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林业大学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江苏省高水平大学建设高峰计划A类建设高校,江苏省人民政府与教育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共建高校。南林在第四轮、第五轮学科评估中表现优异,综合成绩位列省属高校第一。
学校主动对接国家重大需求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需求,打破专业壁垒、打造特色优势专业、升级改造传统专业,培育交叉融合的新兴专业,2024年新增生态修复学、经济林、数字经济、智能车辆工程、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区管理5个专业。
南林新增5个本科专业,生态修复学专业全国首次设立
二、常州大学
关键词:专业组优化细分、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常州大学是江苏省人民政府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及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共建的省属全日制本科院校,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高峰计划建设高校。
今年,常州大学本科生招生主要有三大核心优势:
优势一,招生专业优势齐全。学校67个招生专业全部在我省招生,其中有3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9个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38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5个中国工程教育认证专业,能够最大限度满足考生的专业需求。
优势二,专业分组优化细分。普通类“物理+化学”选考科目组,细分为计算机类、电子信息类、新能源类、石油石化类、机械智造类、安全建设类、食品医药类、合作办学类等多个专业组,将更有利于广大考生精准锁定心仪的专业。
优势三,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卓越出彩。选考物理的同学们可以参加华罗庚学院、机器人产业学院的再选拔,成长发展的空间更为广阔。
关键词:本科扩招、政策友好
今年,常州大学以及中外合作办学在江苏省招生代码均为1242,主要有三大亮点:
亮点一,招生计划大幅增加。2024年,本科生招生总计划达6400人,较去年增加600人,广大考生考入常大的机会持续增大。
亮点二,录取政策比较友好。对于非特殊类型的进档考生,专业服从调剂,体检合格,进档不退。
亮点三,转专业政策灵活。转专业机会考虑到部分同学没有录取到心仪的专业,进校后,非特殊类型的学生将有2-3次转专业机会。
三、东南大学
增计划,优势学科全面扩容,新增本科招生专业
东南大学是“985工程”“211工程”和世界一流大学建设A类高校。学科门类齐全、工科集群强大,12个学科入选“双一流”建设学科名单。
2024年,学校整体规模增加到4140人。电子信息类、计算机类等优势学科招生计划全面增加;吴健雄班扩招50%,覆盖所有省份;新增未来机器人专业、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专业。
建高地,吴健雄班、未来机器人、双学士学位培养升级
吴健雄班、未来机器人实行3+1+X本博贯通培养,学生达到学业考核标准,可100%保研。新增医学影像学+人工智能、医学检验技术+生物医学工程、金融工程+统计学3个双学士学位。双学士学位专业总数9个,江苏第一、全国前列,全部通过高考面向理工类考生直接进行招生。
更自由,100%不调剂,最多6次自主选择专业机会
入校以后,全校学生可申请参加6大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拔尖班及双学士学位专业选拔;大一下学期,学生可申请在全校范围内转专业;大一下学期,学生在大类内部专业分流;大二学年,学生可申请在全校范围内转专业;大三学年,学生可申请学院内转专业;录取在工科试验班(碳中和与智能制造实验班)新生可在入校后申请参加未来技术学院(未来机器人专业)选拔。
四、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五、南京农业大学
南京农业大学有120多年的办学历史,是一所以农业和生命科学为优势和特色,农、理、经、管、工、文、法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国家“211工程”“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双一流”建设高校,培养了66位院士。
关键词:招生计划多
2024年滨江校区将投入使用,本科生招生计划将进一步增加。
关键词:学科实力强
目前拥有作物学、农业资源与环境2个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第四轮全国一级学科评估中7个学科获评A类,其中4个学科获评A+。11个学科领域进入ESI学科排名全球前1%,其中农业科学、植物学与动物学2个学科进入全球前万分之一。
学校今年共投放71个招生专业,其中数字经济、兽医公共卫生、新能源科学与工程等3个专业为今年新增招生专业。江苏普通类招生专业中90%以上是国家级或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关键词:人才培养优
入校后,除部分特殊类型学生外,均享有金善宝书院5大类别12个方向实验班,以及生物科学拔尖学生培养2.0基地班选拔机会。金善宝书院的保研率超70%,生物科学2.0基地班70%以上学生保送进入“4+5”本博贯通培养渠道。
关键词:升学就业好
学生毕业去向好,总体保研率超过20%,近45%的本科生继续深造,近三年本科生平均年终毕业去向落实率在95%左右。
六、南京师范大学
关键词:双一流,计划增量大,学科专业强
南京师范大学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和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今年继续增加全国招生计划300人,将打开南师大门的钥匙,送到更多学子手中。
计划增量重点投入基础理科和优势特色工科,41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覆盖招生专业(类)70%以上,优势专业覆盖所有专业组。
关键词:创新拔尖人才培养,师资力量强,高质量科研平台
学校持续加强基础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建设,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创新能力。
设有2个国家级基地班,教育部试点、省内唯一的高素质复合型双学科硕士层次师资培养实验班,4个创新实验班,今年新增“法学+日语”双学士学位复合型人才培养项目,新增能源服务工程专业,中英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恢复招生。2023年,黄和教授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诺贝尔化学奖得主罗杰·科恩伯格加盟,担任国际合成生物学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为众多优秀学子搭建丰富的高质量科研创新平台。
关键词:师范特色强,成才加速快,就业前景优
学校所有师范专业均有一级学科博士点,20个师范专业获批教育部免试认定中小学教师资格,师范计划占比超30%,师范类专业覆盖基础教育所有学科。
进入南师学习,就有更多机会进一步深造,基地班、强化班、实验班保研率达70%,本科生平均保研率超16%,升学出国(境)率更是接近半数,各项指标居全省前列。
学校为地方基础教育培养了一大批优秀教师,另外还有不少毕业生进入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大型国企和高端制造业等关键领域,成为各行业的领军人才。
七、南京中医药大学
亮点一:在全国率先同时开办中医学、中药学、中西医临床医学本博贯通培养专业。
学校设有5个长学制专业:中医学(本博连读)(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中西医临床医学(本博贯通培养)(云翔班),中药学(与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本博贯通联合培养),中药学(与中国中医科学院本博贯通联合培养),中医学(本硕连读)(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5+3一体化)。
亮点二:临床药学专业首次面向高考招生。
该专业学制5年,紧扣医药发展需求,依托中药学“双一流”学科,药学一流专业,结合学校医学院和附属医院及药企的优势,坚持培养从传统药学模式转向药学-医学模式,开展以合理用药为核心的临床药学工作,参与临床疾病诊疗和中医药创新的“懂医精药”的复合型专业人才。
亮点三:加大优势专业招生计划,考入心仪专业机会大大增加。
服务健康中国战略,优化本科专业设置,增加王牌专业、特色专业招生计划数,中医学(本硕连读)(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5+3一体化)、临床医学、中药学类、计算机类、养老服务管理、中医学(定向)等专业招生计划增幅较大。
八、江南大学
江南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和“双一流”建设高校。2024年江南大学在江苏省本科招生主要有五大亮点:
亮点一:8个卓越创新班,为学生提供成才快车道。
第一类是本研衔接卓越创新班,包括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AI卓越创新班)、生物工程(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班)、纺织工程(先进纺织卓越创新班)、临床医学(5+3卓越创新班)。第二类是产教融合卓越创新班,包括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申威卓越创新班)。第三类是学科交叉卓越创新班,包括数字媒体艺术(数字体验交叉卓越创新班)、英语(涉外法治人才卓越创新班)、日语(涉外法治人才卓越创新班)。
亮点二:3个新工科专业首年招生,让学生成为新质生产力急需人才。
顺应国家战略与行业发展,围绕新质生产力需求,依托学校优势学科和领先科研平台,新增合成生物学、电子封装技术、智能制造工程3个专业,培养国家急需与未来导向的专业人才。
亮点三:29个招生专业组,助学生实现报你所想、录你所愿。
细化设置招生专业组,最大限度满足考生个性化报考需求,每个专业组内专业数量不超过6个。同学们只要填满组内所有专业且不重复,同时体检符合要求,就可实现不调剂。
亮点四:转专业政策进一步放宽,给学生无限可能。
宽松友好的转专业政策给予同学们更多的选择机会,转出零门槛,转出名额和转出条件将会十分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