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过法律的空子掉进违法的坑要闻

这是许多创业者和普通大众几乎每天都在思考的问题。有的人本本分分靠劳动达到目的,而有些人却自以为聪明过人,为了实现所谓的“弯道超车”,不惜铤而走险,投机取巧“钻空子”,结果触犯了法律法规,甚至锒铛入狱。

为此,本报记者特邀请广东知恒(济南)律师事务所刘童伶律师,为大家盘点一下那些钻不得的“法律空子”——

1生意惨淡想歪招差点“银镯”手上铐

实体越来越难做,饭店也不例外,但某些饭店老板生意不好,不在菜品上下功夫,却打起了“擦边球”。

今年4月至7月,有多位游客举报称云南西双版纳一餐厅雇佣多名男性在餐厅内进行“擦边”服务。

在多个曝光视频中,“猛男”在餐厅大秀肌肉,跳性感舞蹈,同时还大胆邀请女顾客进行贴面、贴身互动,频现“嘴对嘴喂食”等不雅环节。短短三个月,这种营销不仅让这家濒临关门的餐厅起死回生,甚至有了“大爆”的趋势。

目前,该餐厅的行为被官方定性为“涉嫌危害社会公德”,被当地警方立案调查,最终被处以没收违法所得1万多元、罚款106640元、吊销《营业性演出许可证》等处罚。

以案释法

任何形式的营销,都有边界。根据《营业性演出管理条例》第二十五条第(五)项之规定,该餐厅的演出内容涉嫌危害社会公德或民族优秀文化传统。

对于餐厅而言,无论是踩着独木桥过河的擦边营销,还是擦边营销背后的“重营销轻产品”运营模式,都是一种本末倒置的行为,最终都必将自食其果。这一点,在该“猛男餐厅”以及众多昙花一现的网红餐厅身上已经得到验证。

2职场碰瓷太猖狂小心为此蹲班房

有的人靠劳动获取报酬,有人靠“碰瓷”维生。

近年来,劳动争议案件中时常发生不诚信诉讼的情况,个别劳动者专门利用用人单位法律意识淡薄、用工不规范的管理漏洞,故意制造劳动争议,俗称“劳动碰瓷”。

法官通过查询关联案件发现,7家用人单位之间没有任何关联,但是在案件的抗辩中都提到一个问题,张某主动严重违反公司考勤制度,没有履行劳动合同意愿,另外存在故意受伤“碰瓷”嫌疑。

法院审理认为,劳动者有权通过合法途径解决劳动争议,但是应当秉承一个善意诚信原则,不得损害其他人的合法权益。张某主观上存在恶意,最后法院认定他滥用权利恶意诉讼,其除了劳动报酬之外的经济补偿、赔偿均未获得支持。

3医保使用有规定不是想用就能用

在你身边,有没有发生过这样的事,将本人的社会保障卡转借给亲戚朋友就医或购药,本该自付的医疗费用,换成可以报销的医疗费用。

你知道吗,这属于欺诈骗保行为。2020年12月,景宁县医疗保障局接群众实名举报,反映刘某某冒用他人社会保障卡在医院刷卡就医。经调查取证,工作人员发现刘某某确实存在冒用他人社会保障卡住院治疗进行医保基金结算、造成医保基金损失的行为。

鉴于刘某某能积极配合调查,主动承认错误,及时退回医疗统筹、个人账户和公补账户三项支出医疗费用计3000.69元,未造成较大社会影响,景宁县医疗保障局对刘某某处骗取医疗统筹基金金额两倍的罚款3185.40元。

近年来,医保骗保手段不断升级,可谓“五花八门”。骗保缘何“层出不穷”归根到底还是利益驱使、“有空可钻”。

作为参保人员,若涉及欺诈骗保行为,可能面临骗保金额2-5倍的罚款;骗保金额超过6000元的,还将被追究刑事责任并列入信用黑名单。

4绞尽脑汁“捞油水”最终失足“落下水”

想必大家都知道,我国有很多惠民政策,比如耕地保护补贴、农机购置补贴等,每一笔补贴的发放,都有补贴标准和前提条件。不过,就有这样的一群人,把国家的惠民政策看成不占白不占的“油水”,总想着怎么“变通”一下,让自己能够获得利益。安徽省肥东县公安局就曾成功破获一起非法套取国家补贴案件,抓获犯罪嫌疑人5名。

肥东县公安局接群众举报,有人利用虚假信息注册农村农机合作社,以此套取国家补贴。

接到报警后,肥东县公安局民警立即展开侦查,通过大量的走访调查,成功锁定了嫌疑人余某某踪迹,并将其依法传唤至肥东县公安局执法办案中心接受调查。余某某如实供述了自己犯罪行为。

经查,2014年以来,余某某和韩某某等5人利用虚假信息注册农村农机合作社,将自己购买的收割机和建设的烘干房等通过挂靠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名义,非法获取国家补贴共计23.3万余元,性质恶劣,影响较大。目前,余某某等5人已被肥东警方依法取保候审,非法套取的国家补贴也已全部追回。

无独有偶,近日,福建省东山县公安局破获一起骗取政府促消费补贴资金的案件,抓获侯某、张某、郭某3名犯罪嫌疑人,案值6万余元。目前,3名犯罪嫌疑人因涉嫌诈骗罪均已被警方刑拘。

在一些人心目中总是持有“国家的钱不要白不要”的错误观点,如骗取出口退税、骗取家电下乡补贴、骗取农民工培训补贴、骗取国家节能补贴等。但事实上,骗取国家补贴属于诈骗罪。法网恢恢,疏而不漏,骗补者终将被绳之以法。

5职业打假打得欢一纸通知冒了汗

近几年,一种新兴的行业涌现了出来,它就是职业打假人,他们发现故意购买伪劣商品再维权,其中带来的收益十分诱人,远超其本职工作带来的收入。于是,这些人就开始以“打假维权”为生。

2022年3月14日,徐闻警方上门将19岁的陈某强带走调查。3月16日,徐闻县公安局出具拘留通知书。

打假把自己打成“犯罪嫌疑人”,刚刚成年不久的陈某强,这下子彻底慌了。

从近年来一些诉讼案例来看,像陈某强这种以职业打假名义的碰瓷行为频发,唯利是图的诉讼请求表现突出,而打假的放大镜也主要盯在了针对极限宣传用语、宣传与实际不符上,并提出“退一赔三”的请求。甚至经营者为了避免麻烦,部分会采取“私了”后撤诉,使“职业打假”成了一本万利的“生意”。

随着我国司法体系的不断完善,各司法以及行政机关也在不断通过司法解释、指导性案例等形式,逐步遏制职业索赔人的牟利性索赔行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消费者为生活消费需要而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其权益受本条例保护。但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以牟利为目的购买、使用商品或接受服务的,不适用本条例。”

同时,2013年,最高人民法院颁布《关于审理食品药品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2019年5月颁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意见》。由此可见,国家鼓励企业内部知情人能够尽早发现问题,降低监管成本。而对恶意举报非法牟利的行为,诸如打着打假或举报的旗子敲诈勒索的行为,将依法严厉打击。

6假戏真做成了真苦了自己徒伤悲

假离婚是一个常见的词语,近年来已经成为一些电视剧或者小品的题材。在春晚上,有个小品就以假离婚为题,夫妻二人为了得到单位分配的房子而进行假离婚。但最终没能如愿,所幸夫妻俩的感情也没有受到影响,但现实中的结局往往没有那么“团圆”。

赵某和妻子王某生育孩子后,为了孩子的教育问题,打算为孩子购置一套学区房,但由于购房名额问题,双方无法购买。于是二人商量离婚,将所有房产过户到赵某名下,再以王某的名义购置一套学区房。两人在离婚协议中约定,所有的房产归赵某所有,并办理了离婚登记。

离婚后,二人也配合办理了房产过户手续,将所有房产都过户到了赵某一人名下。可是当王某要和赵某商量买学区房时,赵某却闭门不见,声称二人已经正式离婚,不存在再购买学区房的事情。王某傻了眼,将赵某告上法庭,要求撤销离婚协议中的财产分割条款。

这是一起典型的以获利为目的的“假离婚”,这种所谓的“假离婚”,其“假”仅限于建立婚姻关系的当事人之间,而从法律上来说,双方却是名副其实的夫妻。因此,这种所谓的“假离婚”,是蕴含着巨大的法律风险的。

法律上不承认感情“假”,只承认手续“真”!

所以,结婚是一种具有身份意义的法律行为,切勿以“钻空子的”心理办理“假离婚”。

THE END
1.家电下乡诈骗够定罪吗?家电下乡诈骗够定罪吗?我的亲属在九台其塔木镇开一个家电商店,因出售给农户家电时按国家规定直接垫付国家家电下乡补助给农户,要求农户后向商店提供户口簿、身份证复印件。多数农户不提供,他就找些其他农户信息去财政所报销了补助款,现被以诈骗罪逮捕,我认为定罪牵强,您认为如何,请解答。为盼。问题补充: 农户符合国家https://m.findlaw.cn/ask/question_19028059.html
2.骗取家电下乡补贴的行为如何定性骗取家电下乡补贴的行为如何定性 案情 2012年孟村县财政局、商务局按照有关规定,与本县某家电商场(实系个体工商户)签订《家电下乡销售网点代垫直补协议书》,规定了双方在家电下乡销售过程中的权利义务以及争议纠纷解决方式。该家电商场销售网点负责人刘某某在销售过程中,利用协议书中所规定的审核、录入购买家电下乡产品https://www.chinacourt.org/article/detail/2014/01/id/1173116.shtml
3.骗取家电下乡补贴的行为如何定性忠县刑事专业网忠县律师骗取家电下乡补贴的行为如何定性 成某系忠县忠州镇某电器公司的老板,2010年10月,他受县财政局行政许可及委托,其经营的某电器商行成为镇里家电下乡补贴代垫直补销售网点之一。2011年11月至2013年3月期间,成某利用其便利条件,凭借网上申报销售记录、虚开的家电销售发票及多户农民的户口本、身份证复印件等材料从中https://www.cqgkls.com/NewsShow/?552.html
4.苗辉诈骗案[第850号]——家电销售商虚报冒领国家家电下乡补贴资金共24篇 相关论文 王先杰诈骗案[第1065号]——民事纠纷与公权力混合型诈骗案件中若干情节的认定 范莉王星光著 无锡市崇安区人民法院经审理查明:2011年至2013年8月间,被告人王先杰被 曹海平诈骗案[第819号]——虚构事实,待店主交付商品后,谎称未带钱,在回家取钱途中趁店主不备溜走的行为,如何定性 周红https://www.ilawpress.com/share/article?id=294446035642614292
5.最高院刑事审判案例850号:家电销售商虚报冒领国家家电下乡补贴阜阳市中级人民法院经二审审理认为,上诉人苗辉在家电销售过程中,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用虚构事实的方法,利用家电下乡补贴政策,虚报冒领国家家电下乡补贴资金,数额较大,其行为构成诈骗罪。原判认定苗辉行为构成贪污罪,定罪不当,应予纠正。上诉人苗辉能当庭自愿认罪,积极退赃,依法可以酌情从轻处罚。根据本案的犯罪事实、性质http://www.360doc.com/content/16/0924/08/31717540_593211695.shtml
6.男子用600余农户户口本诈骗家电下乡补贴43万综合新闻广西来宾市忻城县一家电商场老板张清运,为骗取政府家电下乡补贴,冒用、滥用600余农户的户口本和身份证复印件,向财政部门虚报家电下乡产品销售数额,骗取补贴资金43.8万元。5月14日,忻城县法院以犯诈骗罪判张清运有期徒刑十年,剥夺政治权利一年,并处罚金十万元,对其违法所得438173.65元予以追缴。 https://www.jdbbs.com/article-4264-1.html
7.家电销售商虚报冒领国家家电下乡补贴资金的行为构成诈骗罪太和县人民法院经公开审理查明:2009年10月,受太和县财政局委托,被告人苗某某经营的“苗某某五金经销总汇”成为太和县家电下乡补贴代垫直补销售网点。2010年5月至2011年5月,苗某某从高振光(另案处理)处购买家电下乡产品标识卡71张,利用家电下乡产品实行销售网点先行垫付补贴后由财政支付的政策,编造虚假的销售垫付信息,http://faxin.cn/lib/cpal/AlyzContent.aspx?gid=C1258525
8.武城:男子虚构信息骗取13万家电下乡补贴1月28日,德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对该起案件作出终审判决,柳金侠犯诈骗罪,判处有期徒刑三年,缓刑五年,并处罚金三万元。 柳金侠原是武城县某太阳能经销处经理。经审理查明,在2010年4月至2011年11月国家实施家电下乡补贴政策期间,柳金侠在经销某品牌太阳能下乡产品过程中,利用其受财政部门委托初步审核购机农户身份信息、http://3g.sdchina.com/show/2899918.html
9.家电销售商虚报冒领国家家电下乡补贴资金的行为应如何定性?观点来源:苗辉诈骗案 刑事审判参考(第850号) 裁判观点:被告人苗辉虽然受太和县财政局委托审核农户的身份信息及购买资料,并在农户购买家电下乡产品时把补贴资金垫付给符合购买条件的农户,但其不是基于财政部门的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财产,本质上是一种单纯的劳务活动,苗辉套取补贴利用的是其劳务上的便利,是经手补贴款流https://www.scxsls.com/knowledge/detail?id=115011
10.新化县经销商对家电下乡财政补贴资金的处理不服百姓呼声国家实施家电下乡,是一项优国优民的好政策。老百姓得到了实惠,为小康生活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实施四年以来,大部分家庭都是电器化,为小康迈进了一大步。老百姓很乐意,但商家却很担扰啊!我县相关部门因以查处“家电下乡财政补贴资金骗补”的名义,喊着国家的口号,一次又次地掳取商家的钱财,秉着国家的法律法规,逼迫https://people.rednet.cn/front/messages/detail?id=1470592
11.个体户骗取家电下乡补贴行为人应构成贪污罪职务犯罪北京刑事律师此案在审理中有观点认为,李某某的行为构成诈骗罪。这是因为:李某某在销售下乡补贴家电的过程中,仅是负责相关劳务性工作,与管理、经营国有财产无关。他虚构销售情况,冒用农户身份诈骗财政部门兑付的下乡补贴资金,应定性为诈骗罪。 本文认为,李某某的行为构成贪污罪,理由是:李某某系受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https://www.fabao365.com/xingshi/141209/
12.中国法院2017年度案例20·刑法分则案例71.个体工商户骗取国家家电下乡补贴资金的定性 ——刘桂某贪污案 72.共同受贿犯罪与利用影响力受贿罪的区分和界定 ——刘振文等受贿案 73.具有双重身份的委派型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的认定 ——杨开然受贿案 74.如何在职务犯罪中认定“礼尚往来”的正当性 ——杨惠忠受贿案 75.有受贿故意的“及时退还或上交”仍构成http://www.law-lib.com/shopping/shopview_p.asp?id=72938
13.4555社保补贴政策律师普法领取4555的社保补贴的具体条件: 1、男性要求年满55周岁,女性要求年满45周岁,并且处于就业困难状态; 2、属于连续失业以上的人员,且享受低保待遇; 3、属于有残疾证、单亲家庭的人员,单亲家庭的人员还需满足家中还有未成年子女; 4、毕业后没有就业的高校毕业生,且家庭十分困难。 https://www.110ask.com/tuwen/800154648668462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