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商务部全国家电以旧换新数据平台显示,截至11月8日,2025.7万名消费者购买8大类家电产品3045.8万台,带动销售高达1377.9亿元。
在此之前,有关“国补即将结束”“国补资金已耗尽”等各种谣言和猜测层出不穷。而随着官方发布会的召开,2025年“国补”将延续实施成为了既定事实,众多家电厂商纷纷赶忙补票上车。国补政策虽好,推动了群众受益、企业获利、经济向好,但却不是一劳永逸的灵丹妙药。
150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用于支持各地因地制宜实施消费品以旧换新,让更多“真金白银”直达消费者。15%~20%的补贴,也确实让消费者享受到了实实在在的优惠。
北京张女士因家中人口增加,小冰箱不够用,于是通过京东参与以旧换新活动换购大冰箱。新冰箱1724元,旧冰箱折旧60元,以旧换新补贴款203.05元,再加上会员折扣,一共减免了314.95元,最终仅支付1409.05元。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
这几年,受疫情和房地产影响,家电行业一直处于疲软状态。今年国补首次叠加双十一,“国补”和“企业”双重优惠,降低了购买家电的成本,激发了消费者的换新需求。星图数据显示,今年双十一期间,家用电器全网总销售额为1930亿元,占比16.3%,位居品类第一,同比增长26.5%。
正如之前所述,政策虽好,却不是一劳永逸的灵丹妙药。家电厂商不能陷入“国补”的依赖陷阱里,而是要提高自身的市场竞争力。否则,一旦“国补”常态化或是政策出现收紧和调整,企业的销售和利润将会受到巨大冲击。
家电厂商一方面,要积极抓住机遇,搭上国补这趟快速列车。毕竟,对于家电这个成熟行业而言,来自国家补贴刺激消费市场的机会,并不是很多。另一方面,要保持清醒的认知,回归市场和用户,必须要认识到未来只有靠好产品和好服务才能抢占市场,获得更多用户青睐。
同时,加快技术和产品的转型升级,推出更具竞争力的家电产品,而不是仅仅依赖补贴所带来的价格优势。积极拓展产品线,提升产品质量和服务,满足市场多样化的需求。
政策是明确的,方向是清晰的。明年“国补”加码实施已经成为了不变的事实。所以,家电厂商们应该如何行动,想必心里比任何人都清楚。一劳永逸的赚钱方法根本不存在,想要在家电行业发展下去,关键还是要靠自身实力,积极努力地主动去转型,才能以应对不断出现的各种挑战和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