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铁军等:家电下乡与问题分析乡村发现网

作者在2008年完成的国家社科基金重点课题,验证的一个论点就是“部门与资本下乡,因为与分散小农的交易费用过高,而必然导致政府普惠性的政策转化为主要收益被精英俘获”。

这个论点,似乎正在被当前的家电下乡验证着。

一、三方共赢的政策初衷和毁誉参半的社会反映

家电下乡从2007年试点到2009年2月正式在全国推开,既可作为应对金融危机、缓解产能过剩的一个政策手段,同时也是籍经济危机对30年来形成的外贸依赖惯性的一次调整,适逢其时。

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末期,中国就出现了金融资本、产业资本和劳动力的三大过剩。而“九五”以来的每个五年计划都体现了中国政府减少对外部的依赖的战略调整意图。2005年在第十一个五年计划中作为8项重大战略任务之首的新农村建设,也体现了拉动农村内需的政策要求。而中国应对历次经济危机的成功经验中的重要一点,就是农村作为危机软着陆载体的作用。因此,家电下乡也是这一作用的一个具体再现。

据测算,连续四年对彩电、冰箱、洗衣机、手机四类农民需求量大的产品实施“家电下乡”,可实现家电下乡产品销售近4.8亿台,累计可拉动消费9200亿元。(《中国财富》杂志2009_2月)

由此可见,家电下乡的政策的效果应该是农民获益、企业促销和政府扩大内需的三方多赢。

这些建议在多大程度上可以解决问题?抑或这些药方本身就是“对着风车作战?”

二、既往教训与客观规律

且离开争论正浓的商家和媒体,不妨回顾最近几十年来商业资本“下乡”的教训。例如,一年一度备耕时节,各地农业部门都要开会、宣传,打击种子化肥等流通领域的假冒伪劣,控制价格过快增长。结果却是年年打假年年假;再如,农资专营的政策目标是给农民以政策实惠,结果却是农资价格一年高过一年。大凡是涉农的商业资本下乡,类似问题一次再一次出现,各种“加强”的文件不断出台,何曾彻底解决过?既然几十年都如此,其中必有规律。而2009年家电下乡出现的问题不过是再次让原有的问题显化,再次表现出客观规律的不可逆。

问题的真正症结就在于过去30年来农村的“去组织化”,导致包括商家和政府在内的任何外部主体,都会存在与小农的交易成本过高的问题。

三、政府退出与制度成本

上世纪50年代,因为工业化原始积累的客观需求,政府通过建立“统购统销”的流通体制和“集体化”的组织体制来减少交易成本,获取了农业大部分剩余。留给农民的只是保证劳动力简单再生产的那部分产品,也只能按人口分配,这难免会导致农民生产积极性下降,农业普遍亏损,集体债务大量增加。当收益小于成本时,“公司主义”的政府就会选择退出,随后也就出现了农民自发回到传统小农经济的大包干。

与此同时,农业收益不断下降,干群关系日益趋紧。关键的第一个原因是政府“退出”,不再承担农民的社会保障和农村公共开支,而转由耕地来承担;并且随人均面积不断下降,必然使耕地越来越多地转变为以承担农民的生存保障这种公共品职能为主。

第二则是当大部分涉农经济领域几乎都被政府部门下伸的单位垄断、并且必然凭借加强垄断来获取利润的时候,只靠在越发细碎的土地进行的农业生产的收益就越小。而政府所属涉农部门在农业收益不断下降的情况下,由于自身的部门体制局限而不可能自觉地认识到问题的实质,于是,只能像抓住救命稻草那样不断强化垄断体制。这种垄断可以凭借行政权利参与对小农经济的剥夺,例如在我国农业主要投入品中,资金、化肥、农药、种子等,以及产出品的加工、购销领域基本上被垄断了。

涉农部门靠垄断剥夺了农民的微小的收益,无异涸泽而渔,反过来也制约了涉农部门的收益。尽管可以凭借垄断地位获取超额利润的部门都会坚持、并且加强原有制度,但终归无法避免与9亿农民的过高的交易成本问题。

四、农村营商环境恶化

由于任何外部主体进入农村都与极度分散、且细小到原子化程度的小农经济之间存在高昂的交易成本,使得政府及其涉农部门都无法维持基本的营商环境和市场秩序;加之,1990年代以来在农村不具备基本的契约化信用基础的条件下强行推进产业资本下乡为实质的“农业产业化”,进一步导致外部资本与分散小农之间不存在可维护契约而引发大量冲突。

于是,大多数传统农区不仅出现农村商业网点建设落后,流通成本过高;甚至,农村商业环境由于不断降低核算单位、出现夫妻老婆店为主的“零门槛进入”,门槛越低、商家越是恶意竞争,从农资到消费品假冒伪劣蔓延,农村差不多都成了劣质产品的倾销地。

目前即使在个别、短期上似乎可以借政府名义为部门牟利,也难免在使农民现金收入下降导致的生产投资能力不断下降的互动中,最终演化出与其意图相反的结果。那么,出现的各种支农政策失灵也是必然结果。

在这个历史背景下,再看此次家电下乡中,商家利润空间有限,甚至旧货翻新等等坑农新闻,也就不算新闻了。

五、政府救市,农民埋单?

中国产能过剩已有时日。实际上中国家电从2004年起就进入了衰退期,金融危机仅仅是让它表面化了。按官方统计,我国空调积压共900万台,而实际上这个数字已经达到2000万台(《中国财富》杂志2009_2)。可想而知,中国家电产业产品积压、资金占用的程度已经十分严峻了。

金融危机来了,政府要保就业、保稳定,企业也就有了要求政府救市的筹码。

而中国三农责无旁贷地、再一次成为危机软着陆的载体。在建国以来历次危机中,中国农民和农村功莫大焉。新中国社会历史上已发生两次社会性刑事犯罪高峰,一次是1949-1952年,第二次是1979年-1981年。之所以因为大量的失业问题造成了社会刑事犯罪增加,根本原因都是国家没有条件将农村作为经济危机软着陆的载体。相比之下,1960年、1968年、1974年的经济危机发生后,国家动员城里人到农村去,让农村承担经济危机成本,也就没有引发社会性的刑事犯罪。一般规律表明,当不能对外转嫁危机的时候就只能对内,对内即是对内的弱势产业和弱势群体。

当前中国基本的农村财产制度,是以村社为所有权单位,以户为经营权单位的,因此每一个村社和户都是危机软着陆的载体,农村由此得以作为过剩劳动力的蓄水池。

那么这次靠家电下乡拉动农村消费的空间有多大呢?2005年以来,中国已将扩大内需、刺激消费作为基本的国家政策。但消费对经济拉动的能力仍然偏低。国家行政学院“治理通胀课题组”指出,1978年,中国的消费率是62.1%,而到了2007年,这一比率已经下降为49%,不仅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也低于亚洲国家平均水平。2008年发布的《社会发展蓝皮书》中2007年的消费率是36%左右。农村的消费份额见下图:

在这种状态下启动家电下乡、拉动内需,希望不是聊胜于无。

六、两点建议

一是销售网络与农民合作组织结合。建立一个与分散小农交易的合理营销体系。

有人建议借鉴城市社区团购的方式,与农村中既有的各类合作组织、各种协会结合起来,或是一个可行的出路。因为,化解家电企业或销售商投资风险,减少交易成本,最值得提倡的就是推动农村合作社的建设。平时由于合作社内部的业缘和地缘的关系,沟通、收集家电信息成本很低,而且依托这样的组织,家电销售网络可以减少层级,甚至将基层的销售网络直接交给合作社来经营,让合作组织成为销售网络的毛细血管。

二是打破涉农领域的垄断。

2003年以来的一系列农村新政,可以归纳为“政府重新进入三农”。但当代农村新政重新进入的已经不再是农业生产领域,而主要是进入公共服务和基本建设领域,客观上对于缓解三农问题,对于化解中国基层矛盾有着相当积极的作用。

THE END
1.家电下乡图片家电下乡图片素材大全智能精选为您提供丰富的家电下乡图片,家电下乡素材,家电下乡高清图片素材下载。助力您对于家电下乡素材高清图片的创意设计灵感,充实饱满作品,查找更多素材高清图片作品选择摄图网下载https://m.699pic.com/image/jiadianxiaxiang.html
2.家电下乡互联网 智能车 手机数码 5G 芯片 云计算 AI 游戏 下拉刷新 家电下乡效应不及以旧换新 未现抢购潮 资料图片。 CFP供图实施5年拉动7000亿元销售 刺激新政年中或出炉昨日,家电下乡政策迎来“末日”,与以旧换新政策 家电下乡今日到期:产业迎升级并购大幕 历时五年的“家电下乡”政策今日到期。商务部相关负责https://m.techweb.com.cn/tag/%E5%AE%B6%E7%94%B5%E4%B8%8B%E4%B9%A1/
3.家电下乡2.0:海尔专卖店“四网合一”惠及6亿人在新的政策下,海尔专卖店以下沉的“物流网、服务网、信息网、营销网”四网优势为基础,深化零售转型,致力于为用户提供更具品质的产品,更优质的服务,更贴心的购物体验,回馈全国6亿农村人口。 “家电下乡2.0”时代来临,海尔专卖店将迎战略机遇期 这次政策之所以被称为“家电下乡2.0”是相对于“家电下乡1.0”来说的。http://news.ppzw.com/Article_Print_233988.html
4.家电下乡心情排行全部 新闻中心 1 空调频道 冰箱频道 洗衣机频道 电视影音 手机频道 家用中央空调 厨房电器频道 卫浴电器频道 个人护理 生活家电频道 空气净化器 水家电 产业圈 数据 回收 消费与维权 评测频道 专题 组图栏目 排行榜 正阳深思 红顶奖 产品新闻 太阳能 家电下乡 电动车 已关闭栏目 智能家居支持http://app.cheaa.com/mood.php?catid=509
5.家电下乡互联网数据资讯网这是家电下乡 | 的市场研究数据和报告https://www.199it.com/archives/tag/%E5%AE%B6%E7%94%B5%E4%B8%8B%E4%B9%A1/
6.中国家电网中国家电下乡网家电标题:家电网_家电下乡网详细介绍 中国家电网成立于2000年,是由中国家用电器协会主办的 、面向全球家电产业的综合行业门户网站。 中国家电网立足于家电行业、以家电企业、家电消费群体为服务对象。网站秉承“服务创造价值”的理念,打造家电行业网络领导媒体,搭建家电工业的信息交流互动平台,面向家电业内外提供全方位家电资https://m.cngold.org/hao/gw782767.html
7.四川:优化绿色智能家电供给,持续推动家电下乡轻工释放家电消费潜力。优化绿色智能家电供给,加快发展数字家庭,拓展互联网智能家电全场景应用,推广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等新模式和适老化家电、生活服务类机器人等产品。持续推动家电下乡,支持家电生产企业开发适合农村消费需求的热水器、燃气灶等绿色智能产品,引导家电生产、销售、维修企业及电商平台下沉渠道,在县乡两级设立https://news.zgw.com/newsDetail/1749121
8.“家电下乡”喂哺或到头家电行业面临洗礼央广网财经北京7月31日消息(记者崔砚冬)据经济之声《天下财经》报道,以家电产业知名的宁波慈溪,这段时间颇不平静。由余氏家族控股的三家家电企业最近同时宣布破产重组,这在慈溪当地引起了一场不小的风波。 “家电下乡”喂哺或到头 来自宁波慈溪法院的一纸公告,让以冰箱和洗衣机生产制造业务为主的宁波宝洁电器、宁https://www.cnr.cn/jingji/txcj/201407/t20140731_516092088.shtml
9.家电下乡利农惠民空间广此外,开展新一轮家电下乡,还将助力家电市场补齐短板,推动农村消费提档升级。 “售后服务不健全、服务网络不完善是制约三线城市及县乡市场家电消费的重要因素。”专家表示,乘着新一轮家电下乡的东风,统筹用好相关资金改造提升乡村家电销售、配送、维修、回收网点,加大用电用水用气用网保障,短期看有助于持续释放消费潜力https://m.youth.cn/qwtx/xxl/202208/t20220819_13933552.htm
10.“家电下乡”积极推进郑州日报数字报中原网来自国家商务部官方网站的公告显示,“全国推广家电下乡产品项目招标结果”已于日前公布,外资品牌在招标中基本延续了之前的态势,诺基亚和三星各有12款手机入选,松下和三洋则成为洗衣机项目中中标最多的外资品牌。中标企业还是以国产品牌为主,中国数字电视核心企业同方电视全面中标,所投标的产品均100%入围。此次中标的彩电产https://zzrb.zynews.cn/html/2009-02/13/content_5239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