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网讯(记者刘望)日前,西部网·陕西头条以《办理套餐免费送锅为啥刷了我上千元?西安移动:从未推出此类活动》为题,报道了通信运营中间商以免费送小家电为由,扣刷用户信用金融产品的情况。那么,这些中间商是怎么套路用户的?官方又有什么回应?西部网·陕西头条记者采访了多名行业从业者。
免费小家电不免费多名网友遭遇消费贷款
近日,网友董女士向“民生热线”栏目反映,自称是“中国移动”的员工以“回馈客户”为名免费送小家电,实际上却刷了用户1299元花呗金额。而记者调查发现,和董女士签订业务的是一家通讯科技企业,并非“中国移动”。
网友“老白”反映称,有自称“中国联通”的工作人员说回报老客户,赠送小家电。“老白”说,直到收到花呗催款通知时,才发现在自己不知情的情况下,被动办理了每月129元的套餐。
移动、联通表示无“送小家电业务”
2月18日,陕西移动西安分公司专门发布了提醒公告称,如果您收到“西安移动员工”约您线下见面,邀请您签署纸质协议,并声称预存高额话费即可送您一台智能手机,请您小心谨慎,随着无纸化办公的推广,西安移动目前均已升级为电子协议,同时也不会安排工作人员与客户线下见面。
网友提供的协议中未注明需要预支费用
那这些通信运营中间商是如何获利的呢?记者联系到多名从业者了解到,这种套路的本质上是中间商利用用户、通讯运营商和消费贷产品之间的信息不对等,通过质押用户的金融信用,把本应属于用户的赠品、运营商给的奖励、消费贷给的提成都抓在了自己的手里。
“一般来说,从用户花呗或者其他消费贷产品被刷取得金额,作为预存话费存给了运营商;而根据运营商推出的活动,会给用户赠送手机并逐月赠送话费。”从业者张先生透露,由于用户没有直接和运营商接触,因此有中间商就会把运营商赠送的价值较高的手机换成价值较低的小家电,从中赚取了差价。
另一名同样姓张的从业者补充称,消费贷产品是会给新用户介绍人提成的,中间商要求用消费贷来付款,从中也可以赚取这一笔提成。
这一套操作流程,对中间商来说,赚取了差价;对运营商的员工来说,完成了留存客户、提高套餐标准的业务需求;对于消费贷工作人员来说,新增添了用户。而从中受影响最大的则是普通消费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