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润锋:欢迎回到《时事开讲》,毋庸置疑,保增长已经成为中国经济战略和策略的一个根本主题,早前中国政府的4万亿刺激经济计划,就志在通过刺激内需来拉动经济增长。紧接着,我们就要请石齐平先生对中国的内需政策作出具体的解读。
石先生,中国下决心保增长,显然是要做到内外兼顾,除了保外需之外,我们注意到中国政府又推出了一项新的内需政策,是家电下乡政策,对于这一政策您如何解读?
“家电下乡”:内需政策的典范
石齐平:我觉得蛮有趣的,我们首先介绍一下它的基本内容,好不好?这个就是从明年2009年2月1号开始,在全国范围之内实施,在之前曾经做过试点。
何润锋:是。
石齐平:第二,为期四年;第三,就是鼓励乡下老百姓去买四种家电产品,包括冰箱、洗衣机,还有手机、还有彩电,这个方法是什么呢?就是你买这四种东西的时候,你可以等于享受八七折的优惠,等于政府补贴13%。那么这个政府补贴,中央政府补贴80%,地方政府、省政府,省级的补贴2%0%,用这样一个方式去鼓励老百姓多消费这四种家电。
现在可以看得很清楚,但是有一点,就是说你购买这些东西价格不能太贵了,你手机的话最多只能买个1000块钱,你不能去买个1万块享受13%,那不行。就是说每一种产品大概都有个价钱的限制,怎么去解读呢?很简单,现在外需不振,国际经济形势非常的恶劣,所以在这样一个情况下,中国家电产业、电子产业一定出现很多产能的过剩。
产能如果过剩,没有办法去给它消化吸收,那一定造成失业,就制造了社会不稳定的因素。所以在这样一个情况之下,通过这么一个政府的补贴,就轻易的把外需一下子调动到内需去了,让中国的乡村来吸收这一部分从外需中剩出来的这个产能。所以在这样的一个情况之下,另外还有一个作用就是能够缩短城乡之间过去的一个差距。
我们知道城乡在家电方面的差距,过去差不多长达20年,这么一来差距可以缩小,最重要的一点,过去不是讲试点吗?试点了一年效果非常好,在三个省。一个是它这个在过去一年中大概就增加了家电销售价值的30%,所以总的来讲,我觉得这个政策的考量是这样的考量。
何润锋:其实我们看到眼下全国各地都在想尽办法刺激消费,比如说在台湾是通过发行消费券的方式,那家电下乡政策和这些政策相比,有哪些特别呢?
石齐平:我觉得是这样的,有基本的差别,你比如说消费券在台湾来讲,我觉得意义不是太大,为什么呢?它就是鼓励老百姓消费,它真正拉动生产的效果其实不像刚才讲的家电下乡那么明显,消化工业的产能。第二个我们知道,它还是靠发债去发这个消费券,那我觉得更不合理了,因为中国大陆这么一个做法,它是真正拉动了消费,也拉动了生产,消化了这个过剩的产能。
第二,刚才讲促进城乡之间差距的缩小,更重要的一点,你们注意到没有,在这样一个政策刺激里面,它并没有动用到太多的政府的资源,而只是调动了这个市场经济,它还是在市场经济中调动。这个好处在哪里?因为市场经济在民间部门效率是最高的,你如果调动到政府部门投入很多很多建设,我们就比较考虑到这个效率会不会能够维持比较高。
所以我觉得这个政策高明的地方就在这儿,所以我的标题就是“典范”就是在这儿,它能够兼顾好几个,同时它也能够确保不降低效率这一点。
何润锋:这样看来的话,家电下乡政策应该是一个非常不错的内需政策,不过我们也注意到,一般的内需政策,比如说扩大支出,或者是基础设施建设,都很注意到一个关键的问题,就是效率问题。那您认为,家电下乡政策的执行过程中,究竟应该怎样确保它的执行效率?
石齐平:你比方说,你讲的没错,就是很多的内需公共投资计划,在很多地方跟国家都出现一个浪费,为了支出而支出,为了建设而建设。你比方拿日本来讲,日本过去十几年就是持续景气低迷,所以它动辄丢几百亿下去、几十亿美金下去,那么于是造成了很多什么呢?
利用率非常低的机场、利用率非常低的高速公路,甚至还有一个地方有一个小岛,这个小岛上面只有300多个人,它居然在这个小岛上建了一个桥,连着这个小岛跟大陆之间,2.5亿美金,这是日本,连日本都会犯这个错误。台湾也一样,台湾造了很多博物馆,造了很多图书馆,结果其实就是养蚊子,被叫成“蚊子机场”或者“蚊子博物馆”。
所以我觉得要进行公共投资,要进行公共建设,千万要注意,尤其是这4万亿,我们一再强调,最重要的重视效率。那么刚才讲家电下乡,我刚才讲这基本是在市场经济、民营企业中在调动,只不过是把需求从国外的市场给它搬到国内市场而已了。我觉得这是确保效率最好的一个方式,所以我觉得它精彩的地方就是这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