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表现:(1)文化影响人的交往行为、交往方式;
(2)文化影响人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3.特点:(1)潜移默化
(2)深远持久
4.优秀文化塑造人生:丰富精神世界;增强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高考考向】
3.命题趋势:(1)文化的作用
(2)文化对人的影响
(2)区别文化对人影响的特点
(3)通过对文化对人影响的学习,深刻领会文化的力量,培养文化自觉和自信,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
【高考真题】
重温课文:
①可以唤醒人们的文化记忆,丰富精神世界
②获得的是理性认识,有助于实现认识的飞跃
③让历经岁月洗礼的人们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更深刻
④让不同年龄的人思昔抚今,形成对当下生活的共同认知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2022浙江1月)不管离开多久,不管走得多远,一提起家乡的传统美食,人们的味觉记忆就会被唤醒,兴奋、自豪、眷恋就会涌上心头。这表明:
A.文化是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发挥影响的B.人们对家乡的情怀是不会改变的
C.人们对文化的接受是在不自觉中完成的D.文化对人的影响往往是深远持久的
①多样的音频产品丰富了人们的精神世界②多样化阅读有利于提升人们的文化素养
③阅读方式的变化决定了娱乐方式的变化④有声读物日益成为文化传播的重要手段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⑧④
4.(2019·新课标全国卷Ⅰ)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丹顶鹤象征着圣洁、高贵,无数文人雅士以鹤自喻,折射出人们对它的喜爱。现在,“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理念成为社会共识,人们从人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的高度来欣赏鹤、喜爱鹤、保护鹤。鹤的寓意的变化表明
①人们的审美观念深受价值观念的影响
②文化决定人们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
③社会实践是文化变化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④每个时代人们的审美观念会趋于一致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文化影响人的表现、社会实践与文化创新的关系。①选项观点正确且符合题干,在传统社会和现代社会人们的理念不同,即人们的价值观念不同导致人们的审美观念不同,入选。③选项观点正确且符合题干,现代社会的社会实践推动着人们对鹤的认识发生变化,说明社会实践是文化变化发展的动力和源泉,入选。②选项观点表述错误,文化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但文化并不决定人们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排除。④选项观点表述错误,每个时代人们的审美观念有共同之处也有差别,并不会趋于一致,排除。故本题选B。
5.(2018·天津卷)近期,一档别具匠心的电视节目《信中国》在“央视”热播。节目中,一位位“信使”展读革命先辈尘封已久的书信,仿佛把人们带回到战火纷飞的岁月。书信中袒露的一颗颗忠心赤胆让人震撼,一段段感人故事令观众动容,激发起人们对革命先辈的无限敬仰之情。由此可见
A.文化氛围对人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B.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决定
C.大众传媒是红色基因代代相传的主要途径
D.书信承载的历史就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发展史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特点。《信中国》展示的不仅是革命先辈尘封已久的书信,更是让信仰形象站起,激发起人们对革命先辈的无限敬仰之情,这表明文化氛围对人有潜移默化的影响,A正确且符合题意;B正确但在材料中未体现,排除;C说法错误,错在“主要”;书信承载的历史不一定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发展史,D说法太绝对,说法错误;故本题答案选A。
A.文化影响人的认识活动B.优秀文化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C.文化增强人的精神力量D.优秀文化提高人的审美素养
【解析】本题考查文化对人的影响。许多来华的外国人喜欢上中国,不仅是因为中国“生活便利”和“人民友好”,还因为从中国文化中找到了“归属感”,这表明不同的文化环境会影响人们认识事物的角度以及认识的深度和广度。“优秀文化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文化增强人的精神力量”属于文化塑造人生,BC不符合题意。材料未体现优秀文化提高人的审美素养,D不符合题意。答案为A。
7.(2017·江苏卷)近年来,“诗和远方”渐回公众视野。当今科技发达,物质资源丰富,但随着各类电子产品逐渐渗入人们的生活,很多人终日沉浸于网络,渐行渐远地偏离了心灵和自然。所以,“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仿佛是物质和技术构筑的丛林里的丝丝清风,给人们带来了自然的气息和心灵的抚慰,引起了无数人的精神共鸣。
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经典诗歌为什么能引起人们的精神共鸣。(6分)
【答案】(1)经典诗歌具有感染力和感召力,可以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经典诗歌能使人获得精神享受和思想启示,影响人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经典诗歌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解析】(1)本题是一道说明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经典诗歌属于文化的内容,经典诗歌引起人们的精神共鸣说明文化对人有一定的作用。因而要说明经典诗歌为什么能引起人们的精神共鸣考生可从文化影响人的方式——能影响人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文化影响人的特点——能对人产生深远持久,潜移默化的影响;优秀文化塑造人生——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等角度进行说明。
【建议变式练习】
①人的文化素养是在社会生活体验中自发形成的
②人总是能自觉接受健康文化的熏陶,向善尚美
③文化影响人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④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一定文化环境和文化活动
【答案】D
2.太极拳自17世纪中叶形成以来,因其松柔圆活与立身中正的基本要求,在修身养性、强身健体中传递阴阳循环、天人合一的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和养生观念,为国人世代传承,并在海外广泛传播。2020年12月,“太极拳”入选“非遗”名录,有助于
①营造友善和谐的社会氛围,涵养刚柔并济的心性
②传递平和包容的理念,展现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
③彰显中华民族创造活力,开创文化发展崭新局面
④增强中华文化的影响力,引领世界文化发展方向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解析】①、②项,题干指出,太极拳自17世纪中叶形成以来,因其松柔圆活与立身中正的基本要求,在修身养性、强身健体中传递阴阳循环、天人合一的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和养生观念。这表明太极拳入选非遗名单有助于营造友善和谐的社会氛围,涵养刚柔并济的心性。题干指出,太极拳为国人世代传承,并在海外广泛传播。这表明太极拳传递平和包容的理念,展现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故①正确、②正确。③项,“开创文化发展全新局面"的说法夸大了“太极拳”入选“非遗”名录的作用。故错误。④项,“太极拳”入选“非遗”名录,并不能“引领世界文化发展方向”。故错误。综上所述,因为①②正确,③④错误,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A。
3.民歌是人生百科,一曲悠远的民歌唱出生活情态、民间智慧、历史文化、优美景色和人际情感的生生不息。民歌有着鲜明的地域和民族特色,当自己家乡的民歌响起时,其中熟悉的、真挚的乡情乡韵就会唤起人们浓浓的思乡愁。这表明
①一个地方的文化特色是由地理环境决定的②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
③文化对人具有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影响④民歌是集中展示民族文化的物质载体
【解析】①项,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又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一个地方的文化特色是由该地的政治、经济所决定的。故错误。②、③项,“民歌是人生百科,一曲悠远的民歌唱出生活情态、民间智慧、历史文化、优美景色和人际情感的生生不息。”民歌反映生活,这说明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民歌有着鲜明的地域和民族特色,当自己家乡的民歌响起时,其中熟悉的、真挚的乡情乡韵就会唤起人们浓浓的思乡愁。”这表明文.化对人具有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影响。故②正确、③正确。④项,民族节日,蕴涵着民族生活中的风土人情、宗教信仰和道德伦理等文化因素,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民歌不是集中展示民族文化、表达民族情感的物质载体,故错误。
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1年1月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发布,该文件指出,加强新时代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农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深入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教育。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建强用好县级融媒体中心。在乡村深入开展“听党话、感恩党、跟党走”宣讲活动。深入挖掘、继承创新优秀传统乡土文化,把保护传承和开发利用结合起来,赋予中华农耕文明新的时代内涵。持续推进农村移风易俗,推广积分制、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等做法,加大高价彩礼、人情攀比、厚葬薄养、铺张浪费、封建迷信等不良风气治理,推动形成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
运用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知识,谈谈你对加强新时代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理解。
【答案】①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在乡村深入开展“听党话、感恩党、跟党走”宣讲活动,深入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有利于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提高人们的文化素养。
②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深入挖掘、继承创新优秀传统乡土文化,把保护传承和开发利用结合起来,赋予中华农耕文明新的时代内涵。有利于让人们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的影响。
③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农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深入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教育,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