兰州市冬季供暖工作新闻发布会。兰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局长王正祥先生,兰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局长高佳先生,兰州热力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郭志源先生,七里河区晏家坪街道党工委书记张恩辉先生,城关区畅家巷社区党委书记徐慧女士共同介绍2023—2024年度兰州市冬季供暖工作有关情况,并回答大家关心的问题。发布会由中共兰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王亚军主持。
主持人:
各位媒体记者朋友们,大家下午好。欢迎出席兰州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会。
下面,先请高佳先生介绍住建部门在履行城市燃气、供暖行业监管职责,统筹组织开展全市集中供暖及重点区域供暖问题攻坚战等方面的重要举措及取得成效。
高佳:
各位来宾、各位新闻界的朋友们:
大家好!首先感谢大家长期以来对我市住建工作的关心与支持,尤其是对冬季供热工作的理解和包容,对我们来说这既是关心关爱,也是勉励鞭策。下面,按照今天发布会的安排,我向大家介绍一下今冬我市供热工作情况。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今冬供暖工作,从10月初开始,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多次召开会议研究部署、现场调研督促今冬供热工作。市住建局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为依托,认真落实市委“1139”工作部署,通过建机制、补短板、强督查、提效能等一系列措施,扎实推动“访民问暖”行动,全力保障冬季供热工作。目前,全市现有总供热面积约1.68亿平方米(其中,集中供热面积约1.36亿平方米,天然气壁挂炉供热面积约0.32亿平方米)。全市现有集中供热单位373家,集中供热站点609个(其中,主城区集中供热站点578个)。今年10月30日,全市各供热站点陆续点火启炉,截至11月1日零时,各供热站点全部点火,点火率达100%。当前,各供热站点和三大电厂总体运行平稳。
一是稳步推进供热企业整合移交。我市供热结构呈现“多、小、散、弱”的现状,受热源分散独立、点多面广、没有成网等多重因素影响,供热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参差不齐,抵御能源价格上涨等风险能力严重不足,部分小微供热单位因经营不善、严重亏损,冬季供热质量难以保障。近两年,市、区协调配合,认真贯彻市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快供热管网和热源提升改造促进城市供热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加快推进供热企业整合移交,今年整合移交供热站点38个,涉及面积259.1万平方米、约3.2万户。主城区供热站点由2021年616个压缩到目前578个,供热单位数由396家减少到目前358家。
三是保障供热企业正常运转。我市天然气供热占比60%以上,但我市现行城市供热价格为2014年制定(供热价格为5元/月·平方米),已近10年未调整。据此推算,天然气价格为1.81元/立方米或入厂标煤单价为628.16元/吨时,燃气集中供热和热电联产集中供热可达到盈亏平衡。目前天然气价格涨至2.60元/立方米(2022-2023年度采暖期),煤粉价格约1500元/吨,标煤价格约1000元/吨,供热价格与成本倒挂现象突出,供热站点亏损逐年增加,导致供热企业入不敷出,直接影响供热质量。为解决供热成本严重倒挂问题,我市实施居民供热补贴政策,能源差价所需补贴由市区财政承担70%,供热企业承担30%,本采暖期供暖企业承担居民集中供热部分按2.05元购气。目前,市政府先行紧急拨付5000万元补贴资金,各区也正积极筹措资金,力争尽快拨付到位。
五是分片包抓督导点火启炉。10月30日,我局成立25个督导组(120人)开展冬季供热“18点行动”,采取市、区联动的方式,对主城四区578个供热站点进行全覆盖督导检查,动员各供热站点于10月30日18时前点火启炉,提前暖管运行;10月31日各督导组进行回头看,重点督导未按时点火的供热站点,压实县区供热管理部门、属地街道责任,包干到人,对未点火站点专人负责,跟踪督导全部点火。截至11月1日零时,全市供热站点点火率达100%。
八是优化供热能源结构。鼓励发展余热回收、电能、污水源热能、地源热能、空气能热泵等清洁供热新技术,破解天然气供热成本高、小微供热企业经营困难问题,形成供热能源多元化结构,提高供热行业抵抗能源价格波动风险能力。在不影响供热的前提下,结合供热企业整合、老旧小区改造、热源置换等工作,加快管网改造进度,力争到2025年再改造老旧管网423公里,完成分户改造6万户。
总体来看,今冬我市供热质量明显提升,群众满意度较往年有大幅增加,但供热工作面临的压力和矛盾也很突出,热费收缴率仍然很低,全市平均为36.55%,有6个县区热费收缴率低于50%,供热单位购气资金紧张,影响后续正常供热。在此,我们呼吁广大市民和单位积极支持供热工作,自觉主动交费,合力破解供热难题。同时,我们也会知重负重,苦干实干,聚焦群众的所盼所想,常态化开展“访民问暖”行动,不断提升城市供热保障能力和水平,切实让市民群众温暖过冬。
感谢高佳先生的介绍。下面请王正祥先生介绍2023-2024年供暖季电煤、民用散煤、电力和天然气保障供应工作情况。
王正祥:
大家好!下面,我向大家简要汇报一下全市电煤、民用散煤、电力以及天然气保供的情况。
一、全市电煤、民用散煤保供情况
2023-2024年供暖季,承担供暖任务的电厂预计消耗电煤778万吨,已签订电煤中长期合同量798万吨,目前已储备电煤68.64万吨。全市一级煤炭市场、二级网点及型煤生产企业储备民用散煤约7万吨,从供需关系看,能够保障今冬明春电煤、民用散煤需求。
为全面做好全市电煤、民用散煤供应保障,我们将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购调结合,落实兑现电煤中长期合同量。督促省内外及地方煤炭生产企业落实供暖季电煤中长期合同量,同时协调各电厂采取现货购买和统筹调度等方式,确保电煤供需平衡。
二是动态监测,加大煤炭储备量。每天动态掌握全市电煤、民用散煤库存量,及时研判煤炭消耗储备情况,协调各电厂、煤炭市场和二级网点,严格执行全省电煤、民用散煤库存最低标准,加大库存采购储备,在供需平衡的基础上确保库存量。
二、电力保供方面
兰州市辖区范围内,兰州电网供电面积约1.24万平方公里,运行维护变电站151座,运维10-330千伏输配电线路和电缆约1.45万公里,电源总装机832.62万千瓦。目前全市电网总体运行平稳,未发生重要设备故障和大面积停电事件,供电能力能满足全市用电需求。下一步,根据全市电力供需情况,我们将认真做好电网迎峰度冬工作。
一是督促供电企业强化全网统一调度和强化设备运行监控,实时掌握用电供需平衡情况,提升电网灵活控制和系统平衡能力,优化本地区配网运行方式。加大变电站、线路特巡特护力度,及时安排消除隐患,确保电网安全稳定运行。
二是建立多部门应急联动机制,在可能出现电力供应紧张情况时,按照省市统一指挥,坚持“需求响应优先、有序用电保底”、优先“保民生、保公用、保重点”的原则,引导用户合理错峰避峰、有序用电,切实保障居民生活、重要用户及重点企业用电需求。
三、天然气保供方面
2023-2024年供暖季,我市城燃企业共签订天然气合同气量总计11.87亿立方米。供暖期间,我们通过以下措施保障天然气保供工作。
一是建立全天候的保供协调机制,动态监测每日用气量,充分利用我市应急储气调峰天然气,弥补高峰用气缺口。
二是督促城燃企业,加强与上级天然气销售公司对接,落实合同气量,并通过线上采购额外气,加大购买液化天然气(LNG)资源等措施,多渠道筹措气源。
三是在出现天然气紧缺的紧急状况下,及时启动《兰州市2023-2024年天然气应急调峰压非保民应急预案》,落实分级压降各项措施,最大限度保障大民生用气和居民用气稳定供应。
谢谢王正祥先生的介绍,下面进入现场记者提问环节,提问前请说明所在的新闻机构。现在开始提问。
记者:
兰州热力集团有限公司作为全市最大的热力保障单位,请介绍一下目前整体热力运行情况?在做好供热保障工作方面有哪些具体举措?
我们请郭志源先生回答。
郭志源:
感谢记者朋友的提问,搞好冬季供热工作,让全市人民过一个温暖祥和的冬天,是市委、市政府对供热工作的要求,也是广大市民的期望,更是我们供热一线干部职工义不容辞的责任。兰州热力集团总供热面积5600万平方米。其中热电联产4000多万平方米,一次供热管网2×220公里,热力站320多座;锅炉房集中供热1500多万平方米,锅炉房90座。供热区域覆盖我市城关区、七里河区和西固区大部分区域以及安宁区、榆中县、永登县和兰州新区小部分区域。
热力集团从4月份开始对供热设施设备进行全面、系统的检修和优化改造工作,确保各类硬件设施设备安全可靠,同时有计划地开展供热管网改造和社会锅炉房移交整合工作。10月份进入供热准备阶段,提早安排,精心组织、排查清除隐患,对所有管网和设施设备进行了地毯式的安全检查。二热、范坪和西固三大热网提前注水、打压和冷循环,所有供热站提早投入试运行,开始管网24小时巡查工作,积极组织、配合供热管网的抢修,同时开展供热工作宣传,积极引导广大群众理解、关心支持供热工作。
自11月1日零时今冬供热工作全面进入供热保障期,目前我公司所有供热设施设备运行情况良好,服务辖区内热用户室温达标率98%以上。为保障我市今冬供热运行安全平稳,立足“保供暖、保民生、保稳定”,我们主要采取以下几项措施:
二是加强生产调度协调,确保供热质量。建立全方位、常态化的安全生产调度机制,各部门领导“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加强与三大热电厂的协调配合,准确掌握热电厂的运行参数和设备情况,根据室外气温变化,统一调度热电厂的供热输出,各锅炉房严格执行调度指令,适时调整供热运行参数,从源头上保证热源充足,满足室内温度恒定,实现供热质量达标。
三是“访民问暖”,排解用户难题。根据市国资委和市住建局工作要求,结合供热工作实际,集团公司深入开展“服务保障大提升——‘访民问暖’行动”,把开展此项行动作为第二批主题教育为民办实事的重点任务,切实“把用户的难事,当成自己的事”,除了生产运行正常的用户室温检测,全公司职工分期分片主动走访用户,虚心征求供热意见,不定期入户测试室内温度,走访信息反馈公司生产部门,尤其针对供热存在问题,部分用户室温较低的区域,派出技术、检修人员尽可能解决问题,积极为用户着想,进行入户延伸服务。
今冬供热即将进入严寒期,保障供热的任务更加艰巨,热力集团有信心、有决心、有能力做好今冬供热工作。
谢郭志源先生的解答,有请下一位记者提问。
请问七里河区晏家坪街道在开展“访民问暖”行动中,主要采取了哪些措施来解决居民群众的实际取暖问题,同时,取得了怎样效果?
我们请张恩辉先生回答。
张恩辉:
冬季供暖涉及千家万户,关系辖区居民的切身利益。连日来,街道认真落实开展“访民问暖”行动,结合社区“网格化”精细管理优势,借助各级“双报到”力量,发挥基层的铁脚板作用,用脚步传递温暖,“零距离”倾听民情民意,多措并举解决居民诉求。
自“访民问暖”行动开展以来,街道排摸集中供暖小区15个、供热站9个,有计划、有步骤的开展走访入户工作,优先走访解决老旧小区、困难群体、特殊群体多的小区供暖问题。在入户的过程中,我们还借助“访民问暖”基础信息采集小程序全面排查供暖的各类问题,科学分析、分类施策解决问题。街道社区全力发动辖区各类人力资源,“双报到”党组织党员干部、居民党员、辖区派出所民警、物业人员等全面参与,以网格为单元地毯式排查,实现干部下沉在网格、责任落实在网格、问题发现在网格、矛盾化解在网格,家家户户“四访四问”。同时,街道与区住建物业部门组织联合力量,全面走访辖区内供暖单位,做到“四看四查”对排查发现的问题和居民群众意见建议进行详细记录,建立问题台账,逐一明确整改责任人、质量标准和完成时限,切实以居民舒心过冬的温度彰显“访民问暖”行动的力度。
请问城关区畅家巷社区作为服务群众的最前沿,是如何解决辖区群众供暖方面所急、所盼的?尤其针对集中供暖收费难等情况具体有什么做法?
我们请徐慧女士回答。
徐慧:
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就开到这里,会后如有媒体需要进一步采访,请联系现场工作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