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黑龙江的黄女士一口气采购了冰箱、洗衣机、烟灶和净水器。她满心欢喜地表示,因为听说有高额补贴,所以决定将那些陪伴她多年的“老伙计”都替换成新成员。
自从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的150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简称以旧换新“国补”)在八九月陆续下达地方后,如黄女士一般被这股热潮激发出换新热情的消费者众多,尤其是国庆期间各地都掀起了消费热潮。
仅仅不到两个月,家电行业已经迅速消耗了46.7亿元的以旧换新中央补贴,带动销售额超过243亿元。更有业内人士乐观预测,到今年年底,以旧换新政策将有望拉动1500亿元家电销售额。这无疑为当前面临更新动力不足瓶颈的家电业打了一针强心剂。
年底有望达到1500亿元
8月初,以旧换新“国补”资金全部下达到地方。随着资金到位,各地促销活动也随之如火如荼开展起来,政策效果开始显现。
从直接效果看,以旧换新“国补”有效激发消费潜力,直接带动家电等重点消费品销量快速增长。其中,对于白电的拉动效果将优于厨电和黑电,能效1级的中高端产品更是此轮以旧换新的主要受益者。尤其是国庆节假期,消费潜力得到释放。
国庆期间,各省以旧换新引领消费热潮。例如,湖北省家电以旧换新补贴日均核销金额较平时增长110.22%,广东省消费品“以旧换新”销售额超过129亿元。
从9月26日召开的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专题发布会上获悉,截至会议前,全国约386万名消费者购买八大类家电产品超过520万台,享受46.7亿元中央补贴,带动销售额超过243亿元;1~8月,限额以上家电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2.5%。
具体来看,以旧换新对家电市场的拉动作用从8月就开始显现。奥维云网(AVC)数据显示,2024年1~8月,家电市场(不含3C)全渠道零售额同比下降3.4%,随着以旧换新政策再次加码,8月当月成功拉动家电市场大盘增长3.6%。国家税务总局增值税发票数据也显示,4~8月,冰箱等日用家电零售业、电视机等家用视听设备零售业销售收入同比分别增长2.4%和5%,增速比3月分别提高了2.8个和11.6个百分点。高能效等级家电零售快速增长。
具体到产品层面,中高端产品的增长势头尤为强劲。以《电器》记者了解到的重庆苏宁的数据为例,自8月26日起的两周内,线下市场家电零售额环比增长50%左右,这一数字在补贴政策实施前为环比下降超过20%。其中,中高端产品增长快于整体市场,能效1级产品处于领先地位。叠加天气因素,空调增长最亮眼,环比增长300%。
某业内人士认为,中央及地方层面的以旧换新补贴政策力度有望继续加大,到年底预计累计金额将达到200亿~300亿元。此举无疑将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并有望带动整体销售额达到约1500亿元的庞大规模。这不仅是对家电行业的重大利好,更是推动消费升级、促进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举措。
随着政策红利的持续释放,中央补贴力度不断加大,预计未来3个月家电市场还将保持增长势头。尤其是随着年度重大促销节点“双11”的日益临近,在以旧换新政策的推动下,家电市场有望掀起新一轮的销售热潮。企业应抓住这一机遇,提前布局,抢占市场先机。
各地实施细节有所不同,剩余补贴资金利用为关键点
目前,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5个计划单列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各地均已启动家电以旧换新加力支持政策,制定与中央政策相衔接的实施方案,一些有条件的地方还积极运用大数据等信息化手段,做好家电以旧换新的全流程监管。各地以旧换新政策实施细则存在一些差异。
首先,补贴品类有所差异。据《电器》记者了解,除对消费者购买符合能效或水效标准的冰箱、洗衣机、电视机等8类产品给予补贴外,不少省份还根据居民消费习惯和消费市场实际情况,灵活扩展了家电补贴品类范围。例如,上海、广东、浙江、安徽、内蒙古等覆盖了超过10个大产品类别,四川、吉林、山东等地则更加侧重于大家电及厨房电器的补贴,同时,还有不少地方纳入了扫地机器人、智能投影、电动自行车、智能门锁、智能卫浴等产品。
在以旧换新活动中,各地均将能效等级作为重要考量因素,大部分地区要求参与补贴的家电产品需达到能效2级以上,但能效1级产品补贴额度高于能效2级产品,上海、浙江、湖南等地区只有能效1级的家电产品才能享受补贴政策的优惠。
在政策推动下,各主流家电企业均加入以旧换新的队伍中,且目前都围绕以旧换新展开产品宣传。渠道商也抓住此次机遇推出各类优惠活动,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据《电器》记者了解,目前各地参与补贴的多以苏宁、京东、五星电器、重百电器等这类大型渠道商为主,小型渠道商参与度受限。“一方面,众多地区对参与以旧换新活动的渠道商实施了严格的资质审核,导致小型渠道商到不到门槛,难以通过审核;另一方面,小型渠道商在信息获取上稍显滞后,在资金下拨后才开始了解补贴政策,从而错失了参与其中的先机。”某业内人士解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