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下独特性能:,通过掺入杂质可明显地改变半导体的电导率。温度可明显地改变半导体的电导率。即热敏效应光照不仅可改变半导体的电导率,还可以产生电动势,这就是半导体的光电效应。与金属和绝缘体相比,半导体材料的发现是最晚的,直到20世纪30年代,当材料的提纯技术改进以后,半导体的存在才真正被学术界认可。半导体技术的发现应用,使电子技术取得飞速发展,,11,2.本征半导体与杂质半导体、PN结,(1)本征半导体:天然的硅和锗提纯后形成单晶体就是一个半导体,称为本征半导体。本征半导体中的载流子浓度很小,导电能力较弱,且受温度影响很大,不稳定,用途有限。(2)杂质半导体、PN结:如果在本征半导体中掺入微量杂质(掺杂),其导电性能将发生显著变化,如在纯硅中掺入少许的砷或磷(最外层有五个电子),就形成N型半导体;掺入少许的硼(最外层有三个电子),就形成P型半导体。P型和N型半导体并不能直接用来制造半导体器件。通常是在半导体的局部分别掺入浓度较大的三价或五价杂质,使其变为P型或N型半导体,在P型和N型半导体的交界面就会形成PN结,而PN结就是构成各种半导体器件的基础,最简单的一个PN结就是二极管
5、、分压。主要参数:阻值及误差、额定电压、额定功率等。电阻的串并联及计算:串联:RR1+R2+R3+分压作用并联:分流作用常用计算公式:串联各电阻的电压与电阻成正比。也就是说,大电阻分到高电压,小电阻分到小电压。两个电阻并联时,总电流为两分支电流之和。电流的分配与电阻大小成反比。,16,4.电阻的测量:一般用万用表、兆欧表、平衡电桥等电阻测量一般不能带电测量。在测量半导体(二极管、三极管)、电容等有极性的器件时,因有正向、反向之分,所以万用表在电阻档时:“黑”表笔为正极,“红”表笔为负极。兆欧表一般用于测量阻值较大的绝缘电阻。阻值较小电阻的精确测量也有很多种方法,平衡电桥测量是较常用的一种(高试常用),有直流电桥和交流电桥。,5.电阻的分类及应用:按阻值特性:固定电阻、可调电阻按制造材料:碳膜电阻、金属膜电阻、线绕电阻、水泥电阻、陶瓷电阻、半导体电阻等。按安装方式:插件电阻、贴片电阻。,17,5.特种电阻(敏感电阻)常识:,热敏电阻:是一种对温度极为敏感的电阻器,分为正温度系数(阻值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和负温度系数(阻值随温度升高而降低)电阻器。应用举例:如
7、的作用。,20,二、电容,1.电容器结构原理:在电子电路中,电容器是必不可少的电子器件;在电力生产中,电力电容器也是广泛应用。简单地说,电容器就是一种储存电荷的容器,他不消耗能量。电容器通常简称为电容,用字母“C”表示。其基本结构是由两片靠得较近的金属片,中间隔以绝缘物质而组成,两金属片为电容得极板,中间的绝缘物质为介质,电容器的电容等于电容器的带电荷量,平板电容器的电容与极板面积成正比,与极间距离成反比。,21,一般规定把电容器外加1V直流电压时所储存的电荷量称为该电容器的电容量。电容的基本单位为法拉(F),还有微法(F)、纳法(nF)、皮法(pF),因法拉单位较大,实际不常用,实际常用的是微法、皮法。其换算关系:1法拉(F)=微法(F)1微法(F)=纳法(nF)=皮法(pF),2.电容器的基本性质、作用:基本性质:简单地说就是隔直流通交流,即对直流呈现电阻无穷大,相当于开路;对交流呈现的电阻力受交流电频率影响,即相同一电容器对不同频率的交流电呈现不同的容抗:,22,电容器在电路中主要作用有:整流电路平滑滤波、电源电路的退耦滤波、交流信号旁路、交流信号耦合(隔直
8、)、与电阻电感构成振荡、谐振回路、延时电路等等。电子电路中需要用到各种各样的电容器,它们在电路中分别起着不同的作用。电力电容器的主要应用有:无功补偿、电容式电压互感器、阻波器、载波耦合电容器、油开关触头保护电容器等等。,小容量的电容,通常在高频电路中使用;大容量的电容往往是作滤波和存储电荷用。电解电容为有极性电容,分正、负极,一般电源电路的低频滤波均采用电解电容,其正向漏电流较小,而反向漏电流较大,所以在电路中要注意极性不能接反,否则会因漏电流大引起爆炸损坏。,23,电容的充放电:把电容器的两个电极分别接在电源的正、负极上,过一会儿把电源断开,两个引脚间仍然会有残留电压,这是因为电容器储存了电荷,电容器极板间建立起电压,积蓄起电能,这个过程称为电容器的充电。而电容器储存的电荷向电路释放的过程,称为电容器的放电。,电容器的充电和放电就形成电容电流,电容电流与电容和端电压的变化率成正比。只有加在电容两端的电压发生变化时,电容才有电流通过。电容器储藏的电场能量与端电压的平方成正比:,24,充电过程分析:开关合闸瞬间,过渡过程,呈指数规律。,25,放电过程分析:其中称为电路充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