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SHOO安防智能化集成平台设备安装手册
保证说明
本手册所含之内容如有改变,恕不另行通知。深圳市哈烁实业有限公司对由于本手册的错误而引起的损害不承担责任,对由于提供或使用本手册而随带发生的损害亦不承担责任。
商标说明
HOSHOO是深圳市哈烁实业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Microsoft是美国Microsoft公司的注册商标。
通讯串口:与报警主机通讯的串口。
通讯波特率:与报警主机通讯的串口波特率。
平台采用DS7400XI通讯协议与主机通讯。
操作密码:主机控制密码。
服务端口:平台接收网络模块数据的网络端口。
使用模块事件模式:平台是否使用模块SDK的事件模式来接收事件。
使用MAC绑定模式:平台是否使用模块MAC地址绑定模式关联报警用户。如果不使用MAC,则使用IP地址:端口(如192.168.0.110:8000)的方式进行绑定。
在用户资料中网络地址填写模块的MAC/IP地址(以通讯数据里显示的为准),平台通过网络地址与用户关联。
用户资料里的控制密码要设置好主机使用者密码,才可控制主机。
模块含输出控制端,可在联动输出点中进行管理,输出点设备地址跟用户资料中的网络地址相同。
在用户资料中网络地址填写模块的MAC地址(以通讯数据里显示的为准),平台通过网络地址与用户关联。
主机地址:IP2000的IP地址。
服务端口:IP2000接收数据的网络端口。
本地端口:平台接收IP2000数据的网络端口。
只使用4100事件报告:只接收4100能报告的事件。
主机类型:选择IP2000所接的硬件设备类型。
重发布防命令:是否对布防操作做重发处理,以确保布防成功。
BOSCH的IP7400网络模块。
接收IP地址:平台接收模块数据网卡的IP地址。
接收端口:平台接收模块数据的网络端口。
控制IP地址:平台控制模块数据网卡的IP地址。
控制端口:平台控制模块的网络端口。
连接密码:平台控制模块时所使用的连接密码。
代理密码:平台控制模块时所使用的代理密码。
在用户资料中网络地址填写主机的用户编号(4位用户编号,以通讯数据里显示的为准),平台通过网络地址与用户关联;主机IP地址填入扩展资料-控制地址里,在主机没有上传信息前也可进行控制。
支持主机控制,如果主机为7240,在用户资料中主机类型需要录入7240。
模块含输出控制端,可在联动输出点中进行管理,输出点设备地址跟用户资料中的网络地址相同,如果主机为7240,输出点类型需要包含7240。板号为1,则为报警输出;板号为2和3,则为可编程输出;板号为4,则为可恢复蜂鸣器;板号为5,则为永久蜂鸣器。
报警主机地址:报警主机的IP地址。
服务端口:报警主机的服务端口。
无声挟持防区列表:指定主机作为无声挟持防区使用的防区列表,用来接收无声挟持防区报警。
平台采用网络Modbus协议与主机通讯。
服务端口:平台接收主机数据的网络端口。
在用户资料中网络地址填写通讯机号-终端设备号(以通讯数据里显示的为准),平台通过网络地址与用户关联。
主机含输出控制端,可在联动输出点中进行管理,输出点设备地址跟用户资料中的网络地址相同。
OldVista250:是否为旧的Vista250主机。
快速检测主机网络通讯:当主机通过网络方式连接到平台时,是否快速检测通讯状态。
重发主机布撤防命令:是否重发主机布撤防命令。
在用户资料中网络地址填写接警机号-通讯机号-终端设备号(以通讯数据里显示的为准),平台通过网络地址与用户关联。
主机地址:报警主机的IP地址。
服务端口:报警主机的通讯端口。
主机地址号:报警主机的地址码。
在用户资料中网络地址填写模块号(以通讯数据里显示的为准),平台通过网络地址与用户关联。没有模块号为主机的事件。
通讯串口:与接收机通讯的串口。
通讯波特率:与接收机通讯的串口波特率。
反控协议:设置反控协议类型。无,则不支持反控;标准扩展协议,则支持反控;八位用户编号,则反控时使用八位用户编号。
检测心跳:是否与接收机进行心跳检测。
在用户资料中网络地址填写主机的用户编号(4位用户编号),平台通过网络地址与用户关联。
接收机地址:接收机的IP地址。
服务端口:接收机的通讯端口。
连接密码:平台连接模块时所使用的连接密码。
远程ID代码:平台连接模块时所使用的远程ID代码。
在用户资料中网络地址填写主机的用户编号(6位用户编号),平台通过网络地址与用户关联;主机IP地址填入扩展资料-控制地址里,在主机没有上传信息前也可进行控制。
服务端口:平台接收RISCOCloud数据的网络端口。
在用户资料中网络地址填写主机的用户编号,平台通过网络地址与用户关联;主机IP地址填入扩展资料-控制地址里,可对主机进行控制。
通讯密码:主机与平台进行通讯的密码,进行安全验证。
在用户资料中网络地址填写主机的用户编号(8位用户编号,以通讯数据里显示的为准),平台通过网络地址与用户关联。
在用户资料中网络地址填写主机网络设置里设置的帐号,平台通过网络地址与用户关联。
主机相应编程项说明:
编程地址
编程内容
*05
1
*14
1*70
11111
1*78
1*79
作为独立报警用户的模块:选择要作为独立报警用户使用的模块。没有选择的模块,则作为主机报警用户的一个防区使用;选择了的模块;则作为独立的模块报警用户使用。多防区模块必须作为独立报警用户使用。
在用户资料中网络地址填写模块号(主机的模块号为0),平台通过网络地址与用户关联。
在用户资料中网络地址填写主机的用户编号(4位用户编号,如果是总线主机,则为用户编号-模块号),平台通过网络地址与用户关联。
服务端口:平台接收雷达服务数据的网络端口。
服务器地址:雷达服务所在计算机的地址。
服务端口:雷达服务的服务端口。
在用户资料中网络地址填写主机的用户编号(以通讯数据里显示的为准),平台通过网络地址与用户关联。
主机含输出控制端,可在联动输出点中进行管理。
启用强制布防模式:平台是否使用强制布防模式进行布防。
启用延时布防模式:平台是否使用延时布防模式进行布防。
报警主机含输出控制端,可在联动输出点中进行管理。联动输出点板号的定义如下:1-继电器,2-电锁,3-移动门,4-语音输出,5-警号,6-门禁控制。
报警主机含输出控制端,可在联动输出点中进行管理。联动输出点板号的定义如下:1-继电器,2-警号。
服务器地址:智慧猫云服务的服务器地址。
服务端口:智慧猫云服务的服务端口。
在用户资料中网络地址填写云服务中主机的主机序列号,平台通过网络地址与用户关联。
平台类型:选择AlarmCloud云服务的平台类型。
服务器地址:AlarmCloud云服务的服务器地址。
服务端口:AlarmCloud云服务的服务端口。
服务器地址:合守屋云服务的服务器地址。
服务端口:合守屋云服务的服务端口。
在用户资料中网络地址填写网络模块的机器码,平台通过网络地址与用户关联。
网络:云报警接收机所在计算机的地址和服务端口。
串口:选择与云报警接收机通讯的串口及波特率。
在用户资料中网络地址填写云服务中主机的主机编号(以云报警接收机中显示的主机编号为准),平台通过网络地址与用户关联。
在用户资料中网络地址填写主机的设备ID,平台通过网络地址与用户关联。
在用户资料中网络地址填写主机的主机编号或者接警机号-通讯机号-终端设备号(以通讯数据里显示的为准),平台通过网络地址与用户关联。
服务端口:平台接收MTSW数据的网络端口。
在用户资料中网络地址填写MTSW的用户编号,平台通过网络地址与用户关联。
在MTSW软件上使用的数据转发事件模板内容为:<用户编号>,<防区/标识>,<使用者>,<警情类型>,<警情内容>。
BOSCHCMS网络模块。
支持主机控制,在用户资料中主机类型需要选择正确的主机类型。
模块含输出控制端,可在联动输出点中进行管理,输出点设备地址跟用户资料中的网络地址相同,输出点类型需要选择正确的主机类型。。
报警软件为安防智能化集成平台时接入到集成平台。
报警软件地址:报警软件所在计算机的地址。
服务端口:报警软件的API网络端口。
在用户资料中网络地址填写报警软件的报警用户编号(8位用户编号),平台通过网络地址与用户关联。
巡更系统是基于门禁系统的在线巡更系统,将巡更员的门禁卡定义为巡更卡使用;或者基于其他系统的在线巡更系统,将巡更员的人员信息定义为巡更卡使用。将参照支持巡更的门禁系统或其他系统。也可为传统的离线巡更。
DDS服务器地址:DDS门禁服务器软件所在计算机的地址。
DDS支持在平台做在线巡更,刷卡人姓名可作为在线巡更的巡更员。
通过门禁集成服务器进行集成,避免复杂的OPC安全设置。
通讯串口:与Kantech门禁系统通讯的串口。
通讯波特率:与Kantech门禁系统通讯的串口波特率。
Kantech门禁系统里的相应配置如下:
第一步在System→Instruction增加HOSHOO→设置属性:
设置门编号Information#1→ComponentID
加空格字符串Characterstring
设置事件编号Evert→Number
设置输入串口Serialdeviceforcommands
设置输出串口Serialdeviceformessages
设置结束符号Carriagereturn
完成后在空白栏会显示:$n1""$g$sCom2:19200$s$uCom2:19200$u|
第二步在Devices→EntraPassapplication中设置SmartLink属性
在打开的窗口中选择EntraPassapplication为SmartLink;
在SmartLink选项页,设置SmartLinkserialconnection的Modeenabled为MessageandCommands;
在SmartLinkinstructions里将Startupinstructions和Defaultinstructions设置为上面的HOSHOO并保存。
第三步在System→Eventparameters中设置事件输出列表
选择要输入的门禁事件;
选择要输出的门为Default;
设置Sendtoworkstation为Smartlink通讯方式;
在Alarmsettings中设置Alarm为Alwaysvalid,在Instructions中选择第一步中增加的HOSHOO。
英文
中文
Dooralarm-alarminterface
门警报-外部警报界面
Dooralarmrestored-alarminterface
门警报已恢复-警报界面
Doorforcedopenrestored
门强制打开已恢复
Doorclosed/normalcondition
门已关闭/正常状况
Doorforcedopen
门强制打开
Requesttoexitgranted
退出请求被准许
Accessdenied-Cardnotloadincontroller
访问被拒绝-门禁卡未加载到控制器中
Access-Secondentrance
进出-门已打开
Access-Doorunlocked
进出-门已解锁
Accessgranted
准许进出
Accessdenied-Cardunknown
拒绝进出-卡未知
Accessdenied-Badcardstatus
拒绝进出-错误的卡状态
Accessdenied-Cardlostorstolen
拒绝进出-卡丢失或被盗
Accessdenied-Cardexpired
拒绝进出-卡过期
Accessdenied-Cardpending
拒绝进出-卡处理中
Accessdenied-Badaccesslevel
拒绝进出-错误的访问级别
Accessdenied-Supervisorlevelrequired
拒绝进出-需要监管员级别
Accessdenied-Passbackbadlocation
拒绝进出-返回错误位置
Accessdenied-Dualcustody
拒绝进出-双保护
Accessdenied-Numbersupervisor/area
拒绝进出-号码监管员/区域
Accessdenied-Alarmsystemarmed
拒绝进出-警报系统已启动
Accessdenied-Areanotclear
Accessdenied-Interlockactive
拒绝进出-连锁
Accessdenied-Doormanuallydisabled
拒绝进出-门被手工禁用
Accessdenied-Notenoughcards
拒绝进出-没有足够的卡
Accessdenied-Cardalreadybusy
拒绝进出-卡已经使用中
Accessdenied-Minimumpassbackdelay
拒绝进出-最小返回延迟
Accessgranted-Passbackbadlocation
准许进出-返回错误位置
Accessdenied-Areafull
拒绝进出-区域不清楚
Accessdenied-Waitingforapproval
Accessdenied-Waitingsecondcard
拒绝进出-等待第二张卡
Accessdenied-Readerorkeypadlocked
拒绝进出-读卡器锁定
Accessdenied-Doorarmed-alarminterface
拒绝进出-门被警戒-警报界面
Accessdenied
拒绝进出
门禁服务端口:平台接收TycoCEM门禁事件的网络端口。
巡更服务端口:平台接收TycoCEM巡更刷卡记录的网络端口。
巡更员列表:巡更员在TycoCEM里的门禁使用者编号列表,在平台做在线巡更用。
数据源名称:在计算机上为TycoCEM数据库配置的ODBC数据源名称。
数据库名称:TycoCEM数据库的名称。
TycoCEM支持在平台做在线巡更,刷卡人编号可作为在线巡更的巡更员。
TycoCEM门禁系统的相应配置如下:
1.门事件报告格式
P门号%n%s事件号Q
区分大小写,各项内容之间以空格分隔。
2.门事件对应表
1:打开
2:关闭
3:报警
4:恢复
5:信息
6:警告
7:非法刷卡
3.反控,数据连接配置(集成平台电脑上)
需要在集成平台电脑上安装Informix数据的客户端IBMInformixClient-SDK。
在System32\Drivers\etc\services文件中增加如下格式的行:
CEM数据库服务名端口号/TCP
比如(数据库服务名为ix_svc_HOSHOO,端口号为9088),则为如下:
ix_svc_HOSHOO9088/tcp
然后增加CEM数据库数据源——运行控制面板->管理工具->数据源(ODBC),在用户DSN中增加,驱动程序选择为IBMINFORMIXODBCDRIVER,点击完成,在弹出的窗口中,在General选项页中,DataSoureName填入CEM_HOSHOO,在Connection选项页中填入CEM数据库的ServerName(服务器名称)、HostName(主机名称或者地址)、Service(CEM数据库的服务名)、Protocol(连接CEM数据库的通讯协议,推荐使用sesoctcp)、DatabaseName(CEM数据库名称)UserId(数据库帐号)、Password(数据帐号密码)。在Environment选项页中填入ClientLocale和DatabaseLocale为ZH_CN.GB。点击确定按钮,如果有警告提示,确定即可。确定数据出ODBC数据源管理器。
注:在集成平台TycoCEM设备设置中所用的数据源名称为如上添加的CEM_HOSHOO。
汉军服务器地址:汉军门禁服务器软件所在计算机的地址。
科松服务器地址:科松门禁服务器软件所在计算机的地址。
通过门禁集成服务器进行集成,避免复杂的DCOM安全设置。
Axiom服务器地址:Axiom门禁服务器软件所在计算机的地址。
Axiom支持在平台做在线巡更,刷卡人卡号可作为在线巡更的巡更员。
立方服务器地址:立方门禁服务器软件所在计算机的地址。
MicrosoftSQLServer数据库:深圳微耕门禁系统如果使用的是SQLServer数据库,则选择此项;如果用的是Access数据库,也不勾选。
服务器名称或地址:使用SQLServer数据库时,深圳微耕门禁系统数据库服务器的地址。
数据库名称:SQLServer数据库时,为数据库的名称;Access数据时,为Access数据库文件名。
巡更员列表:巡更员在深圳微耕里的门禁使用者卡号列表,在平台做在线巡更用。
深圳微耕支持在平台做在线巡更,刷卡人卡号可作为在线巡更的巡更员。
泰尚服务器地址:泰尚门禁服务器所在计算机的地址。
服务端口:泰尚门禁服务器接收数据的网络端口。
本地端口:平台接收泰尚门禁服务器数据的网络端口。
巡更员列表:巡更员在泰尚门禁系统里的门禁使用者编号列表,在平台做在线巡更用。
泰尚门禁系统支持在平台做在线巡更,刷卡人编号可作为在线巡更的巡更员。
HOSHOO门禁集成服务器地址:HOSHOO门禁集成服务器所在计算机的地址。
服务端口:HOSHOO门禁集成服务器服务的网络端口。
巡更员列表:巡更员在HOSHOO门禁集成服务器连接的门禁系统系统里的门禁使用者编号/卡号/姓名列表,在平台做在线巡更用。
HOSHOO门禁集成服务器支持在平台做在线巡更,刷卡人编号/卡号/姓名可作为在线巡更的巡更员。
与需要配置复杂安全设置的门禁系统集成时(如OPC、DCOM等),通过把HOSHOO门禁集成服务器安装在门禁系统计算机上进行中转,避免复杂的安全设置。
HoneywellWinPak支持在平台做在线巡更,刷卡人卡号可作为在线巡更的巡更员。
服务器名称或地址:GELENEL门禁系统数据库服务器的地址。
数据库名称:GELENEL数据库的名称。
服务器名称或地址:达实门禁系统数据库服务器的地址。
数据库名称:达实数据库的名称。
使用订阅通讯服务器模式:是否使用达实通讯服务器的订阅模式,否则为使用达实数据库查询模式。
巡更员列表:巡更员在达实里的门禁使用者编号列表,在平台做在线巡更用。
达实支持在平台做在线巡更,刷卡人编号可作为在线巡更的巡更员。
披克服务器地址:披克门禁服务器软件所在计算机的地址。
披克支持在平台做在线巡更,刷卡人卡号可作为在线巡更的巡更员。
服务器地址:纽贝尔门禁服务器所在计算机的地址。
服务端口:纽贝尔门禁服务器接收数据的网络端口。
巡更员列表:巡更员在纽贝尔门禁系统里的门禁使用者编号列表,在平台做在线巡更用。
纽贝尔门禁系统支持在平台做在线巡更,刷卡人编号可作为在线巡更的巡更员。
MicrosoftSQLServer数据库:深圳中翔门禁系统如果使用的是SQLServer数据库,则选择此项;如果用的是Access数据库,也不勾选。
服务器名称或地址:使用SQLServer数据库时,深圳中翔门禁系统数据库服务器的地址。
巡更员列表:巡更员在深圳中翔里的门禁使用者卡号列表,在平台做在线巡更用。
深圳中翔支持在平台做在线巡更,刷卡人卡号可作为在线巡更的巡更员。
服务器地址:深圳微耕智能门禁服务器所在计算机的地址。
服务端口:深圳微耕智能门禁服务器接收数据的网络端口。
巡更员列表:巡更员在深圳微耕智能门禁系统里的门禁使用者编号列表,在平台做在线巡更用。
深圳微耕智能门禁系统支持在平台做在线巡更,刷卡人编号可作为在线巡更的巡更员。
服务器地址:海康iSecureCenter的地址。
事件地址:接收海康iSecureCenter推送事件的网络地址。
事件端口:接收海康iSecureCenter推送事件的网络端口。
巡更员列表:巡更员在海康iSecureCenter里的门禁使用者卡号列表,在平台做在线巡更用。
比对阈值:人脸比对成功的阈值。
报警人员组列表:报警人员在海康iSecureCenter里的人员组名称列表,在平台做检测人脸识别报警用。
警示人员组列表:警示人员在海康iSecureCenter里的人员组名称列表,在平台做检测人脸识别警示用。
缓存人员信息:是否缓存海康iSecureCenter的人员信息,以便集成平台接收门禁刷卡记录时,能关联到人员的部门,及在海康iSecureCenter不推送人员姓名时能关联到人员姓名。
允许推送人脸照片:是否允许推人脸识别照片和抓拍照片。
实时监视器窗口URI:指定显示平台所选择摄像机的监视器。
海康iSecureCenter支持在平台做在线巡更,刷卡人卡号可作为在线巡更的巡更员。
海康iSecureCenter的停车场系统、视频分析、人脸识别和电视墙也通过该设备接入平台。
服务器地址:大华ICC的地址。
事件地址:接收大华ICC推送事件的网络地址。
事件端口:接收大华ICC推送事件的网络端口。
巡更员列表:巡更员在大华ICC里的门禁使用者卡号列表,在平台做在线巡更用。
报警人员组列表:报警人员在大华ICC里的人员组名称列表,在平台做检测人脸识别报警用。
警示人员组列表:警示人员在大华ICC里的人员组名称列表,在平台做检测人脸识别警示用。
缓存人员信息:是否缓存大华ICC的人员信息,以便集成平台接收门禁刷卡记录时,能关联到人员的部门,及在大华ICC不推送人员姓名时能关联到人员姓名。
大华ICC支持在平台做在线巡更,刷卡人卡号可作为在线巡更的巡更员。
大华ICC的停车场系统、视频分析、人脸识别和电视墙也通过该设备接入平台。
披克停车场服务器地址:披克停车场服务器软件所在计算机的地址。
通过停车场集成服务器进行集成,避免复杂的OPC安全设置。
HOSHOO停车场集成服务器地址:HOSHOO停车场集成服务器所在计算机的地址。
服务端口:HOSHOO停车场集成服务器服务的网络端口。
与需要配置复杂安全设置的停车场系统集成时(如OPC、DCOM等),通过把HOSHOO停车场集成服务器安装在停车场系统计算机上进行中转,避免复杂的安全设置。
通讯串口:与矩阵通讯的串口。
通讯波特率:与矩阵通讯的串口波特率。
实时监视器号:指定显示平台所选择摄像机的监视器。
支持分矩阵:是否有分矩阵。
主矩阵号:有分矩阵时,默认的矩阵号。
矩阵地址:矩阵的IP地址。
控制端口:矩阵接收控制数据的网络端口。
本地端口:平台接收矩阵数据的网络端口。
通讯校验位:与矩阵通讯的串口校验位。
键盘地址号:在矩阵上对应的键盘地址号。
串口:选择与矩阵通讯的串口及波特率。
网络:指定矩阵的IP地址、矩阵接收控制数据的网络端口、平台接收数据的本地网络端口。
服务器地址:科达视频服务器所在计算机的地址。
服务端口:科达视频服务器的服务端口。
服务端口:矩阵接收控制数据的网络端口。
实时画面号:指定显示平台所选择摄像机的视频显示窗的画面号。
增加视频设备
在平台软件中操作面板里的监控系统面板组上,点击【HOSHOO数字视频】下【视频设备】,功能区将显示视频设备数据栅格。右键菜单,点击【增加】,将弹出增加视频设备框,如下图:
设备名称:该视频设备的名称。
所属厂家:该视频设备所属的厂家。需要选择正确的厂家,以使用相应的驱动连接设备。
设备地址:该视频设备的IP地址或者域名。
服务端口:该视频设备的通讯端口。
设备型号:该视频设备的型号或者相应参数。
在用通道数:该视频设备的使用实际的通道个数。在用通道数为0,则实际使用的通道数为设备通道数。
可录入视频设备的联系信息及视频设备备注。增加视频设备之后,一般会自动增加其摄像机到平台摄像机里。
增加摄像机
在平台软件中操作面板里的监控系统面板组上,点击【HOSHOO数字视频】下【摄像机】,功能区将显示摄像机数据栅格。右键菜单,点击【增加】,将弹出增加摄像机框,如下图:
摄像机名称:该摄像机在平台中的摄像机名称,不允许重复。
所属视频设备:该摄像机所属的视频设备。
通道号:该摄像机在视频设备上的通道号。
分组名称:该摄像机所在分组的名称。
对应解码器:该摄像机对应的解码器,以实现便捷切换到电视墙。
对应特殊解码参数:该摄像机对应的特殊解码参数,在解码器不支持的视频设备使用ONVIF等协议或者使用解码器上的摄像机编号时才进行设置。
对应存储设备:该摄像机对应的存储设备。
对应存储通道号:该摄像机在对应的存储设备里的通道号。
批量增加:批量增加多个摄像机,多于1时,对摄像机名称和通道号自增。
可录入摄像机的联系信息及摄像机备注。
增加监视器
平台将视频显示窗的画面当作监控监视器。在平台软件中操作面板里的监控系统面板组上,点击【HOSHOO数字视频】下【监视器】,功能区将显示监视器数据栅格。右键菜单,点击【增加】,将弹出增加监视器框,如下图:
监视器名称:该监视器在平台中的监视器名称,不允许重复。
坐席IP地址/操作员姓名:该监视器所在坐席IP地址或者操作员姓名。为空,则为服务器;为[],则为广播到所有计算机;为<>,则为广播到所有坐席。
画面号:该监视器在视频显示窗的画面号。
批量增加:批量增加多个监视器,多于1时,对监视器名称和画面号自增。
可录入监视器的联系信息及监视器备注。
增加预置位
在平台软件中操作面板里的监控系统面板组上,点击【HOSHOO数字视频】下【预置位】,功能区将显示预置位数据栅格。右键菜单,点击【增加】,将弹出增加预置位框,如下图:
预置位名称:该预置位在平台中的预置位名称,不允许重复。
摄像机:该预置位所属的摄像机。
预置位号:该预置位在摄像机上的预置位号。
可录入预置位备注。
解码器地址:解码器的IP地址。
服务端口:解码器接收控制数据的网络端口。
实时电视墙号:指定显示平台所选择摄像机的电视墙。
实时窗口号:指定显示平台所选择摄像机的窗口。
实时子窗口号:指定显示平台所选择摄像机的子窗口。
实时屏号:指定显示平台所选择摄像机的屏。
使用矩阵模式:是否使用矩阵模式。使用矩阵模式时,屏号为输出通道号,不支持录像回放。
通讯串口:与联动输出板通讯的串口。
通讯波特率:与联动输出板通讯的串口波特率。
点号为10000的联动输出点用于复位继电器。
通讯串口:与EIO通讯的串口。
通讯波特率:与EIO通讯的串口波特率。
设备地址:EIO的IP地址。
服务端口:EIO的通讯端口。
已安装的模块:选择已安装的模块。平台将轮询已安装模块的状态。
在用户资料中网络地址填写模块号,平台通过网络地址与用户关联。
EIO含输出控制端,可在联动输出点中进行管理,输出点设备地址跟用户资料中的网络地址相同。
通讯串口:与C2000-A通讯的串口。
通讯波特率:与C2000-A通讯的串口波特率。
设置地址:C2000-A的IP地址。
服务端口:C2000-A的通讯端口。
在联动输出点资料中设备地址填写设备号,平台通过设备地址与设备关联。
服务端口:平台接收联动板连接的网络端口。
在联动输出点资料中板号填写联动板的分区地址,设备地址填写联动板的IP地址,平台通过设备地址与设备关联。
通讯串口:与继电器模块通讯的串口。
通讯波特率:与继电器模块通讯的串口波特率。
设备地址:继电器模块的IP地址。
服务端口:继电器模块的通讯端口。
使用UDP模式:是否使用UDP模式通讯,否则使用TCP模式通讯。
串口网络服务器设备:是否为串口网络服务器设备。
已安装的模块:为总线设备时,选择已安装的模块。平台将轮询已安装模块的状态。
广州泥人含开关量输入,可在报警系统中进行管理,在用户资料中网络地址填写模块号,平台通过网络地址与用户关联。
HS-HD-LD含开关量输入,可在报警系统中进行管理,在用户资料中网络地址填写模块号,平台通过网络地址与用户关联。
服务器地址:视频系统服务器所在计算机的地址。
服务端口:视频系统服务器的通讯网络端口。
HOSHOO系统标识号:平台在视频系统中对应的系统标识号。
HOSHOO设备标识号:平台设备在视频系统中对应的设备标识号。
HOSHOO事件起始号:平台事件在视频系统中对应的事件起始号(一级事件类型起始编号)。
分局编号:平台在视频系统中对应的分局编号。
数据同步设置:平台与视频系统同步数据用的中间数据库及同步资料设置。
系统编号:平台在视频系统中对应的系统编号。
HOSHOO标准视频集成是平台与视频系统的标准集成接口,视频系统采用HOSHOO标准视频集成协议与平台进行集成。
通讯串口:与主机通讯的串口。
通讯波特率:与主机通讯的串口波特率。
防区数:主机的防区总数。
在报警用户中,增加主机用户,所属设备选择Steer安装的设备,子系统填1,即可将Steer电子围档整合到平台报警系统中。
快速检测主机网络通讯:是否快速检测通讯状态。
在报警用户中,增加主机用户,所属设备选择兰星安装的设备,子系统填1,网络地址填主机的IP地址,即可将兰星电子围档整合到平台报警系统中,平台通过网络地址与用户关联。
服务器地址:MQTT的服务器地址。
服务端口:MQTT的服务端口。
布防模块:选择平台使用的布防模式。
在用户资料中网络地址填写设备编号-终端设备号,平台通过网络地址与用户关联。
通讯串口:与设备通讯的串口。
通讯波特率:与设备通讯的串口波特率。
控制器类型:设备的控制器类型。
控制器类型:设备的控制地址。
主机地址:对讲主机的IP地址。
服务端口:对讲主机接收控制命令的网络端口。
本地端口:平台接收对讲主机数据的网络端口。
服务器地址:来邦对讲服务器的地址。
服务端口:来邦对讲服务器的服务端口。
主机编号:平台进行对讲控制时使用的对讲主机编号。
服务端口:平台接收状态监测装置数据的网络端口。
记录装置工作状态数据周期(小时):指定平台记录装置工作状态数据到历史数据的周期,单位为小时;为0时,则不记录到历史数据。
厂家数据点号说明(DevID为状态监测装置ID):
采集类型
数据点
厂家数据点号
单位
数据类型
小数点后位数
装置故障
状态监测装置
DevID
装置工作状态
电源电压
DevID.S.1
V
小数
工作温度
DevID.S.2
℃
电池剩余量
DevID.S.3
Ah
浮充状态
DevID.S.4
文本
DevID.S.5
小时
整数
DevID.S.6
连接状态
DevID.S.7
当月发送流量
DevID.S.8
字节
当月接收流量
DevID.S.9
通信协议版本号
DevID.S.10
气象环境
10分钟平均风速
DevID.1.1
m/s
10分钟平均风向
DevID.1.2
°
最大风速
DevID.1.3
极大风速
DevID.1.4
标准风速
DevID.1.5
气温
DevID.1.6
湿度
DevID.1.7
%RH
气压
DevID.1.8
hPa
降雨量
DevID.1.9
mm
降水强度
DevID.1.10
mm/min
光辐射强度
DevID.1.11
W/m2
杆塔倾斜
倾斜度
DevID.2.1
mm/m
顺线倾斜度
DevID.2.2
横向倾斜度
DevID.2.3
顺线倾斜角
DevID.2.4
2
横向倾斜角
DevID.2.5
微风振动特征量
动弯应变幅值
DevID.3.1.N
με
弯曲振幅
DevID.3.2.N
微风振动频率
DevID.3.3.N
Hz
说明:N为微风振动球序号
导线弧垂
DevID.4.1
m
3
导线对地距离
DevID.4.2
线夹出口处导切与水平角
DevID.4.3
测量法标识
DevID.4.4
导线温度
线温
DevID.5.1.N
说明:N为导线测温球序号
覆冰及不均衡张力差
等值覆冰厚度
DevID.6.1
综合悬挂载荷
DevID.6.2
N
不均衡张力差
DevID.6.3
传感器的原始拉力值
DevID.6.4.N
传感器的绝缘子串风偏角
DevID.6.5.N
传感器的绝缘子串偏斜角
DevID.6.6.N
说明:N为传感器序号
导线风偏
风偏角
DevID.7.1
偏斜角
DevID.7.2
最小电气间隙
DevID.7.3
导线舞动特征量
舞动幅值
DevID.8.1.N
垂直舞动幅值
DevID.8.2.N
水平舞动幅值
DevID.8.3.N
舞动椭圆倾斜角
DevID.8.4.N
舞动频率
DevID.8.5.N
说明:N为舞动球序号
现场污秽度
等值附盐密度,即盐密
DevID.9.1
mg/cm
不溶物密度,即灰密
DevID.9.2
日最高温度
DevID.9.3
日最低温度
DevID.9.4
日最大湿度
DevID.9.5
%RH
日最小湿度
DevID.9.6
微风振动波形信号
微风振动信号
DevID.10.1.N
导地线舞动轨迹
X方向相对位移量
DevID.11.1.N
Y方向相对位移量
DevID.11.2.N
Z方向相对位移量
DevID.11.3.N
服务器地址:科蓝通信服务器的地址。
服务端口:科蓝通信服务器的服务端口。
服务器地址:Face++人脸识别服务器的地址。
服务端口:Face++人脸识别服务器的服务端口。
报警人员部门列表:报警人员在Face++人脸识别系统里的人员部门名称列表,在平台做检测人脸识别报警用。
警示人员部门列表:警示人员在Face++人脸识别系统里的人员部门名称列表,在平台做检测人脸识别警示用。
巡更员列表:巡更员在Face++人脸识别系统里的人员编号列表,在平台做在线巡更用。
检查人员门禁权限:是否检查人员有门禁权限,没有门禁权限,则事件内容为非法人脸识别。
允许陌生人自动入库:该人脸识别服务器是否允许陌生人自动入库。
黄名单报警:黄名单库是否作为报警库使用,否则作为警示库使用。
集成平台在19000端口开启服务,接收Face++人脸识别服务器通过识别回调地址推送的识别结果。
服务器地址:比特大陆人脸识别服务器的地址。
服务端口:接收比特大陆数据的网络端口。
报警人员组列表:报警人员在比特大陆人脸识别系统里的人员组名称列表,在平台做检测人脸识别报警用。
警示人员组列表:警示人员在比特大陆人脸识别系统里的人员组名称列表,在平台做检测人脸识别警示用。
巡更员列表:巡更员在比特大陆人脸识别系统里的人员编号列表,在平台做在线巡更用。
通讯串口:与读码器通讯的串口。
通讯波特率:与读码器通讯的串口波特率。
服务端口:平台接收闸机数据的网络端口。
服务器地址:云访客云服务的服务器地址。
服务端口:云访客云服务的服务端口。
本地服务器地址:云访客本地备用服务器的地址。
选择识别系统:选择云访客使用的人脸识别系统。
默认内部人员组:默认的人脸识别内部人员组。
默认访客组:默认的人脸识别访客组。
默认黑名单组:默认的人脸识别黑名单组。
允许推送人脸照片:是否允许推人脸抓拍照片。
允许推送陌生人记录:是否允许推陌生人记录。
允许云端使用系统接口:是否允许云端使用设备系统接口。
云端使用设备系统接口设置:设置允许云端使用的设备系统接口。
选择车辆系统:选择云访客使用的车辆系统。
选择发卡系统:选择云访客使用的发卡系统。
服务器地址:梯控的服务器地址。
服务端口:梯控的服务端口。
服务器地址:SenseLink人脸识别服务器的地址。
SenseLinkStandard:SenseLink是否为Standard版本,用来区分SenseLink的Standard版或者Enterprise版。
事件端口/服务端口:SenseLinkStandard版时为平台接收SenseLink人脸识别服务器推送事件的服务端口;SenseLinkEnterprise版时为SenseLink人脸识别服务器的服务端口。
报警人员组列表:报警人员在SenseLink人脸识别系统里的人员组名称列表,在平台做检测人脸识别报警用。
警示人员组列表:警示人员在SenseLink人脸识别系统里的人员组名称列表,在平台做检测人脸识别警示用。
巡更员列表:巡更员在SenseLink人脸识别系统里的人员编号列表,在平台做在线巡更用。
服务器地址:SenseNebula-M人脸识别服务器的地址。
警示人员库列表:警示人员在SenseNebula-M人脸识别系统里的人员库名称列表,在平台做检测人脸识别警示用。
巡更员列表:巡更员在SenseNebula-M人脸识别系统里的人员编号列表,在平台做在线巡更用。
服务端口:平台接收Oftoo设备数据的网络端口。
报警人员部门列表:报警人员在Oftoo人脸识别系统里的人员部门名称列表,在平台做检测人脸识别报警用。
警示人员部门列表:警示人员在Oftoo人脸识别系统里的人员部门名称列表,在平台做检测人脸识别警示用。
巡更员列表:巡更员在Oftoo人脸识别系统里的人员编号列表,在平台做在线巡更用。
设备地址:设备的地址。
服务端口:设备SNMP的服务端口。
SNMP版本:与设备进行通讯采用的SNMP协议版本。
记录采集数据周期(小时):指定平台记录采集数据到历史数据的周期,单位为小时;为0时,则不记录到历史数据。
串口:选择与显示屏通讯的串口及波特率。
网络:指定显示屏的IP地址、通讯端口和密码。
屏号:指定要连接的显示屏号。
显示屏:选择显示屏的类型,设置屏的宽度和高度。
邮件服务器地址:指定邮件服务器的地址。
服务端口:指定邮件服务器的服务端口。
显示名称:指定发送邮件时发送人的显示名称。
邮件标题:指定发送邮件里的默认邮件标题。
邮件签名:指定发送邮件里的邮件签名,在发送的时候,将自动添加到邮件末尾。@LOGO:标记可以指定Logo文件。
网络:短信服务器所在计算机的地址和服务端口。
串口:选择与短信服务器通讯的串口及波特率。
通讯串口:与计算机通讯的串口。
通讯波特率:与计算机通讯的串口波特率。
机号:接收机的机号。
线号:接收机里的卡号或者线号。
优先报告设备事件(事件级别):选择该项,则先报告接收到的设备事件,再报告平台生成的事件;不选择,则按事件生成的顺序报告。
报告设备接收的原始CID事件代码:报告的时候采用设备报上来的代码,而不是采用在平台设备的事件代码。
启用快速报告事件模式:启用,则一次报告多条;不启用,一次只一条。
接受反控命令:是否接受第三方应用的反控命令,如布/撤防控制等。
事件代码:设置事件是否报告,及报告的事件代码。
服务器地址:IISFREE服务器所在计算机的地址。
联动输出点设备地址为子网号,板号为设备号,点号为回路号。
平台类型:选择云服务的平台类型。
服务器地址:云服务的服务器地址。
服务端口:云服务的服务端口。
反控权限绑定操作员:云服务反控平台时对应的平台API操作员,反控权限为该操作员所拥有的权限。
服务端口:接收考勤系统数据的网络端口。
推送打卡记录:平台使用推送打卡记录模式时,考勤系统将推送考勤结果。
考勤服务器地址:指定考勤系统服务器的地址。
读取打卡记录:平台使用读取打卡记录模式时,需选择打卡系统,且考勤系统将不推送考勤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