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十大名牌大学第一名:清华大学清华大学,旧称清华学堂、清华学校、国立清华大学,是一所位于市海淀区清华园的公立高等院校。最初为1911年清政府利用美国退还的部分庚子赔款所建留美预备学校“游美学务处”与附设“肄业馆”,1925年始设大学部。抗日战争爆发后,清华与北大、南开南迁,组建国立临时大学。地址:中国市海淀区双清路30号成立于:1911年4月29日代表色:白色,紫色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中国十大名牌大学第二名:大学大学(英语:PekingUniversity,缩写:PKU),简称北大,创建于1898年,初名京师大学
2、堂,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立综合性大学。京师大学堂成立之初即为中国最高学府兼中国最高教育行政机关。1912年,京师大学堂改名为国立大学。1916年至1927年,蔡元培任大学校长时期,“循思想自由原则、取兼容并包之义”,推行改革,把北大办成以文、理两科为重点的综合性大学,使大学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心、五四运动的策源地。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北大与清华、南开合并组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日本战败后,北大回到北平。1952年院系调整后,大学聚集了原北大、清华、燕大三校的自然科学、人文学者,奠定了北大文理两科长期领先的地位。2000年,大学与医科大学合并。如今大学是一所兼具自然科学、人文学科、社会科学、医学
3、以与新型工科的综合性大学。大学现有六个校区。大学校址原本在沙滩红楼、公主府等地,1952年院系调整后迁入位于西北郊的原燕京大学校园(燕园)。燕园兼收中国古典韵味和西方规划理念,主要景观有未名湖、博雅塔等。校训大学并无校训。“勤奋、严谨、、创新”、“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爱国、进步、、科学”、“思想自由、兼容并包”都不是大学的校训。中国十大名牌大学第三名:中国科技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标准简称为中国科大,常用简称科大或USTC,是中国大陆的一所公立研究型大学,位于省市。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隶属于中国科学院,是一所由中国科学院直属管理的全国重点大学。本科生生源和培养
4、质量一直在全国高校中名列前茅。为中国首批7所“211工程”重点建设的大学和首批9所“985工程”重点建设的大学之一[4]。学校在国际上也享有一定声誉,东亚研究型大学协会和环太平洋大学联盟的成员。是九校联盟(C9)和长三角高校合作联盟的重要成员。中国大学校长联谊会成员。办学目标定位于“质量优异、特色鲜明、规模适度、结构合理的一流研究型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于1958年创建于,首任校长为当时的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学校创立的目的是为了为国家在新兴学科方面的提供高素质的后备人才,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聂荣臻在开学典礼上称中国科大的创办是“我国教育史和科学史上的一项重大事件”。由于1969年的战
5、备大疏散以与文化大革命的破坏,许多高校都被迁出;中国科大也于1970年迁至现址市,并开始了第二次创业。进入21世纪后,在中国科学院、教育部和省政府的支持下,科大的发展目标是成为世界一流的研究型大学。校训红专并进理实交融中国十大名牌大学第四名:复旦大学复旦大学(英语:FudanUniversity,缩写:FDU),简称复旦,旧称复旦公学、国立复旦大学,创建于1905年,是中国人自主创办的第一所高等学校。位于中国市,是中国著名大学之一,名列首批211工程、首批985工程。现已发展成一所国际著名的综合性、研究型高校,目标是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复旦”的字面意
6、思是“旦复旦兮(日复一日)”,表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自力更生和勤奋。1905年,于右任、邵力子等原震旦公学学生脱离震旦,拥戴马相伯在吴淞创办复旦公学。1917年始设大学部,1952年院系调整后成为文理综合性大学,2000年与医科大学合并组建新的复旦大学。今天的复旦大学拥有、枫林、江、江湾四大校区,、华山等11家附属医院以与复旦附中等若干所附属学校。校训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中国十大名牌大学第五名:大学大学(英语:ZhejiangUniversity,简称:浙大、ZJU)位于中国省市,现有玉泉、西溪、华家池、之江、紫金港五个校区。其前身是成立于光绪23年(18
7、97年)的书院,是中国著名学府之一,名列首批211工程和985工程建设中,被英国著名学者约瑟誉为“剑桥”。在武书连版中国大学排行榜中,自2011年开始连续三年位居榜首。校训校训“创新”。起源:1938年,校长竺可桢首次提出“”校训。“”二字,取于王阳明“君子之学,唯求其是”一句,亦是该校前身“书院”之溯源。且“”暗合英文“Truth”一词,意同“真理”,是为大学求学之目的,以为校训甚为恰当。由此,校长竺可桢定“”为校训,期许大学学子可承续校风,并不忘为学之目的。变迁:1978年,校长钱三强在原校训“”二字后增补“创新”,以为新时期大学校训。中国十大名牌大学第六名:
8、交大交通大学(英语:ShanghaiJiaoTongUniversity,SJTU,简称:交大,交大),是位于中国市的一所具有理工特色,涵盖理、工、医、经、管、文、法等9个学科门类的教育部直属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4]。中国首批七所211工程和全国首批九所985工程院校之一。其前身是近代中国历史最为悠久的大学之一。清末洋务派政治家、实业家和福利事业家盛宣怀于1896年创建的南洋公学,后曾易名南洋大学、工业专门学校,中华民国大陆时期后期称为国立交通大学。1959年交通大学分立,交通大学部分定名为交通大学,1999年合并原农学院,2005年合并原第二医科大学。校训1910
10、明复兴的基地,倡行人文思想之会通与学术之昌明以求世界的和平繁荣,在教育、学术和文化上均具重要贡献和影响。大学是综合研究型大学,格物致知,广博易良,向有学科齐备的传统,涵盖了众多领域。校园主要有座落在市中心的鼓楼校区和位于东北部栖霞区的仙林校区,其中仙林校区为本科生主校区,并在逐步成为大学的主校区。大学现为中华人民国教育部直属重点大学,“985工程”和“211工程”高校,九校联盟、长三角高校合作联盟重要成员,“珠峰计划”首批名校之一,亦是环太平洋大学联盟成员和东亚研究型大学协会高校。大学校训诚朴雄伟励学敦行自清末以来,大学先后采用过“嚼得菜根,做得大事”
11、、“诚”、“止于至善”、“诚朴雄伟”等作为校训,现大学校训为“诚朴雄伟,励学敦行”。中国十大名牌大学第八名:交通大学交通大学(英语:Xi’anJiaotongUniversity,缩写:XJTU,简称:交大、西交、西交大、交大),是中国一所具有理工特色,涵盖理、工、医、经、管、文、法等10个学科门类的教育部直属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是全国首批七所211工程院校之一、首批九所985工程院校之一、首批八所111计划院校之一。其前身是清末洋务派政治家、实业家和福利事业家盛宣怀于1896年创建的南洋公学,后曾易名南洋大学、工业专门学校,中华民国大陆时期后期称为国立交通大学。1955
12、年,由于国际形势的风云变幻并为积极支援西北地区教育建设,国务院决定交通大学迁往,是为交大西迁。1959年交通大学分立,交通大学部分定名为交通大学,原交通大学校长康被任命为交通大学首任校长。交通大学校训精勤求学,敦笃励志,果毅力行,忠恕任事。交通大学校训曾有过多次变更,例如1909年(宣统元年)版本的“勤,俭,敬,信”,1925年版本的“和厚,肃静,勤奋,整洁”,1933年版本的“精勤,敦笃,果毅,忠恕”,再到1937年的“精勤求学,敦笃励志,果毅力行,忠恕任事”。此外校友陆定一在上世纪八十年代还题写过“爱国爱校,追求真理,勤奋踏实,艰苦朴素”的校训。2005年4月4日,交通大学决定
13、启用1937年《交通大学一览》公布的校训。中国十大名牌大学第九名:工业大学工业大学,简称哈工大,创建于1920年,隶属中华人民国工业和信息化部,是一所以理工为主,理、工、文、管相结合,多学科、开放式的研究型高校,为中国C9联盟成员之一,是首批中国“211工程”、首批九所985工程重点建设的院校之一。拥有、威海和三大校区,已建成一校三区的“大哈工大”格局。校训“规格严格,功夫到家”是20世纪50年代由时任校长昌等归纳概括。“规格严格,功夫到家”表达了过程管理与目标管理相结合的思想。“规格严格”有两层意思:既要有“规格”,又要“严格”遵守。功夫到家也有两层意思:一是要肯下“功
14、夫”,二是功夫要下到点子上。“规格严格”与“功夫到家”,二者辩证统一。只有“规格严格”,“功夫到家”才有明确的目标与要求;只有“功夫到家”,“规格严格”的实现才有可靠的保证。受惠于“规格严格,功夫到家”的办学传统,工业大学由小到大,由弱变强。随着时代的发展,“规格严格,功夫到家”不断补充了新的涵。关于中国十大名牌大学第十名不太好评价以下学校都是不错的名校:中国人民大学(创办于1937年,综合性国立大学,新中国创办最早的新式大学之一,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大学,简称武大,是一所位于中华人民国省市的科研型综合大学。办学源头可以追溯到清末1893年建立的自强学堂,也有